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郑半导体产品测试系统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黄郑半导体产品测试系统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黄郑半导体产品测试系统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黄郑半导体产品测试系统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黄郑半导体产品测试系统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产品测试系统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黄郑半导体(山东)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二二年十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产品测试系统项目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五楼西地理坐标(121度58分52.111秒,37度25分24.398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M7320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五、研究和试验发展“98专业实验室、研发(试验)基地”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 (选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总投资(万元)75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20施工工期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30m2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规划名称:《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整体规划(2015-2030)》;审批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后的《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威政字[2019]11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初村片区的功能定位为:以发展高科技工业为主的城郊型中心镇。主导产业定位是:以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培育2-壮大生物医药、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渔具、家纺服装、皮革制品等轻工纺织业,着力发展商贸、休闲旅游、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根据初村片区规划环评,准入条件:符合初村片区产业定位以及其它产品附加值高、污染较轻、资源消耗低的相关行业;初村片区发展所必需具备的污染较轻的服务行业等。本项目为产品测试系统项目,属于高科技产业,符合初村片区的功能定位和行业准入条件,符合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总体规划。其他符合性分析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为允许类;本项目未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为国家允许类。本项目也不属于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淘汰和限制的产业,因此,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产品测试系统项目,不属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促进能源资源高质量配置利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9号)中的“炼化、焦化、煤制液体燃料、基础化学原料、化肥、轮胎、水泥、石灰、沥青防水材料、平板玻璃、陶瓷、钢铁、铁合金、有色、铸造、煤电”等高耗能高排放投资项目,因此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属于限制审批项目。本项目所选设备未列入工信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也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第三类“淘汰类”第一条“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中所列淘汰设备。二、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租赁威海高新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已建成厂房进行生产经营(租赁合同及不动产权证见附件),根据不动产权证(鲁(2021)威海市不动产权第0058555号)可知3-其他符合性分析(不动产权证权利人为威海双岛湾汇元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威海双岛湾汇元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厂房的租赁运营,威海双岛湾汇元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及威海高新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均由威海高新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控股),本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因此,项目的用地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项目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亦无需特殊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通过与《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年)符合性分析,项目所在地块的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威海市规划要求。项目东、北均为园区厂房,西隔双岛路为在建工业厂房,南隔顺海路为空地,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排水通畅,水、电供应满足工程要求。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符合当地发展规划,选址合理。本项目的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三、“三线一单”符合性项目与《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威政字[2021]24号)(以下简称“威海市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如下:根据“威海市三线一单”:威海市生态空间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包含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国家一级公益林、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一般生态空间包含未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一般生态空间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根据一般生态空间的主导生态功能进行分类管控,以保护为4-其他符合性分析主,严格限制区域开发强度。本项目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威海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内),根据《威海市生态保护红线》(2021年5月),项目不在威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区范围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1年度《威海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和引用的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水环境、噪声等均能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该项目所在区为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项目生活污水及测试清洗废水分别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测试过程中不涉及重金属,废水经预处理后不会对土壤造成影响;项目废气主要为设备擦拭及清洗过程产生的少量硫酸雾,经收集后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排空;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硫酸废液、含废硫酸的抹布和废包装瓶,暂存于危废库内委托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负责转运处置。