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_第1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_第2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_第3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_第4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原始社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最低阶段B.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C.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人类处于新石器时代D.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2.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此事例说明()A.平均分配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点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C.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D.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3.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俊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说明()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 B.①④C.③④D.②④4.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这说明()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②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像农民一样,工人也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③资本主义的形成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④资本家隐蔽地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以下现象属于经济危机表现的是()①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②供求失衡,商品价格上涨③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④股价狂涨,持股者疯狂抛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8.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宣言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A.它预见到了2022年的全球金融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9.被称为“工人革命运动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的是()A.莫尔的《乌托邦》B.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C.马克思的《资本论》D.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10.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①阶级斗争理论②劳动价值论③唯物史观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2.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消灭了私有制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③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14.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萧条。2022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结合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15.《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此外,还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宣言》的各种版本撰写的七篇序言。这部文献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正如列宁所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结合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16.2022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理论特征具体阐述示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任务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任务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任务三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请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按示例完成表格。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原始社会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人类处于旧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所以A、B、D三项都是正确的,只有C不正确。正确答案是C。2.A解析:此事例说的是火地岛居民分配赠品的方式,不是劳动方式,所以B不正确;也不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所以C也不正确;也没有说明在氏族制度下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所以D也不正确。正确答案是A。3.B解析: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故①正确;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故④正确;地租是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故②③错误。正确答案是B。4.A解析: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结合材料,分析选项可知,①③符合题意;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而非唯一方式,除地租外,地主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故②错误;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故④错误。正确答案是A。5.B解析: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④说法正确;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自由得一无所有,为了维持生存,只能被迫接受资本家的雇佣,故②错误;资本主义的形成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故③错误。正确答案是B。6.B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商品价格会下跌,不是上涨;股票价格会狂跌,不会狂涨,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①③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B。7.C解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所以A、B两项都不符合题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不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排除D。正确答案是C。8.D解析: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始于1825年,这一论断并不是对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预见,故A错误;依据题干中“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得出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故B表述过于绝对;材料是《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依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可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正确答案是D。9.B解析:莫尔的《乌托邦》体现的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故A错误;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初次发表于1867年9月,晚于发表于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故C错误;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创作于1871年,故D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正确答案是B。10.D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故①③正确;科学社会主义在掲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但并没有对未来社会进行细致的描绘,故②错误;空想社会主义也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故④错误。正确答案是D。11.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故③④正确;阶级斗争理论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但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C。12.A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说法过于绝对;在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