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A.廷杖制度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2、战国以前的印章统称为“玺”,秦统一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用玺,官员和百姓的印章只能用印。以后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大体沿袭这一制度。下列印章按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清朝顺治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宝印b.秦朝铜印c.宋朝象牙质印A、abcB、bcaC、acbD、cba3、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4、美国汉学家费正淸在谈到中国清朝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政策是()A.对外开放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汉化政策5、图4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A.丞相制度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D.科举制度6、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7、图中所示建筑曾设有清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里面的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这一机构是()A、中书省B、内阁C、东厂D、军机处8、从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这一过程表明()A.君权日益加强B.地方权力过大C.君权日益衰弱D.丞相权力增大9、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A.宣政院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10、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1、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以下关于人物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张仲景——《本草纲目》B.祖冲之——活字印刷C.吴道子——《洛神赋图》D.宋应星——《天工开物》13、郑和木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A.开通丝绸之路 B.七下西洋 C.六次东渡日本 D.西游天竺取经14、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闭关锁国”政策表现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②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影响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A.① B.② C.③ D.④15、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17、“名片”,是现代人们自我介绍、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纵观华夏历史,两千年前的丝绸、一千年前的瓷器和五百年前的茶叶都名符其实地成为古老中国的“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天,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1)据材料一,丝绸这张“名片”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送达罗马的?当时中国丝绸业高超的生产技术有哪些?(举一例即可)材料二周杰伦曾在上演唱歌曲《青花瓷》,该歌曲在第19届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上获得年度最佳歌曲奖、年度最佳作词奖和年度最佳作曲奖三项奖项。歌词以青花瓷为背景,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新时代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所知道的宋代制瓷业的辉煌。材料三有史料记载,早在明末清初,中国的茶叶风靡欧洲各国,并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1662年,号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甘萨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时,其陪嫁物品中,包括有221磅的中国红茶和精美的东方茶具。(3)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此情况下,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材料四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疯狂掠夺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在列强铁蹄的蹂躏下,古老中国的“名片”黯然失色。(4)对于中国名片的“鲜亮”、“失色”,你有什么感想?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参考答案--5BBACA6---10DDADD11---15BDBBD16答:(1)隋朝。门第的高低。(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3)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牵制度已经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17(1)答:丝绸之路。使用提花机(或染色技术)(2)答: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浙江哥窑以烧制的冰裂纹瓷器闻名;景德镇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