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B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共10分)
我站在悠悠九州之巅,放眼望去,荆楚大地之一角,一颗星星闪闪发亮,他就是阳新()的
石瑛先生。
石瑛先生年幼之时为晚清兴国
的一代年轻才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乱四起,中国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石瑛先生追
随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奔走呼号,一心救民报国,这期间他颠沛流离,餐风露宿,却无怨无悔。
更让人感动的是,①他听说因为战争的原因,导致阳新中学停办八年。他(),不顾己身
之疲惫,毅然决定要帮阳新中学恢复办学,弥补yihon,②让众多莘莘学子读上书,为国家
继续培养优秀人才。
1935年石瑛先生为能让阳新中学的学子重返课堂,不辞辛苦,多次联系当时任阳新驻军
王万龄师长和县长李辉武,kenqing他们的帮助。在石瑛先生的不懈努力下,阳新中学才得
以以中正公学的名义恢复办学。
儒学薪火得以相传,离不开石瑛先生的大力帮助,“湖北圣人”这一尊称显得他圣贤之所
在,并非浪得虚名。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乂2分)
A.shubeiB.siibeiC.shiibiD.subi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遗撼恳请B.遗憾恳请
C.遗撼垦请D.遗憾垦请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鲜为人知忧心忡忡B.家喻户晓忧心忡忡
C.鲜为人知局促不安D.家喻户晓局促不安
4.文中①②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①处改为“他听说因为战争,导致阳新中学停办八年”。
第1页/总11页
B.①处改为“他听说因为战争的原因,阳新中学停办八年
C.②处改为“让众多莘莘学子读上书,学校为国家继续培养优秀人才”。
D.②处改为“让莘莘学子们读上书,为国家继续培养优秀人才”。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生饱读诗书,见多识广,②谨记其家族耕读积学之风,
③又深得其祖父的悉心教导。④自身勤奋苦读,儿乎手不释卷,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6.综合性学习。供4分)
为树立阳新旅游形象,提升阳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阳新文化部门开展多项活动,请
你参与其中。
任务一:阳新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面向社会征集阳新县旅游形象宣传广告语活动,多则广告语
入围,下面这两则广告语,哪则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①百湖阳新,一见倾心②山水向阳,自然常新
任务二:阳新楹联学会为阳新4A级景区——仙岛湖征集对联,请你把下联补全。(2分)
上联:仙岛如星,碧水生辉峰竞秀
下联:平湖似镜,清峦倒影水添0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哲理诗内容深沉、含蓄、隽永,多在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蕴含丰富的哲理。杨万里《过松
源晨炊漆公店(其五)》“(1),⑵J告诉我
们生活的道路中充满着未知的困境,耍认真对待,克服困难。王安石《登飞来峰》"(3)
,⑷J
比喻认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陆游《游山西村》⑸
(6)可以让人领悟到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龚自珍《己
亥杂诗(其五)》
⑺,(8)J体现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的高尚情操。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林纾赍①米
林纾,福建闽具人。天性敦挚。年十岁,从同县薛锡极读,字之日徽。锡极家绝贫,夏日
尝不举火。纾归食既,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锡极大怒.诧日:“若年十
第2页/总11页
一,竟行窃耶?”纾泣目:“先生侵晨授徽书,逾午未食,归而对食心动,故自以其米来,非
窃诸他氏也。"锡极口:“他氏益不可矣!吾已得来.且至,无须此。若将归,当请杖于若母。
吾竟不忍夏楚②若矣!"纾归白母。母笑曰:“女以米饷师,奈何以袜?”易以重橐③.重益之,
别令人赍以往。锡极乃受。
【注释】①赍5):拿东西给人,送给。②夏(次)楚:夏,同“横楚,荆条。古代学校两种
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③橐(tu6):口袋。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分)
A.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B.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C.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D.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乂2分)
A.林纾十岁的时候跟着闽县的薛锡极先生读书,他心地善良、尊敬师长。
B.薛老师的家境贫寒,经常没米吃。
C.薛老师听说林纾偷了家里的米,十分生气,严厉斥责并体罚了林纾。
D.母亲听说了林纾的行为,不怒反笑,并给了薛老师更多的米。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⑴他氏益不可矣!