项目建成后通过多方面管理,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可有效的控制污染,使废水、废气、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使用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所利用的资源主要为水、电,均为清洁能源,项目建成后用水量和用电量均较小;本项目不属于高能耗、高水耗项目,项目占地也符合当地规划的要求,均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威海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威环委办[2021]15号),分别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及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四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管控要求,本项目位于初村镇,该文件对初村镇的管控要求见下表。表1-1初村镇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一览表优先保护单元符合性分析5-其他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土地用途。2.一般生态空间内原则上按照限制开发区域管3.新(改、扩)建涉气工业项目,在满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大力推进项目进园、集约高效发展。4.从严审批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威海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内),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范围内。项目不新建锅炉,不属于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的行业,满足威海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初村镇空间布局约束的要求。1.严格执行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要求,SO2、NOX、烟粉尘、VOCs排放量不得超过区域允许排放量。全面加强VOCs污染管控。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力度。2.对直排环境的企业外排水,严格执行《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5部分:半岛流域》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辐射范围内的排污企业要全部入网,严禁直排污水;达不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和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工业废水,必须先经预处理达到入网要求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工业园区应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稳定达标运行,对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应收尽收。3.水环境一般管控分区落实普适性治理要求,加强污染预防,保证水环境质量不降低。项目无VOCs产生,少量硫酸雾经收集后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排空。项目生活污水及清洗废水分别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威海初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满足威海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关于初村镇污染物排放管控的要求。1.当预测到区域将出现重污染天气时,根据预警发布,按级别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2.对于高关注度地块,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应按照规定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3.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排放情况。建设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储罐和管道,或者建设污水处理池、应急池等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和安装有关防腐蚀、防泄漏设施和泄漏监测装置,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并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部门。项目可按照重污染天气预警,落实减排措施。在企业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项目不会因危废暂存库出现渗漏情况污染所在地土壤环境,满足威海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关于初村镇环境风险管控的要求。1.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使用雨水、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并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优化用水结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约用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项目不属于高耗水、高耗能行业,冬季依托集中供暖或使用空调制热,不单独建设使用燃料的设施,满6-其他符合性分析率工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2.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炉窑、炉灶等设施。对已整体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并稳定运行的地区,依法划定为禁燃区。3.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实现清洁能源逐步替代散煤。严防散煤复烧。对暂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地区,确保使用的散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求足威海市生态环境准求入清单中关于初村镇资源利用效率的要。因此,本项目符合《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威政字[2021]24号)、《威海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威环委办[2021]15号)要求。另外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9年修改版、《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版)》以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等,项目未使用国家及地方淘汰和限制使用的工艺及设备,符合国家及地方当前产业政策。综上,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要求,厂址周围评价范围内无特殊保护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等,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四、与其他相关政策文件符合性分析1、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符合性分析项目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2。表1-2项目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符合性分析纲要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械、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特色旅游业,加快建设商业服务设施,打造形成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功能突出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形成“一城、三园、四区”的发展格局。“一城”即科技创新城。总占地63平方公里,以双岛湾科技城与初村科技新城项目为产品测试系统业,符合空间布局与符合7-其他符合性分析略为整体,统筹考虑区域配套设施,优化两大产业园与科技创新园之间产业、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等配套融合,互动共享,促进配套设施服务集约高效。。“四区”:科创服务区——在双岛湾中心岛建设总部基地、科技综合体等服务设施,引入研发、检测、中介等商务服务机构,建设成为科技业态初具规模,服务能力基本完善,基本满足区内生产、研发、检测需要,辐射周边区域的科技新城科创服务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执行“三线一单”,从源头抓好环境保护,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前文分析,项目符合威海市“三线一单”要求。符合推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推进“四增四减”“四上四压”,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不断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项目不使用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所利用的资源水、电均为清洁能源,用水量和用电量均较小,符合相关要求。符合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突出抓好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控制土壤污染源,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治理和土壤修复,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环境风险。