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设备维护规程_第1页
轨道设备维护规程_第2页
轨道设备维护规程_第3页
轨道设备维护规程_第4页
轨道设备维护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管理}轨道设备维护规程目录1.总则12.术语23.维护管理33.1维护工作内容33.2维护工作计划54.轨道设备标准74.1路基74.2道床74.3轨枕94.4钢轨114.5联结零件154.6轨道加强设备164.7曲线194.8道岔224.9伸缩调节器264.10挡车器274.11缝线路294.12道口及标志315.轨道维护主要作业技术要求335.1缝线路作业335.2起道捣固和垫板作业365.3拨道和改道作业375.4调整轨缝作业385.5钢轨打磨、焊修及道床清筛作业396.轨道检查作业标准406.1巡道406.2周检406.3月检406.4年检416.5工电联检426.6钢轨探伤426.7量具检查446.8其他检查和巡守工作457.检查、验收、评定标准467.1轨道设备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467.2综合维修验收标准487.3综合维修验收办法487.4轨道设备状态评定497.5轨道设备保养质量评定598.附则638.1附录一轨枕间距尺寸计算方法638.2附录二螺旋道钉锚固用料与工艺658.3附录三旧轨使用、整修技术条件678.4附录四线路常备材料数量标准及规定698.5附录五无缝线路常备材料、工具数量标准711.总则1.轨道设备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经常保持轨道设备完整和质量均备使用寿命。2.轨道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济效益。3.不断提高工作水平。4.轨道设备维护工作,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采用新型轨道设备时,其维护工作应按有关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和维护要求执行。5.本规程适用于上海市轨道交通1435mm标准轨距和行车速度为120km/h及以下的线路。12.术语1.轨道组成。2.碎石道床用一定规格的道碴铺设的道床。3.整体道床用混凝土等材料灌注的道床。4.无缝线路钢轨连续焊接或胶结超过两个伸缩区长度的轨道。5.车档档两种。6.正线载客列车运营的贯通线路。7.辅助线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和实现列车合理调度而设置的线路。8.站场线指场区作业的线路.9.试车线对车辆进行动态性能试验的线路,其线路标准通常应与正线一致。23.维护管理3.1维护工作内容综合维修是根据轨道设备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轨道弹性、复轨道设备完好技术状态。保养是根据检查出的轨道设备变化情况,按照“先严重,后一般的稳和均衡状态。保养分为重点保养、日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段,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整修,以保持设备状态的均衡良好。修工作,以使所辖线路设备质量一直处于满足行车需要的均衡状态。临时补修是及时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的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3.1.1各线(或区段)42年,站场线道岔的综合维修周期为4合轨道设备大中修计划和轨道设备实际状态,因地制宜地安排。3.1.2线路、道岔、伸缩调节器的综合维修基本内容。31)胶垫。2)线。3)理道床,保持整体道床面的清洁。4)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岔枕,修理支承块。5)道岔。6)矫直钢轨硬弯,焊补、打磨钢轨,综合整治接头病害。7)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进行联结零件防锈涂油。8)1mm及以上间隙。9)止尖轨纵向位移,避免调节器的轨距变化。10)消除伸缩调节器尖轨与基本轨因车轮碾压而产生的肥边。11)整修道口及其附属(防脱护轨、档车器等)设备,修理、补充和刷新标志。12)整修路肩,疏通排水设备,清除道床杂草、路肩大草,回收沿线旧料。13)其他预防和整治病害工作。3.1.3线路、道岔、伸缩调节器的重点保养基本内容。1)清理和修补排水设备,整修路肩。2)理整体道床开裂、起壳。3)整治大轨面不良地段、不均匀沉降地段的轨面纵坡。44)肥边5)调整成段不良轨缝,整治爬行,锁定线路。6)更换失效联结零件,整治接头综合病害,联结零件防锈涂油。7)成段方枕、修理、更换轨枕,整修支承块。8)曲线、道岔及其他薄弱设备的强化。9)整修道口、挡车器、防脱护轨等不良设备。10)轨道设备的季节性安全检修工作,其他预防和整治病害工作。3.1.4线路、道岔、伸缩调节器的日常保养基本内容。1)设备。2)处理道床翻浆冒泥,均匀道碴和整理道床。3)更换失效轨枕及联结零件。4)恢复接头螺栓扭距和扣件的扣压力,调整轨缝,整治接头病害。5)整修道口、挡车器、防脱护轨等不良设备,疏通排水设备。6)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保持整体道床面的清洁。7)保持标记、标志的正确、清晰。8)其他预防和整治病害工作。3.1.5线路、道岔、伸缩调节器的临时补修主要内容。1)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2)的接头螺栓和护轨螺栓。3)调整严重不良轨缝。4)时处理。5)疏通严重淤塞的排水设备,处理严重冲刷的路肩和道床。6)整修严重不良的道口设备。57)处理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和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3.2维护工作计划3.2.1数量和主要技术指标轨道设备状态年度主要技术指标:1)线路、道岔、伸缩调节器设备状态评定合格率均达到100%;2)线路、道岔、伸缩调节器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均达到100%。3.2.2月维护计划。3.2.3半月计划。主要内容:1)使用材料和人工数。2)重点保养、日常保养主要项目和数量,使用材料和人工数。3)设备检查、工作量调查、验收的人工数。3.2.4在轨道设备维护计划中,应根据轨道设备条件和实际状态,备病害和其他质量情况,合理安排日常保养。临时作出规定。64.轨道设备标准4.1路基4.1.1保持稳固和完好状态。4.1.2路堤路肩宽度一般应不小于0.8m,路堑路肩宽度不得小于0.6m。4.1.3侧沟的深度应不小于0.6m,底宽不应小于0.4m,土质边坡为(1:1)~(1:1.5),沟底纵坡应不小于2‰。困难地段应不小于1‰。横向盲沟应设于道床陷槽以下。来的泥土杂物必须运走,不得弃置于沟边或路堑边坡上。4.1.4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及路肩上(过渡段径路除外)和道床下,并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2)电缆沿路堑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m以外。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横穿线路时,应用钢管或混凝土管防护,埋入的管顶距路基面不得小于0.4m。3)0.2m。4)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5)轨道管理部门确认相关设备状态。4.2道床4.2.1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应不小于表4.2.1的规定。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表4.2.17顶曲线外侧道床加线路类别面宽度宽半径m加宽m碴肩堆高m边坡坡度m正无缝线路3.4>6000.151∶1.753.5≤6000.151∶1.75线普通线路3.1≤8000.101∶1.75年通过总重密度小于8Mtkm/km3.0≤6000.101∶1.75站线2.91∶1.50道床顶面(以轨底处为准)应低于轨枕顶面20~30mm20mm200~400mm型和新Ⅱ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有碴桥上无缝线路应设挡碴板。4.2.24.2.250mm度各为450~500mm,底层为普通碎石道碴。道床顶面宽度应不小于2.9m,线路枕端埋入道床深度应不少于80mm。面碴粒径级配表4.2.2方孔筛孔边长(mm)101620253035.5过筛质量百分比(%)0-55-1525-4055-7595-1001004.2.3各种道碴必须有“碎石道碴产品合格证,作为竣工验收和评定道床质量的依据。碎石道碴粒径级配如表4.2.3用一级道碴。道碴粒径级配表4.2.3方孔筛孔边长(mm)162535.5455663过筛质量百分比(%)0-55-1525-4055-7592-9797-100垫碴起道用的道碴,采用火成岩材料,粒径为8~20mm。4.2.4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00mm,混凝土枕地段不得小于250mm,站线不8得小于200mm。