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遗传重组详解演示文稿第一页,共五十七页。优选第十章遗传重组第二页,共五十七页。基因重组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组成和排列次序,导致出现新的性状。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基因重组发生的部位:核基因线粒体基因叶绿体基因噬菌体的整合过程转座子的转座过程第三页,共五十七页。第一节同源重组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
):同源染色体间或同源序列间某区段的重组。真核生物同源区段的交换细菌同源区段的交换第四页,共五十七页。1.同源重组的基本条件1)具有同源区段2)有联会发生3)DNA单链间能相互交换4)需蛋白因子参与第五页,共五十七页。2.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1964年RobinHolliday提出Holliday模型:第六页,共五十七页。1、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联会2、酶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DNA中,方向相同的两条单链,在酶的作用下在相同位置上同时被切开3、交换重接。切开的单链交换重接4、形成交联桥结构第七页,共五十七页。“亲本链”“重组体”6、5和6相同;7、绕交联桥旋转1800;8、形成Holliday异构体;9、拆分。通过两种方式之一切断DNA单链,若左右切,则形成非重组体,若上下切则形成重组体。由上可知:无论Holliday结构断裂是否导致旁侧遗传标记的重组,他们都含有一个异源双链DNA区。第八页,共五十七页。Holliday的异构化产生重组体的拆分Holliday结构一经生成即可不断地处于异构化--异源双链
heteroduplexDNA重组结果取决于拆分时配对链上的切口位置第九页,共五十七页。分枝迁移和Holliday结构的拆分◘分枝迁移(branchmigaration)--双螺旋形成的交叉连接以拉链式效应扩散第十页,共五十七页。Holliday的模型的证据8形结构和chi结构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3.同源重组的酶学机制同源重组的条件:两个同源双链DNA分子必须紧密接触两个DNA片段必须有一个发生断裂或有一段单链缺失推动重组反应的酶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RecBC
解旋酶活性ATPase活性
核酸酶活性作用:与双链断口结合,解开DNA链,产生带有游离3’端的单链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RecA蛋白与ssDNA结合寻找dsDNA上同源区域RecA识别dsDNA上与ssDNA互补区域,形成异源双链异源双链形成Holliday结构RecA蛋白的作用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RecA蛋白又叫重组酶、重组蛋白、X蛋白、依赖于ATP的酶
作用:促进同源DNA联会,使DNA分子间单链交换形成交联桥和chi结构RecA蛋白的作用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3)Ruv酶的作用
需要E.coli中三个基因ruvA,ruvB和ruvC的产物a、RuvA识别Holliday结构的连接点b、RuvB为分枝迁移提供动力(ATPase10~20bp/s)c、RuvC核酸内切酶---专一性识别Holliday结构的连接点体外切段连接点以拆分重组体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干细胞研究获2007诺贝尔医学奖10月8日,英国人马丁·埃文斯、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和奥利弗·史密斯在改造活体内特定基因的“基因靶向”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奠基性贡献。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奥利弗·史密斯
美国犹他大学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学教授马里奥·卡佩基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第二节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recombination)重组依赖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发生精确的断裂、连接,DNA分子并不对等交换原核生物中最为典型特点:供体与受体的特定位点的短同源序列之间。
DNA精确切割连接
DNA不失去、不合成、不交换对等部分(有时是一个DNA分子整合到另一个DNA分子中,又称整合式重组),需要位点专一性的蛋白质因子参与。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1.λphageDNA的整合实现机制:均是通过---细菌DNA和λDNA上特定位点之间的重组1)整合位点的结构-----附着位点(attachmentsiteatt)◘E.coliattB
含BOB’三序列23bp◘λphage
attP
含POP’三序列
240bp◘核心序列“O”完全一致(同源部分)
---位点特异性重组发生的地方◘B,B’,P,P’---臂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整合◘整合后的附着位点为
attL(BOP’)
attR(POB’)◘整合位点---attB、attP
切除位点---attL、attR◘整合过程需要λ整合酶
(integraseInt)(λ编码)和寄主的整合宿主因子IHF
(integrationhostfactor)共同作用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溶源性细菌(lysogen)溶菌周期(lysis)原噬菌体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4、整合分子机制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切离如果λ前病毒受到诱导(induction),则整合作用将被逆转。此过程称为切出(excision)。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位点特异性重组的特点①属于保守重组,这种交换是可逆的,原先存在的DNA顺序全部被保存下来,并无丢失;②重组交换必须通过其中的一个特定的核苷酸。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第三节转座1.转座子的特征转座子(transposon,Tn)是存在于染色体
DNA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能在染色体或质粒上移动,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转座(transposition):在转座酶的作用下,转座子或直接从原来的位置上切离下来,然后插入染色体上新的位置;或序列转录成RNA后,再反转录产生的cDNA插入染色体上的新位置的过程。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插入序列复合转座子转座噬菌体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1)插入序列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TACGT
