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基础1_第1页
测量技术基础1_第2页
测量技术基础1_第3页
测量技术基础1_第4页
测量技术基础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技术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IPQCLIUSHUHUA

目录第一章测量定义、术语…………3第一节测量定义与本质及分类…….............................3第二节常用测量术语……………….……6第二章测量设备………………….8

第一节测量设备定义……..8第二节测量设备的分类………………....10第三节测量设备之选用原则……………第三章测量方法及原则…………第一节测量方法第二节测量原则第四章测量误差分类与产生之原因……………第一节误差分类第二节误差产生的原因第六章常见之仪器结构及特点…………………

第一节卡尺使用与维护第二节分厘卡使用与维护第三节指示表的使用与维护第四节标准量块及环规的使用与维护第五节工装及基子的使用与维护第七章量仪的重复性与再现性…………………

机械制造中的测量技术,主要研究对零件几何参数进行测量和检验的问题.

第一章测量定义.术语第一节量测定义.本质.范围一、测量定义利用各种不同精密的量具或仪器去检验各种不同工件的几何外形或几何公差的程序.二、测量的本质将被测的量(如长度.角度)和一个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三、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测量对象:指几何量,即长度,角度,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表面粗糙等.测量单位:长度单位有米(m)毫米(mm)微米(um);角度单位为度(°)、分(ˋ)、秒

(〝)。测量方法: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总和。测量条件是测量时零件和测量器具所处的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和灰尘等。测量时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计量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2~0.05)℃,精密计量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0.05~0.03)℃,同时还要尽可能使被测零件与测量器具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测量。计量室的相对湿度应以50%~60%为适宜,测量时应远离振动源,保持室内较高的清洁度等。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零件真值的接近程度。。

四、

测量技术的基本任务是

1.建立统一的计算单位,并复制成为标准形式,确保量值传递。

2.拟定合理的测量方法,并采用相应的测量器具使其实现;

3.对测量方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和估计,正确处理测量所得的数据。五、测量范围

(a)长度方面:游标尺.分厘卡.量表.块规.高度规.测长仪.三次元.光学量测仪.光学平板.光学投影机.工具显微镜.雷射干涉仪.雷射扫瞄仪等

(b)角度方面:角度块规.角度量规.角尺.直角规.锥度量规.量角器.组合角尺.水平仪.三次元.光学量测仪器(光学投影机.工具显微镜.雷射干涉仪.自动视准仪.雷射准直仪)等.

(c)形状方面: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轮廓度仪.圆度仪.光学平板.光学投影仪.工具显微镜.三次元.专业量测仪器(齿形量测机.凸轮轴量测仪)等.

六、与测量有关之活动

检验:判断被检验的物理量是否合格的过程.

检定:评定计量仪器之精度指针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七、测量.检验.检定之对照表第二节常用测量术语一、量仪的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限度内,量具仪器所能测量工件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二、分辨率(分析度)(Resolution)

量具对测量所能显示出最小读数的能力.

对机械式仪器:分辨率指相邻两刻线所能代表的量测之差对数字式仪器:因没刻度标示,故分度值被标为分辨率.

它通常指仪器显示之最后一位数字间隔所代表的被测量值.三、灵敏度(Sensitivity)

表示测量仪器对于检测微小信号变化量时的能力.

如:百分表在检测到0.01mm变化时,指针就会变化.而千分表在检测到0.001mm变化时,指针就会变化.可见千分表比百分表灵敏度高.四、精密度(Precision)

表示测量仪器对同一待测工件,以相同测量过程做重复测量,其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五、准确度(Accruacy)

表示实际测量值(或测量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区别:精密度—表示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图1)

六、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Uncertainty)

测量不确定度为一测量真值存在范围的估计值.它是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即由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和温度、工件形位误差以及压陷效应等因素所引起的不确定度两部分组成,是对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它的计算需经一连串测量的统计加以估计,并以标准偏差来表现其特征.测量时,若采用±1σ,其正不确性为68.26%;若采用±2σ时,正确性为95.46%;若采用±3σ时,其正确性为99.73%.第二章测量器具第一节测量器具之定义实现一个测量活动,测量设备是所具备之基本前提一、测量器具的定义凡是能用来实现被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并能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量具.二、测量设备

量仪和量测装置统称为测量设备.三、测量器具包括量具与量仪的两大类.