4.2.5保持密实,防止轨枕空吊、道床翻浆。4.3轨枕4.3.1见表4.3.1;普通线路见表4.3.2无缝线路轨枕间隔表4.3.1轨枕配置根数(根/km)轨枕间隔(mm)16676001680595.21760568.21840543.5普通线路轨枕间距表4.3.2钢轨每千米每节钢木枕(mm)混凝土枕(mm)轨型长度(m)配置根数轨配置根数cbacBa16002044059464054058763516802144054461054058460012.517602244052458054056957060kg/m或50kg/m184023440534550540544544192024440469530---16004044053763554057963016804244048760554057359825176044440497575540549570184046440459550540538544192048440472525---4.3.2使用木枕(含木岔枕)应遵守下列规定:1)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树心一面向下。92)接头处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3)劈裂的木枕,铺设前应经过捆扎等方法处理。4)12.5mm为110mm,无铁垫板时孔深为130mm。使用螺纹道钉时,应比照道钉办理。5)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长110mm,宽15mm,厚5~10mm,并应经过防腐处理。4.3.35设木岔枕的道岔两端各5根轨枕,不宜铺设混凝土轨枕。4.3.4轨枕失效标准1.轨枕失效标准1)混凝土枕(含短枕等)(1)明显折断;(2)1.5mm度超过0.5mm,长度超过1.25m(3)2mm(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4)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超过0.5mm或长度超过2/3枕高);(5)挡肩破损,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6)严重掉块。2)木枕(含木岔枕)(1)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2)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奋力,不能保持轨距;(3)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厚度不足100mm;(4)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104.3.5第旧轨枕分为三类。一类为再用轨枕: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即能使用的轨枕;二类为待修轨枕: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三类为废轨枕: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4.3.6定处理。其中有的废木枕可做防爬支撑、冻害垫板及其他零星用料,有的废砼枕可改作其他用途。4.3.7线路上轨枕的修理。1.用捆扎、腻缝或打钉板等方法,修理劈裂的木枕。2.用削平,镶补等方法,修理机械磨损的木枕。3.用环氧树脂修补局部破损的混凝土枕。4.用硫磺水泥砂浆锚固松动或失效的螺旋道钉。注:螺旋道钉锚固用料与工艺见附录二。4.4钢轨4.4.1超过维修更换周期的钢轨,因金属疲劳、强度减弱(包括磨耗超限)而伤损严重时,应当降低线路容许速度,以保证行车安全。4.4.2钢轨伤损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1.轻伤钢轨主要标准如下:1)钢轨头部磨耗超过表4.4.1所列限度之一者;表4.4.1轨重(kg/m)总磨耗(mm)垂直磨耗(mm)侧面磨耗(mm)正线及辅助其他正线及辅助其他正线及辅助其他线站场线线站场线线站场线60及以上1416910141650121489121450以下~10127810121143注:①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②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距标准作用边)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测量。2)3mm(用1m直尺测3)15mm深度超过4mm;5)波浪型磨耗谷深超过0.5mm;4)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达到1~2mm;6)钢轨探伤人员或工区工长认为有伤损的钢轨。2.重伤钢轨主要标准如下:1)钢轨头部磨耗超过表4.4.2所列限度之一者;钢轨头部磨耗重伤标准表4.4.2轨重(kg/m)垂直磨耗(mm)侧面磨耗(mm)60及以上111950101750以下~439152)3)3.5mm(用1m直尺4)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30mm,且深度超过8mm;5)钢轨内部裂纹,包括核伤(黒6)认内部有暗裂;7)5mm(在轨底边缘处测量)或轨腰厚度不足8mm;128)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2mm;9)3.钢轨折断标准: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1)钢轨全截面至少断成两部分;2)裂纹已经贯通整个轨头截面;3)裂纹已经贯通整个轨底截面;4)钢轨顶面上有长大于50mm,深大于10mm的掉块。普通线路(道岔)下后应标记明显的“×”符号,防止再铺用。无缝线路长钢轨的重伤和折断,应按第5.1.9和5.1.10条的规定处理。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更换。4.4.3(有困难时可在直线上)调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15mm。3m300m曲线两端的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铺设在曲线里股。4.4.46m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2根及以上短轨。4.4.5普通线路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长度与钢轨温度预留轨缝。轨缝的标准尺寸按下列公式计算:13式中a0——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预留轨缝(mm——钢轨线膨胀系数,为0.0118mm/(m·℃);L——钢轨长度(mtz——其中Tmax,Tmin——当地历史最高和最低轨温(℃);T0——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ag——构造轨缝,38、43、50、60、75kg/m钢轨ag均采用18mm。85况将轨缝值减小1~2mm。对于25m钢轨,只允许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100℃以下地区,否则应个别设计。各地区(或区段)采用的最高、最低轨温由设计部门规定。1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不受限制。对于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限制范围为(tz+30℃)~(tz-30℃)851~2mm,轨温限制范围相应地降低3~7更换的25m合第3.4.5条规定的标准。轨缝应设置均匀,每千米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mm;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4.4.6线路上不得使用工业工具轨。4.4.7设备时,必须经轨道管理部门同意,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4.4.8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144.4.9下列位置不应有钢轨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冻结或胶接。1.明桥面小桥的全桥范围内。2.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2m范围内。3.设有温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4.钢梁的横梁顶上。5.平交道口铺面范围内。钢轨硬弯用1m直尺测量,矢度大于0.5mm时应矫直;钢轨接头轨面或内侧错牙不得大于3mm;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接近或达到轻伤标准垫等方法,综合整治钢轨接头病害。涂抹防锈剂。使用。常备轨应有计划地与线路上的钢轨倒换使用。4.4.10从线路上换下来的旧钢轨,应及时回收集中,按旧轨使用、整修技术条件(附录三)类堆码,建立帐卡,妥善保管。