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ﻫ1.狭义刑法是指(A)

A.刑法典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特别刑法ﻫﻫ2.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C)

ﻫA.民主主义与三权分离B.尊重人权与三权分离

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D.民主主义与人民意志ﻫﻫ3.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用的是(B)

A.从新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兼从新原则D.从新原则

4.犯罪的本质是(D)

A.对社会关系的侵犯B.对规范的侵犯C.对法律规范的侵犯D.对法益的侵犯

5.下列关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ﻫ

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B.是区分罪过的标准之一

C.是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D.是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

ﻫ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A)ﻫ

A.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B.概括故意与拟定故意C.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D.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

7.特殊共同犯罪就是指(A)ﻫ

A.集团犯罪B.团伙犯罪C.犯罪集团D.聚众犯罪

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B)

A.应当加重处罚B.应当从重处罚C.可以从重处罚D.可以加重处罚ﻫ

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假如犯罪较轻的,(C)

A.可以从轻处罚B.应当从轻处罚C.可以免去处罚D.可以减轻处罚ﻫﻫ10.从减刑的方法与效果来看,减刑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将无期徒刑减为(A)ﻫ

A.有期徒刑B.拘役C.管制D.长期徒刑ﻫ

1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是(C)

A.分裂国家罪B.间谍罪C.叛逃罪D.投敌叛变罪ﻫ

12.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A)ﻫ

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C.故意伤害罪D.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ﻫﻫ13.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A)

ﻫA.国有公司、公司的董事、经理

B.公司、公司的董事、经理ﻫﻫC.国有公司、公司的董事、经理、直接负责人员D.公司、公司的董事、经理、直接负责人员ﻫﻫ14.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应定(B)

A.信用卡诈骗罪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C.骗取信用罪D.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ﻫ

15.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明知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A)

ﻫA.构成强奸罪B.构成奸淫幼女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猥亵儿童罪ﻫﻫ16.关于组织乞讨罪,对的的说法是(D)

ﻫA.可以不采用暴力、胁迫手段B.以利诱、欺骗等手段组织别人乞讨,可以构成本罪ﻫﻫC.主观上规定以牟利为目的

D.对象只能是残疾人或者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ﻫ

17.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不涉及(A)ﻫ

A.证人B.批评人C.申诉人D.控告人ﻫﻫ18.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ﻫﻫA.采用暴力导致执行人员重伤的,不以本罪论处

B.犯罪主体不涉及应当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者的亲属ﻫﻫC.“判决、裁定”不涉及刑事判决、裁定D.本罪不能由单位构成

19.下列犯罪中属于过失犯罪的是(A)ﻫﻫA.为别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B.传播淫秽物品罪

C.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

D.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ﻫ20.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单位构成的是(D)

ﻫA.行贿罪B.对公司、公司、单位人员行贿罪C.对单位行贿罪D.单位行贿罪ﻫ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ﻫ

21.国外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具有(BCD)ﻫﻫA.打击犯罪机能B.行为规制机能C.法益保护机能D.自由保障机能E.防止犯罪机能ﻫﻫ22.合法防卫与紧急避险的重要区别有(ABDE)

A.起因条件的内容不同

B.实行的对象不同C.实行的目的完全不同

ﻫD.对行为人自身的限制有些不同E.对损害限度的规定不同ﻫ

23.下列犯罪中属于继续犯的有(BCE)ﻫ

A.盗窃罪B.重婚罪C.非法拘禁罪D.制造毒品罪E.遗弃罪ﻫ

24.各国刑法所采用的数罪并罚的原则重要有(ABCD)

ﻫA.吸取原则B.并科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D.混合原则E.“先减后并”原则

25.诽谤罪与欺侮罪的重要区别有(BC)ﻫﻫA.犯罪主体不同B.是否可以采用暴力方法不同C.是否捏造虚假事实不同ﻫ

D.犯罪客体不同E.是否有“情节严重”的规定不同ﻫ

诽谤罪与欺侮罪的区别:ﻫ

(1)欺侮罪的方法可以是口头的、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的、文字的,不能是暴力的。