⑵女以米饷师,奈何以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共5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乂2分)
A.全诗围绕“望”字着笔,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尾联想像登顶俯望。
B.由于山高,天色一昏指的是山的南面,天色一晓的是山的北面。
C.就时间而言,“望”是由朝至暮,并由望岳而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
D.全诗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2.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鸟”这一意象在杜甫早中晚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请分
析本诗“归鸟”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第3页/总11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冰糖葫芦——
张洁
①呼,呼,呼,刮了两天的西北风,像把大铁扫帚,别说是破纸片儿、花生皮儿,就是小
石头子儿,也被它扫得精光。能在这冷风地里站住脚.挺着腰板挣饭吃的,全是让生活锤打过
的汉子。
②打从“芝麻”站在这儿起,也没卖出去几串冰糖葫芦。干这个买卖是头一回,拉挎着一
条摘腿,也得站在冷风地里挣饭吃。
③有好些下电车的人涌了过来,“芝麻”赶紧低下头,来回倒腾着那些已经码得整整齐齐
的冰糖葫芦,心里像是敲着一面小鼓:你倒是吆喝呀!怕什么?谁认识谁呀?于是他憋足一口气,
豁出条命,喊他一嗓子又怎么着……不成,还是张不开嘴。
④那边,又来了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子,看样子是个老手。木头箱子一掀盖,畸,箱子里
儿糊的全是雪白的纸,几串通红透亮的冰糖葫芦,往箱子上的小眼儿里一插,那个鲜灵、耀眼,
让人'一看就想咬上一口。
⑤他一来,“芝麻”觉得有了伴儿,也壮了胆。他很想跟那小子搭搭话,聊聊卖冰糖葫芦
有多么不易……可那小子,找茬儿似的,时不时地喳他几眼。一撮不屈不挠的头发,鸡冠子一
样竖在头顶上,两只手揣在裤兜里,缩着个肩膀,夹着两条腿,在马路牙子上不停地蹦上蹦下。
一边儿蹦,一边儿挺着细长的脖子,不停地吆喝:“冰糖葫芦哎一冰糖葫芦!”活像一只斗架
的公鸡,就连他的吆喝声,也像公鸡打鸣儿,拖得又响又长。
⑥“芝麻”学着他的架势,狠心地把脸往下一拉,吆喝了一声:“冰糖葫芦——”不行,
简直就不像自己的声音了。可不管怎么看,多亏有了那小子,他才能吆喝出这一嗓子。咳,到
底有了个开头,往下就不显得那么难了。
⑦这一来,那小子吹喝得更来动了,好像和“芝麻”比赛,一声比一声响亮,一声比一声
高昂。哪怕有个人经过,不管人家打不打算买,他总是规着笑脸,拿着几串冰糖葫芦,凑到人
家跟前。''芝麻"的生意,全让他抢走了。
⑧“芝麻”有点来气,好像遭了谁的欺负。
⑨那小子像是更得意了,就是没人经过,他也会仲着脖子穷喊:“冰糖葫芦——”得,让
喳沫呛住了。他喊不出来了,不停地咳嗽,脸憋得通红,脑门上的青筋暴得挺高,眼睛也咳得
目小…
⑩赶巧,又一趟公共汽车进了站,下车的人不少。这回,“芝麻”不再担心有人抢他的买
卖了正想不慌不忙地吆喝两声,这时那小子忍住咳,强挣着喊了一声“冰糖葫芦那声音不再敞
亮,也不再高昂,难听得像是旧货回收站在撕裂、砸碎破铜烂铁。“芝麻”还看见,他脑门上
的青筋暴得更高了,脸憋得更红了,眼晴里的水冒得更多了。
“芝麻”这才发现,他那暗红的、像风干肉似的耳朵上生着冻疮,他的头上,别说是棉
第4页/总11页
帽子,就连一顶单帽子也没有。身上的小棉袄挺肥、挺薄,还挺短,刚刚盖过肚脐眼儿,指不
定里面灌了多少冷风呢!脚上是一双单鞋,塑料底儿磨得精薄,站在冻了一层薄冰的马路上,
定是透心的凉。
。比起他,除了头上的棉帽子是旧的,“芝麻”的大棉袄、棉裤、骆驼鞍儿的老棉鞋,全
是嫂子一针针一线线给他新做的,或是重新拆洗过的。虽说不好看,可它们多暖和啊。
后“芝麻”心里咯喳了一下。他要另找一个地段,把这块地盘让给那小子一个人。这地盘
不错,是好几路电汽车的终点站,人来人往热闹得很。他巴望那小子赶快卖完,赶紧回家,暖
一暖他的耳朵;暖一暖他的脚丫;暖一暖他那冰凉的肚子…
⑭“芝麻”是在大杂院里长大的孩子,不懂“高尚”“美好”这一类字眼,但是这会儿,
他觉得有股热乎乎、干干净净、新新鲜鲜的感觉直冲脑门,浑身的汗毛孔也好像张开了,头发
根儿也竖起来了…他不再觉得卖冰糖葫芦是丢人现眼的事,他这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饭吃。他不