4.5联结零件4.5.1接头夹板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1.折断。2.及异型夹板超过5mm,双头及鱼尾型夹板超过15mm。3.其他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4.5.2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表4.5.115100N·m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标准表4.5.1项目单位25m钢轨最高、最低轨温差>85℃最高、最低轨温差≤85℃12.5m钢轨钢轨kg/m6050436050435043螺栓等级—10.910.98.810.98.88.88.88.8扭矩N·m700600600500400400400400C值mm642注:①c值为接头阻力及道床阻力限制钢轨自由伸缩的数值。②高强度绝缘接头螺栓扭矩不小于700N·m。25轨缝大于零,并及时将扭矩恢复正常。4.5.3接头螺栓及垫圈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1.螺栓折断,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3mm。2.垫圈折断或失去弹性。4.5.4钉道钉的规定:1.有铁垫板时,直线及半径800m以上的曲线地段,每根木枕上每股钢轨内外侧各钉1个道钉;半径在800m及以下的曲线(含缓和曲线)地段,内侧加钉1个道钉。铁垫板与木枕联结道钉,必须钉齐(冻害地段、明桥面除外)。2.无铁垫板时,每根枕木上每股钢轨的内外侧各钉1个道钉,4个道50mm侧道钉应错开80mm以上。4.5.5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更换:161.铁垫板折断、变形、严重锈蚀或丧失固定立柱螺栓功能。2.道钉钉头脱落、严重锈蚀或下颚磨耗达3mm及以上。4.5.6轨枕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颚应靠贴轨距挡板离缝不大于1mm或扭矩保持在80~150N·m;DTⅢ系列扣件扭矩应保持在100N·m~120N·m;WJ-2扣件扭矩应保持在60N·m~80N·m。其他类型扣件按有关设计文件要求执行。4.5.7扣件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1.螺旋道钉折断、浮起,螺帽或螺杆丝扣损坏,严重锈蚀。2.平垫圈、弹簧垫圈损坏或变形,作用不良。3.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变形,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4.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与轨底边离缝超过2mm。5.挡板座、铁座损坏或变形,作用不良。6.橡胶垫板磨穿、断裂、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7mm的胶垫板超过15mm,厚度为10mm的胶垫板超过20mm)丧失作用;橡胶垫片损坏。4.6轨道加强设备4.6.1曲线地段应按下列条件安装轨距杆或轨撑:1.800m及以下和站场线半径为450m及以下的曲线,按表4.6.1的规定安装。轨距杆或轨撑安装数量表4.6.1曲线半径(m)轨距杆(根)轨撑(对)25m钢轨12.5m钢轨25m钢轨12.5m钢轨R≤350105147350<R≤450105105450<R≤6006~103~56~103~5600<R≤800根据需要安装17半径为350m及以下的曲线和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同时安装轨距杆和轨撑两种加强设备。2.铺设混凝土枕时,在半径为600m及以下的曲线,其他区段半径为350m及以下的曲线可根据需要比照表4.6.1力较强的弹性扣件。设有轨道电路的线路,安装轨距杆时,应使用绝缘轨距杆。4.6.2爬设备。4.6.3量和方式如表4.6.2和表4.6.3的规定。正线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4.6.2非制动地段(对)制动地段(对)线路及运营特征安装方向25m钢轨12.5m钢轨25m钢轨12.5m钢轨复线单方向运行线路顺向/逆向6/23/18/24/1单线两方向运量接近顺向/逆向4/42/26/43/2单线两方向运量运量大/运量小6/23/18/24/1显著不同运量大/运量小——4/62/3向安装对数。②辅助线比照正线处理。③非标准长度钢轨,可比照本表安装。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4.6.3安装位置安装方向9号道岔(对)12号道岔(对)18号道岔(对)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尖轨跟后正方向/反方向4/44/46/68/46/66/6中间部分正方向/反方向————4/46/2辙叉趾前正方向/反方向4/46/24/46/26/68/418注:①辅助线道岔比照正线道岔办理。②其他型号道岔,可比照上表安装。4.6.4不安装防爬设备。使用其他扣件时,对线路坡度大于6‰地段、制动(明桥面)前后各75m况适当安装防爬设备,安装数量可比照木枕线路适当减少。4.6.51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双方向锁定为2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2350mm的道心内。120cm2支撑应与轨枕密贴。4.6.6普通线路正线(不含站内)段每0.5km设置11km设置1对。爬行观测桩应埋设牢固,标记清楚,便于检查,经常保持状态良好。有固定建筑物可利用时,亦可在建筑物上设置观测标记。4.6.7及时调整。轨道加强设备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1.轨距杆折断或丝扣损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2.轨撑损坏或作用不良。3.防爬器折损,穿销不紧或作用不良。4.防爬支撑断面小于110cm2,损坏、腐朽或作用不良。4.6.8高架桥用的防脱护轨应安装的地段:1.半径小于500m35m部分15m的范围内曲线下股。192.双线高架桥跨越城市干道和道路地段及其以外各20m近高架桥中线侧的钢轨内侧;单线高架桥上述地段两股钢轨内侧。3.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处,重叠范围内两股钢轨内侧。4.6.9高架防脱护轨的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1.护轨的喇叭形弯头端部,必须位于两枕之间。2.配套的螺栓将夹板紧固。3.算:式中a0—护轨接头预留轨缝(mm)—护轨钢线膨胀系数,β=0.0118mm/(m·℃)L—护轨长度(m)tz—预留轨缝地区的中间轨温(℃)tz=(Tmax+Tmin)/2其中:Tmax、Tmin为当地历史最高与最低轨温t0—安装护轨时的轨温(℃)ag—护轨接头构造轨缝,可采用α=3~4mm。4.两根护轨底部工作面之间之间的横向错牙,应不大于1mm。5.于2m。4.安装护轨时,其轮缘槽宽度应保持在设计规定范围。4.7曲线4.7.1超高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H——超高(mm);.20υj——平均速度(km/h);R——曲线半径(m);Ni——昼夜各类列车次数(列);Qi——各类列车重量(t);υi——实测各类列车速度(km/h)。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75m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90mm。在公式检算:式中H0——未被平衡欠超高(mm);Hg——未被平衡过超高;H——实设超高;VH——列车平均行车速度;Vmax——线路容许行车速度(km/h)。实设最大超高,按有关设计文件要求执行。4.7.2并向行车管理部门提出相应报告,得到批准后方可调整超高。4.7.3曲线超高顺坡1.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顺坡坡度一般不大于1/(9Vmax);如缓和曲线长度不足,顺坡可延伸至直线上;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按不大于1/(9Vmax)顺坡。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15mm,无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25mm。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不得大于1/(7Vmax)。式中Vmax=线路容许速度,1/(9Vmax)或(7Vmax)大于22‰计算,以下同。2.小超高均匀顺坡。213.25m25m25m在直线部分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4.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25m。不足25m时,正线上可不短于20m,站场线上可不短于10m;在困难条件下,可按不大于1/(7Vmax)顺坡,必要时,超高顺坡可延伸至圆曲线上,但圆曲线始终点的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得超过第4.7.1条的规定。