ATGCA
IS987654321123456789987654321123456789ATGCA
TACGT宿主DNA987654321123456789987654321123456789TACGT
ATGCA
反向重复序列正向重复序列插入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七页。含有Is的质粒经变性后形成柄环结构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IS的遗传学特性:
能编码转座酶,自主进行转座插入位点一般随机插入后使宿主染色体的插入位置上产生短的正向重复序列转座罕见,每代10-6~10-7插入片断精确切离后,可使IS诱发的突变回复为野生型不精确切离可使插入位置附近的宿主基因发生缺失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七页。Tn/TnAfamily
具有IR、转座酶基因、调节基因(解离酶)、抗抗生素基因
Tn1(AmpR)Tn2(AmpR)Tn3(AmpR)Tn4(AmpRStrR)Tn5(KanR)Tn6(kanR)Tn7(StrRTmpR)Tn9(CamR)Tn10(TetR)Tn3IRTnpAResTnpRAmpRIR38bp38bp转座酶
regulatorβ-内酰胺酶
2)复合转座子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七页。两端重复序列为IS的复合转座子IS插入到功能基因两端,可能形成复合转座因子ISISISISLISR臂中心区臂transposition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七页。靶位点的DR形成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七页。3)转座噬菌体Muphage
(巨型转座子)
C
repressorforA,BB33kd与转座有关A70kd转座酶U,S
毒性蛋白attL,attR
与寄主同源,反向重复,转座必需GinG区倒位酶attLCABSUattR150bp1.5kb
G倒位区38kbPgin◘以E.coli为寄主的温和型噬菌体(溶源、裂解)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七页。3.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1)酵母的Ty元件:一种酵母转座子组分,是酵母基因组内长约6.3kb且两端各有一段约340bp同向重复序列的一组散在的DNA片段,约有35个拷贝。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七页。第四十页,共五十七页。Copia因子P因子FB因子2)果蝇中的转座因子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七页。Copia因子Copia因子Copia因子的转录产物是poly(A)+mRNA,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整全长的转录本另一种是部分长度即截短的转录本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七页。P因子P因子(paternalelement),
是在果蝇中发现的导致果蝇杂种劣育的遗传因子,果蝇中P
因子有两类:全长P因子编码转座酶。含P因子的果蝇称P品系。
缺失型P因子
不能编码转座酶,依赖于全长P因子才能转座移动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七页。P因子转座的后果是出现杂种发育障碍P品系(Paternalstrain)果蝇(带有全长和缺失的P因子)M品系(Maternalstrain)果蝇(不含P因子或只含缺失的P因子)P品系雄果蝇×
M品系雌果蝇产生畸形后代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M品系雄果蝇
×M品系雌果蝇
P品系雄果蝇
×
P品系雌果蝇
都产生
正常后代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七页。FB因子(foldback“折回”的缩写),果蝇中的FB因子
能引起不稳定的突变,造成染色体的缺失和重排。FB因子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七页。玉米中的控制元件是Ac—Ds系统(激活因子—解离系统,activator-dissociationsystem)
玉米中的控制元件分为两类:1.Ac
是可以自主移动的调节因子,能合成转座酶,并支配受体因子移动2.Ds
非自主移动的受体因子,不产生蛋白质
Ac和Ds位于玉米第9号染色体短臂,在色素基因C附近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c
shbzwxDs+DsRecessivephenotypesappearCShBzWxDs位置Ds+(缺少Ds因子)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发生后,另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表达,不能形成色素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七页。Ds因子不稳定,它受另一调控因子Ac的影响
Ac存在:能解除Ds对色素基因C的抑制作用,使C基因表达,颗粒出现色素斑点;
Ac激活因子丢失:Ds趋于稳定,抑制了C基因的表达,玉米颗粒呈无色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CShAcDsAcAc(a)(b)(c)(d)玉米调控因子的作用模式:(a)Ac激活因子的位置不稳定,在无Ds转位因子时,C基因不受抑制,颗粒呈深色。(b)当Ds因子插入C基因时,C的色素表型受到抑制。(c)每当Ds转位后,C基因又可表达,颗粒出现斑点。(d)无Ac激活因子时,Ds能稳定插入到C基因中,使颗粒为无色。由于Ds和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书
- 高等数学阶段复习及考试题库
- 安全设备运维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原油降凝降粘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职场新人时间管理技巧培训计划
- 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标准流程
- 病毒性脑膜炎标准化诊疗流程
- 轻型汽车车架设计创新案例分享
- 小学六年级语文同步练习试题合集
- 核与辐射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每日下班前5分钟检查制度记录本
- 函数的定义域课件(共1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1-6答案
-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企业地震安全教育培训
- 西安鸡蛋行业现状分析
- 柜子安装服务流程
- patran培训教材(有限元分析)
- 汽车设计-汽车 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模板
- 腾讯云大数据云平台TBDS 产品白皮书
- 《创新思维》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