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药物发展中心年度预算编制说明_第1页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中心年度预算编制说明_第2页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中心年度预算编制说明_第3页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中心年度预算编制说明_第4页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中心年度预算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XX制药生物技术药物发展中心20XX年预算编制说明总计:4525.09万元一、BC002项目:688.56万元.)委托外部研发费:459万元1、原液生产工艺研究50万元1)委托中检院进行生产用细胞库检定25万元2)委托中检院进行病毒去除/灭活效果验证25万元2、质量研究72.9万元1)细胞库委托检验16.3万元(2014年预算挪至2015年)委托中检院对细胞库进行检定,以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2)原辅料委托检测5万元委托谱尼测试,对BC002中试生产所用的原辅料按药典要求进行检测(氯化钠、吐温80、EDTA、氢氧化钠、柠檬酸钠、二水合磷酸二氢钠、Tris、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等。)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3)质量标准研究9万元委托军科院等对中试生产样品的分子量、N-末端及异常毒性进行常规检测,费用5万元,以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委托军科院对原液及成品影响因素试验所产生的降解产物/杂质进行鉴定,费用4万元,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4)三批头对头的关键质量属性的对比性研究27.9万元委托军科院/上海睿智化学进行中试级别生产的3批BC002样品和3批原研药样品进行头对头的比较研究,包括:完整分子量检测(完整蛋白,还原蛋白,去糖蛋白);LC/MS/MS方法确认氨基酸序列;糖基化位点鉴定;LC/MS/MS进行二硫键位点鉴定;抗体的糖基化构型表征;定性、定量分析N-聚糖;游离巯基数量。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5)加速/长期稳定性研究9万元委托军科院/上海睿智化学对加速及长期稳定性研究产生的降解片段进行鉴定。鉴定每一种降解产物,设定降解产物可接受标准。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6)中试三批原液检测5.7万元委托军科院对中试三批原液进行分子量、N-末端、异常毒性等项目进行检测。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3、临床前研究155.5万元1)药效学研究23万元委托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完成药效学研究,执行2014年已有合同,支付合同尾款23万元;2)药代动力学研究32万元委托北京正旦国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药代动力学研究,执行2014年已有合同,支付合同尾款32万元;3)安全性评价研究100.5万元委托成都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完成该项目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急毒、长毒、免疫原性、制剂安全性、安全药理及毒代研究,执行已有合同,2015年支付合同尾款100.5万元;4、专利查新报告0.6万元委托专利检索机构进行专利查新并出具查新报告,用于申报资料证明性资料,预计委托费用0.6万元;5、项目转让费180万支付给项目技术转让方上海海鲁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阶段性付款180万元。)试剂耗材费:183.36万元1、生产用原材料研究5万元细胞库建立、保存及传代稳定性研究5万元2、原液生产工艺研究50万元1)小试生产工艺(上游及下游)优化5万元;2)临床前研究用样品的生产10万元;3)中试生产工艺(发酵工艺及纯化工艺)条件摸索10万元;4)中试生产工艺确认(包括原液稳定性等)25万元3、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6万元1)制剂处方研究5万元;2)制剂处方确认(影响因素及加速试验)1万元;4、稳定性研究3万元1)原液初步稳定性研究1万元;2)原液及成品的影响因素试验1万元;3)原液及成品的加速及长期稳定性研究1万元;5、临床试验申请用样品制备45万元1)中试(30L)生产三批原液15万;2)中试3批制剂的委托生产30万;6、质量标准研究及质量检验47万元1)BC002活性检测:原研药、L929细胞、TNF-α、MEM完全培养基、CCK8显色液、细胞培养瓶/板等15万元。2)HPLC色谱柱(IEC:2支2.6万,SEC:3支3.3万,RPC:2支1.0万),共6.9万元。3)ELISA检测等耗材8万元4)残余宿主DNA、残余宿主蛋白、残余ProteinA检测试剂盒、内毒素检测试剂盒9.6万元5)胰蛋白酶、切糖酶、糖标记试剂、甲醇乙腈、无机盐3.5万元6)液氮、二氧化碳、氮气、氧气4万元7、购买原研参照药27.36万元用于购买安全评价中安全药理研究用阳性对照药,需购买36支,7600元/支,共计27.36万元;)差旅费:5.8万元1、质量研究3.5万元1)质量标准研究,出差参加行业组织的生物类似物检测方法、质量分析交流会。