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中华16-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我的大中华16-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我的大中华16-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我的大中华16-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我的大中华16-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戈铁马说到这儿,我不知道心儿有什么想法,回过头来,在网上寻找有关中华文明的内容。找到是一部纪录片《中华文明》,分十集介绍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第1集《曙光初照》,第2集《青铜时代》,第3集《礼乐颂歌》,第4集《理性光辉》,第5集《长城内外》,第6集《七彩长虹》,第7集《厚德载物》,第8集《星河灿烂》,第9集《天工物华》,第10集《和合天地》。利用文物、遗址、考古发现及专家点评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璀璨夺目的光辉历程。下午写好第15章《清明上河》,为下一章《金戈铁马》构思。故上网查找资料发现纪录片《中华文明》,我连续看了4集。讲的好呀,希望爱我中华的朋友,特别爱好国学的朋友,应该欣赏欣赏!中华文化自古就彰显了她的高深和伟大。我在此也就是想表达一下我大中华文化的美,为她唱一曲美的赞歌罢了!!!朋友你懂得历史的,宋朝不是被辽、西夏、金灭了的。而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灭的。成吉思汗的部队谁人能敌?可以说没人,他占领了大半个亚洲,并且又打到了欧洲,饮马多瑙河!正当准备渡过地中海踏上第二个文明古国埃及时,成吉思汗出了事,便止步于此。而今埃及的史学家在研究埃及历史时,发现了埃及法老的日记,说成吉思汗的部队要来了,我们赶快准备投降的议式吧!据说都己经彩排了!也让他们的法老惊讶!元朝是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的儿子勿必烈建立的,与他的叔爷们发生了分裂而在我中华大地上矗立起来的新朝代。元朝其实是很优秀的,元朝不好,主要是我们汉族文学里老是不承认,它是我中华的一员。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元朝统治者不把我们汉族人的地位看重罢了!这些都是我汉族历史学家们狭隘思想的结果。元朝才短短97年,我们今天用21世纪的世界观来考虑这一问题,你会为元朝的伟大而点赞的!到了13世纪欧洲人从睡梦中醒来,醒来的第一件令他们激动不已的事,是一本书。他们组织航海准备,既使是拼了命也要来到元朝。那几年欧洲最畅销一本书,就是意大利旅行家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写的一本书。书名叫《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到我中华元朝生活了30多年,回去后他认真地回忆着,把我大元朝说的比威尼斯还美。他在元朝国度里去了好多好多地方,把这个国度说成了人间天堂,环境美,人又富裕,又文明,又有礼貌。结果把欧洲那些航海家说得发疯一样,想往着要来到我大元朝。马可波罗讲得元朝可不象我们有些历史老师说得那么糟糕,你看了《马可波罗游记》后,你就会知道了!还有强大的蒙古帝国,把中华帝国的版图安定的最大,直到现在我国外交新闻发言人还说,新疆从元朝就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了,西藏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说到这有朋友问,不是从唐朝文成公主嫁过去开始纳入我中华帝国的版图吗?其实不然,那时只是友好,而不是有效统治的。就连广西、贵州、云南也是从元朝正式开始有效管理的。多亏蒙古大军吧!讲到元朝的伟大,还有艺术的伟大。譬如我们现在的国宝“景泰蓝”,就是蒙古马队从欧洲带回来的,最早为掐丝珐琅,起源于塞浦路斯岛,惹得蒙古人的喜爱,加上明人的发展,清人的宣扬,到乾隆年间发扬光大。“元青花”你听说过吗?2022年7月12日在英国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折合当时金价可换黄金2吨多一点。创下了至今的中国艺术品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没吓着你吧!还有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中国瓷器最为有名的,是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青花龙纹大瓶,此瓶一对,器型复杂,形体硕大,瓶身有九层纹饰(耳饰算一层),几乎囊括了元青花花绘画内容的全部,后凡事层次多、绘画内容相仿佛的元青花,都被统称为“至正型”,可见此瓶的影响力。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我们中国仅一瓶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但是已是残破器啦!再下来讲“一画一曲”。“一画”指的是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此画现在是一分为二了,叫《剩山卷》和《无用师卷》。前者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者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在2022年台湾方面受我国前总理温家宝邀请两卷合一,在我大陆和宝岛分别展出,以饱爱画之人眼福!“一曲”是指戏剧,中国文化发展到元朝,几乎达到完美境界,遗憾的是缺一戏剧!孔子没看过戏,孟子也没有看过戏,艺术成就那么高的屈原也没有看过戏,这还不箅什么,就连李白,杜甫,还有苏轼这么牛的人也都没有看过戏。奇怪吧!这在2500年前的希腊戏剧很是繁荣,在印度梵剧更为发达,而我们大中华则没有?可笑吧!不要急,马上发明创造贝!这时期由于蒙古人不看重我们汉人,所以一些文人靠文化吃饭,于是象关汉卿写了好多剧本,王实甫不干寂寞唱合了《西厢记》,纪君祥搞了一部《赵氏孤儿》,马致远编了一些歌以应酬着。这样元朝统治者本来就是粗人,听戏又看戏十分高兴,于是在全国掀起了戏剧热。后来又产生了昆剧,京剧,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