项目产生的少量硫酸雾经收集后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排空。生活污水及清洗废水分别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威海初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不涉及重金属的排放。符合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2、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国发[2013]37号)的符合性分析项目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3项目与国发[2013]37号文符合性分析政策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炉。符合8-其他符合性分析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修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资源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有条件的地区要制定符合当地功能定位、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准入目录。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性行业。符合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认真清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要停止建设。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项目。符合强化企业施治。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要按照环保规范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达标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标排放。符合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锅炉。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国发[2013]37号文的相关要求。3、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国发[2015]17号)的符合性分析项目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的符合性分析见表表1-4项目与国发[2015]17号文符合性分析分类政策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十小”企业。符合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制定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化改造。新建、改建、扩建上述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本项目不属于十大重点行业。符合9-其他符合性分析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本项目生活污水及清洗废水分别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威海初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符合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明确区域环境准入条件,细化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本项目不属于落后产能。符合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国发[2015]17号文相关要求。4、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国发[2016]31号)的符合性分析项目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5项目与国发[2016]31号文符合性分析分类政策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十四)严格用地准入。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地方各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本项目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威海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内),不新增占地面积,厂区土地属于工业用地符合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业、关闭,并将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开。继续淘汰涉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完善重金属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禁止新建落后产能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建设项目。按计划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提高铅酸蓄电池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逐步退出落后产能。制定涉重金属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工艺和技术。2020年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要比本项目不涉及重金属的排放符合10-其他符合性分析2013年下降10%。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全面整治尾矿、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赤泥、冶炼渣、电石渣、铬渣、砷渣以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制定整治方案并有序实施。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对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引导有关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加工工艺、集聚发展,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国发[2016]31号文相关要求。5、与《关于严格项目审批工作坚决防止新上“散乱污”项目的通知》(鲁环字[2021]58号)符合性分析项目与《关于严格项目审批工作坚决防止新上“散乱污”项目的通知》(鲁环字[2021]58号)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6。表1-6本项目与鲁环字[2021]58号文符合性一览表鲁环字[2021]58号文件要求项目情况结论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禁止采用国家公布的淘汰工艺和落后设备,不得引进耗能高、污染大、生产粗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项目建设符合相。符合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要求,积极引导产业园区外“散乱污”整治搬迁改造企业进入产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并鼓励租赁标准厂房。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空间优化”的原则,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企业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项目用地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符合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除在安全生产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以外,应当进入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各市要本着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充分考虑项目周边环境、资金投入、推进速度等关键要素,合理选址,科学布局,切实做到符合用地政策,确保规划建设的项目有利于长远发展。项目选址符合城。符合新上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评审批“三挂钩”机制和“五个不批”要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替代约束,涉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必须落实求,并严格落实符合其他符合性分析区域污染物排放替代,确保增产减污;涉及煤炭消耗的,必须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否则各级环评审批部门一律不予审批通过。区域污染物排放替代要求。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鲁环字[2021]58号文相关要求。