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_第1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_第2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_第3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_第4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一、工艺概述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适用于:15m。孔桩宜在地势相对较高,地下水位低,或在无水、少水的密实土层或岩层,且岩溶不发育地段施工。无有毒、有害气体存在。二、作业内容1t1mC30开挖至设计桩底标高后,清理桩底沉渣,汽车吊下放钢筋笼,承受导管浇筑混凝土。二、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JTGB01-2023);2〔JTG/T3650-2023);〔JGJ107-2023三、施工工艺1、旋挖钻施工流程:施工预备→桩位放样→挖孔〔进展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通风、排水、出渣、立模灌注护壁→终孔→清底→〔〕验合格。2、工序流程图:钢筋试验检验合格审批通过钢筋笼制作安装钢筋笼、导管检验合格混凝土拌和浇注混凝土混凝土运输施工预备桩位放样施工预备桩位放样立模灌注护壁挖孔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孔集料、水泥试验清底协作比设计取补救措施桩身质量检定样检验合格压试件序号工序作业要点1制作孔桩垫层按根底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测定高程水准点。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承受C25砼浇注孔桩垫层,假设有设计图纸按设计施工,无设计要10cm10-15cm2孔内土石方开挖〔1〕土方开挖①挖孔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展,遇坚硬土层用锤、钎裂开。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弃土装入孔底吊桶内,通过孔桩上口提升机将孔渣吊至地面上,再用手推车运至弃土场。3 埋设护筒

1.0m查桩孔的平面位置、净空尺寸和标高。孔的中线承受吊锤球的方法测量,先通过护桩挂十字线,定出桩孔中心,然后从桩孔中心向下吊锤球定出开挖节的桩孔中心点,然后依次丈量检查桩孔四周的半径。标高检查从孔口护壁上标高掌握点〔或其它标高点〕用长钢尺向下丈量至孔底开挖面,丈量数据与标高交底资料的高差值比照,即可检查开挖是否到位。③每循环开挖应观看地质状况应留样,地质状况假设与设计资料不符,应准时通知主管技术人员现场观察。④开挖深度超过10米时,需考虑通风。通风方法为承受高压风管或电动鼓风机送风至开挖面。⑤土层严密、地下水不大时,一个墩台根底的全部桩孔可同时开挖,但渗水量大的一孔要超前开挖,集中排水,以降低其它孔水位。⑥土层松软、地下水较大者,可考虑对角开挖,避开孔间内隔层太薄造成坍孔。假设孔桩为梅花式布置,则先挖中心孔,待砼灌注后再对角开挖其它孔。石方开挖石方开挖承受孔内浅孔爆破施工。爆破后开挖方法同土方开挖方法。爆破开挖方法如下:①炮眼深度硬岩层不得超过0.4m,软岩层不得超过0.8m。炮眼数目、位置和斜杆方向,应按岩层断面方始终定,中间一组集中掏心,四周斜杆挖边。5m时承受电雷管引爆,爆破严禁暴露药包。③孔内爆破以松动为主,必需严格掌握用药量,一般中间炮眼装1/21/3~1/4的三分之一。④孔内放炮后应快速排烟。承受高压风管或电动鼓风机放入孔底吹风等措施促进空气对流。⑤一个孔内进展爆破作业,其他邻近孔内的施工人员也必需到地面安全处躲避,并用炮垫将孔口掩盖,防止孔内渣、石抛出地面,危及四周人员安全。50cm人工挖掘。地表水承受在孔位置四周开挖截水沟的方式进展排水,并对孔内排出水流承受胶管远引,避开地表水流入孔内,且在孔口设遮雨蓬。孔内渗水量不大时承受人工提升排水,渗水量大时,承受抽水机排水;在同一墩台有数孔同时开挖时,渗水量大的孔超前开挖,集中抽水以降低其他孔桩水位。4 护壁施工5土