5.特殊条件下的超高顺坡,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2‰。4.7.4轨距是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l435mm4.7.1规定标准在内股加宽。设计文件有要求的按设计文件执行。曲线轨距加宽标准表4.7.1曲线半径(m)轨距加宽(mm)R≥3500350>R≥3005(或设计文件规定)R<30015(或设计文件规定)4.7.5曲线轨距加宽递减。1.上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1‰。2.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3.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10m。不足10m减。4.特殊条件下的轨距加宽递减,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2‰。224.7.6偏差经常保养管理值如表7.1.1-2处,正矢与计算正矢的容许差,按大半径曲线的缓和曲线规定办理,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均应与设备图表保持一致。4.8道岔4.8.1渡。单开道岔轨距:1.计图执行。2.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mm;其他型号道岔按设计图办理。3.可动心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动程按设计图办理。4.8.2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1.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6‰递减至基本轨接头。2.匀递减,曲线型尖轨按设计图办理。3.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mm。4.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线型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3m,至辙叉前端为4m;曲线型尖轨时,按设计图办理。5.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作递减,不相等时则从较大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6有不短于6m的相等轨距段。236.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应不大于6‰递减时,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1441mm;仍不能解决时,旧有道岔容许保留大于6‰的递减率。4.8.3导曲线支距与超高。间测量。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4.8.4轮缘槽宽度。1.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如侧向轨距为1441mm时,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mm。2.辙叉心理轮尖端至心轨宽50mm处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6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规定),容许误差+3、-1mm。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轨距量取位置相同。3.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4.8.5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得短于20m;短于7.5m6m。轨距加宽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2‰,直线段较短时不得大于3‰。连接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连接曲线可以设置超高,但不得大于15mm,顺坡不得大于2‰。4.8.6的各部分尺寸,按设计图办理。4.8.7尖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靠贴;2.尖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243.在尖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2mm及以上;4.尖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有导致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可能;5.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4.8.8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规定。2.50kg/m6mm站场线上超过10mm60kg/m8mm场线上超过10mm。3.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4.8.9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4.8.10道岔护轨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间隔铁的螺栓,全部折断或缺少时,须立即抢修处理。4.8.11列伤损或病害,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1.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2.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3.2mm;4.护轨垫板折损;5.于2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5mm。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4.8.12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及时更换。251.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钢轨,在正线及辅助线上超过4mm,其他站场线上超过8mm;60kg/m钢轨,在正线及辅助线上超过6mm,其他站场线上超过10mm;2)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3mm;4)钢轨探伤人员或轨道工区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2.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钢轨,在正线及辅助线上超过6mm,其他站场线上超过10mm;60kg/m钢轨,在正线及辅助线上超过8mm,其他站场线上超过11mm;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表4.8.1所列限度者;垂直裂纹表4.8.1项目辙叉心(mm)宽0~50宽50以后辙叉翼(mm)一条裂纹长度505040两条裂纹相加608060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表4.8.2所列限度者;纵向水平裂纹表4.8.2项目辙叉心(mm)辙叉翼(mm)轮缘槽(mm)一侧裂纹长度10080200一侧裂纹发展至轨面(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6060—两侧裂纹贯通(指贯通长度)50——两侧裂纹相对部分长度——100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超过30mm;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26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颚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6mm时;9)钢轨探伤人员或工区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3.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4.8.13道岔按设计要求执行。1.直向过岔最高速度应不超过表4.8.3的规定。直向过岔最高速度(km/h)表4.8.3道岔号数轨重尖轨类型791250kg/mAT型弹性可弯尖轨8090—60kg/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001202.