6、与《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山东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山东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鲁环委办[2021]30号)文件符合性分析表1-7本项目与鲁环委办[2021]30号文符合性一览表鲁环委办[2021]30号文件要求项目情况结论与《山东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符合性分析一、淘汰低效落后产能聚焦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8个重点行业,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全部淘汰出清。各市聚焦“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等行业,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任务。到2025年,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70%以上;提高地炼行业的区域集中度和规模集约化程度,在布局新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基础上,将500万吨及以下未实现炼化一体化的地炼企业炼油产能分批分步进行整合转移;全省焦化企业户数压减到20家以内,单厂区焦化产能100万吨/年以下的全部退出;除特种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外,2500吨/日以下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整合退出。按照“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的原则,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严格项目准入,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建设做到产能减量、能耗减量、煤炭减量、碳排放减量和污染物排放减量“五个减量”替代。有序推进“两高”项目清理工作,确保“三个坚决”落实到位,未纳入国家规划的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煤制油气项目,一律不得建设。项目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符合与《山东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符合性分析三、精准治理工业企业污染聚焦汇入南四湖、东平湖等重点湖库以及莱州湾、丁字湾、胶州湾等重点海湾的河流,开展涉氮涉磷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开展硫酸盐、氟化物等特征污染物治理,2021年8月底前,梳理形成全本项目生活污水及清洗废水分别经预符合12-其他符合性分析省硫酸盐与氟化物浓度较高河流(河段)清单,提升汇水范围内涉硫涉氟工业企业特征污染物治理能力。南四湖流域以5条硫酸盐浓度和2条氟化物浓度较高的河流为重点,实施流域内造纸、化工、玻璃、煤矿等行业的涉硫涉氟工矿企业特征污染物治理。继续推进化工、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印染、制革、原料药制造、电镀、冶金等行业退城入园,提高工业园区集聚水平。指导工业园区对污水实施科学收集、分类处理,梯级循环利用工业废水。逐步推进园区纳管企业废水“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实时监控,统一调度”,第一时间锁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超标来水源头,及时有效处理处置。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命名的生态工业园区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引进“环保管家”服务,提供定制化、全产业链的第三方环保服务,实现园区污水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威海初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五、防控地下水污染风险持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2025年年底前,完成一批化工园区、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等其他重点污染源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科学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2022年6月底前,完成南四湖流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研究提出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加强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达标提升,2022年年底前,摸清点位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并排查污染成因。对人为污染导致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或地下水质量为Ⅴ类的,市政府应逐一制定实施地下水质量达标(保持或改善)方案。识别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内潜在污染源,建立优先管控污染源清单,推进地级及以上浅层地下水型饮用水重要水源补给区划定。强化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试点开展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防治。完善报废矿井、钻井等清单,持续推进封井回填工作。在黄河流域、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区域选择典型城市,开展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城市建设,探索城市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管控。探索地下水治理修复模式,实施泰安市宁阳化工产业园及周边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试点项目,推进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2022年年底前完成阻控地下水污染和建立地下水监控体系工作。2022年年底前,全省化工园区编制“一区一策”地下水污染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施淄博市高青县化工产业园地下水污染源防渗试点。严格管理的前提下,本项目不会因危废库、污水管道等设施出现渗漏情况污染所在地地下水环境。符合与<山东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符合性分析二、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每年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向社会公开。全省1415本项目不属于土壤符合13-其他符合性分析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在2021年年底前应完成一轮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新增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单位,在一年内应开展隐患排查,2025年年底前,至少完成一轮隐患排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将监测数据公开并报生态环境部门;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排放情况;法定义务在排污许可证发放和变更时应予以载明。生态环境部门每年选取不低于10%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污染重点单位。三、提升重金属污染防控水平持续推进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2021年年底前,逐一核实纳入涉整治清单的53家企业整治情况,实施污染源整治清单动态更新。完善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依法依规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推动实施一批重金属减排工程,持续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开展涉铊企业排查整治。以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区域为重点,加强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和矿区无序堆存历史遗留废物排查整治。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估,分类制定风险管控提升工程方案。稳妥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通过尾矿综合利用减少尾矿堆存量。以氰化尾渣为重点,在烟台等市开展“点对点”利用豁免管理试点。本项目不属于重金属污染企业。符合四、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总结威海市试点经验,选择1—3个试点城市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以赤泥、尾矿和共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为重点,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推动赤泥在生产透水砖、砂石等方面的综合利用。加快黄金冶炼尾渣综合处理技术研发进程,以烟台等市为重点加强推广应用。开展非正规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到2025年,试点城市建立起“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有害垃圾收集转运体系。严格落实《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完善垃圾分类标识体系,健全垃圾分类奖励制度。2025年年底前,各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优化处理工艺,增强处理能力。