由得喊了一声:“冰糖葫芦一”声音里透着那么多的欢愉,闹得过路人都朝他转过头来。
⑥这不,他这粒小芝麻也能给别人一点温暖。他的心口,也像被一道光照亮。等他赚了钱,
他要买一顶黑丝绒的帽子,送给孤寡的邢奶奶,她的帽子已经很旧了。给大杂院里那些爹妈舍
不得给买“花炮”的孩子,买好些“花炮”。想着想着,''芝麻"的眼前,仿佛有无数个斑斓的
色彩,交织着一个又一个好看的图案。
13.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凸显了风之大,暗示人们在寒风中讨生活的
不易,为下文故事的展开铺设场景。
B.第⑤段画线句中揣、缩、夹、蹦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卖糖葫芦的小子在冷风中想方设
法取暖的情景,突出他挺着腰板挣钱的不易。
C.第⑩段画线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卖糖葫芦的小子忍着咳嗽吆喝声音的难听,
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厌恶之感。
D.本文语言平和朴实,用浅易通俗的口语,比如“倒腾”“不成”“瞒”等,活泼生动,具有浓
厚的市井生活气息,读来亲切有味。
14.文章①一②段是用什么手法凸显“那小子”生活困窘的?请列举。(2分)
15.全文多次写到“芝麻”的吆喝,有什么作用?(3分)
16.本文结尾段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共15分)
窗前的小杏树
陈海强
①第一眼看到小杏树开花,我悄悄说了句:“从此算是住进杏花村啦。”十多年前的冬天
我搬进这处房子。一天清晨,隐约看见有花枝在窗外泽动,我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门抵近观
察,结果遇见了伫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树。
第5页/总11页
②农历二月,小杏树准时复苏,枝头升起繁星般的番蕾。窗含杏花春意闹啊!我知道一场
花事已经临近了。春分之后,昼渐渐长了,夜渐渐短了,小杏树技头的蒋蕾已愈发饱满,似乎
一阵暖风,就可以拉开枝头舞台的帷幕。一连几日,我起床后兴奋地跑到小杏树下寻觅第一朵
绽放的杏花。春分后第三日,天蒙蒙亮,我站在树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
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
③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操操,前呼后拥,开得
方方.开得热热闹闹。我自然知道.眼前的繁花似锦很快就要零落成泥。于是,拍摄杏花成了
工作之余要紧的事情。有几天事情稍多,白日里误了时辰,就在夜里打开闪光灯拍。黑暗的背
景前,花朵瞬间被照亮,忧如夜空里的星星。夜里有雨随风而至,晨起后检起几朵杏花,放在
手心端详,花茎上毛茸茸的细节纤毫毕现。这才看清,杏花像微缩的枝形吊灯,豆绿色的花蒂
如瓶状,匀称地张开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个小提篮盛着五枚素净的花瓣儿。
仁④小杏树其实并不小,甚至可能与我同庚呢。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
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
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的天空全都掠去了。然而,挡在杏树上
的浓荫,主要还是来自一株大柿子树。此树年年枝繁叶茂,,结出的柿子足有小儿拳头大小。
⑤去年夏天,一场风雨来临,我真真切切地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这声音是从大柳树上
传来的,一根粗壮的枝丫开裂了,露出近一术长的缝隙,白生生的木茬裸露出来。维护树木的
工作人员闻讯赶来,观察后决定将这段枝权锯掉,以免哪天掉落伤人。小杏树头顶的天空豁然
开朗,似乎一大片乌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过了几个星期,这片空中区域就被小杏树一左右
的大香椿树和柿子树联手占领了。仰望着重新聚拢的浓荫,我的心头升起无可奈何的怅然。
⑥一朵杏花在成为一枚青杏儿之前,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到了三月的一个黄昏,一
场大风袭来,院子里被风摧折的枯枝僻蟀啪啪坠落着。小杏树上的繁花会不会被风刮掉了呢?