侧向过岔最高速度应不超过表4.8.4的规定。侧向过岔最高速度(km/h)表4.8.4道岔号数轨重尖轨类型791250kg/mAT型弹性可弯尖轨2530—60kg/mAT型弹性可弯尖轨—3550定。4.9伸缩调节器4.9.1钢轨温度伸缩调节器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1.伸缩调节器设计轨距1435mm(仅尖轨尖端至尖轨跟端方向1100mm处,最大构造轨距1440mm),伸缩时轨距不发生变化。2.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满足列车逆向安全运行的要求。3.1米直尺检查,平、直度偏差不超过0.3mm。274.在铁垫板上与基本轨轨底的接触面需涂润滑油。5.尖轨轨撑扣压轨底并紧贴轨腰,基本轨轨撑与轨腰密贴。6.尖轨尖端至尖轨跟端方向1100mm内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余在尖轨轨头非工作边的刨切范围内不得有大于0.5mm的间隙。7.尖轨轨顶宽20mm断面及35mm1.5~2.5mm,0.4~1.4mm。8.基本轨与尖轨两轨底平行,并分别紧贴底板和台板。4.9.2件:1.基本轨垂直磨耗量超过6mm;2.在尖轨轨头顶面宽度为50mm以上的断面处,尖轨发生垂直磨耗,其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2mm;3.基本轨或尖轨轨头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8mm;4.尖轨尖端轧伤长度超过200mm;5.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值时;6.尖轨或基本轨达到重伤钢轨的标准。4.9.3伸缩调节器维护技术要求:1.节器的轨距变化。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应按要求保持密贴。3.调节器的轨距、轨向和水平偏差不得超过本规定的验收标准。4.调整轨距前,必须同时量测调节器的轨向、轨距,根据量测结果,决定调整方法和调整量。5.轨头掉块剥落,以免影响调节器的正常工作。加强保养,清扫灰沙,28保持不脏不锈。6.调整。4.10挡车器4.10.1对各类型挡车器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应进行定期检查:对于固定式液压挡车器、滑移式挡车器(含XCD态检查。库内CDKN月牙型挡车器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状态检查。检。4.10.2挡车器维护技术要求:1.失效部件进行更换。2.对于滑移式挡车器(含XCD漆涂刷,对失效部件进行更换。3.对于CDKW系列库外固定式挡车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对紧固件致检查,对主架漆膜脱落处所进行油漆涂刷,对失效部件进行更换。4.对于CDKN库内月牙型车挡,正常情况下,每十个月对月牙型车挡对失效部件进行更换。5.在拧紧制动摩擦块紧固螺栓前,要确保制动摩擦块上端面开口在48~50mm300~350N·m范29150~165N·m螺栓锁紧扭距为300~330N·m。4.10.3全面检查,确认无零部件损坏后,方可重新使用。检查内容如下:1.液压缓冲器有无液压油泄漏;2.有无漏气现象;3.撞击引导小车的四组滚轮是否平稳地座落在钢轨上;4.防爬夹板螺栓紧固;5.A型车为720mm824mm6.液压缓冲器与混凝土基础连接的固定螺栓紧固。4.10.4滑移式挡车器(含XCD查内容如下:1.衡,有无偏移;2.制动轨卡、制动磨擦块位置正确,与钢轨接触紧密;3.固定挡车器有无位移;4.A型车为720mmC型车为824mm4.10.5CDKW下:1.制动主架是否平稳座落在钢轨轨面上;2.连接钢轨螺栓紧固,有无缺失;3.固定挡车器有无位移;4.A型车为720mmC型车为824mm4.10.630效部件更换后,方可重新使用。4.11缝线路4.11.150m。伸缩区长度根据年轨温差幅值、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力计算确定,—般为50~100m2~4节标准轨(含厂制缩短轨)组成,普通绝缘接头为4节,如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可将胶接的一节钢轨插在2节或4节标准轨中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4.11.2每段无缝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桩5~7对,如固定区较长,可设置在固定区。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200m时,设置6对位移观测桩。标记要明显、耐久、可靠。4.11.3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应设置弹性扣件和胶垫层。4.11.4防爬设备安装数量和方式固定区:砼枕弹条扣件地段可不安装;其他扣件地段根据需要安装;伸缩区:砼枕弹条扣件地段可不安装;其他扣件每12.5m安装4组(正反方向各4对)支撑24个。缓冲区:比照伸缩区办理。4.11.510.9级高强度螺栓,接头螺栓扭应达到900N·m,扭矩不足时,不得低于700N·m。轨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并应广泛采用胶接绝缘接头。4.11.6311.锁定轨温相差超过5℃;2.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3.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长轨条产生不正常的过量伸缩;4.固定区出现严重的不均匀位移;5.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6.通过测试,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7.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8.低温铺设长轨条时,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匀。4.11.71m0.5mm矢度不得大于±0.5mm大于100mm,距桥台挡碴墙边不得小于2m,并不得置于道口及无碴桥40mm。4.12道口及标志1.岔,桥隧应有不小于50m的安全距离。道口宜设置在嘹望条件良好的地点。道口的增设与拆除,须经上级部门及运营管理部门批准。2.道口铺面宽度:一般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3.道口上道路与线路应正交,有困难时,其交角应大于45°。道口两侧道路的平台长度(从钢轨外侧算起),应符合有关规定和使用要求。4.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砌应平整稳固。70~100mm90~100mm;32轮缘槽深度应为45~60mm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不小于150mm。5.志清晰。坡度标等。信号标志如:警冲标、司机鸣笛标、停车位置标、减速地点标等。线路、信号标志设置的位置规定如下:1)在线路上设于顺列车运行方向线路右侧。2)各种标志(警冲标除外)应设在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2m处。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1.35m处。3)警冲标设在会合线路两线间距为4m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4m时,应设在两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中间。335.轨道维护主要作业技术要求5.1缝线路作业5.1.1线路稳定性的工作。措施,并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5.1.2无缝线路作业,必须遵守下列作业轨温条件:1.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见表5.1.1的规定;2.为600~小于800m地段,按表5.1.1的规定各缩小5℃;半径小于600m5.1.1的规定各缩小1030除外)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轨温条件表5.1.1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序号作业项目减20℃以下减15~20℃增减10℃以内增10~20℃增20℃以上扒道床(直线及半径≥800米曲线连续扒开不超过25米连续扒开不超过50米与普通线路相同连续扒开不超过50道床1禁止2起道(直线及半径≥800米曲线高度不超过30mm长度不超过25米高度不超过40mm长度不超过50米与普通线路相同高度不超过30mm长度不超过50米禁止343拨道(直线及半径≥800米曲线拨道量不超过10mm拨道量不超过20mm与普通线路相同拨道量不超过10mm禁止4改道与普通线路相同同左同左同左禁止5松动防爬设备同时松动不超过25米同左与普通线路相同同时松动不超过12.5米禁止6更换扣件或涂油同左同左同左禁止7方正轨枕当日连续方动不超过两根外)与普通线路相同恢复道床逐根进行(配合起道除外)禁止8更换轨枕当日不连续更换当日连续更换不超过两根与普通线路相同禁止禁止9更换接头螺栓和涂油禁止逐根进行同左同左禁止10更换钢轨或夹板,破底清筛道床禁止禁止与普通线路相同禁止禁止11不破底清筛道床逐孔倒筛夯实同左同左同左同左12娇直钢轨硬弯禁止禁止禁止与普通线路相同同左5.1.3重新做好应力放散与锁定工作。