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本项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鲁环委办[2021]30号文的相关要求。14-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1、公司简介及项目由来黄郑半导体(山东)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0日,法定代表人为黄斗铁,注册资金为200万美元,注册地址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楼五楼西(威海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厂房租赁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建设洁净度千级和万级的洁净车间共约1600平方米,预计达产后,年销售额实现4.6亿元,利税1.75亿元。公司计划于2022年11月引进高温流体测试设备,使用浓硫酸测试公司生产设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版)以及省、市有关环保政策,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四十五、研究和试验发展”、“98专业实验室、研发(试验)基地”中的“其他(不产生试验废气、废水、危险废物的除外)”,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方现委托我单位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收到委托后,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评价单位通过现场踏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对厂址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生态环境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租赁威海高新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已建成厂房进行生产经营。项目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21°58′52.111″,北纬37°25′24.398″,项目东、北均为园区厂房,西隔双岛路为在建工业厂房,南隔顺海路为空地,周围距离厂界最近的敏感点为东270m的威海监狱。本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通讯等条件便捷,适宜项目的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图见附图2。本项目总投资7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万元。项目依托现有工程进行建设,现有工程主体工程建筑面积约为5308m2,主要包括办公区、洁净生产区、15-建设内容pump制造及测试区、原材料仓库等,本项目所占面积约为30m2。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组成。具体工程组成情况见表2-1,厂区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3。表2-1本项目工程组成情况一览表工程内容主要内容备注主体工程测试车间依托现有工程,在现有工程测试车间内扩建硫酸测试系m2)。测试车间位于厂房北侧,建筑面积约为184m2,主要用于产品性能测试。洁净车间/位于厂房中间靠南区域,主要用于半导体设备的组装、测试,建筑面积约1463m2Pump生产区域/位于厂房北侧区域,建筑面m辅助工程办公区域依托现有工程位于厂房西侧区域,建筑面m2。仓储工程危废库新建一座危废物,建筑面积为6m2,主要暂存项目危险废物。新增,位于厂房东侧。原材料仓库依托现有工程位于厂房东侧,主要用于原辅材料和半导体器件储存,建筑面积370m2成品库/171m2,主要用于设备成品的储存。一般固废库/位于厂房南侧,建筑面积约10m2,暂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公用工程供水工程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用为432t/a。依托现有工程供水系统。排水工程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5t/a,10.8t/a,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预处理同经中和预处理后的测试清洗废水一起混合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海。依托现有工程排水系统。供电工程kWh,由威海市电力部门统一供给。/16-建设内容供热工程冬季生活取暖采用空调,不上锅炉。/环保工程废气项目测试过程中不产生废气,设备测试只产生热量,并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热气排出室外,使高温流体测试设备达到冷却的作用。维修或拆卸过程中,设备残留的少量硫酸需清洗擦拭,产生少量硫酸雾,经收集后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排空。/废水拆卸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清洗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海。/固体废物项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送至威海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项目产生危险废物主要为废硫酸、含废硫酸的抹布及废包装瓶,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协议处理。/声项目测试实验室设置于洁净车间内,主要噪声源为设备测试运行噪声及排气扇噪声,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采用隔声、减振等措施。/4、测试目的及技术方案测试目的:公司生产并组装半导体工程液体输送泵,本项目采用高温流体测试相关设备,是对公司产品的一个信赖性测试。技术方案:高温流体测试设备是模拟实际半导体制造工程中,使用公司生产的液体输送泵,疏通加热后的浓硫酸,验证产品的耐热耐酸性5、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为3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1人,测试工程师2人。厂区内不设食堂和宿舍,食宿均自行解决。测试实行两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约为260天。6、项目主要测试设备主要测试设备情况详见表2-2。17-建设内容表2-2项目主要设备情况编号设备名称型号台(套)数生产厂家安装位置1高温流体测试设备/1HJS测试实验室2排风扇/1/测试实验室7、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本项目测试所用主要原料为98%浓硫酸,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及理化性质表2-3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名称规格来源年使用量(t/a)厂区储存量运输及储存方式1浓硫酸98%威海0.368(200L)0.011专用车辆运输,危险品仓库瓶装库存2碳酸氢钠 (废水预处理用)/威海0.0050.001普通车辆运输,原料仓库袋装库存表2-4A硫酸理化性质一览表标识别名:磺镪水英文名:Sulfuricacid化学式:H2SO4分子量:98.08危险货物编号:81007危险化学品分类:第8类腐蚀品CAS号:7664-93-9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10.5;相对密度(水=1):1.83;沸点(℃):330.0;相对密度(空气a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毒理学资料接触限值急性毒性LD508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kg,2小时(大鼠吸入)慢性毒性腐蚀性强,能造成组织灼伤,能使粉末状可燃物燃烧,与高氯酸盐、等其它可燃物发生爆炸或燃烧。烧炸险燃爆危性性不燃禁忌物金属粉末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18-建设内容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安全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不能将其倒入水中。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入高浓度区作业,应有监护。应急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迅速冲洗,并给予医疗护理;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清洗10min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半直立体位,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泄漏应急处理撤离危险区域,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可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容器中或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合后回收,回收物应安全处置,可加入片碱—消石灰溶液中和;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用泵转移至槽车内,残余物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安全处置。