预计4人次,费用1.02万元。2)质量标准研究,出差接收活性检测方法的转移,预计3人次,费用0.96万元。3)三批头对头的关键质量属性的对比性研究,出差4人次,预计费用1万元。4)稳定性研究,原研药和BC002所产生的杂质分析,至检测单位交流,费用预计0.5万元。2、临床前研究1.5万元到上海及成都委托研究单位送样、沟通及阶段性核查,预计5人/次,3000元/人/次,合计1.5万元3、申报注册—现场核查0.8万元到委托研究单位进行现场核查的准备及迎审,预计5次,具体计算如下:1)按员工1人,5次,每次2天计算:[1人×100元/人.天×2天/次+1000元/次(往返交通费)]×5次/年=6000元住宿费用:200元/天×5次×2天/次=2000元)招待费:2.7万元1、质量研究0.7万元和送检机构人员交流样品检测事宜,预计7次,每次0.1万元,共0.7万元;2、临床前研究0.5万元召集专家进行临床前研究进展及总结会的招待费用0.5万元;3、申报注册1.5万元审评专家咨询及现场核查期间省局专家招待费,预计5人次,0.3万元/人,共计1.5万元;)会议费:3.1万元1、质量研究1.8万元1)原辅料、包材分析、法规培训会议,每人次0.2万元,全年2人次出席,共0.4万元。2)质量标准研究、方法转移相关会议,每人次0.2万元,全年预计5人次出席,共1万元。3)中检院等机构原研药、类似物技术与法规培训会议,每人次0.2万元,全年2人次出席,共0.4万元。2、临床前研究0.3万元用于召开BC002项目临床前资料总结会,租用场地支付专家咨询费,共计0.3万元;3、注册申报1万元1)审评中心及领域专家主动咨询会:0.5万元2)注册法规、政策解读及技术审评相关研讨会:0.5万元)规费:32.8万元1、药品注册申报审评费(省局+国家局):0.8万元申报临床批件的省局初审费用0.3万元+国家局复审费用0.5万元,共计0.8万元;2、现场核查抽样进行标准复核及注册检测费:32万元申报临床批件现场核查抽样送中检院进行注册检测及标准复核费用32万元;)运输费:1.4万元1、质量研究1.2万元1)种子库检定:邮寄/送样外检,预计0.1万元2)原辅料外检:邮寄/送样外检0.2万元3)质量标准研究及稳定性样品外检低温送样0.4万元4)影响因素试验、原液、中间品、成品外检送样0.2万元5)稳定性研究送检,预计送样10次,共0.2万元6)原研药、BC0023批比较外检,低温运输:0.1万元。2、临床前研究0.2万元用于实验材料的冷链运输费0.2万元;)业务费:0.4万元1、提交临床批件申请的申报资料打印复印费0.4万元二、EPO-Fc项目:1912.75万元.一、)委托外部研发费:1798.75万1)Ⅰb、Ⅱa期临床试验研发费用648万(北京新领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得Ⅰb临床伦理委员会批件需支付合同款216万(执行已有合同);招开Ⅱa期临床启动会,提供“Ⅱa期临床启动会会议纪要”,支付合同款216万(执行已有合同);获得Ⅱa期临床伦理委员会批件,支付合同款108万(执行已有合同);IIa期临床实验完成并验收合格,支付合同款108万(执行已有合同)。2)委托样品生产研究190万,(上海健能隆)Ⅰ期样品委托生产尾款40万(执行已有合同);Ⅱ期样品生产和工艺优化,工艺变更的相关工作150万(以签订合同为准)。3)临床样品检测5万元委托军科院对临床样品进行结构确证分析,包括分子量、N-末端、质谱肽图等项目进行检测(以签订合同为准)。4)包材变更40万委托包材所进行包材变更的对比试验,以签订合同为准。5)质量标准研究—体内活性试验5万元委托四环生物或其它单位,检测EPO-Fc在小鼠体内的活性,确定我公司产品的活性单位,用我公司的细胞学方法测定一代EPO活性,并与体内法相比较。预计费用5万元(以签订合同和实际发生为准)。6)加速/长期稳定性研究4万元委托军科院对加速及长期稳定性研究产生的降解片段进行鉴定。鉴定每一种降解产物,设定降解产物可接受标准(以签订合同为准)。7)对照品检测5万元委托军科院对照品进行结构确证分析,包括分子量、N-末端、质谱肽图等项目进行检测(已签订合同为准)。8)对比性研究10万元在四环生物做不同厂家EPO、EPO-Fc的体内活性比较,预计费用2万元;在麦博星生物对EPO、EPO-Fc结合EPOR的亲和力进行比较,预计费用4万元;在上海睿智化学做不同厂家EPO、EPO-Fc的糖含量、糖型分析,预计费用4万元(以签订合同为准)。9)完成Ⅰ期临床支付上海旭华843.75万元(执行已有合同)10)FC长效机理研究及体内活性研究(以签订合同为准)5.5万11)安评补充试验(以签订合同为准)42.5万二、)试剂耗材费:91.45万1)Ⅰb,Ⅱa期临床研究对照药品和医疗器材的购买,根据方案具体需要购买,与新领先签订补充协议,由他们代购,45万(以签订合同为准)具体细节:以沈阳三生益比奥为对照药:80/支,每周3支,需要8周疗程,需要60个受试者,择总需要费用80×3×8×60×1.2=138240元,约15万静脉注射器材,注射用水,棉签等购买15万皮下注射器材,注射用水,棉签等购买15万2)临床样品全检费用14.8万元3)质量标准建立及方法学验证IEC:2支2.7万,SEC:3支3.71万,RPC:1支0.8万,ProteinA:1盒0.64万),费用共7.85万元。4)生物活性检测细胞及培养基培养瓶、ELISA检测等耗材共5万元5)稳定性研究实验,加速及长期需要进行纯度、活性检测,预计耗材消耗费用4万元6)理化检测,费用5万元6)对照品标定以及稳定性研究费用4万元7)样品、标准品体内活性比较(EPO标准品、EPO样品等耗材购买)2万元8)不同公司EPO产品糖基化差异研究(蛋白酶、切糖酶、糖标记试剂、甲醇乙腈、无机盐)3.8万三、)差旅费:13.2万元Ⅰb,Ⅱa期临床试验稽查差旅费用10万元。