护壁施工实行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或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灌混凝土和下一节挖土操作。挖孔过程中首先要做孔桩锁口,锁口直径最低比桩径大1m,厚50cm,30cmφ10〔20cm〕,锁口必需预埋好挂梯。按设计准时对孔壁进展支撑,假设通过地层为非岩层,承受C20混凝土护壁支撑,挖土深度掌握在土体稳定的极限高度内。每掘进0.5~1.0m时立模灌注护壁,灌注前,认真复核模板,保证同一水平面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大于50m1~20cm,20cm15cm,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小于5cm,下端可扩大开挖为喇叭形式,使土壤支托护壁混凝土,故孔壁成锯齿形。地质不良时,在护壁中参加适当钢筋,上下节钢筋要连接牢靠,以削减环向拉力。灌注护壁混凝土时,可用敲击模板或用木棒反复插捣。不得在桩孔水漂浮模板的状况下灌注护壁混凝土。觉察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准时加以堵塞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桩孔内。在第一节砼护壁上设十字掌握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坠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掌握桩径偏差在+50mm~-50mm护壁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模板撤除宜在24h后进展。拆模后,对蜂窝、漏水、漏泥、露筋处准时用早强砼修补。原材料的选择及协作比①人工挖孔桩在富水地质条件下应依据成孔后实际状况确定实行干灌或水下混凝土施工,然后试验人员依据确定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对混凝土原材进展比选确定。对选定的施工协作比使用时应随原材料变化准时调整,并依据不同浇注工艺调整协作比坍落度和初凝时间。安装钢筋笼及声测管①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变形。②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保护层厚度可承受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铁垫件,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外侧的设计位置上。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时,应在钢筋笼四周不同高度设置定位钢筋校正设计标高并固定钢筋笼位置。④钢筋笼过长需分段接驳者,其接驳焊缝及接头数量应符合要求。⑤依据设计要求进展声测管的安装,钢管接长时应保证管内接头处无焊渣,管内及管底无异物,在检测前管口应高于桩顶且封闭处理。灌筑方法及振捣措施①桩身混凝土要从桩底到桩顶标高一次完成。如遇停电等特别缘由,必需留施工缝时,可在混凝土面四周加插适量的短钢筋。在灌筑的混凝土前,缝面必需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2m在井口抛铲或倒车斜料,以免混凝土离析,影响混凝土整体强度。③在灌筑混凝土过程中,留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得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混凝土外表积水层用导管吸干,才能灌筑混凝土。如渗水量过大〔>1m3/H〕时,应按水下混凝土规程施工。④混凝土边浇边插实,承受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6施工养护桩基混凝土灌筑完毕,应进展关水养护至规定时间。在桩头强度未到5MPa7破除桩头灌注桩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破除桩头,制止承受以淘代破、软破和爆破破除桩头。15,桩顶局部微凸(桩中心略高,周边略低)。在破桩头过程中,要保护好桩头钢筋和声测管,不得随便弯折桩头钢筋。破除桩头后,桩顶应无剩余的松散混凝土;在测设桩位中心完成后,在破除后的桩顶弹两条穿插墨线,明显标识出桩中心和桩号,留取照片存档。8桩基检测桩头破除完成到达标准要求后进展桩基检测。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⑤在灌筑桩身混凝土时,相邻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⑤在灌筑桩身混凝土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顿,并不得在孔底留人。1〔3件准时提出试验报告。⑦灌筑方法一般承受拌合机就地浇筑或泵送混凝土入孔成桩。序号序号防护部位防护要点1人工挖孔作业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部位应设置护盖。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应在护盖下面工作;相邻两孔中,一孔进展浇注混凝土作业时,另一孔的挖孔人员应停顿作业,撤出井孔。:①挖孔人员下孔作业前,应先鼓风机将孔内空气排出更换;②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过0.3超过规定,但作业人员有呼吸不适感觉时,亦应实行通风或换班作业等措施;③空气污染超过三级标准浓度值时,如没有安全牢靠的措施不得实行人工挖孔作业。10m的支护设施及常备的安全梯道。人工挖孔最深不得超过15m。挖孔桩需要嵌岩或孔内有岩层需要爆破时,应实行浅眼爆破法,严格掌握炸药用量,并按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一丝不苟地组织好爆破作业。待联系,不得擅自撤离岗位。孔上监护工作人员应随时留意孔壁变化及孔底施工状况,发规特别时,应马上帮助孔内人员撤离,并向有关人员汇报觉察的真实状况挖孔桩2护壁

人工挖桩孔承受混凝土护壁时,每挖深lm〔土质不好还应适当削减〕,应马上浇筑护壁,护壁厚度不小于10cm。〔11〕成孔作业完成后,人工清孔验孔要先放安全防护笼.笼距孔底不得大于1m。人工挖孔承受混凝土护壁时,应对护壁进展验收,第一圈护壁要做成沿口圈,沿口宽度要大于护壁外径300mm,沿口处要高出地面100mm以上,孔内护壁应满足强度要求,孔底末端护壁应有牢靠防滑壁措施。在较好土层,人工挖扩孔可不承受混凝土护壁时,必需使用工具式的安全防护笼进展施工。防护笼每节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