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应用习题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大气受热过程应用习题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大气受热过程应用习题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大气受热过程应用习题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大气受热过程应用习题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大气受热过程能够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2021·河北部分名校联考)辐射雾是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作用,近地面大气水汽凝结而形成的,在初春、秋末和冬季较为常见。下面甲图示意11月7日在我国西南地区某河谷上空形成的辐射雾,乙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1.甲图中的辐射雾形成主要是由于图乙中()A.①强B.②强C.④弱

D.⑤弱2.推测甲图中辐射雾浓度最大的时刻可能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12时前后C.14时前后 D.日落前后3.使辐射雾消散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③→④→⑤DAC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读图,利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解释下列地理现象。大气上界地面大气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吸收或反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利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______________。(3)C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_______________。(4)利用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____________。①②③④较弱增强增强增强⑤⑥③④③④③④③④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4小题。1、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C.②-③-④ D.③-④-②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3.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根本热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BBAB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AC7.潍坊某校园停车坪的地面原先铺设普通水泥砖,改造后地面铺设草坪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改造前,该停车坪白天近地面气温明显较高,原因是普通水泥砖()A.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B.释放的长波辐射较少C.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D.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A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2小题。8、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9、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DB地面(土层)能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再使箱内大气较快升温。

太阳能光热电站(右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10.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11.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AC1、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第2题。2、一般情况下,当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时,下列达到最大值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当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时,大气向外辐射的能力也最强,即此时的③达到最大值CC3、图中箭头④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的吸收作用 B.大气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削弱作用 D.大气的散射作用4、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主要是由于(

)A.大气削弱①辐射少 B.大气削弱②辐射少C.地面削弱③辐射少 D.地面削弱④辐射少5、影响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形成“不对称”特征的主要原理是()A.①弱②强 B.①强④弱

C.④强③弱 D.②弱③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且夜晚大气逆辐射弱CAC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2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加 B.升高,③增强

C.降低,①增加 D.降低,②增强7.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 B.海冰加速融化

C.海水蒸发加剧 D.极地东风加强CBD图1为郴州某地草莓生产景观(大棚覆盖白色透明薄膜,草莓根部土壤覆盖白色透明地膜),图2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郴州农户冬季采用大棚能够种植草莓,主要原因在于大棚的存在能够大幅度(

)A.削弱丙环节 B.削弱戊环节 C.增强乙环节 D.增强丁环节2.如果寒潮发生频率大,郴州农户冬季大棚种植草莓还需覆盖地膜。覆盖地膜的作用主要是(

)A.削弱甲环节 B.削弱丙环节 C.增强乙环节 D.增强丁环节地膜和大棚都可以保温,都和大气逆辐射有关。两者之间区别在于地膜与地面间的空气少,而大棚中的空气多,所以地膜侧重于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而保地温;而大棚则应以隔绝热交换为主来起到保温作用。BB

下表反映“某市2020年11月连续五天的最低和最高气温变化情况”,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5日6日7日8日9日最高气温(℃)12.611.915.214.912.5最低气温(℃)4.33.70.81.13.63.图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① B.② C.③ D.④4.五天中,最有可能是晴天的是()A.5-6日 B.6-7日 C.7-8日 D.8-9日5.当前,农民利用"温室大棚"来种植蔬菜,主要是因为温室大棚可以()A.增强① B.减弱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CCD

下图中甲为晋江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回答下列题。6.乙图中()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7.甲图中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DA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9.若天气晴朗,农民给白色塑料大棚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AB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图)。烟雾的成分有二氧化碳、碳粒、少量水蒸汽等。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①燃烧柴草使CO2、水蒸气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②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加,返还近地面的热量增多。保温作用好③燃烧产生的碳粒等烟尘物质充当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水汽凝结会释放热量④柴草在燃烧过程中散发部分热量⑤烟雾增加反射,削弱太阳辐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A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农民常用地膜有两种,一种是白地膜(无色透明地膜);另一种是黑地膜(透光率约10%)。11.白地膜直接影响(

)A.①

B.②

C.③

D.④12.北方农民夏季用黑地膜主要是为了(

)A.提高土壤肥力 B.抑制杂草生长 C.保持土壤温度 D.扩大昼夜温差CB

温室效应:CO2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补偿给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

的保温作用增强人造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