第三章 产权理论1_第1页
第三章 产权理论1_第2页
第三章 产权理论1_第3页
第三章 产权理论1_第4页
第三章 产权理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产权理论鸡会绝种吗?

有多少人吃鸡?全世界每天要消费多少鸡?你担心过鸡会绝种吗?为什么鲸和大象会成为濒危动物?为什么象牙的商业价值威胁到大象,而鸡肉的商业价值却是鸡的护身符呢?鲸鱼市场

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费牛肉73磅,猪肉59磅,鸡肉63磅,但是谁也没有听说过这种消费可能对牛、猪或鸡的灭绝的担忧。相对而言没有多少美国人吃鲸肉;然而在日本等一些国家,鲸肉被视为佳肴。1986年,由于担心鲸可能灭绝,一项暂停商业猎鲸的国际法规出台。为什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牛、猪和鸡,却偏偏威胁到某些种类的鲸的生存呢?原因在于大象是共有资源,而鸡是私人物品。当产权没有清晰界定时,市场动力就消失了。因此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与其说是市场失败,不如说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产权清晰及排他性——不存在。经济学家从财产权着手进行分析。农民拥有它所养殖的食用牲畜,将这些动物视为自己的财产,因此觉得有必要好好照看他们,增加存栏量。与此相反,鲸不属于任何国家或个人,换言之,它是世界共有的财产。于是,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捕鲸可以赚大钱,不少人蜂拥而上;另一方面,保护和繁殖鲸类则由于缺乏直接经济利益而乏人问津。。这个模式被称为“公有财产的悲剧”。如果一样东西属于大家,例如海洋,每个人都有经济上的激励去加以开发利用,却没有人有经济上的激励去保护。结果可能是鲸从海洋中消失——因此,产权是重要的第一节作为行为规则的产权讨论:某化工厂的烟尘污染了附件居民所晒的衣服,如何解决?涉及到两种权利:——工厂主对工厂有所有权,拥有从事生产的合法权利;——居民对居所拥有所有权,拥有在居所附件生活的权利。问题的关键:——工厂是否拥有排放烟尘污染居民的权利?——居民是否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问题的延伸:——是允许工厂主损害居民?还是允许居民损害工厂主?德姆塞茨:“产权是使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柯武刚、史漫飞:“不让他人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以及使用、向他人出租或出售该资产的权利;同时,所有者要承担该财产在运用中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巴泽尔:“人们对不同财产的各种产权包括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诺思:“产权的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产权,即财产权利(PropertyRight)。它指的是人对某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的权利。产权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有若干具体权利组成,经济学一般将产权的构成要素分为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所有权:是一个法律概念,它表明某人对某物法律上的占有。使用权:指实际使用、享受其使用价值的权利,比如住房,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居住,谁住在里面谁就有使用权。处置权:指处置物品的权利,如把物品出售转让或者干脆扔掉。收益权:指享有该物品带来的收益的权利。二、产权的基本属性1.产权是一组权利2.产权具有排他性和可让渡性3.产权的核心是所有权所有权表明的是一种归属关系,是指所有者可以处置归自己所有的财产的权利;产权则是指人们是否有利用自己的财产采取某种行动造成相应后果的权利,即使这种权利不被允许,他仍然保持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产权的范围大于所有权,所有权只是产权的重要一项权利。产权不完全指所有权。牛和农田的所有权都是明确的。如果农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那么养牛人就必须修筑篱笆或易地放牧,从而避免他的牛吃了农夫的麦苗,否则就要给农夫一定的补偿。如此问题已经超出了所有权的问题,而属于产权问题了。4.产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产权主体在财产权利的限度内有权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权阻止别人做什么,是针对产权权能而言的。产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5.产权具有可分割性。三、产权的分类1.私有产权:产权主体是一个自然人或有限自然人的集合。2.公有产权:分为涵盖整个国家全体公民的国家产权,即全民所有,也成国有产权;地方国有产权,其直接代理人是地方政府。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是两个极端,其间有各种形式的产权形式。3.集体产权:如居住小区内的道路、绿地、照明等。对一种产权优劣的界定,要看这种产权是有助于还是有碍于经济发展和人的经济积极性的发挥。如果产权制度完善合理,那么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就有创造财富的动力;反之,则失去动力。私人所有权有助于解决社会的经济问题——利用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的知识(分散的知识)——促进人们改进生产方式的激励因素常常在于这样一个事实,谁先改进生产方式,谁就将因此而挣得某种暂时的利润。(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P372》)产权的效率体制三大标准:第一,所有资源都应该被某个人拥有,除非此种资源异常丰富;第二,产权的排他性;第三,权利的可转让性。以上三大标准加上理性人假设一起,可以确保个人通过占有行为努力去最大化他们的财产价值,从而增加国家财富。2003/5/11第8章交易费用与科斯定理20私产的自由转让在市场经济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也因此,经济中阻碍交换的条件一般具有降低效率的后果。私产为所有权提供了激励效应,为竞争提供了控制效应(促使竞争)。是促进经济的胡萝卜和大棒。没有分散性权利和责任,就没有竞争。2003/5/11第8章交易费用与科斯定理21但是,竞争可能导致垄断,因此宪政国家制定规则不仅要保护私产,而且还要保护私人所有者之间的竞争。私有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经济绩效远超过国有或集体企业。思考:私有产权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对社会发展都有效率?武汉市将汉江上的一座大桥的经营权包给了一家私人企业。这家企业接手后凭借大桥的垄断性漫天要价,严重侵害了过桥车辆所有者的利益,搞得怨声载道。最后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收回了经营权。2006年审计公告,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总投资11.65亿元,1993年通车收费,其中银行贷款7.65亿元。在收费3年多后,北京市于1997年1月重新批准收费30年,至2005年底已收费32亿元,估算剩余收费期内还将收费90亿元。