法,以适应作业轨温条件的要求。5.1.4应注意:1.在维护地段按需要备足道碴,起道前要先拨正线路方向;2.起、拨道机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3.列车通过前,起道要顺坡捣固,拨道要拨顺;4.扒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饱满和夯实。5.1.5胀轨跑道的防治和处理。351.当发现线路连续出现3~5mm碎弯时,必须加强巡查或派专人监视,知工区紧急处理。线路稳定后,恢复正常行车速度。2.碴离缝,必须停止作业,及时采取防止胀轨跑道措施。3.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10mm时,必须没置慢行信号,并采取平均值达到12mm时,在轨温不变情况下,过车后线路弯曲变形突然急措施,消除故障后放行列车。4.轨温度。轨温降低后方可拨道。曲线地段拨道只能上挑,不宜下压。近锁定轨温时,再恢复线路和正常行车速度。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时,应对胀轨跑道情况按规定内容作好登记。5.1.6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5.1.7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50~100m设置一个观测点,观减5℃,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局部调整或重新放散。5.1.8有关技术资料,修正位移观测标记。5.1.9无缝线路长钢轨(含轨缝)重伤的处理要求如下:1.36要根据伤损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永久处理。2.如重伤范围较大,不能用夹板加固时,应及时按第5.1.11条或第5.1.12条的规定处理。5.1.10无缝线路长钢轨(含轨缝)折断的紧急处理要求如下:1.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2.夹板)和螺栓,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限制速度。3.如折损严重或断缝拉开大于50mm时,不得放行列车,应及时按第5.1.11条规定处理。5.1.11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不论是否经过紧急处理处理时,均应进行临时处理。临时处理要求如下:1.锯掉断缝前后各一段钢轨,锯口距断缝不得小于1m,插入4.5m的带孔短轨,并根据当时轨温适当予留轨缝。2.上好接头夹板,拧紧螺栓,恢复正常行车速度。轨的方法进行永久处理。5.1.12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的永久处理要求如下:1.器,按需要拉伸器拉伸,使前后钢轨恢复应有位置。2.去掉带有螺栓孔部份的钢轨,插入不短于6m的焊接短轨,其长度相同。3.紧急处理后直接进行永久处理时,比照前两项办理。374.在线路上焊接时,轨温应不低于0℃。焊缝不得凹下,高出相邻轨面不得大于0.5mm1m0.5mm边矢度不得大于±0.5mm。放行列车时轨温应不高于3005.2起道捣固和垫板作业5.2.1道。的延长和起道量。起道量普遍超过40mm时,一般应用仪器测量设置水平桩,按水平桩起道。5.2.2行捣固。在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中,可采取重点起道和重点捣固。400mm5.2.3起道地段进行全面捣固,对非起道地段进行全面捣固或重点捣固。450mm的枕下道床,应填充饱满。5.2.4调高垫板的规格尺寸和使用要求1.规格尺寸:长度为185mm,宽度比轨底窄2mm,厚度分为2、3、4、7、10、15mm六种。2.调高垫板不得超过210mm3块,总厚度不得超过25mm。5.3拨道和改道作业5.3.138曲线长度与圆曲线半径,应用仪器测量改动。困难条件下,可通过测量调整线路中线位置。5.3.2用绳正法拨正曲线的基本要求:1.可与两曲线同时计算拨正;2.在外股钢轨上用钢尺丈量,每10m设置1个测点(曲线头或尾是否在测点上不限);3.16mm测量三次取平均值;4.矢;5.设置拨道桩,按桩拨道。5.3.32mm。孔,钻孔后旋人道钉,严禁锤击螺纹道钉。超过规定。要按改道量将钢轨拨正,禁止利用道钉或扣件挤动钢轨。5.3.4肥边和间隔铁加垫片等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5.3.5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2539℃。形,防止钢轨扭曲。矫直钢轨后用1m直尺测量,矢度不得大于0.5mm。5.4调整轨缝作业5.4.1成段轨缝尺寸是否符合第4.4.6采用的c5.4.2轨缝应经常保持均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调整:1.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第4.4.6条的规定;2.轨缝严重不均匀;3.线路爬行量超过20mm;4.轨温在第4.4.63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5.4.385℃地区的25m缝。5.4.44.4.3条的规定,在一股或两股之间按长度误差量调配钢轨,不得用增减轨缝尺寸的方法调整接头相错量。5.5钢轨打磨、焊修及道床清筛作业5.5.140凸凹等病害,应使用打磨列车成段进行打磨。打磨后钢轨踏面用1m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0.3mm,对个别焊道凸凹、鞍型磨耗,应使用小型磨耗轨机打磨,打磨后用1m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0.5mm。边出现肥边,亦应打磨。5.5.2钢辙叉裂纹应进行焊修。5.5.3枕盒清筛深度为轨底向下50~100mm,并做好排水坡。边坡清筛为轨底头外全部道碴,道床一般清筛后应及时夯实。416.轨道检查作业标准6.1巡道6.1.1轨道设备的巡道保证新线车辆行车安全的一项轨道设备检查工作。6.2周检6.2.1轨道设备的周检是按每周二次对各条线的轨道设备进行巡检,每周具体巡检日期根据运营管理部门下达的作业施工计划执行。6.2.2周检范围周检范围包括:管辖地段内的轨道设备及工长布置的相关检查内容;位。6.2.3周检项目周检项目包括:钢轨、接头及夹板、扣件、排水沟、轨枕或支承块、备标准进行检查。6.2.4对于周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周检记录簿里要做好记录,能够立即处理的,马上进行整改;不能立即处理的,做好计划安排,全。6.3月检426.3.1轨道设备月检,是每月度按照轨道设备保养质量评定标准,保养工作量的全面调查,是提报下月度保养计划的重要依据。6.3.2轨道设备月度检查的范围沿线其它影响轨道设备运营安全的事、物。轨件及其他物料;②有可能影响轨道状态的沿线各类施工工程地段。6.3.3轨道月检内容月度检查的内容包括:1.几何尺寸和温调器静态几何尺寸。2.轨道设备结构状态及功能状态的检查:钢轨及道岔钢轨件、扣件、标记、标志及其他轨道附属设备。3.沿线其它影响轨道设备运营安全的事、物。6.4年检6.4.1轨道设备的年检制和衡量大修、改造等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436.4.2轨道设备年度检查各项目的要求1.按经常保养标准,进行检查、评定和分析。2.3.项目立项建议,并提出次年度轨道设备维护重点和相应要求。4.不断充实、细化、完善轨道设备台帐。6.5工电联检6.5.1合检查。工电联检的范围:轨道电路的工电结合部和道岔设备工电结合部。6.5.2工电联检的要求1.钢轨绝缘接头:每年春、秋两季适时各进行一遍。2.轨道绝缘拉杆:每年适时进行一遍。3.轨道设备附接缆线处及周边信号缆线:配合信号专业及时进行。4.管期间须联合进行检查确认和验收;设备改造后须联合检查验收。5.电联合检查,对其他道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工电联合检查。6.6钢轨探伤6.6.1钢轨探伤包括钢轨母材探伤和钢轨焊缝探伤。6.6.2钢轨母材探伤441.普通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2km/h;无缝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3km/h。大型探伤车探伤速度按具体规定执行。2.道岔部位探伤1)每年入冬前,应加强对地面及高架正线道岔钢轨部件的探测。2)面宽度大于50mm的部位。3)高锰钢整铸辙叉应采用手工检查。3.检查。4.站场线及常备再用钢轨探伤站场线线路和道岔的钢轨探伤每半年不少于1并及时补查。认有伤的再用轨,应做明显的标记并统一堆放管理。6.6.3钢轨(母材)探伤周期或次数正线和道岔钢轨探伤周期见表6.6.1;其他站场线和道岔每半年应检查1遍。正线和道岔钢轨(母材)探伤周期表6.6.1年探伤遍数年通总重(Mt)60kg/m轨50kg/m轨≥5012-40-50101025-408810-2566<105545注:1.