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信息时代 |湘科版一起_第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信息时代 |湘科版一起_第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信息时代 |湘科版一起_第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信息时代 |湘科版一起_第4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信息时代 |湘科版一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时代感受信息二、信息的传递一、信息的记录三、电话和电报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一、什么是信息?天气预报是关于天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信息。信息很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信息、教学信息等;使用语言创造文字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电磁波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人类信息发展的进程纸竹简磁带和磁盘光盘信息的记录和存储磁记录光记录保存信息方法的变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可以在家通过VCD光盘欣赏精采的电影;把电子老师请回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各种知识;把保存在光盘上的百科全书买回家,建立家庭图书馆;用照相机、摄像机把美好的生活、旅游过程永久记录在磁带或光盘上;通过书报、光盘,我们可以方便地学到大量有用的知识,使人们变得更聪明……

保存信息的方法还有很多,象胶卷、集成电路等等。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保存信息。阅读材料古代信息的记录甲骨文木牍竹简帛书纸书古代信息的传递烽火驿马信鸽擂鼓风筝长跑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一、距离短二、时间长三、信息量小例如:烽火传递,只在相近的烽火台可以看到,远了看不见!例如:驿马传递,从出发到抵达目的地,有时需要长达数月的时间!例如:信鸽传递,绑在信鸽腿上的纸条能记录的信息量是几个或几十个字而已!现代信息的传递计算机和互联网可视电话步话机电视机手机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一、传递范围广二、速度快三、信息量大电流和电磁波作为传播介质,速度等于光速;利用卫星作为传递基站,已经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信息容量大,而且形式多样: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烽火台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历史上曾流传着"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驿马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通信。秦代统一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骏马以每小时奔跑15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快速通信的。在唐朝流传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

信鸽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等等;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

风筝在古代是传递消息和作为侦察的用具。刘邦和项羽决战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曾放起一只木鸢,根据线长来估测项羽军队驻扎地的距离,从而确定方位,开凿地道,攻破项羽大军。唐朝时,田悦率兵包围临洛城,唐朝将领令士兵放出一个纸鸢,可飞高百余丈,穿过围攻部队的上空,飘向城外,传达求援信息,终于引来了救兵解围。

唐朝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发达,风筝开始穿上轻而薄的纸衣,木鸢就逐渐为纸鸢所代替了。五代时,有个叫李邺的人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和丝弦,当纸鸢升入空中后,由于风吹竹笛发出声响,"风筝"这个名字就由此而来。阅读材料

马拉松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位于雅典城东北30公里。公元前490年,波斯远征军入侵希腊,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布阵的消息传到雅典后,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前往斯巴达求援。

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150公里的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却说10天之后才能出兵。信使把消息带回马拉松,失去救援的雅典人背水一战,结果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人。这位信使带着胜利的喜讯又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距离为42.195公里),向雅典人民高喊:“我们胜利了!庆祝吧!”随即倒地身亡。为了纪念这位信使,人们把“马拉松”作为一项固定的比赛项目,一直延续至今!

菲迪博德斯历史故事——马拉松电话(一)话筒

1、话筒结构: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一个膜片.

2、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整体的电阻随膜片的压紧程度而改变.

3、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话筒和听筒的构造(二)听筒1、听筒结构:听筒里有一个永磁铁,它的两个磁极上套有螺线管,磁极前有薄铁片.2、听筒特点:由于永磁体的吸引,薄铁片有些弯向磁铁.3、听筒作用: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电话的原理说话时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引起介质空气振动传播声音→空气振动而引起话筒内碳精盘内碳粒忽松忽紧→导致电路中电阻忽大、忽小→引起电路中电流忽大、忽小→从而引起膜片内的振动而发声.生活中的电话机

1、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号设备等.2、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录音电话等等.电报

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实用的电报机,从此人们可以做到同时在两地之间传递信息。早期的电报完全由人工操作,主要传送文字信息,经过不断改进,又发展了机械式电报机,现在又发展到自动化程序较高的电子式电传机,还有能自动将电码译成汉字的中文电报译码机。用电报传递信息具有经济、迅速、保密、方便等特点。1.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容量最大?2.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时间最长?3.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后读取信息最方便?4.保存同样多的信息,哪种方法成本最低?5.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种类最多?A

竹简

B

C录音磁带D

录像磁带E

磁盘和光盘

交流和讨论:课堂检测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2.电话的听筒里有

,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听筒将电信号变成

3.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如下几句话排列的顺序是()①膜片忽松忽紧,②挤压碳粒③人对着话筒说话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