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龙山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龙山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①国土面积广大②人口众多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⑤灾害灾次频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参考答案:B2.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参考答案:A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25.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M山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地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参考答案:25.A

26.D【25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②③④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容易受水患影响。⑤距离水源地远。①地靠近水源,位于河流上游,水患影响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6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③④处较容易发展形成城镇;M点不能看到⑤点,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经过山谷,所以忽上忽下较费体力。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区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C.气候干旱,多内流河 D.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春季凌汛时间提前 B.冬季凌汛时间提前C.春季凌汛规模变大 D.冬季凌汛规模变大参考答案:1.D

2.A【1题详解】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知,河流发源于北侧,西侧和东侧,说明该地北、西、东侧高,中间低,A错误;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B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属于外流区,C错误;北部纬度较高,长冬无夏,结冰较长,D正确。【2题详解】凌汛一般是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发生,发生于由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游早于上游,解冻时上游早于下游。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以后,阻拦了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一旦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就容易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春季气温回升快,上游解冻期提前,导致凌汛现象提前,但不会影响凌汛现象的规模,A正确,C错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冬季河流封冻期推迟,因此冬季凌汛时间也会推迟,但不会影响冬季凌汛的规模,C、D错误。故选A。【点睛】东北河流的水文特征:1,一年有两个汛期,第一个汛期是由于冬天的积雪在春天融化形成的春汛(有的是凌汛,既冬季河流结冰在春天气温回暖形成的),第二个汛期便是季风气候带来的降雨形成的夏汛。2,结冰期长。3,含沙量较小,上游的水土保持好。4,河流的水量小。5.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8.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19.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养分循环加快

B.污染程度减轻C.水热条件变差

D.生产潜力下降参考答案:18.D

19.A18.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多年冻土南界位置偏南,说明当时比现在寒冷,B正确。19.图中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变暖,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养分循环加快,故A正确。全球变暖与土壤污染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热量条件变好,生产潜力可能上升,故B、C、D错无。6.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A.石油主产区

B.高山冰川区C.人口密集区

D.森林分布区参考答案:D7.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A.海水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凝结降水参考答案:B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活动,影响地表径流环节,故选B。8.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需具备的是A.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C.工业与交通分布图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18.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19.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7.B

18.D

19.A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随坡度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降水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植被破坏越严重水土流失越重。17.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与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及植被稀少等因素有关。所以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需具备的是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18.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故选择D。19.仔细读图,一般情况下,随坡度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答案选A。9.下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回答37~38题。

37.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38.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甲河的水能比乙河更丰富

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参考答案:37.D

38.D略10.读下图,回答21~22题。21.假设此时是7月,则甲地储水变化量(ΔS)为A.正值

B.负值

C.0

D.不一定22.假设此时为1月,则甲地最有可能A.盛行西风

B.遭受寒流袭击

C.大雪纷飞

D.晴朗少雨参考答案:21.A

22.D11.读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图,回答5~6题。5.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B.由陆地向海洋递增C.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D.由沿海向外海递增6.下列保护江苏省沿海生态环境的措施,错误的是A.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B.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C.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

D.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参考答案:C

D12.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5.图中N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385米 B.395米C.405米 D.415米16.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

)A.①村 B.②村C.③村 D.④村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B.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C.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D.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参考答案:15.D

16.D

17.A15.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等高距是20米。若围绕N的等高线是400米,则N的范围是400-420米。若围绕N的等高线是380米,则N的范围是360-380米。所以所以最高海拔可能是415米,D对。16.根据材料,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读图,①村、②村、③村所在地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较大,地形不平坦,可能性小,A、B、C错。④村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小,地形平坦,D对。17.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A对。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河流落差大,水运不便,B错。②村与③村都位于河流源头,服务范围、等级可能相同,C错。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只穿过一条等高线,起伏最小,D错。13.读图7“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图中A、B、C各段水道中不能够自流输水的是A.①B.①②C.①③D.②③参考答案:D14.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一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土壤18.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能源供应充足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劳动力成本低19.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参考答案:17.B

18.A

19.C17.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是为了改善热量条件,所以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热量。18.由材料信息“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可推出该地区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差,同时也可推出该地区温室种植刚起步不久,称不上历史悠久。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的成本较高,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19.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名师点睛】该题以俄罗斯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为材料背景,要求学生分析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和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解题关键是准确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确定纬度高,热量不足;第5题,根据图例信息,该地区石油、天燃气等能源充足,能源供应充足是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第6题,根据“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可以推出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减少蔬菜对外依赖。15.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23-24题。23.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航空运输24.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参考答案:B