冬季应缩短地面线和高架线的探伤间隔时间。2.各条线年通总重根据每年运营列次换算确定,并按上表规定执行。6.6.4专用焊缝探伤仪器对焊缝全断面探伤,每年不少于1次。6.6.5整个钢轨焊接接头(自焊缝中心向两侧各延伸200mm)进行探伤。1.道的规定。在线路上现场焊接的接头,焊接后应及时进行探伤。在办理线路验交时,必须有完整的焊接探伤记录。2.焊缝两侧各400mm范围内,不得进行钻孔或安装其它装置。3.对于外观异常的接触焊焊缝,应进行探伤,并加强观察。6.6.6成段更换钢轨探伤焊缝探伤,并在三个月内加强检查和监视。6.6.7遇下列情况应适当增加探伤遍数:1.冬季;2.在桥梁及隧道过渡段、小半径曲线、大坡道及钢轨状态不良地段;3.鱼鳞伤、螺孔裂纹、水平裂纹等)地段;4.60kg/m钢轨为累计通过总重30Mt地段、钢轨与运量不匹配地段。6.7量具检查6.7.1(JJG219)(JJG(铁道)186)进行检定。轨距尺检定周期为3146符合要求或未经检定的轨距尺、支距尺严禁使用。6.7.21次。(JJG(铁道)140)的要求至少检定1次。6.7.3轨道检查仪每半年(或累计运行里程达到1000km)应检定一次。6.8其他检查和巡守工作6.8.1轨道设备的其他检查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轨道维护部门应组织相应的季节性设备检查。织前期的设备检查,实施办法可视具体情况而定。6.8.2巡守工作况,确保行车安全。477.检查、验收、评定标准7.1轨道设备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7.1.1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7.1.1线正矢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7.1.2规定。线路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值表7.1.1作业验收(mm)经常保养(mm)临时补修(mm)项目正线及到其他正线及到其他正线及到其他站发线站线发线站线发线线轨距+6-2+6-2+8-4+9-4+9-4+10-4水平45781011高低45781011轨向(直线)45781011三角坑(扭曲)缓和曲线456778直线和圆4578910曲线注:①轨距偏差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差)不得超过1456mm;②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④专用线按站场线办理。曲线正矢容许偏差值表7.1.2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划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正矢差(mm)(mm)值差(mm)

曲线半径R经常保养经常保养经常保养

(m)作业验作业作业验

站场正站场正站场收正线验收收线线线线线R≤25067812141618212448250<R≤350567101214151821350<R≤45045681012121518450<R≤800345681091215R>8003346689912说明:曲线正矢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7.1.2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7.1.2规定。道岔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值表7.1.2作业验收(mm)经常保养(mm)临时补修(mm)项目正线及辅助线站场线正线及辅助线站场线正线及辅助线站场线轨距+3、-2+3、-2+4、-2+4、-2+6、-3+6、-3水平4568910高低4568910三角坑4568910轨直线4568910向支距223344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④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⑤专用线道岔按其他站线道岔办理。7.1.3钢轨温度伸缩调节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7.1.3规定。钢轨温度伸缩调节器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值表7.1.349作业验收经常保养临时补修项目尖轨尖端至尖轨跟端方向1lOOmm范围内其余部分尖轨尖端至尖轨跟端方向1lOOmm范围内其余部分尖轨尖端至尖轨跟端方向1lOOmm范围内其余部分轨距+3,-2+6-24,-2+6-2+6,-3+9-4水平469轨向2436497.1.4补修管理值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的质量控制标准。7.2综合维修验收标准7.2.1标准见综合维修规程规定。满分为100分,扣除缺点分后,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失格线路经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可评为合格。7.2.2维修规程规定,碎石道床评分标准见综合维修规程规定。满分为10085—10060~8560分以下为失格。失格道岔经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可评为合格。7.2.310085—100分为优良,60~8560分以下为失格。失格伸缩调节器经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可评为合格。507.3综合维修验收办法7.3.1线路、道岔、伸缩调节器综合维修验收单位。1.正线一般为1km(当月维修不足1km的可按相应比例验收评定),无缝线路可为1个长轨条。2.站场线为1股道。3.道岔为1组。4.伸缩调节器为1组。7.3.2见综合维修规程。7.3.3代维修合同中有特殊规定者外,可参照站场线的线路、道岔办理。7.4轨道设备状态评定7.4.1轨道设备状态评定评分标准如表7.4.17.4.27.4.3的规定。评定时线路以km为单位,道岔、钢轨温度伸缩调节器均以组为单位,满分为100分,扣除缺点分后,85~10060~8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7.4.2果,报上级部门。轨道设备状态评定记录表如表7.4.4、7.4.5、7.4.6、7.4.7。线路(曲线)质量状态评定评分标准表7.4.1编号项目扣分条件计算单位扣分标说明1路排水设备淤塞或损坏每延长10米1单侧51基路肩、边坡冲失未填补,或防护设备损坏每延长10米1单侧路肩不平、外高内低、存水、杂草多每延长10米1单侧当年维修地段有土垄每延长10米1接头坍碴每延长100米12道床道床表面有泥浆未清筛处0.5无缝线路地段肩宽不足300毫米。普通线路不足200毫米,半径800米以下曲线上股不空1单侧足400毫米,下股不足250毫米道床不饱满、不均匀、不整齐、有杂草每延长100米1接头轨枕失效,或其他处连续三根及以上失效处2扣件、胶垫、道钉缺少,铁垫板缺少或折断个0.53轨枕胶垫失效,扣件爬离或道钉浮离超过10%每增1%1垫片超过2块或总厚超过8毫米连续四个枕头0.5头以上每超过一头冻害垫板除外每公里抽查100根轨枕每公里抽查单股500米扣件扭力矩小于80N.m或大于140N.m个0.5每公里抽查20个重伤根50寒冷地区冬无缝线路焊缝拉开未恢复正常或焊缝重伤未做处理处20季无法焊接时应换短轨4钢轨伤损夹板块10处理钢轨接头错牙达2毫米处5错牙接头螺栓缺少、失效个1轨距杆折断、失效、缺少根15爬行爬行量超过20爬行超限统计)公里10连续三个以上瞎缝,或大轨缝超过5%每增一个或1%1防爬器脱落或缺少,支撑块缺少个0.56轨道轨距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每公里抽查100米52几何水平(含三角坑)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每公里抽查100米尺寸轨向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点检测高低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点检测7其线路标志缺少、失效个1他道口标志、护桩缺少、铺面、护轨不合标准处5道岔质量状态评定评分标准表7.4.2序号项目扣分条件计算单位扣分标准说明1路基路肩不平,外高内低,存水,有杂草组2排水设备损坏或淤塞组2边坡土垄影响排水组10翻浆冒泥空52道床板结、严重脏污或三、四等站的砂道床、天然级配道床组16300不足250毫米组5不均匀,不整齐,有杂草组2接头岔枕失效根53岔枕连续失效超过两根处51裂纹未捆扎,应削平未削平0.5存在维护规程第3.8.6和3.8.7条病害之一者组514钢轨重伤钢轨根51接头错牙2毫米及以上处16包括上下、左右错牙滑床板与尖轨间有2侧超过一块每超一块25连接零件轨撑不密贴有2毫米以上的缝隙(三道每超一个2缝),每侧超过一个个5其他螺栓缺少、松动个153顶铁、间隔铁缺少、失效个16伤损夹板块16铁垫板缺少、折损块1道钉或混凝土枕扣件、胶垫缺少个1道钉浮离2毫米以上或混凝土枕扣件爬高、胶垫失效超过8%每超1%1每组抽查100个扣件扭力矩小于80N.m和大于140N.m(R<600m曲线的弹条扣件为120—150N.m)个1每组抽查20个轨距杆松动、失效根26防爬设备爬行量超过20毫米(测两尖轨尖端相错量)组16防爬器缺少、失效