按员工2人,10家医院(上海,广州等地),每家医院3次,每次3天计算:1650元/人/医院计算,1650*2人*3次*10家医院=9.9万元,约10万元。2)样品全检过程去军科院出差,0.1万3)体外活性检测出差,1人次0.2万4)稳定性研究,外出交流出差2人次,0.4万元5)质量标准/对照品的制备、外检,外出交流学习:5人次,每人次0.2万元,共1万元6)成都安评中心毒代及免疫原性跟踪,及现场确认,由于成都往返为飞机,来回费用一次5000元,3次,总计约1.5万元四、)招待费:7.8万余1)稽查期间去各医院邀请各位主任和研究者聚餐(每次10人,每家医院3次);10个医院合计:230元/人×10人×3×10次=6.9万,约7万元。2)和送检机构人员交流样品检测事宜,预计3次,每次0.1万元,共0.3万元。3)毒代及免疫原性检测邀请成都安评专家费用0.5万元五、)会议费:0.3万元1毒代及免疫原性总结会:0.3万元六、)规费:无七、)运输费0.95万元1)临床样品邮寄/送样外检0.1万元2)质量标准研究邮寄/送样外检0.05万元3)不同公司产品糖基化差异研究样品外检送样0.1万元4)临床样品采集血样运输费用0.5万元5)毒代及免疫原性检测运输费用0.2万元八、)业务费0.3万元提交资料打印复印费=3000元,约0.3万元三、PTH项目:1923.78万元.一、)委托外部研发及生产样品费用:1688万元1、三期临床样品2次委托生产:用于在金坦药业生产PTH样品,150万元2、制剂(液体)研究费用,120万元,为研究PTH新剂型的费用,委托单位待定。3、III期临床试验,(1)III期组长单位伦理批件,执行与北京康瑞新华已签合同,746万元。(2)III期临床入组患者达到合同人数的半数,需支付448万元,为执行与北京康瑞新华已有合同。(3)III期临床试验保险费用,20万元,保险公司。(4)临床实验对照品购买,150万元,以实际与北京康瑞新华签定合同为准。4、质量研究(1)三期临床样品检测:委托军科院/药监局进行PTH进行结构确证、无菌、异常毒性等检测8万元,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2)稳定性研究:委托军科院对加速及长期稳定性研究产生的降解片段进行鉴定。鉴定每一种降解产物,设定降解产物可接受标准,费用6万元。实际支出以合同为准(3)包材相容性研究:委托包材所对成品和内包材的相容性进行研究,费用40万元。二、)试剂耗材费:115万元1、三期临床样品生产准备10万元2、生产工艺确认:(1)发酵工艺验证试剂10万元,(2)原液生产工艺验证试剂耗材30万元,(3)成品工艺验证试剂耗材20万元3、三期临床样品常规检验试剂耗材10万元4、质量标准变更:(1)方法学验证8万元。(2)样品比较研究2万元。5、稳定性研究加速实验试剂耗材4万元,长期稳定性研究试剂耗材6万元。6、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校验15万。三、)差旅费:22.28万元1、三期临床样品生产准备差旅费1万元;三期临床样品生产3万元。2、三期临床试验现场稽查差旅费15万元。3、提交变更工艺的补充申请委托现场合规性检查0.18万元。4、三期临床样品检验0.7万元。5、质量标准变更:2万元。6、包材相容性研究0.4万元。招待费:8.2万元1、三期临床样品生产2万元。2、三期临床试验现场稽查5万元。3、三期临床样品检验0.4万元。4、质量标准变更研究,0.8万元。会议费:3万元1、质量研究2万元2、包材相容性研究1万元运输费:3万元1、三期临床样品生产的往来运输及冷链费2万元2、三期临床样品检验邮寄/送样外检0.1万元;3、质量标准研究及稳定性样品外检送样0.5万元;4、成品包材相容性研究0.4万元;业务费:1.3万元1、提交变更工艺的补充申请资料打印复印费0.3万元。2、三期临床样品检验业务费0.8万元。3、包材相容性资料打印复印费0.2万元。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布置说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并针对本工程实际现场施工及进度要求进行相应的施工平面布置,场地较小,对施工场地合理布置,具体原则是:1、首先要保证施工区与一期住宅区及北边天骄超市的完全隔开,人流车流完全隔离,保证互不干扰,新增设临时建筑和材料堆放场地,要不影响今后施工,根据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布置施工道路,保证材料运输道路通畅,施工方便。2、充分利用甲方在天骄超市侧已修建的三层楼房,不足部分就地解决。3、根据不同施工阶段重点,各阶段总平面布置作适当调整,使其与各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4、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5、材料堆放尽量设在垂直运输机械覆盖的范围内,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6、临电电源、电线敷设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现场施工布置和临时办公的布置尽可能地利用已建的临时设施,不足部分按其使用要求适当补充,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根据公司的CIS手册要求,所有现场管理严格按照公司的《现场管理手册》执行,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并采用隔断、油漆画线、标志板等方式表示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1、临时办公室:利用基地北侧前期已建的的三层圆弧建筑的二、三层作为现场临时办公室,业主办公室、会议室,监理办公室设于二层,总承包方办公室布置于三层。