D16.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有A、黄土高原、三江平原

B、渭河谷地、汾河谷地C、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D、泰山、庐山参考答案:D17.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是()A.市场距离

B.环境承载量C.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D.游览价值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是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主要看旅游资源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故答案选D项。【点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18.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32~34题

32.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33.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广阔

B.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C.土壤深厚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34.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市场前景广阔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

B

A19.下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参考答案:D20.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成因属于动力因素 B.乙处冷暖气团交汇形成极锋C.③风带控制的地区都很湿润 D.丁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都很干燥19.气压带、风带北移时A.南半球为夏季 B.亚洲高压强盛C.丙气压带被切断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参考答案:18.B

19.C18.甲为极地高气压带,为终年受冷形成,成因属于热力因素;乙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冷暖气团交汇形成极锋;③风带为信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都很干燥;丁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都很湿润,选B。19.气压带、风带北移时南半球为夏季;此时亚洲低压强盛;丙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南亚盛行西南季风,选C。21.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回答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参考答案:A22.下图是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比重图。据此回答16~17题。16.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C.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处于背风坡17.在图中④地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A.棉纺工业

B.钢铁工业C.造纸工业

D.IT(软件)工业参考答案:16.C

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出:①地为北京,夏季降水所占比例最大;②地为南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易形成伏旱天气,夏季降水所占比例相对较小;③地为为兰州,位于季风区西部,夏季降水在全年降水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大;④地为乌鲁木齐,位于非季风区,春、夏、秋三季降水在全年降水中所占比例相差不是很大。17.A【点拨】根据上题判断可知④地位于新疆,新疆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这里最适宜布局棉纺工业。

23.GIS与地图的最基本差别是A.空间模型

B.数据模型

C.阅读速度

D.空间分析能力参考答案:B24.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一直以来,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下图),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主要是为了A.减小海水顶托力的影响,减少泥沙堆积 B.杜绝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C.提高水位,防洪发电 D.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18.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海水倒灌频繁发生 B.黄金海岸海滩退缩C.河口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D.河口水流减缓,污染严重参考答案:17.A

18.B【17题详解】材料中显示堤坝修筑在河口,主要是为了减小海水顶托力的影响,减少泥沙堆积,A正确;堤坝会减小风浪影响,但不会杜绝风浪影响,B错;河口处地形平坦,落差极小,不可能会发电,C错;从图中看航道有所变窄,D错。故本题选择A。【18题详解】河口堤坝可减少海水倒灌的发生,A错;图中沿岸洋流自北向南流,南部堤坝阻挡海水,使北部黄金海岸受侵蚀严重,B正确;对污染和鱼类资源影响较小,C错;从材料中没有阐述因为堤坝的修建造成污染严重的情况。故本题选择B。25.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②数字地球已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③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是虚拟现实④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B26.读某海域表层水温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关于该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为560千米

②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为1540千米

③图中甲地易形成热带气旋

④图中甲地易形成温带气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C二、判断题(共10分)27.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条件,经济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参考答案:错误28.(判断题)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等。参考答案:错误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29.在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参考答案:错误三、综合题(共38分)3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下图),海岸线长达1900余千米,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铁、钾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材料二进入2011年后,利比亚政局动荡加剧,为确保我国人员安全,2011年2月23日开始我国政府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将驻利比亚人员分批安全撤离。材料三利比亚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该国农业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粮食需大量进口。当地名胜古迹众多却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⑴图中A城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2)⑵利比亚海岸线漫长,但沙漠、半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⑶B城市此季节(2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⑷根据材料三说出利比亚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分析其经济发展还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参考答案:⑴水源(2分)⑵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4分)⑶温和多雨。

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运输。(4分)⑷特征:①产业结构单一,以原油生产和出口为主;②第一、三产业发展缓慢。发展措施:①改变单一依赖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加工和制造工业;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③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④恰当开发利用好水资源,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任意两点)(8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夏威夷群岛坐落在太平洋上,距美国本土3000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在公元四世纪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到此定居,给这岛屿取名“夏威夷”,意即“原始之家”。

夏威夷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有美丽的海滨、宜人的气候、奇特的火山景观,还有其他多彩的自然风光,是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每年有4000多万游客慕名而至。

(1)美国是跨大洲的国家,夏威夷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上,是___________洲的组成部分。

(2)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