贮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易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表2-4B碳酸氢钠理化性质一览表标识别名:小苏打、重碳酸钠英文名:sodiumbicarbonate化学式:NaHCO3分子量:84.01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未列入UN编号:未列入CAS号:144-55-8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或超级闪光点晶体熔点(℃):>500;相对密度(水=1):2.21;沸点(℃):851;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Pa):66.9溶解性水溶性:93.4g/L性健危毒及康害侵入途径皮肤、眼睛、吸入、食入毒性无健康危害无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19-建设内容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烧炸险燃爆危性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无分级戊稳定性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聚合危害不产生危险的聚合反应禁忌物无资料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与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泄漏处理: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1)给水工程:本项目供水全部由威海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供给,由市政给水管引入。项目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和测试清洗用水。①生活用水本项目劳动定员3人,项目不设食堂及宿舍,生活用水按40L/人·d计,则②测试清洗用水测试用水主要为测试过程中发生泄漏或测试结束后,维修或拆卸过程需使用大量水冲洗测试设备及测试区域,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资料,项目平均每月维修或拆卸1次,每次用水量约为1t,则项目清洗用水量约为12t/a。综上,项目合计新鲜水用量为43.2t/a。(2)排水工程: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放体制。污水: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0.096t/d,25t/a;测试清洗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则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0.9t/月,10.8t/a。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预处理同经中和预处理后的测试清洗废水一起混合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海。雨水:屋面雨水和室外道路雨水,由室外雨水管网汇集,排入市政雨水管20-建设内容(3)供电工程:本项目供电主要用于设备和生活照明,根据设备和工艺以及办公用电负荷计算,需要年用电量约3万kWh,由威海市电力部门统一供给,能够满足项目用电需要。(4)供热工程:项目区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均采用空调,项目区内不设锅炉,无SO2、NOX废气排放。21-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一、施工期:本项目租用威海高新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已建成厂房进行经营,施工期仅为设备安装,无土建工程,因此,本环评对施工期不再进行分析和评价。二、营运期:本项目生产流程见图2-2。图2-2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工艺流程描述:(1)高温流体测试设备安装完成后,使用设备中的隔膜泵将浓硫酸加注到测试设备的储存罐中,然后封闭设备。(2)将公司生产的液体输送泵与高温流体测试设备进行管道、电路、气路等的连接。(3)在高温流体测试设备中进行浓硫酸加热(电加热),温度加热至180℃(浓硫酸沸点338℃)。(4)启动液体输送泵,使高温浓硫酸在设备箱体内循环流动,每天循环时间为16h,如发现测试过程中有泄漏则需要拆卸维修,设备测试中需要有专人值守(5)测试过程中发现泄漏或测试结束后,连接液体输送泵的管道关闭。(6)维修或拆卸液体输送泵和高温流体测试设备前,先停止设备并断电冷却,并将管道内的浓硫酸排出,作业人员身穿防护服,进行浓硫酸收集(此部分浓硫酸作为危废处理);收集结束后,对设备及泄漏场所进行擦拭和清洗 (擦拭产生的含废硫酸抹布作为危废处理,清洗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22-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入市政污水管网)。产污环节:项目测试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维修或拆卸过程排出的废硫酸,以及硫酸泄漏、设备擦拭过程产生的含废硫酸的抹布,废硫酸及废抹布属于危险废物,委托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负责处置;维修或拆卸后,设备残留的硫酸采用大量水清洗,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海;拆卸及清洗过程产生少量硫酸雾,经收集后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排空;测试设备运行产生噪声。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现有工程黄郑半导体(山东)有限公司高温流体测试设备项目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五楼西,租赁威海高新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已建成厂房进行生产经营。现有工程总投资367万元,主要进行半导 (1255m2)、洁净生产区(1463m2)、pump制造及测试区(510m2)、原材料仓库(370m2)、空调机房(144m2)等。现有工程共有员工13人,年工作时间为260天,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现有工程运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主要为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现有工程运行过程中无废气产生。现有工程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用水量为0.52t/d、135.2t/a,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产生量为108t/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氨氮,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主要污染物CODCr和氨氮的浓度分别为400mg/L和40mg/L,能够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表1B等级标准的要求(COD≤500mg/L、氨氮≤45mg/L),COD、氨氮排放量分23-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CODCr60mg/L、NH3-N冬季15mg/L夏季8mg/L)后深海排放,CODCr和NH3-N排海量分别为0.005t/a和0.0007t/a(其中冬季为0.0004t,夏季为0.0003t)。现有工程噪声主要来自测试设备及辅助设备等的运行,噪声值约为70~85dB(A),经采取隔断减振、消声、建筑吸声等措施后,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的要求。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办公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年产生量为1.69t/a,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送至威海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工程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有效,所排污染物均能够达标排放,不存在相关环境问题。24-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根据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威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21年)》,威海市2021年环境空气年度统计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1威海市2021年环境空气年度统计监测结果(单位:mg/m3)项目项目SO2NO2PM2.5PM10COO3年均值年均值年均值年均值百分位数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威海市区0.0050.0180.0240.0430.8标准0.0600.0400.0350.0704.0由评价结果可知,威海市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PM10年均值,CO日平均第95百分位数、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威海市环境质量较好。威海市环翠区新创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爱华海绿色图文影像新材料生产线项目环评期间,威海蓝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14日对项目北约1900m的地下水进行了一次性采样分析,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环境地下水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L,pH除外)pH(无量纲)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项目南侧6.823097.720.0090.07标准6.5~8.54503.00.2250200.02氯化物挥发酚总大肠菌群MPN100m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砷锌汞镉六价铬项目南侧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023未检出0.00013未检出未检出标准2500.0023.00.30.010.0010.0050.05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各监测项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的要求。