总承包方办公室包括项目经理室、技术总负责人室、安装项目经理部、财务组、项目和约组、技术组、机电安装组、质量管理组、安全管理组、施工管理组。2、工人住宿:利用基地北侧前期已建的的三层条形建筑的二、三层做职工宿舍。一层部分设职工食堂。现场出入口及道路根据施工现场现有布置的情况,在正对现有河北大道侧布置了大门,并且设置警卫室,是材料以及人员的主要入口。按照文明工地的要求,对于重载车道,道路采用C20混凝土建筑,铺设φ14@200钢筋网,道路混凝土厚20cm,下铺10cm道渣。其余场地硬化处理,用C20砼浇筑100cm厚。本工程在临时设施、材料堆场、路边均设置排水篦子,场内排水由路面顺坡进入排水篦子,经沉淀处理后,统一汇入市政管道。垂直、水平运输设置1、上部结构施工阶段人工挖孔桩施工准备期间将分别C座北侧及A座西侧布置两台附着式塔吊,其中A座位置处的塔吊基础需布置于混凝土底板下面,并于两层裙房楼板于相应位置留洞。本工程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时,裙房采用2台砼固定泵布料,塔楼采用1台砼固定泵布料,为保证能满足两栋塔楼同时浇筑混凝土的要求,现场应配备2台砼固定泵,并备用1台。塔楼在结构施工至5—6层后于每座塔楼布置一台人货两用电梯,以负责楼层材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由于本工程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于1#大门处设置450平米的现场搅拌站。2、装饰施工阶段在装饰施工阶段,主楼的材料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将沿用结构施工阶段的三台人货电梯,负责楼层的材料和人员运输。塔吊及人货梯的布置见裙房及塔楼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原材料及加工场地的布置钢筋半成品和木工房布置在塔吊吊运范围之内,施工现场全部围档,进行封闭施工,与周围的环境相隔开。(具体布置详见裙房及塔楼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为保证结构施工期间的现场道路的顺畅,材料进场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现场临电、临水布置现场临电布置1、我公司将根据业主提供位的电源,设配电室,采用集中管理,施工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从配电室各分三路接出,一路作为办公用电,一路作为大型机械设备用电(塔吊及人货梯),另一路作为其它施工用电。2、结构楼层的施工用电沿结构向上布置二根70mm2电缆,每层设二只分配电箱,再由分配电箱分别拉出开关箱接至楼层施工用电部位。3、办公、厕所等生活用电均采用36V低压电。现场临水布置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本工程施工用水的接入口由业主提供。1、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水管一律使用75管,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沿道路埋设,沿建筑物布置成环状,配备200m消防软管。结构楼层设一根消防立管,楼层竖向每一层设一只消防龙头,而且保证消防水流量最小达到900升/分钟。消防用水可充分利用地下室的消防水箱,并保证其有足够的蓄水量,严禁用于生产及生活用水。2、生产给水系统用水管道口径由100、75等规格组成供水网络,并在施工现场各用水点预留施工生产用水甩口。楼层施工用水用50管径水管布置至各施工层面,以满足结构及装饰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严禁使用消防水源。所有水管均沿围墙或路下敷设,穿越重载车处作加固处理。3、排水系统沿建筑施工区域外围设置明排水沟400mm×300mm(深×宽),并经过三级沉淀及集水井,集中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在上部结构施工时,各层楼临时加设50污水管及成品瓷器小便斗与地面化粪池相连,既方便工人,又可提高文明卫生。及时清理现场内残留施工垃圾、障碍物以及疏通施工现场排水管道。4、灭火器每楼层在上下通道口、脚手等部位均设消防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现场卫生1、为了保持工地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按其性质分类及时搬离施工现场,直至工完料清交付使用。2、渣土的清理手续将在建设单位的协助下,及时进行办理和外运渣土。3、在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设备,以保证施工泥浆不随车辆污染市政道路。4、对雨季和汛期现场排水系统的日常维修措施5、成立现场排水系统日常维修班组,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清除排水沟以及沉淀池中积存物,确保排水沟畅通。6、逢雨季、汛期增加潜水泵,提高排水流量、流速,确保排水畅通、迅速。7、雨季、汛期成立防汛抗台工作小组,做到人员到位、职责分明、防汛抗台物质储备充裕。夜间施工照明1、夜间施工照明主要利用场内灯照明(要求向场内照射,以防止对场外的光污染),另配小太阳灯局部辅助照明。2、场地四周共设6个灯架照明。3、楼层内楼梯间、人货梯处设36V低压照明,确保施工期间上下照明的需要。