个2防爬支撑块缺少、失效个17捣固空吊板率超过8%每增1%2每组抽查50个枕头轨距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标准处5每超1毫米水平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标准处5每超1毫米8轨道几何状态每超1毫米轨向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标准处5(含附带曲线)高低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标准处5每超1毫米1至2毫米处5导曲线有反超高大于2毫米处16支距误差超过2毫米以上处5每超1毫米本轨位移超过2毫米组16包括道岔前后50米线路指编号、轨距、9其他道岔各种标记不齐全、不正确组5支距点、伤损等标记钢轨温度伸缩调节器质量状态评定评分标准表7.4.3计编号项目扣分条件算单扣分标准(分)位54尖端至ll00mm范围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处41贴轨距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尖端至水平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2ll00mm范轨向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围内高低差尖轨轨顶宽20毫米断面及35毫米断面处分别高于基本轨轨顶处41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尖轨轨头非工作边的刨切范围内缝隙大于0.5毫米处413其余部分轨距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水平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轨向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高低差尖轨轨头顶面宽度50毫米以上的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处41接头错轨面及内侧错牙大于1mm处44钢轨牙轨面及内侧错牙大于3mm处41连续瞎缝或大于构造轨缝或轨端飞边大于轨缝处82mm位置位置或间距偏差大于40mm处25支撑块失效接头处失效,其他处连续失效处8吊板率大于8%处2尖轨与滑床板尖轨与滑床板缝隙大于2mm处2缝隙螺栓数量情况缺少处166联结零件螺栓扭力矩扭力矩不足处2铁垫板或胶垫铁垫板或胶垫板数量缺少处2板数量胶垫板、大于8%处155胶垫片失效率7道床脏污严重脏污不洁处6水沟水沟未疏通或有积水处48标志标志缺损、歪斜、标记不齐全,位置不对处4标记标记字迹不清处1线路(曲线)质量状态评定记录表表7.4.4编号项目扣分条件计算单位扣分标准(分)说明排水设备淤塞或损坏每延长10米1单侧1路基路肩、边坡冲失未填补,或防护设备损坏每延长10米1单侧路肩不平、外高内低、存水、杂草多每延长10米1单侧当年维修地段有土垄每延长10米1接头坍碴每延长100米1道床表面有泥浆未清筛处0.52道床无缝线路地段肩宽不足300毫米。普通线路不足200毫米,半径800米以下曲线上股不足400毫米,下股不足空1单侧250毫米道床不饱满、不均匀、不整齐、有杂草每延长100米1接头轨枕失效,或其他处连续三根及以上失效处23轨枕扣件、胶垫、道钉缺少,铁垫板缺少或折断胶垫失效,扣件爬离或道钉浮离超过10%个0.5每增1%1每公里抽查100根轨枕垫片超过2块或总厚超过8毫米连续四个枕头以上每超过一头冻害垫板除头0.5每公里抽查单股500米56外扣件扭力矩小于80N.m或大于140N.m个0.5每公里抽查20个重伤根50寒冷地区冬无缝线路焊缝拉开未恢复正常或焊缝重伤未做处理处20季无法焊接时应换短轨处理4钢轨伤损夹板块10钢轨接头错牙达2毫米处5错牙接头螺栓缺少、失效个1轨距杆折断、失效、缺少根1爬行量超过20毫米(以观测桩为准,无桩按爬行超限统计)公里105爬行连续三个以上瞎缝,或大轨缝超过5%每增一个或11%防爬器脱落或缺少,支撑块缺少个0.5轨距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每公里抽查100米6轨道几何尺寸水平(含三角坑)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轨向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每公里抽查100米点检测高低超过经常保养标准处16点检测线路标志缺少、失效个17其他道口标志、护桩缺少、铺面、护轨不合标准处5扣分合计评定质量道岔质量状态评定记录表表7.4.5序项目扣分条件计算扣分说明57号单位标准1路基组2排水设备损坏或淤塞组2边坡土垄影响排水组10翻浆冒泥空52道床床、天然级配道床组16300岔枕不足250毫米组5不均匀,不整齐,有杂草组2接头岔枕失效根53岔枕连续失效超过两根处51裂纹未捆扎,应削平未削平0.5存在维护规程第3.8.6和3.8.7条病害之一者组514钢轨重伤钢轨根51接头错牙2毫米及以上处16右错牙滑床板与尖轨间有2毫米以上的间隙,每侧超过一块每超一块2轨撑不密贴有2道缝),每侧超过一个每超一个2尖轨连接杆、护轨及接头螺栓缺少、松动个5其他螺栓缺少、松动个15连接零件顶铁、间隔铁缺少、失效个16伤损夹板块16铁垫板缺少、折损块1道钉或混凝土枕扣件、胶垫缺少个1道钉浮离2毫米以上或混凝土枕扣件爬高、胶垫失效超过8%每超1%1每组抽查100个扣件扭力矩小于80N.m和大于140N.m(R<600m曲线的弹条扣件为120—150N.m)个1每组抽查20个58轨距杆松动、失效根26防爬设备爬行量超过20毫米(测两尖轨尖端相错量)组16防爬器缺少、失效个2防爬支撑块缺少、失效个17捣固空吊板率超过8%每增1%2每组抽查50个枕头轨距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5每超1毫米水平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5每超1毫米每超1毫米轨向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5(含附带曲轨道线)8几何高低误差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5每超1毫米状态导曲线有反超高1至2毫米处5大于2毫米处16支距误差超过2毫米以上处5每超1毫米基本轨位移超过2毫米组16包括道岔前后50米线路9其他道岔各种标记不齐全、不正确组5等标记扣分合计评定质量评定人:年月日钢轨温度伸缩调节器质量状态评定记录表表7.4.6计编号项目扣分条件算单扣分标准(分)位1尖端至ll00mm轨与基本轨密贴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处41尖端至轨距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2ll00mm范围水平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内轨向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59尖轨轨顶宽20毫米断面及高低差35毫米断面处分别高于基处41本轨轨顶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尖轨轨头非工作边的刨切范围内缝隙大于0.5mm处41轨距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3其余部分水平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轨向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处4尖轨轨头顶面宽度50毫米高低差处41于基本轨顶面4钢轨接头错牙轨缝轨面及内侧错牙大于1mm处4轨面及内侧错牙大于3mm处41连续瞎缝或大于构造轨缝或轨端飞边大于2mm处8位置位置或间距偏差大于40mm处25支撑块失效效处8吊板率大于8%处2尖轨与滑床板缝隙尖轨与滑床板缝隙大于2mm处2螺栓数量情况缺少处16螺栓扭力矩6联结零件铁垫板或扭力矩不足处2胶垫板数铁垫板或胶垫板数量缺少处2量垫片失效大于8%处1率7道床脏污严重脏污不洁处6水沟水沟未疏通或有积水处48标志标志缺损、歪斜、标记不齐全,处460位置不对标记标记字迹不清处1扣分合计评定质量评定人:年月日61轨道上部建筑质量状态评定记录表表7.4.7伤损钢轨其他不良钢轨鱼尾板缺损(块)铁垫板伤损防爬设备缺损轨距杆常备料缺少或(注明轨号)类型长度大胶钢轨锈其中防爬器蚀垫(根/缺延长公轻伤鞍形损根类类数里)磨损数量数数重型型量类数量(处)量其中普伤型(套)长通轨夹裂掉鱼轨灰纹块鳞防爬观测桩(个)缺损(根)绝普缘通类型钢轨(根)设备(套)线别、里程急(注明轨号)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2评定人:年月日637.5轨道设备保养质量评定7.5.1安排维护计划的主要依据之一。评定时,正线线路以km为单位,站场线线路以条(股)为单位,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以组为单位,满分为100分,扣除缺点分后,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7.5.2轨道设备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