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出生世代的受教育年数的民族差异,人口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5.1-5.3】】【【5.4】】不同出生世代的受教育年数的民族差异【【5.5】】【【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四、不同出生世代的受教育年数的民族差异在理解了影响总体受教育年数的因素及族群教育获得差异后,我们需要详细看计划生育政策能否通过汉族和少数民族家庭中兄弟姐妹数的不同,而影响了族群间的受教育年数的差异。根据计划生育政策施行的阶段和内容差异,我们把样本分成三个出生世代:1949-1970为最年长的出生世代,60年代也针对汉族开展了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遭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波及的人群少〔主要是面向城市人口〕、时间短、不稳定,缺少施行的社会环境,故在本次研究中忽略70年代前的生育政策。从图1中得知,这一阶段,兄弟姐妹数量最多。1971-1980为中间的出生世代,是汉族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少数民族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针对汉族的晚、稀、少政策于1973年正式提出,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对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在一千万一下的少数民族不做宣传。这一阶段,孩子数量明显降低。1981-1988是最年轻的出生世代,这一阶段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开展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二者的施行内容还是那样有差异。汉族实行严格的一孩政策或者一孩半政策,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各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及聚居区的规定也呈现出差异。这一阶段,兄弟姐妹数量历史最低。图7展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数量在每个出生世代的差异,能够看出,随着出生世代,汉族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兄弟姐妹数量呈直线式下降,二者的兄弟姐妹数量差异不同是先减小后增大。详细来讲,出生世代是1949-1970年,少数民族家庭的兄弟姐妹数量是4.25个,汉族是3.65个,二者的差距是0.6;出生世代是1971-1980年,少数民族家庭的兄弟姐妹数量大幅度降低,为2.8个,汉族为2.51个,二者的差距变的最小,是0.39;出生世代是1981-1988年,汉族家庭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兄弟姐妹数差异又有所扩大,汉族为2.18个,少数民族是1.31个。能够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阶段的施行内容和施行标准,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家庭中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产生差异。图8显示了按出生年代划分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的差异,总体来看,随着出生世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在不断提高,但汉族的提高速度远远大于少数民族,二者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差距也不断增大。最晚的出生世代,汉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是7.91年,少数民族是7.13年,二者差0.78年;出生世代是1971-1980年,汉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是9.42年,少数民族为8.48年,二者的差距是0.94年;最年轻的出生世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差异最大,华而不实汉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是10.91年,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是8.88年,二者的差距是2.03年。按出生世代分析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数量和受教育年数的差异后,我们需要通过回归模型来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差异能否由于兄弟姐妹数量的差异导致,进而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计划生育政策能否通过兄弟姐妹数量影响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教育获得差距;二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获得差距。图9的结果愈加明显的指出,少数民族回归直线的斜率明显大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数越少的家庭,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教育获得差距越大。兄弟姐妹数大于8时,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教育获得没有差距。表5报告了兄弟姐妹数和族群因素在三个出生世代对受教育年数的影响的模型估计结果。模型1、2和3是非交互模型,1a、2a、3a和1b、2b、3b是交互模型。从模型1、2和3能够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受教育年数上的差距随出生世代逐步扩大,在最年轻的出生世代和最年长的出生世代呈现出很强的显着性,在最年轻的出生世代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差异最大。这与表3模型2的结果一致,即教育获得的族群差距随着出生世代增大。出生世代为1971-1980年,教育获得的族群差异不明显,经回归分析发现,是遭到户籍因素的影响,这讲明少数民族都住在边远农村,因而户籍因素大于族群因素1.表5的模型1a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参加了兄弟姐妹数变量,与模型1相比,汉族和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年数差异的显着性降低了。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汉族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少数民族高0.397年,在10%的水平上显着;每增加一个兄弟姐妹,平均受教育年限降低0.092年。模型1b是在模型1a的基础上增加了民族与兄弟姐妹数的交互项,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不显着,表示兄弟姐妹数对汉族的受教育年数没有影响。兄弟姐妹数的主效应也变的不显着,表示兄弟姐妹数对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也没有影响。总而言之,对出生世代为1949-1980年的人来讲,兄弟姐妹数对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没有影响,讲明这一阶段,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差距不是由兄弟姐妹数造成的。由此假设3a得到支持。表5的模型2a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参加了兄弟姐妹数变量,与模型2相比,兄弟姐妹数的负效应显着,表示每增加一个兄弟姐妹,平均受教育年数降低0.213年。模型2b是在模型2a的基础上参加了民族与兄弟姐妹数的交互项,目的是检验兄弟姐妹数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不同影响。能够发现,交互项系数不显着,表示兄弟姐妹数对汉族没有影响,但兄弟姐妹数的主效应系数为负,且在0.05的水平上显着,表示每增加一个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下降0.458年。总之,出生世代为1971-1980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没有显着性差异,这与表3模型2的结果一致,图3也证明在1971-1980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差距为0.94年。