量具---使用时,以固定形式复现出一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一种测量器具

量仪---将被测的或有关的量转换成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一种测量器具.三、测量器具(1)感受部件:该部件的作用就是感受被测的量的信息,并将其作用于传动放大的机构.(2)传动放大的机构:该部件的作用,就是将感受部件送来的信息放大传送到读数装置.(3)读数装置:通过读数装置的细分,指示出可直接观测到的测量结果的读数值.例如:公司使用的三丰投影仪:仪器上的10X.20X.50X的物镜为感受部件;

仪器上的三片反射镜及投影屏为传动放大机构;

仪器上的光栅尺与细分的读数显示器为读数装置.4、测量转换器(传感器)测量转换器具是一种将给定量变换成便于传送.处理或贮存的(不能直接感知的)测量信息的量测器具.如:三次元传感测量头.5、为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需的测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称为检测装置.四、量仪的种类

(a)指示式仪器:能读出示值的,如:百分表.万用表

(b)记录式仪器:能记录示值的,如:电子式游标卡尺

(c)比较式仪器:用以将被测的量值和已知的量进行比较得出差值.以上种类,在目前的仪器上可能是几个功能的集中.第二节测量设备的分类一、按结构特点和用途可分:(1)基准量具和量仪---测量中用作标准的量具,如量块、角度量块、基准米尺、激光比较仪等。它是按基准复制出来的一个代表固定尺寸的量具和量仪,测量中体现标准量。(2)极限量规---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极限量规检验零件时,能判定零件是否合格,而不能得出测量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的具体数值。(3)通用量器具和量仪---有刻度并能量出具体数字值的量具和量仪。它可用来测量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值。一般分为以下几:游标量具:如游标卡尺、齿厚游标卡尺等。螺旋测微量具:如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等。机械式量具:如百分表、机械比较仪、扭簧比较仪等。光学量具:光学比较仪、双管显微镜等。电动量具:电感式量仪、电容式量仪等。气动量具:浮标式动气动量仪、水柱式气动量仪等。

(4)检测装置---量具、量仪和定位元件等构成的组合体,是一种专用检验工具。如检验夹具、主动测量装置、坐标测量机等。它使测量工作更为迅速、方便和可靠,便于实现测量自动化等。近年来,由于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以及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在长度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使测量器具的精度有很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能采用脉冲计数、数字显示、自动记录和打印测量结果等方式,从而有助于实现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二、按仪器工作原理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实际上是一种以被测量的原始信号转换原理的不同而命名不同仪器的分类方法,可分出以下四类:

(1)机械式仪器:用机械方法实现原始信号转换的仪器.如:游标卡尺、百分表、分厘卡等.

(2)光学仪器用光学的方法实现对原始信号的转换放大的仪器.如:投影仪,光学量仪: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光学量仪,在长度测量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光学计、测长仪等。(3)气动仪器:以压缩空气为介质,用气源系统(如流量或压力)变化来实现对原始信号的转换的仪器

(4)电动仪器:是以把被测原始信号转换为电量来实现长度测量的仪器.

(5)三坐标测量仪:随着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对于复杂轮廓表面工件的加工,使用通用数控机床更为适宜。为了适应各种自动机床、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效率的生产以及立体复杂形状工件的加工,需要快速可靠的检测手段,因而产生了坐标测量仪。坐标测量仪是一种以精密机械为基础、综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栅与激光干涉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检测仪器,最常见的是三坐标测量仪。三坐标的测量原理:三坐标测量仪一般都带有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输出打印机绘图仪等外部设备。三坐标测量仪在x,y,z三个坐标方向都有导向机构、位移的测量元件和读数装置。被测工件放在工作台上,测量头在各测量点间移动,通过数字显示装置或计算机将各方向的坐标值显示或计算机打印出来,从而实现高效率测量。带有小型电子计算机的三坐标量仪,除了能自动进行数据处理、自动找正及坐标转换外,还可以储存一定数量的数据,诸如对汽轮机叶片、凸轮等曲线表面的轮廓尺寸进行扫描测量。一般三坐标测量仪的三个测量方向互成直角,纵向运动为X方向(又称X轴),横向运动为Y方向(又称Y轴),垂直运动为Z方向(又称Z轴)。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系统多采用光栅或同步感应器,也有采用磁尺或激光干涉仪的,三坐标测量的主体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底座、测量工作台、立柱、X和Y向支撑梁和导轨、Z轴部件及测量系统。第二节测量器具之选择原则要选择一个能适应被测对象需要的正确测量设备,需同时考虑量具精度指标和经济指标一、测量器具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测量零件上某一尺寸,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器具。测量器具的选择主要决定于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在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时,主要有如下两点要求:1、选择的测量器具应考虑与被测工件的外形、位置、被测尺寸的大小相适应,所选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应能满足这些要求。2、选择的测量器具应考虑与被测工件的尺寸公差相适应,所选测量器具的极限误差既要保证测量精确度,又要符合经济性的要求。二、普通测量器具的选择普通测量器具广泛应用于检测光滑工件尺寸,为了正确选择测量器具,合理确定验收极限。国标作了有关规定。1、检验条件的要求由于采用普通测量器具检验光滑工件尺寸,通常是在生产现场进行。因此,对检验条件的要求也应符合一般生产现场的情况,标准适应的检验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工件尺寸是否合格按一次测量结果来判断。b、考虑到普通测量器具的特点(即两点法测量),一般只用来测量尺寸,不用来测量工件上可能存在的形位误差。C、对偏离测量的标准条件(温度为20℃,测量力为零)所引起的误差,以及测器具和标准器具不显著的系统误差等一般不进行修正。

