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取代周天子巩固了西周的统治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周完成了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宗法观念开始形成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诸侯国数量的增加郡县制的逐渐推行各国对统一的渴望科技发展武器改进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借助于天加强统治人主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6.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应重新恢复分封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7.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尚书省与中书省B.中书省与门下省C.门下省与尚书省D.尚书省与吏部唐代公私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孝经》、《论语》、《札记》、《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粮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适应了科举考试需要以研读儒学为唯一内容表明统治者独尊儒术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专制皇权弱化宗法观念受到冲击地方吏治废弛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土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12.宋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张升明知年老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仁宗没怪罪张升。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镛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儒学思想渐趋衰微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官场风气世俗化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2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韦庆远《中国官制史》材料二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的变化。(10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10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8分)答案1C2C3C4B5A6D7B8A9D10C11D12B13材料表明: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地位日渐重要,成为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以上内容表明: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秦至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分割相权或任用亲信取代丞相职权的两种方式以加强皇权。14(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由西周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验科质量控制管理方案
- 人防工程技术应用方案
- 智能化厨余垃圾分类收运系统方案
- 97年劳动合同范本
- 道路养护项目全过程质量管控方案
- 充电桩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
- 城市排水分区排水能力评估方案
- 乡村民宿运营师初级团队管理及激励
- 销售主管团队管理绩效考核方案及指标
- 贵金属含黄金的快速估值策略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新能源装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206)
- 麻醉教学课件
- 中医与五行的关系
- JG/T 455-2014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 华为商业计划书
- 浙西南民间音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丽水学院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中国金属防腐产业市场发展动态及前景模式分析报告2025-2030年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协议书范本
- 2025年1月山西、陕西、宁夏、青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