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图01:地下室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02:裙楼及塔楼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03:装饰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04:施工临时用电总平面布置图图05:施工临时用水、消防平面布置图图08:施工现场排水布置图图21:现场搅拌站布置示意图现场CIS形象布置根据公司CIS形象战略实施的宗旨:展示人文卓越的企业形象,塑造崇高诚信的企业精神,服务于项目建设实践,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要素按不同场合和时间严格按照CIS手册的标准执行,做到施工现场“五化”,即“亮化、净化、绿化、美化、硬化”;并且以“新概念、新环境、新品质”的“三新”为目标,使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施工现场管理不断上台阶。封闭管理1、围墙沿工程四周连续置高度为2.5米的围墙,做到坚固、稳定、美观、内外进行粉刷,外立面基调为白色,围墙上书写的内容色调按照CIS手册统一执行。2、大门在施工现场进出口设钢制大门,高度为2.5米;两侧门墩高度3.0—3.2米,门墩之上设灯箱,上书企业全称;大门的颜色为白色,大门宽度为5.0-6.0米;大门及两侧门墩书写的内容及色调按照CIS手册统一执行。3、大门边设门卫室,门卫有专职保卫人员担任,24小时值勤巡逻。门卫室设门卫制度、保卫人员名单及职责,并建立人员、材料出入登记档案。施工现场标牌1、在大门内的显眼位置上设立“八牌二图”,格式按照公司CIS手册统一执行。2、在大门内外设置二块可活动警示牌,一块为“进入工地,请戴好安全帽”,另一块为“施工带来不便,感谢你的协助”。其他警示牌根据CIS手册统一加工制作。施工场地1、混凝土硬地坪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在建筑物四周2米范围内、主要道路、堆放建筑材料处硬化处理采用C20砼浇筑100厚,其余场地在大门区、办公室前适当搞些绿化工作。2、吸烟点按照标准要求,施工现场严禁随意吸烟。项目经理部制订禁烟制度并视具体情况设置吸烟点。办公及生活设施1、临时设施的建设为了做好现场的标化管理,在我方进驻后,在征得建设方同意下,按照公司CIS手册的统一要求进行对临时设施内外墙面处理,刷公司的标志色及有关公司标识。2、办公室要求每个办公室布置整齐有序。如办公桌、椅子统一,放置花卉盆景,墙上悬挂室内人员的的岗位职责、安全帽等。3、厕所男厕所坑位设置以施工高峰期人数的1/16标准设计建造,女厕所坑位视项目部具体情况设置,厕所室内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上部设天窗,地坪为地砖并不得积水,墙裙为瓷砖,高度不低于1.2米,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设置定时冲水箱,并落实专人进行每日的卫生保洁工作。4、医务室内备一些常用的必备药品和担架,医务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有行医证,有处理一般紧急病情和医治常见病的能力。工程施工测量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1套,激光垂直仪1台,经纬仪2台、水平仪3台;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根据场地条件并考虑到以后结构施工中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复杂性,采用极坐标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施工放样精度,而且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因此本工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平面放样。工程施工测量特点1、由于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和外观质量,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测精度高,所用仪器和测法要适应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条件。2、测量放线方法能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适应,并需配备相适应的专用仪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由于建筑工程量大,工期长,为保证工程的整体性和各局部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开工前要测设足够精度的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控制网点在整个施工期间能准确、牢固地保留至工程竣工,并能移交给建设单位继续使用,这项工作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施工测量中难点。4、由于天气的变化、材料受力变形及地基的下沉等影响,在施工测量中,就必须根据有关的规律预估和预留变形量。如测设标高时,应预留结构下沉;在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时,应考虑日照变形的影响等等。