自然垄断行业、垄断性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投资经营。四、产权的功能1.解决“公地悲剧”1968年英国学者哈丁教授首先提出“公地悲剧”理论模型。该模型指出,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解决途径:明确产权2.解决外部性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分类:正外部性、负外部性解决途径:外部性内在化——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科斯定理假定一个工厂周围有5户居民户,工厂的烟囱排放的烟尘因为使居民户晒在户外的衣物受到污染而使每户损失75美元,5户居民总共损失375美元。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三种: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防尘罩,费用为150美元;二是每户有一台除尘机,除尘机价格为50元,总费用是250美元;第三种是每户居民户有75美元的损失补偿。补偿方是工厂或者是居民户自身。

假定5户居民户之间,以及居民户与工厂之间达到某种约定的成本为零,即交易成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这就是一种产权规定),那么,居民户会选择每户出资30美元去共同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因为相对于每户拿出50元钱买除尘机,或者自认了75美元的损失来说,这是一种最经济的办法。

如果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这也是一种产权规定),那么,工厂也会选择出资150美元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因为相对于出资250美元给每户居民户配备一个除尘机,或者拿出375美元给每户居民户赔偿75美元的损失,购买防尘罩也是最经济的办法。因此,在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法律是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还是相反的规定即居民户享有清洁权,最后解决烟尘污染衣物导致375美元损失的成本都是最低的,即150美元,这样的解决办法效率最高。在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它根本不影响效率。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界定根本就不必要。科斯第一定律: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且权利得到明确界定,无论产权属于何方,经济当事人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资源配置效益与产权安排无关。现在假定5户居民户要达到集体购买防尘罩的契约,需要125美元的交易成本,暂不考虑其他交易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染权,那么居民户会选择每户自掏50美元为自己的家庭购买除尘机,不再会选择共同出资150美元购买防尘罩了。因为集体购买防尘罩还需要125美元的交易成本,意味着每户要分担55美元(买防尘罩30美元加交易成本25美元),高于50美元。如果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那么,工厂仍会选择出资150美元给烟囱安排一个防尘罩。可见,在存在125美元的居民户之间交易成本的前提下,权利如何界定直接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如果界定工厂享有排污权,消除外部性的总成本为250美元(即每户居民选择自买除尘机);如果界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消除外部性的总成本仅为150美元。在这个例子中,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于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也就是说,产权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那样,没有交易费用的世界就如同物理世界没有摩擦力一样奇怪。因此,“科斯定理”与其说道明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效率结果与产权无关的结论,还不如说道明了存在交易费用时产权制度是如何作用于或影响经济效率的。科斯明确指出:一旦考虑到进行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他实际上是强调在正交易费用条件下产权的重要性。科斯第三定理: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来较为准确地界定初始权利,将优于私人之间通过交易来纠正权利的初始配置。科斯第三定理指出了产权界定的清晰程度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假定政府至少能公平、公正地界定权利。

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即不减弱),交易各方就会力求降低交易费用,使资源使用到产出最大,成本最低的地方,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正因如此,在科斯看来,外部性完全可由私人合约得到解决,亦即基于自愿交易的私人合约行为对市场运转有着自我修正的效能.40非洲的津巴布韦于1975年开始实施《公园和野生动物法案》(ParksandWildlifeAct),80年代又实施了《遗产行动》(OperationWindfall)和《公共地区本土资源管理计划》(CommunalAreasManagementProgramforIndigenousResources),即津巴布韦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实施一种新的产权制度——让村子对所在一定地区的拥有所有权,即村民拥有权力对来到其地界观看大象的游客进行收费,并且还可以向捕杀大象的猎人收费——即创建集体产权制度。案例:非洲大象的产权制度

4120世纪70年代,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约为三万到四万头,80年代末为五万头,到了90年代末是六万到七万之间;而同期非洲大象(公共产权制度下或私有产权制度下)从1980年的120万头减少到十年后的60万头。目前津巴布韦政府允许每年捕猎六万到七万图大象中的二百头;而同期肯尼亚被认为在80年代就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大象,单单1989年每天被非法偷猎者捕杀的大象就有17头——非洲所有大象的数量由于偷猎而减少了一半。津巴布韦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村庄已经能够用他们赚来的钱修建学校和医疗站;而同一时期非洲的整体生活水平、教育医疗状况却一直停滞,甚至有局部地区陷入饥荒、战乱的困境而不能自拔。科斯的灯塔灯塔:——私有拥有——船只虽然收益,但收费困难(船只逃避缴费)——经营者入不敷出;——政府拥有——管理不良,维护不善,——或常年失修,或勉强使用——设备损坏率比私人拥有时高。政府花在的灯塔上的钱比私人经营时成本要高。说明了政府替代私人生产公共产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政府要做的不是要代替私人经营灯塔,政府要做的应该是提供制度。公共领域该类产权无法对消费者进行排他性收费,或无法对资产按质定价。——音乐厅的座位票,实行同一票价,音乐厅的所有座位就是公共领域。——吃自助餐政府的作用当交易费用过高时,由政府直接分配排他性权利,指引资源实现其最有价值的用途,成为合理选择。让所有者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