小杏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青杏儿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却发现大风
中的小杏树颇有些临危不乱、气定神闲。小杏树黑黝黝的枝条,正在风中摇晃出健康的光泽。
与那些在风雨中折枝断权的大树相比,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⑦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动。身处逼仄之
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开花结果,我渐渐觉出小杏树的了不起。
17.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乂2分)
A.“我”一路见证小杏树的成长,图表记录,感受它的外形美,领悟其精神美。
B.第③段中“我”流露出对杏花即将凋谢的浓浓的感伤之情。
C作者侧重从花形、花色、花味中对杏花进行描绘
D.本文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小杏树这样努力成长的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美。
18.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每小题3分,共6分)
(1)小杏树枝头的蒋蕾已愈发饱满,似乎一阵暖风,就可以拉开枝头舞台的帷幕。(虚写为已逝
第6页/总11页
之境、梦中之境、想象之境。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
(2)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操操,前呼后拥,开得方方,开得热热闹闹。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19.作为小杏树成长的见证者,文中“我”的心情也随着小杏树的成长而变化,根据文章内容
补全思维导图。(2分)
20.小杏树其实并不小,作者为何在文中反复称其为“小”杏树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
明理由。(5分)
四、名著阅读(共8分)
阳新某中学开展”《海底两万里》师生共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完成21—23
题。
21.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乂2分)
A.在海底森林,船长一行人击中了可怕的巨形海蜘蛛,还捕获了一只海獭。
B.”诺第留斯号”上有一个博物馆式的客厅,陈列着艺术作品、标本,还有物理仪器。
C.阿龙纳斯热爱科学事业,富有探究精神,还曾出版过《海底的秘密》一书。
D.在锡兰岛马纳尔湾,船长一行人观赏了稀有的大珍珠,康塞尔还救下一位采珠人。
22.《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根据一
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多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他概括的情节出自《海底两万里》的
是()(2分)
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人类登月,太空飞行
23.请依照示例,结合小说具体情节,对《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进行多角度评价。(4分)
例:刚进城时终日辛苦拉车节衣缩食攒钱买车,可见祥子是一个有志的好青年:逃离曹宅没拿
曹家一草一木,可见他正直、有良知;出卖阮明可见他开始出卖灵魂,成为了行尸走肉。
第7页/总11页
尼摩船长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时光的齿轮滚滚向前,总有雨天也总有晴天,不要囿于一城一
池的得失,不要陷入过久的苦痛和迷茫,学着睁开眼睛,用心打量这个温暖的世界,俯首轻嗅,
总会闻到一丝名叫“幸福”的香气。
请以“幸福的香气”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
名
答案
1.B2.B3.B4.A5.D
6.(1)言之有理即可(2分)
(2)幽(词性相对、意义相近即可,2分)
7.(1)政入万山围子里
(2)一山放出一山拦
⑶不畏浮云遮望眼⑷自缘身在最高层
⑸山重水复疑无路⑹柳喑花明又一村
⑺落红不是无情物⑻化作春泥更护花
(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8.C9.C
10.(1)别人家的(米)更加不能偷。(省略句,“益”字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你把米送给老师,为什么用袜子装着呢?(第一个“以”字,第二个“以”字各1分,句子通顺