2、安全裕度与验收极限

a、安全裕度由于检验员在上述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器具的内在误差和测量条件误差综合作用结果,引起了测量结果的分散,其分散程度由测量不确定来评定。各随机误差应按平方合成所得的总的极限误差计算,其允许值称为安全裕度。标准规定见附图1-1表格。

测量不确定度,由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和温度、工件形位误差以及压

陷效应等因素所起的不确定度(u1)两部分组成。

为了防止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而使工件的实际尺寸超出两个极限尺寸范围,标准规定了检验的安全裕度A,即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2、验收极限验收极限是将工件规定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分别向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如图1-2。这样,就尽可能地防止了误收,从而保证了工件的配合性质。安全裕度A由被测零件的尺寸公差来确定,大体为尺寸公差分段值中首项数值的10%。3、测量器具的选择测量不确定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

u1≈0.9au2≈0.45a2、由温度、工件形位误差以及压陷效应等因素所引起的不确定度u2.按照随机误差合成规则σ=±=±≈1A

选择测量器具时,应使所选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值u1.

例如:某工件为∮50f8,试确定验收极限和选择测量器具.

解:查附表A得:Ø50IT8标准公差值Td为39µm;查附表c得∮50f8的上偏差es为-25µm.

所以:ei=es-Td=-25µm-39µm-64µm

查表2-3得A=0.003mmu1=0.0027mm

上验收极限=dmax-A=(50mm-0.025mm)-0.003mm=49.972mm

下验收极限=dmin+A=(50mm-0.064mm)+0.003mm=49.939mm查表2-5选放大部数为400倍的比较仪可满足要求,其不确定度为0.0018mm<0.002mm。

工件公差带AADmax(dmax)上验收极限Dmin(dmin)下验收极限U12+U22(0.94A)2+(0.45A)2比较仪的不确定度一、精度:所选之设备必须满足零件之精度要求.

通常是视零件之尺寸公差决定,一般以取工件公差的1/3~1/10为宜.如:图纸上某一尺寸为Φ20±0.04,要测量此尺寸时,需选精度为0.03~0.008mm之量测设备进行量测.比如:分厘卡

二、经济:在同等精度条件下,即满足被测工件之精度要求.量测还要选低成本,容易操作的量测仪器.测量应有一定效率.尽量选用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灵活,容易维护.对操作者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要求低之设备.第三章测量方法与原则测量方法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测量活动的成败正确与否第一节测量方法根据被测的零件的结构特点和精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是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基本条件.通常基本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绝对测量和相对(比较)测量法绝对测量法—在测量器具的示数装置上可表示出被测尺寸的全值.,如游标卡尺的测量

相对测量法—在测量器具的示数装置上只表示出被测尺寸相对已知标准量的偏差值.,

如公司C卡用量块清零测量指形片厚度,二、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不需对被测的量与其它实测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如卡尺.

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有已知函数关系,经计算才能得到被测值的测量方法.三、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法静态测量法—对被测零件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测量,被测量表面与测量头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

动态测量法—对被测零件在运动状态下进行测量,被测量表面与测量头有相对运动,动态测量能反映出零件接近使用状态下的情况,是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四、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主动测量—是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进行测量.

被动测量—是在加工后对工件进行测量.五、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零件表面相接触,如用投影法测量.六、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法单项测量法—对零件的每参数单独分别进行测量.

综合测量法—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第二节测量方法选择原则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测量的要素之一,为了实现正确可靠的测量,人们在测量实践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总结了长度测量的四条基本原则.这就是阿贝原则.最小变形原则.最短测量链原则和封闭原则.

