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最后版教程文件_第1页
记忆最后版教程文件_第2页
记忆最后版教程文件_第3页
记忆最后版教程文件_第4页
记忆最后版教程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忆最后版1.1记忆的作用微观:生活、学习的意义宏观:民族、国家的兴衰生物学意义:是生存、适应环境的基本条件1.2古今中外对记忆的理解中国中国古代不知道大脑主管记忆,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外国公元前6世纪,巴尔梅尼德士认为,记忆是明与暗或者高温与低温的混合物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提出“蜡板的假想”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里士多德认为心脏和联想起作用公元前3世纪,海洛佛伊络司提出记忆是“动物的灵气”公元1世纪加莱诺司提出记忆和精神过程是动物灵感的一部分17世纪德卡尔特提出机械论点,认为动物的灵感是松果腺和脑子相连结,经过特别线路释放出来的,产生记忆.18世纪哈特雷提出振动理论18世纪波奈把哈特雷的想法发展为神经纤维的柔软性,越是经常使用神经越容易振动,记忆力就越强.19世纪随着德国科学进步,扩展到用生物科学研究有关记忆问题,法国生理学家佛尔兰认为脑子的所有部位都有记忆的位置.20、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认知科学的产生人们对记忆的理解发生主要的作用.1.3记忆的定义定义: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Ⅱ.记忆的分类2.1按照意识参与程度分类内隐记忆:

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朱莹词语检测法)外显记忆:

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2.2按照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持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人的面貌,自然景色,气味的记忆。画家、作家、演员、作曲家、建筑师这种记忆很发达。﹝视觉记忆测验软件、听觉记忆测验软件﹞词语逻辑记忆:用词的形式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特点。对看过听过的思想用词或逻辑的形式加以识记和再现。情绪记忆:个体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不需重复体验,一次形成经久不忘。同情的产生基础。运动记忆: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基础的记忆。游泳骑车走路等。近年来,也有人将记忆分成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描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2.3按照时间保留长短和编码方式分类瞬时记忆:

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时间内保存下来,这是记忆的开始阶段,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0.25-0.5秒,容量比较大。短时记忆: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也有视觉和语义编码,保持时间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7±2组块.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保持时间长,没有容量限度,语义编码为主.2.4其他分类方式进化的记忆、基因的记忆、本能的记忆、身体细胞的记忆

Ⅲ.NLP理论简介3.1内感官3.2内感觉3.3惯用和少用内感官3.1内感官资料经由外感官传入后,我们的脑把它们分为三个内感官而处理加以运用。学习内容:内感官如何分工;对方使用内感官的表现;偏重某一内感官的人的行为心理特征;如何更好的发挥我们的内感官3.2内感觉是我们能够把对世界的认识有系统的储存起来因而能够运用情绪感觉产生的重要媒介;对世界的认知由内感觉构成又称感元,对记忆,信息存储作用很大3.2惯用和少用内感官视觉型:多用景象做思考;听觉型:多用声音做思考;感觉型:多用感受做思考惯用某一内感官,其语言、行为模式也会有相同性质。观察一个人眼球的转动知道对方思考时用哪一内感官。同类型的人容易沟通,平均运用三个内感官的人人际关系较好。只要可以进行逻辑对话的人他的三个内感官都是正常的,甚至包括脑神经系统障碍的人。失明耳聋心理创伤严重,潜意识把该事件的景象声音收回,使意识不能提取,这是保护机制,而不是内感官的故障。可以通过催眠、重塑印记法恢复记忆。内感官记忆的效果内视觉最快;内听觉最弱;内感觉最牢固例:电话号码;床前明月光内听觉学习是一个一个字的循序渐进,不得同时进行,不能混乱次序,因此其速度不能快。例:进入房间内视觉可以同时学习很多东西,没有先后次序的局限,因此其学习效果最好往事的回忆感觉学习效果最深实践:提高学习效果英语单词记忆法观察眼球转动而知内感官以右利手为例(左手人方向相反,左右对调)内视觉:左上望——视回右上望—视创往前望——凝视内听觉:左中—听回右中—听创左下—听自(自言自语独自思考烦闷时常用)内感觉:右下搜查心里的味嗅触觉和情绪体验。内感官训练效果:1-2年提高100倍50视觉20内听觉30内感觉注意事项不要把人定格左右利手的鉴别例子指鼻子Ⅳ

记忆是怎样产生的

――记忆的生理学基础一、记忆的脑学说

﹝一﹞非定位说

﹝二﹞定位说

﹝三﹞SPI理论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一﹞突触结构

﹝二﹞突触的传递效率

﹝三﹞反响回路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一﹞核糖核酸

﹝二﹞激素和记忆Ⅴ.记忆是怎样产生的4.1记忆的生物学基础:记忆与脑机能定位非定位说:Lashley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的各个部位都有关系,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定位说:记忆是大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脑切手术证明大脑前后联合区域机已有密切关系。Penfield诱发记忆右侧颞叶与管弦乐;鲁利亚海马、乳头体边缘系统受损伤短时记忆障碍;前额区受损的猴子不能取食。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造成言语运动的缺陷。两侧颞叶于长时间记忆密切相关。海马受损病人的描述性记忆SPI理论4.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突触结构:刺激的连续作用是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轴突末梢增大、树突增多,突出间隙变窄。突触的传递效果:一定条件刺激后出现长时程增强LPT。海马神经回路。反响回路:它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和的神经回路。4.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突触结构:刺激的连续作用是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轴突末梢增大、树突增多,突出间隙变窄。突触的传递效果:一定条件刺激后出现长时程增强LPT。海马神经回路。反响回路:它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和的回路。4.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RNA记忆是神经元内核糖核酸的分子机构承担。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RNA的化学结构。脑内代谢物质和记忆:乙酰胆碱与老年痴呆NMDA与海马特殊受体联合在一起增加记忆效果。记忆功能可以遗传:老鼠、蜗牛试验。遗忘的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近因效应、首因效应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压抑说提取失败记忆与大脑老化日本职员背诵圆周率一万五千位数200名老年大脑研究记忆与遗传记忆与饮食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系统性广阔性记忆力差的原因病理原因:神经衰弱非病理原因:动机不强、记忆方法不当、疲劳紧张病理性记忆障碍一记忆增强精神分裂症轻性躁狂病病理性记忆障碍二记忆减退:遗忘症、再认错误(似曾相识,旧事如新症)记忆错乱:错构症、虚构症记忆机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柯萨可夫综合症快速记忆的条件主客观条件:改善记忆力的方法有效记忆及时复习正确分布复习时间反复阅读+试图回忆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学习外部记忆手段:卡片笔头记忆与科学用脑强健体魄合理用脑本课小结第一节记忆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种类三、NLP理论简介四、记忆是怎样产生的本节目的和要求教学目标了解记忆的定义、掌握各种记忆的概念,对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有初步的了解,掌握记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