5、在施工期间要按规范与设计图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的变形监测和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竣工之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继续观测。6、施工测量要与设计、监理等各方面密切配合,事先充分作好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测量放线人员要严格遵守施工放线的工作准则。每步都检验与校对。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2、建筑坐标系的建立为便于施工中测量数据计算,需要建立建筑坐标系,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原点,建立建筑坐标系。施工中的数据计算,放样工作均应以此坐标系为依据。3、控制点的建立先用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并定期(二星期左右)复测一次。控制点的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划十字线。并在控制点外砌500mm高砖墙,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上加盖,防止垃圾等杂物进入。4、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规范要求。5、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轴线控制网的指标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高程控制网布设1、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复测。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基坑边上。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每段布设2~3个控制点。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用清水冲刷掉墙面浮土,薄抹一层水泥砂浆,做成一块10cm×10cm的平整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涂上红色“”标志,并在旁侧注明相对标高。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等级每千米高差误差路线长度水准仪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附合闭合差(mm)二等3-2mm<50kmAL126A双面往返各一次±12L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测量仪器选用DS2型水准仪,往返观测。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较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二级DS275m2m5m0.3m2.0mm3.04、标高竖向传递标高竖向传递采用激光仪,详见后面。5、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定位控制测量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为确保控制网的正确,必须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工程开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并进行复测。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以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他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内。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工程平面放样垂准测量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以建筑物外廓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要求越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就必须与其适应,以保证工程质量。这是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点和难点。1、测量允许偏差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而且不应大于:30m<H≤60m±10mm60m<H≤90m±15mm90m<H≤120m±20mm120m<H≤150m±25mm150m<H±30mm为了满足精度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无法使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从外控点测设楼层面上轴线,因此考虑到能设至最大高度,在楼板上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轴线的依据。