出生于1971-1981年的人来讲,兄弟姐妹数对汉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没有影响,但对少数民族有显着的负影响,这表示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兄弟姐妹数拉大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教育获得差距,假设3b得到支持。表5的模型3a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参加了兄弟姐妹数变量,与模型3相比,汉族和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年数差异的显着性降低,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不大。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汉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比少数民族多0.946年,在0.05的水平上显着,每增加一个兄弟姐妹,平均受教育年限降低0.485年,在0.001的水平上显着。模型3b是在模型3a的基础上参加了民族与兄弟姐妹数的交互项,能够看出,交互项系数不显着,表示兄弟姐妹数对汉族的影响不显着,兄弟姐妹数的主效应系数为-0.693〔p0.001〕,表示每增加一个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降低0.693年。总的来讲,最年轻的出生世代1981-1988年,兄弟姐妹数对汉族影响不显着,对少数民族有负影响,且其主效应系数比出生世代为1971-1980年的主效应系数大0.208〔-0.693+0.485=-0.208〕,这与表3的模型4结果一致。讲明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兄弟姐妹数量不断拉大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教育获得差距。假设3c被拒绝。对表5的模型1b、2b和3b进行整体分析发现,兄弟姐妹数对出生世代1的教育获得的影响不显着,但是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数的影响为负,这符合资源稀释理论的解释,即兄弟姐妹数量越多,受教育年数越低。对出生世代2和3来讲,兄弟姐妹数的主效应随出生世代增大,且都在统计水平上显着,这表示兄弟姐妹数对少数民族受教育年数的负面影响随出生世代增大。汉族和兄弟姐妹数的交互项回归系数虽不显着,但其系数为正,表示兄弟姐妹数量对汉族的教育获得有促进作用,这与资源稀释理论相矛盾。洪岩壁在族群与教育不平等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即兄弟姐妹数对入学几率的影响为正,而且相对于独生子女而言,拥有三个及以上兄弟姐妹者的入学比提高75%〔洪岩壁,2018〕。对此,我们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进行如下的解释:第一,1971年以后,汉族家庭的孩子数量下降严重〔由图1看出〕,已基本不存在由于兄弟姐妹数量太多而使得一部分孩子无法上学,也不会有兄弟姐妹争夺家庭教育资源的现象。第二,也有学者发现,同胞性别构造也会对教育获得有不同的影响,详细来讲,拥有兄弟将导致个人受教育年限下降0.4年,而同胞中女孩比例每增加10%,个人的受教育年限将提高0.1年〔郑磊,2020〕。对同胞性别构造造成的不同影响,我们在后文将继续讨论。第三,朱敬一的研究发现,资源可以以在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流动〔Chuetal.,2007〕,所以我们以为兄弟姐妹数量多,资源的流动性强,而且能够相互利用资源。从表5的模型1、2和3能够看出,1980年以前,平均受教育年数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性的受教育年数大于女性,但在最年轻的出生世代中,恰好相反,女性的受教育年数反而大于男性,这也符合已有的研究。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男性和女性有教育平等化的趋势。与老一代相比,在年轻的世代中,男性和女性的受教育年数没有差异不同甚至女性的受教育年数大于男性〔叶华、吴晓刚,2018〕。户籍的影响系数不断增大,且都在0.001的水平上显着。出生世代1中,城镇户籍的居民受教育年数比农村户籍居民高0.972年,在出生世代2中,城镇户籍的居民受教育年数比农村户籍居民高出2.453年,出生世代3中二者的差距与出生世代2基本一致。洪岩壁的研究发现城镇孩子入学发生比是农村孩子的3.66倍;吴愈晓对1978-2008年的城乡教育时机不平等及其变化的研究揭示,在小学升初中的入学时机中,城乡不平等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在初中升高中和高中生大学的入学时机中,城乡不平等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且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农村户籍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镇户籍居民低1.668年。受教育水平高的家庭,子女的受教育获得也相应较高。父亲教育年数的影响因素先增大,后有稍微的下降,但也都在0.01的水平上显着。在出生世代1中,父亲的受教育水平每提高一年,子女的受教育年数增加0.149年;在出生世代2中,增加0.212年,在出生世代3中,增加0.194年。洪岩壁的研究发现,父亲的教育年限每增长一年,子女的入学发生比就提高0.14倍〔洪岩壁,2018〕。孙志军等的研究也与此类似,父亲的受教育年数每提高一年,子女的受教育年数约增加0.2年〔孙志军,2003〕。母亲教育年数的影响则先下降,后提高,这与李实等的研究发现一致,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孩子教育获得的影响超过父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奈特、李实,1994〕。详细讲来,在出生世代1中,母亲的受教育年数每增加1年,孩子的受教育年数提高0.156年,在出生世代2中,提高0.142年,在出生世代3中,提高约0.2年。户籍、父亲教育年数、母亲教育年数,这些控制变量解释了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关于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地位和社会阶层地位的影响在社会学中是汗牛充栋,本文在这里不逐一陈述。本文主要是用家庭的文化资本〔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年数〕和户籍来讲明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年数的影响,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年数越高,子女的受教育年数也会越高,城镇户籍的居民受教育年数比农村户籍的高。闵维方等人具体描绘叙述了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时机获得的影响,研究表示清楚,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位居前列的优势社会阶层,其子女遭到的教育层次主要是高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给排水系统施工方案
- RI-AG03-acet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大数据技术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建筑项目进度管理的动态KPI指标研究-洞察及研究
- 康复训练在腰椎手术中的创新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汽车代购代销合同协议
- 2025年展览展示服务费合同协议
- 工业数字孪生架构优化-洞察及研究
- 加密货币对监管框架与政策的重构-洞察及研究
- 地震监测网络建设与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数字媒体艺术概论060456第12345次形成作业+期末综合大作业答案
- 毕业设计(论文)-年产100万只铅酸蓄电池车间初步工艺设计
- 2025 团校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必考】附答案详解
- 水电站毕业设计
- 202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 气缸体的认知项目二曲柄连杆机构拆装与调整13课件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不同的味道》课件
- 消防管道项目评估报告参考范文
- 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流程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连民族大学)知到网课答案
- 防恐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