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长》读后感1000字_第1页
《的成长》读后感1000字_第2页
《的成长》读后感10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1000字最近读了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对于成长有了新的熟悉。儿童在爱与自由、规章与公平的外在环境中经受完整的成长,成长则离不开关注。

我们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孩子在诞生时,父母对他的关注度极高,连取个名字都要绞尽脑汁。凡事都以孩子为中心,当心翼翼地呵护,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陪他嬉戏……始终都想给他最好的,也信任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渐渐地,孩子长大了,能独立做许多事情了,对于孩子的关注也就随之转变,可是,父母的关注却始终都在:上幼儿园了,关注他什么时候不再哭闹;上小学了,关注他什么时候独立完成作业;上初中了,关注他什么时候不再令人头疼……

其实,关注也是有规章的。“身体是属于儿童自己的,他需要自由地支配他。父母教师要做的,就是巡逻在儿童活动的边界上,在鼓舞和共享中爱护儿童,让他们学会自我爱护。假如被允许之后才可以探究,人就没有自主和自由的意识。”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的家长会越俎代庖,“对于成人来说,教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让孩子知道结果的方式。成人难以忍受过程的漫长,所以直接把认知的结果告知孩子,结果肯定是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历程和制造自我意识的过程,同时也肯定会影响他的认知进展,也会将他的生命搁浅在心理或是认知的层面。”因此,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妈妈说了”的“妈宝”的存在,他们完全内化了妈妈,遵循了他们已经认为的正确规章,失去了自主,从而失去了自我。这不由得令人想起了《都挺好》中的苏明成,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啃老族”,苏明成从小就仗着妈妈的宠爱对妹妹颐指气使,脾气急躁的动不动就动手打人,郭京飞用实力演绎什么叫“妈宝男”。

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最正确状态,无外乎“你是怎么知道我就是这么想的呀”的心有灵犀。父母能够读懂孩子,孩子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这就要求我们父母对孩子适度的关注。“人的身体隐含着精神和意识,隐含着喜悦和爱,而强制会迫使孩子只留下身体本身,其他的就会被压抑。所以我们要更加懂得敬重孩子身体的自由。”美国创造家爱迪生,被校长骂成“低能儿”,刚进学校三个月便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没有责备孩子成绩差怎么办,而是给孩子讲罗马帝国的兴亡,英国进展的历史,讲文学、物理、化学等等,培育他爱学习的习惯和好的学校方法。在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10岁就能阅读《美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少年儿童很难懂的书籍。在他15岁那年,由于在火车上搞试验,引起大火,回到家,母亲并没有责备,反而帮他在家里设置了一间简洁的试验室。爱迪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到试验上,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作为成年人同样需要成长。婴儿3年的成长,需要成年人用33年来完成。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牵绊阻碍了自己的成长,但是只要你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你的成长也就随之而来。从一切事物、任何人身上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放弃一切学习的时机。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你终将成为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