阿贝原则:是指测量器具的读数刻度线应安置在被测尺寸线的延长线上.

它的意义在于它避免了因导轨误差引起的一次测量误差.特别在使用阿贝原则的仪具时,注意阿贝原则的应用,使被测工件尽可能地向主尺靠扰以减小两轴线之间的距离S则可减小测量误差.二、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在测量中应该尽量做到使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变形为最小,这就是测量的最小变形原则.最小变形原则是仪器设计制造者所必须考虑的原则.对仪器使用者来说只要不违反仪器操作规程,仪器有关构件的变形一般是符合最小变形原则的.故在测量中考虑最小变形原则着重在以下几方面:1、测量力引起的接触变形:在测量中要根据接触体的材料,形状正确地选择测量力和接触形式并保持测量力的稳定,还应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如采用相对测量法或两次读数方法以抵消变形误差对测量的影响.2、自重变形:受地球重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被测工件自重变形的大小与零件的支承方式和支点位置有关,因此在测量中可选择适当的支点位置以减小自重变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热变形:由材料不均匀和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热变形,主要影响直线度.平面度的测量.测量时注意室内温度的稳定以及局部热源(照明光源.人体幅射热)的影响.三、最短测量链原则测量链概念原则在测量系统中,为保证实现测量信息信号转换的所有转换器(转换单元)的按顺序的排列称为测量链.测量信息信号的每一转换称为测量链的环节.每一环节又由若干构件组成.由于测量链各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误差,环节一多误差因素也就增多,不利于提高测量精度.测量链的环节应最少,即测量链最短.这就是测量链最短的原则.四、封闭原则在测量中如能满足封闭条件,则其间隔误差的总和必为零.封闭原测是角度计量的最基本的原则.它不仅可以使其总的累积误差为零,而且还创造了自检的条件,即不需要任何标准器具就可以实现本身的检定.第四章测量误差分类与产生原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有效之测量方法来尽量减低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定义分类一、量测误差定义测量值或(测量值之平均值)与被测量值之差,可用数字表达式表示为Δ=X-X0或Δ=X1-X0式中“Δ”表示量测误差“X”表示测量值“X1”表示测量值之算术平均值“X0”表示真值此表达式定义之误差为绝对误差.它的值可为正.负或零.相对误差是指将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它常用百分数表示,记为:*100%

*100%=|Δ|/X0|X-X0|/X0

*100%*100%=二、量测误差之分类误差按性质可分为三类:1.系统误差: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固定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的误差.2.随机误差: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尺寸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误差.3.粗大误差:指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即明显不符合测量结果的误差.

第二节误差产生的原因(来源)误差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六种:一、人为误差: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误差主要表现:1.测量者的粗心大意或读数不正确

2.计算或记录错误通常人为误差多为粗大误差二、量具误差:由于量具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主要表现:1.使用已经磨损之量具2.使用没有定期校正之量具

3.量具本身保养欠佳三、力量因素:由于量测时所使用的接触力或接触所造成的挠曲的误差.

主要表现:用力过猛或过大,使工件产生变形.

四、测量方法因素:测量时,用仪器设计或摆置不良等所造成的误差.包括余弦误差,阿贝误差.

主要表现:1.仪器使用不当2.量测方法选择不正确五、环境因素:测量时环境或场地不同而产生之误差主要表现:1.操作环境之不稳定(如温度高低之影响) 2.测量仪器或被测件的突然振动(振动因素)六、工件本身因素:由于工件本身缺陷所造成的测量误差主要表现:工件有毛边.杂质.灰尘.油污等第七章常见之仪器结构.特点第一节卡尺使用与维护一、卡尺分类常用卡尺根据其构造可分为三大类: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二、常用卡尺的分辩率、测量范围三、卡尺的应用卡尺可用来测量外尺寸、内尺寸、深度尺寸、段差测量。外尺寸

内尺寸

深度尺寸

段差测量

四、卡尺使用注意事项根据所测量尺寸的精度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卡尺。卡尺要轻拿轻放,不可以碰撞、掉落、敲击。卡尺的测量爪不可以作为划线的工具。使用前应擦拭测量面和尺身的灰尘及杂物,并检查主尺与尺框之间的间隙,如发规尺框较松,则应调节弹片的位置,并检查零位。测量工件尽可能放在测量爪的里面,接近基准线的位置。测量读数时,应从正面垂直于尺身的方向读数。使用完后应用无尘纸将各测量面擦拭干净,两外测面保持0.2~2mm的距离放回卡尺盒。数显卡尺尺身及尺框不得有水及油污,以免损坏容栅及电子元器件。第二节分厘卡使用与维护一、分厘卡的种类分厘卡根据读数的方式,可分为普通分厘卡,数显分厘卡。普通分厘卡数显分厘卡