25-威海市环翠区新创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爱华海绿色图文影像新材料生产线项目环评期间,威海蓝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14日~16日对项目北约1000m的羊亭河入双岛湾前断面进行了采样分析,监测数据见表3-3。表3-3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L,pH、大肠菌群除外)项目pH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铬(六价)石油类CODCr入双前断面8.388.50.2883.8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8.228.60.2643.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98.248.20.305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8标准值6-930.010.050.530项目BOD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硝酸盐(以N计)总氮总磷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入双前断面3.20.0824.5085.02.60.0584.667.3496.52.70.0744.687.4684.3标准值6.00.30.3250250项目镉铅砷汞锌铜粪大肠菌群(MPN/L)入双前断面未检出未检出0.00150.00005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0110.00005未检出未检出620未检出未检出0.0010.00008未检出未检出标准值0.0050.050.10.0012.020000监测结果表明,羊亭河入双岛湾前断面断面中各监测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根据《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威政发〔2013〕65号)本项目所在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根据《威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21年)》,2021年威海市区2类功能区声环26-境质量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4.3dB(A)、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7.8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位于威海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内,不存在新增用地,且用地范围内不含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威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21年)》,威海市生态环境状况指土地胁迫指数为15.44、污染负荷指数为0.20,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环境敏感区域。该区域的交通道路两侧为人工植被(绿化花草、树木等)所覆盖。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高强度影响,区域内未见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根据《威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21年)》,2021年共选择8种重金属污染物和3种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全市3个点位中所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表1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和表2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他项目),土壤污染风险低。本项目不属于电磁辐射类项目,无需开展现状监测与评价。1、环境空气主要保护目标:厂界外500m范围内敏感目标主要为东270m的威海监狱;2、项目厂界外500m范围内无地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下水资源,无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3、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厂界外50m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4、项目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路369-7号,租赁威海高新园区27-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已建成厂房建设产品测试系统项目,无新增用地范围,周边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功能区划见下表。表3-4项目附近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功能区划保护类别保护目标相对方位最近相对距m)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空气威海监狱E27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地下水项目厂界外500m范围内无地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下水资源《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声环境项目厂界外50m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生态环境无新增用地,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埠前河W52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羊亭河N9551、硫酸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硫酸雾:1.2mg/m3);2、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pH6.5~9.5(无量纲)、CODCr≤500mg/L、氨氮≤45mg/L);3、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4、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28-本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5。表3-5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表类型污染物现有工程排放量本工程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总体工程排放量排放增减量废水0.013520.0035800.0171+0.00358COD(t/a)0.0430.01400.057+0.014氨氮(t/a)0.0040.001300.0053+0.0013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5t/a,测试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10.8t/a,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经预处理后,COD、NH3-N产生浓度分别为385mg/L、35.5mg/L,能够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B级标准要求,经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深海排放,其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COD:mg/L、氨氮:夏季7个月5mg/L、冬季5个月8mg/L),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海量分别为0.002t/a、0.0002t/a,此COD、氨氮纳入该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进行管理。本项目不设锅炉等燃煤燃油设备,无SO2、氮氧化物等废气产生,不需要申请SO2、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硫酸雾排放量约为0.13kg/a,经收集后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排空。29-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建设单位租用威海高新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现有厂房进行项目建设,建设过程中仅涉及到部分设备安装,安装快,工期短。在设备安装期间,项目拟采取的措施如下:(1)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保证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格限制施工时间,夜22:00—次日晨6:00、午12:00—14:00不组织施工,特殊情况下确需昼夜连续施工时,应同当地居委会(村委会)与当地居民协调,并张贴告示,说明施工原因和施工时间,求得群众谅解;同时,报请生态环境部门批准,在生态环境部门批准前,保证不进行夜间施工作业。