(2)欺侮罪可以不用品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别人名誉,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别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ﻫﻫ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ﻫﻫ26.刑法的溯及力: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拟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合用效力,假如具有合用效力,则有溯及力;否则就没有溯及力。

ﻫ27.身份犯:指以特殊身份为主体要件或刑罚加重、减轻的法定事由的犯罪。

ﻫ28.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ﻫﻫ29.伪证罪: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别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ﻫ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对的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对的或错误的理由。

ﻫ30.依我国刑法规定,遗弃罪不属于亲告罪,所以,它只能作为公诉案件来解决。(

×)

理由:虽然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属于非亲告罪,但被害人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成为自诉案件,并非只能作为公诉案件来解决。ﻫ

31.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最长是2023,因此通过2023没有追诉的,一律不得再追诉。(

×)ﻫﻫ理由: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其追诉期是2023,但假如2023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仍然可以追诉。

ﻫ32.走私人以暴力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相应的走私犯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

ﻫ理由: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在走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缉私的,除根据走私的具体对象构成相应的走私犯罪外,还应当构成妨害公务罪,并且应当数罪并罚。ﻫ

33.行为人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将别人打成重伤,属于聚众斗殴罪的加重情节,不需要定故意伤害罪。(

×)ﻫﻫ理由:根据刑法的规定,假如犯罪人在聚众斗欧过程中将别人打成重伤,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认定,而不能定聚众斗殴罪。ﻫﻫ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ﻫﻫ34.简述自救行为的成立条件。ﻫ

答:(1)法益已经受到了违法侵害,不管该侵害是刚刚结束还是通过了一段时间。

(2)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也许或明显难以恢复受侵害的法益。ﻫﻫ(3)救济行为的手段具有适当性,所导致的侵害与救济的法益具有相称性。ﻫﻫ35.简述减刑的条件。

答:(1)只能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合用;ﻫ

(2)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ﻫ

(3)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ﻫﻫ36.简述欺侮罪与强制欺侮妇女罪的区别。

答:欺侮罪与强制欺侮妇女罪的区别表现在:

(1)欺侮罪侵犯的是别人的名誉,而强制欺侮妇女罪侵犯的是妇女的自决权;

(2)欺侮罪的对象不限于妇女,而强制欺侮妇女罪的对象只能是妇女;ﻫ

(3)欺侮罪不规定必须采用强制方法,而强制欺侮妇女罪必须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ﻫﻫ(4)欺侮罪必须公然实行欺侮行为,而强制欺侮妇女罪不规定公然实行;ﻫﻫ(5)欺侮罪以情节严重为构成要件,而强制欺侮妇女罪的构成不规定情节严重;ﻫﻫ(6)欺侮罪属于“告诉才解决”的犯罪,而强制欺侮妇女罪不属于“告诉才解决”的犯罪。

ﻫ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ﻫ37.试论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异同。

ﻫ答: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ﻫ

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得逞的情形。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两者的行为人都没有完毕犯罪,且都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所致。ﻫﻫ两者的区别重要在于:ﻫﻫ(1)形成的犯罪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只能形成于是犯罪的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形成于犯罪的实行阶段。ﻫﻫ(2)对两者的处罚原则及其因素不同。由于犯罪预备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去处罚;而犯罪未遂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所以对未遂犯只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不能免去处罚。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被告人陈某,男,35岁。2023年8月,陈某伙同别人打算制造假酒贩卖谋利。自2023年年终起,陈某等人先后购得甲醇近3吨,通过勾兑,制成假酒。同时,陈某还委托别人印制出某名牌酒的注册商标标记、外包装盒等,并伪造出大批该名牌酒酒瓶。随后,陈某以每瓶10元的价格将部分假酒批发给别人,销售金额共5万余元。许多村民买了这些酒喝后出现了中毒症状,共导致5人失明。案发后,从陈某处搜出大量尚未出售的假酒。

请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