公法线(盘式)分厘卡大量程分厘卡二、常用分厘卡的分辩率、测量范围名称分辩率测量范围普通分厘卡0.01,0.0010~25,25~50,50~75…数显分厘卡0.0010~25,25~50,50~75…另:根据分厘卡的测量功能,可分为内径分厘卡,公法线(盘式)分厘卡,深度分厘卡等等。三、读数方法1.普通分厘卡主轴螺杆的节距为0.5mm,微分套筒圆周均分50等分刻度,每前进一圈,主轴则移动0.5mm,所以每前进一小格的刻度就是0.01mm.读数方法如下图所示:2、数显分厘卡通过圆形容栅,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据。其内部结构如下:四、分厘卡使用注意事项1.根据所测量尺寸的精度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分厘卡。2.分厘卡要轻拿轻放,不可以摔、碰。分厘卡在使用之前必须清零。旋转分厘卡的测力棘轮使用两测量接触,观察零位。3.分厘卡在使用时尽可能固定于卡座上。4.测量时,当测量面即将接触工件时,严禁旋转微分套筒,必须使用测力棘轮使测量面接触工件,棘轮发出两、三声即可读数。5.使用完毕后应用无尘纸将各测量面擦拭干净,两外测面保持0.2~2mm的距离。6.不得自行拆卸分厘卡各元器件部位。7.在使用数显分厘卡时,主轴上不得有水及其油污,以免损坏容栅及电子元器件第三节指示表的使用与维护一、指示表的分类常用的指示表可分为百分表(数显)、千分表(数显)、杠杆百分表、杠杆千分表百分表

数显千分表

杠杆表二、常用指示表的分辩率、测量范围三、指示表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检查表的外观及指针,轻轻拨动测头,观察指针返回起点的位置有无偏移,有无阻滞现象。2.杠杆表紧固在支架上。3.工件要缓慢移至杠杆表测头下面测量,不可以剧烈冲击。4.杠杆表在使用中要特别注意不可以摔、碰。如在使用中不慎摔、碰后或指针左右飘移不稳定,则应暂停使用,送MC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补充:测针角度与测量误差1.测量时,测针需与被测物的量测面成平行状态。2.如果测针与被测物之间成角度测量时,需要补正,其补正系数如下:例:角度以30度量测时,量测指示器的读数为0.05mm.其正确值=0.86(30度时的补正系数)*0.05=0.043mm第四节标准量块及环规使用与维护一、标准量块常用的量块一般有钢制量块和陶瓷量块两种,用做标准件,传递长度标准。可用来校正卡尺、分厘卡等,也可用来CMM、Somartscope等日常的点检钢制量块陶瓷量块二、标准环规标准环规主要用于空气基子及校正内径分厘卡。三、使用及注意事项1.量块和环规均做为长度标准,使用时须特别小心,要轻拿轻放,严禁摔、碰。2.使用时必须套手套。3.量块和环规在使用时不可以划伤其测量面。4.应定期保养,在其表面均匀涂上防锈油。第五节工装及基子使用与维护一、工装工装是指给工件相对于机床加工中心或检验中心确定位置的工艺装备.它可分加工工装,检测工装,也称夹具,治具等.A、使用1.选择合适的工装根据所检产品的型号选择合适的工装。2.外观检查检查工装基面是否有锈迹,各定位钉是否松动,有无毛刺、划痕等明显影响质量的缺陷。B、保养1.使用前,应将工装工作部位擦拭干净。2.使用时轻拿轻放,严禁碰撞,摔落。3.使用完毕后将工装放回指定的地方。4.需定期上防锈油。5.不需使用工装\夹具要进行防锈处理。二、基子国内称光滑极限量规,主要用于检测孔径。A、分类棒基子、波头基子、螺纹基子、片状基子B、使用根据所检零件的尺寸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基子。1.检查所用基子标签是否在有效期内,基子表面有无毛刺、锈迹。2.试基子时,保持基子轴线与被检的尺寸方向垂直,轻轻用力推入,不可用力转动旋入。3.螺纹基子(牙规)应轻轻用力(F=6~10N)旋入,基子通规应很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