内控点设在一层楼面上,共三点,以一块150mm×150mm×10mm的铁板作为标志,在浇筑一层楼面混凝土时埋设固定好,然后用电子全站仪精确测定其位置并刻上十字丝表示点位,以后各层面预留200mm×200mm孔洞、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将垂直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经过中整平后打开电源开关,由望远镜向天顶垂直方向发出激光,并通过在楼板上事先预留好的孔洞投射到接收靶上(接收靶用半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由靶旁标点员用水笔或玻璃铅笔标出靶上的光斑中心。由于始终以底层内控点为投测依据,不仅避免了逐层向上投测易产生的累计误差,而且由垂直仪设在底层室内,各种振动干扰相对较少,又不受大风、强光等气候因素影响,因此仪器稳定、操作简便、精度可靠(铅直精度可达1/20000以上)。只是实测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仪器。得到投测点位后,将全站仪搬到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设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水平角。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放样。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预留孔洞用盖板上以保安全。标高传递在现场场地质比较稳定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三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选定,这三个基准点既可用来控制楼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S2级水准仪,在建设方指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引测一地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应小于±5√nmm(n为测站数)。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见下图),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按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收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什么样校核。竖向标高传递示意图H2=H1+b1+a2-a1-b2公式<1>其中: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a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b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1、仪器观测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2、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3、当从±0.00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4、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5、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变形观测控制建筑从施工准备起,到全部工程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内,应按施工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沉降、位移和倾斜等变形观测。一部分是观测建筑施工造成邻近建筑物的变形,重点是观测一期5#楼建筑的沉降和变形,观测点放在建筑物四角,以保证安全和正确指导施工。另一部分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观测建筑沉降变形,以检查地基基础,并为结构设计反馈信息。对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1、变形观测特点(1)、精度要求高为了能准确地放映出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量的1/10——1/20。为此,变形观测中应使用精密水准仪、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测量方法。(2)、观测时间性强各项变形观测的首次观测时间必须按时进行,否则得不到原始数据,而使整个观测失去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也必须根据工程进展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变形量及其变化情况。(3)、观测成果要可靠、资料要完整这是进行变形分析的需要,否则得不到符合实际的结果。2、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为了保证变形观测结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