1分)
11.B
12.“归鸟”是还巢的鸟。时已薄暮,诗人还在张望,鸟儿都有巢可依,诗人望得如此入神,
眼眶由于长时间的张望好像要裂开了一样。“归鸟”句营造了一种安宁详和的氛围。归巢的鸟
和壮美的景蕴藏着诗人对泰山喜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描述句子1分,分析情感2分。其
它答案不脱离作者写作时代背景,言之有理均可。)
第8页/总11页
13.C
24.①运用对比手法。将“芝麻”衣着的暖和与“那小子”少年衣着短小、单薄、寒酸加以对
比,写出其家境的贫寒,凸显其生活的艰难困窘。
②运用细节描写。“暗红的、像风干肉似的耳朵上生着冻疮”的细节,写出其因寒冷冻伤之重,
“刚刚盖过肚脐眼儿”“塑料底儿磨得精薄”等细节,衣不蔽体,单薄寒酸,写出其家境的贫
寒,凸显其生活的艰难困窘。
③运用外貌描写。通过对“那小子”耳朵、衣着的细致描绘,写出其冻伤之严重、衣着之单薄
寒酸,凸显生活的艰难困窘。
④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冷风”“冻了一层薄冰的马路”的环境描写,突出天气的寒冷,这样的
天气对衣着单薄的“那小子”无疑是雪上加霜,更衬托其生活的艰难困窘。
⑤在具体描写中加入评论(感受)。在对那小子肖像、衣着的细致描写中加入“芝麻”(作者)的
评论(感受),“指不定里面灌了多少冷风呢”“一定是透心的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天气的寒冷,
感受到“那小子”的寒冷和困窘。
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像风干肉似的”运用了比喻,将其生冻疮的耳朵比作风干肉,
写出其因寒冷贫困而致耳朵冻伤严重;“透心凉”运用夸张,写出那小子冬天衣着单薄寒冷程
度之深。凸显其生活的艰难困窘。
(此题写出表现手法即可,不需要分析,写出1点得1分,2点得2分)
15.①“吆喝”的变化,显示芝麻心态的转变。芝麻从刚开始内心纠结挣扎,憋足气也没吆喝
出来,到后来学那小子的架势狠下心拉下脸吆喝,却极不自然,再到后来受那小子触动,终于
喊了出来,声音透着欢愉。靠自己劳动挣饭吃,努力对待生活,从容坦荡。
②“吆喝”作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以“吆喝”为线索,将芝麻的变化通过一次
次“吆喝”逐层推进,一一展现,情节紧凑,富有波澜;呼应题目,结构浑然一体。
③多次“吆喝”,也是芝麻形象特点的集中展现。从自己刚开始的羞愧、胆怯,到后来的鼓足
勇气,再到最后的勇敢坦荡;尤其是对方咳嗽不已,吆喝的声嘶力竭,落魄、苦难的困境,他
油然而生的关怀意识,内心的欢愉和欣慰,充分展现了芝麻自强乐观、知足坦荡、厚道善良、
关爱他人的形象特点。
④声声“吆喝,,,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芝麻生活虽苦难却努力勇敢、坦荡乐观,个人虽
渺小平凡仍乐于向他人传递关爱和温暖,“吆喝”隐含着作者对这一类小人物生活态度的肯定,
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内容、结构、人物、主题等角度,每点1.5分,答出任2点,即可得3分。
如果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屋面工协作任务配合度考核试卷及答案
- 船舶电讯工整改落实情况考核试卷及答案
- 起重机械装配调试工项目进度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湖南湘江爱乐乐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城市热力供应合同(GF-1999-0503)管理协议
- P259-生命科学试剂-MCE
- O-Succinylbenzoyl-CoA-O-Succinylbenz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湖南张家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昆明海贝中学部春季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医肛肠科常见病中医诊断技巧冲刺押题卷
- 小学生心理团辅方案与记录模板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国防科大优势课件
- 消毒供应中心包装课件
- 《红星照耀中国》
- 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2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报告
- 机场FOD监测系统的项目课件
- 美丽江西我家课件
- 海底捞值班经理日工作流程
- 治疗性作业活动-游戏类作业活动(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