(2)施工人员进行统一订餐,及时收集生活垃圾。建设项目依托现有厂房,在采取上述管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运行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噪声、固废。一、废气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维修或拆卸清洗过程产生少量硫酸雾。1、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硫酸雾产生情况可按下式计算:Gz=M×(0.000352+0.000786×U)×P×F式中:Gz——酸雾量,kg/h;M——液体分子量;U——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应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可取0.2~0.5m/s或查表计算;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清洗过程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空气中的饱和蒸汽分压力(mmHg);液体温度取30-P.1mmHg。F——蒸发面的面积,m2,本项目取蒸发面积F=0.01m2。由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硫酸雾排放速率为0.01112kg/h,项目清洗时间按1h/月计,则硫酸雾年排放量为0.13kg/a,经收集后通过单独排风扇装置排空。项目面源废气污染源排放参数见表4-1。排放源污染物面源长度/m面源/m面源有效排放高度/m排放工况污染物排放排放量t)最大排放速率(kg/h)最大落地浓度(mg/m3)测试车间硫酸雾200.000130.011120.001795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AERSCREEN)对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进行预测,本项目硫酸雾最大落地浓度约为0.001795mg/m3,占标率为0.60%,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为149m,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硫酸雾:1.2mg/m3)。经过分析,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防护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有关规定,对于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的,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以确保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的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厂界外最大落地浓度满足厂界浓度限值,且小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因此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3、项目废气监测计划建设单位废气污染源应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等要求开展自行监测,运营期废气监测计划详见表4-2。31-表4-2项目废气监测计划监测内容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废气厂界无组织硫酸雾1次/年综上所述,项目废气处理措施可行,在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良好的情况下,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不会引起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变化。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项目厂界500m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为东270m的威海监狱,项目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且项目采取了可行的污染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无组织方式排放污染物,污染物排放强度低,因此项目建设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二、废水1、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约为25t/a。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等,依据威海市多年来生活污水的监测数据,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排放浓度为400mg/L、40mg/L,水质能够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表1B等级标准的要求(COD≤500mg/L、氨氮≤45mg/L),COD、氨氮排放量分别约为0.01t/a、0.001t/a。(2)测试清洗废水测试过程中发生泄漏或测试结束后,维修或拆卸过程需使用大量水冲洗测试设备及测试区域,测试清洗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则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0.9t/月,10.8t/a,清洗废水经中和预处理后(采用碳酸氢钠进行中和预处理)同经化粪池预处理的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海。类比同类项目,清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pH、COD和氨氮浓度分别约为6(无量纲)、350mg/L和25mg/L,经中和预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表1B等级标准的要求(pH6.5~9.5(无量纲)、COD≤500mg/L、氨氮≤45mg/L),COD、氨氮排放量分别约为0.004t/a、0.0003t/a。32-项目废水排放情况见表4-3。表4-3项目废水排放情况名称水量(t/a)指标CODCrNH3-N生活污水25浓度(mg/L)40040排放量(t/a)0.010.001实验器具一般清洗废水10.8浓度(mg/L)35025排放量(t/a)0.0040.0003混合水质35.8浓度(mg/L)38535.5排放量(t/a)0.0140.00132、废水水质达标分析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测试清洗废水,经预测,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预处理、测试清洗废水经碳酸氢钠中和预处理后,混合废水中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385mg/L和35.5mg/L,能够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中表1B等级标准的要求(COD≤500mg/L、氨氮≤45mg/L)。综合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CODCr50mg/L、氨氮5(8)mg/L)后排海,CODCr、氨氮排入外环境的量分别为0.002t/a、0.0002t/a。其总量纳入威海市初村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管理。3、依托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可行性分析(1)初村污水处理厂简介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位于威海市高区初村镇北部防护林内,其由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8451.8万元,占地面积33333.50m2。初村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2万t/d,服务范围是整个初村片区、环翠区羊亭镇等。采用“MBBR复合工艺”,高效且抗冲击强,经深度处理高效沉淀,紫外消毒,次氯酸钠消毒,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最终排入初村北部黄海海域。根据威海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初村污水处理厂信息公开,初村污水处理厂CODCr、氨氮许可年排放量分别为365t/a、45.625t/a。根据该厂2021年自查报告,33-目前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为2.73万t/d(初村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2td41,即最大可接纳量为2.82万t/d),COD、氨氮年排放量分别为342.25t、21.08t,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剩余COD22.75t/a、氨氮24.545t/a,因此,仍有一定的废水处理余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余量。(2)污水进入威海初村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威海初村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收集范围内,并且区域污水管网已铺设完善,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0.14t/d,占该污水处理厂可纳污空间很小,且项目排水指标浓度满足威海初村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不会对该污水厂的运行负荷造成冲击。因此,威海初村污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