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班级:组别: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能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能熟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自主预习】快速浏览课本,思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探究问题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基本政党制度)1.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曾满怀深情地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共同纲领》为什么说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准备:①通过了。②选举产生了。③确定了国都、国旗、国歌、纪年。原因: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过程初步确立:。职能转变:。发展新阶段:。进一步完善:。探究问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根本政治制度)1.条件:(1)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产生。(2)新中国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机成熟。2.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召开。(1)通过《》①宪法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体现原则:和。③历史地位:新中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2)进行了民主选举,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作用:是制度,为奠定了基础。探究问题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目的:为了实现、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法律依据:共同纲领和。4.含义:就是在的统一领导下,在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5.实践:共成立了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6.意义:(1)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2)也保证了和民族团结。【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邓小平阅读材料后回答:在中国“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多党存在,是其他党派和共产党轮流执政吗?为什么?政协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民主化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的一种代议制模式,西方国家釆取两院制议会代议制:如英国、美国。而我们中国就相当于一院制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联系的。合作探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有何本质区别?比较点人民代表大会资产阶级议会制阶级本质不同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职权【巩固检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人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B.说明中国共产党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4.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5.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B.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C.初步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7.费正清说:“如果中国领导人高傲地认为,中国可以在一种排外、反理智的孤立状况下……并通过反复强调毛的思想改变阶级结构来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那他们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了解中国的实际。”作者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A.片面发展重工业脱离了实际B.不可能自己解决现代化问题C.思想的僵化影响了经济建设D.阶级斗争形势依旧比较严峻8.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在此强调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D.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二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2)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导学案编写人:吴森虎审核人:秦大勇宋本贤编写时间:201班级:组别: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2.能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主预习】1.曲折:“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时间段:。“文革”发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②。③。民主法制遭践踏的表现:①。②。③。④。2.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年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为奠定了重要基础。(3)年,中共提出“,,,”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4)年颁布施行《》,明确规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危害阅读材料: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将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回答问题:两段材料表达的错误倾向是什么?这种错误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在,我们要从这个历史事件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探究问题二: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5年的一天,毛泽东在延安会见民主同盟和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黄炎培。黄炎培问毛泽东: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力量,一执政就腐败,假如共产党人夺得了中国的江山,能不能调出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共产党有什么办法可以不重蹈覆辙?毛泽东回答:中共已经找到了一条不腐败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材料二: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刘少奇被强行批斗。鼻青脸肿的刘少奇抗议道:“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历史在这里沉思》第一卷材料三: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材料四: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请回答:(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是什么?(2)从材料二到材料四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举措是什么?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巩固检测】1.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2.右图是一本残缺的历史著作《“×××××”十年史》封面。封面设计者将“历史”的拼音“Lishi”颠倒设计,以表达某种暗喻。据此推断,这个“十年”应是A.1956~1966年B.1966~1976年C.1927~1937年D.1977~1987年3.右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②结婚有法可依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4.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B.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制制度5.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时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6.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A.美国总统的产生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C.法国总统的产生D.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7.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8.电影《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组镜头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③④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能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能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自主预习】探究问题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理论)目的:为早日解决问题,实现祖国的。过程:(1)1979年元旦,发表《》,宣布用_______统一祖国的方针。(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伟大构想。内涵:(1)“一国”是指________。(2)“两制”是指大陆实行制度,香港、台湾实行______制度。意义:“______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探究问题二:香港、澳门的回归(实践)香港回归:________年月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澳门回归:________年月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探究问题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表现:(1)1979年元旦,大陆停止炮击____,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________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4)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_,大陆成立,开始的交流对话。(5)1992年,两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识,即“”,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6)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________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7)2008年,两岸关系三通(、、)终于实现。【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问题1: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问题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问题3:我们清楚了问题的由来,那么用什么方式解决问题呢?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武力”和“和平”两种途径,它们各有什么利弊呢?如果你作为决策者,你将选择哪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探究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提出(形成、内涵、意义)问题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问题5: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探究三:统一之路——港澳的回归意义问题6: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何在?探究四: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7: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如何?问题8:目前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问题9:面对“台独”分裂活动,我国政府的态度和方针措施怎样?【巩固检测】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坚持不妥协立场B.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越大C.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开始丧失D.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2.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右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4.1987年,台湾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5.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79年元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承包食堂合同范本
- 外墙清洗工人合同范本
- 外盘期货交易协议合同
- 多人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外债借款合同变更协议
- 基础合同无效结算协议
- 地基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四方合伙开店协议合同
- 家庭酒店长租合同范本
- 外企接待客户合同范本
-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
-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指南课件
- GB/T 9162-2001关节轴承推力关节轴承
-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标准化施工做法图集课件
- 文创产品设计专题课件
- DB4401-T 6-2018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旁站监督记录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体操鱼跃前滚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