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及参考答案+评析_第1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及参考答案+评析_第2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及参考答案+评析_第3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及参考答案+评析_第4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及参考答案+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甲卷地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3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真题......7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地理真题参考答案13

注:全国甲卷适用地区: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2年高考地理命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双减”落实落地,

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延续近些年的命题风格,保证较为稳定的题型结构,适当控

制文字、图表信息量,合理配置各卷种不同难度水平的试题,给学生以熟悉感和

获得感。

一、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展示时代新貌,激发民族自豪感

试题围绕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大背景,选取

依托自身特色优势资源、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为案例创设试题,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全国乙卷第4〜6题,展现

拉萨市当雄县在脱贫攻坚中依托当地特色的畜种耗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和

现代化特点的产业扶贫之路,考查学生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理解以及对依托自

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全国甲卷第43题,关注凤堰古梯田开放式“生态

博物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创新发展之路。

2.立足人地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的区域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

染等作为试题素材,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视角关注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国甲卷第36题,分析瑞士在本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相对不利的条件下,因地制

宜促进区域特色发展;全国乙卷第36题,探讨以色列通过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

源短缺的问题;全国甲卷第37题,关注澳大利亚历史上经历的一场严重沙尘暴

事件;全国甲卷第44题,聚焦美国某湖泊多氯联苯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等,引

导学生认识协调人地关系、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意义。

3.渗透“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试题在深化德育、智育考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美育与劳动教育,旨在

促进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与劳动意识,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全国

乙卷第43题,要求学生既理解观景台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又辩证分析

观景台作为旅游景观对旅游者审美的影响,提升学生在旅游活动中发现美、欣赏

美、评价美的能力。全国甲卷第6题,涉及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生态意义的

农事活动,增强学生对农业生产劳动的了解,培育学生关注劳动、尊重劳动的意

识。

二、引导回归教育本质,助力推进“双减”落地

1.深化基础性内涵,致力课程标准落实

试题强调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基本方法与能力的灵活运

用,引导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鼓励

学生依据课程标准抓住学习重点,攻克学习难点,不断提升考试的信心。全国乙

卷第9题,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识别常用的

天气符号”的基本方法,判断风力、风向的变化,为结合高中所学的热力环流原

理分析问题提供支撑,强调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才能行稳致远。

2.突出多样化设问,着力创新意识培养

试题通过多样化的设问方式,加强试题的开放性、辩证性,在综合分析和解

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追

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固化的学习与复习备考模

式。全国甲卷第37题(4)小题,通过开放性设问,鼓励学生自行提出明确合理

的科学观点并开展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窠臼,在尊重

科学规划与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激发思维活力。全国乙卷第37题,通过一

系列具有进阶性、创造性的设问,要求学生综合内外力因素,对不同地点海岸线

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进行描述、概括和比较,引导学生突破“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

平面上升”的思维定势,促进教学加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及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优化情境创设,服务现实问题解决

地理试题广泛选取生产实践、学习探索中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联

系实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克服单纯通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来解题

的倾向。全国甲卷第1〜3题,设计我国某制造业企业进行跨国产业转移的生产

实践情境,考查学生对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发展历程中通过“走出去”寻找优

势区位的理解与认识。全国甲卷第7〜8题,根据某区域百余年来海岸线变化创

设学习探索情境,考查学生利用科学证据判断历史上海岸线变化的特点与原因。

四.彰显学科素养立意,保障改革平稳过渡

1.注重综合思维,培养尺度意识

试题基于不同要素、不同尺度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区域地理环境及它与人类

活动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发展综合思维素养。全国乙

卷第36题,借助以色列开展海水淡化的案例,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人口

等多个要素,综合分析海水淡化厂的区位条件及产生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要素综

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与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全国乙卷第11题,着眼

于更大尺度上的气压场特点,分析地理事象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别与联系,引导

学生深化对尺度概念的认识,理解不同尺度对同一地区地理现象的综合、复杂且

具有差异的影响。

2.拓展区域认知,引领深度教学

试题基于不同类型的区域,从区域特征、区域关联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不

同时空背景下的区域地理事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

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观念。全国甲卷第9〜11题,以“杭盖草原”的地

形特征为线索,要求分析山地、和缓丘陵、平坦河谷对形成优质草原的作用,将

区域组合价值、水循环原理、生物与环境关系融为一体,展示区域认知的独特视

角。全国乙卷第1〜3题,以我国4个一线城市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

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为案例,分析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人口

变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强化地理实践力,提升科学素养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借助图表获取和处理复杂地理信息,设计和实施地理调查

活动的能力。全国乙卷第7〜8题,给出黄河2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关系图,

考查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复杂地理信息的能力。全国甲卷第44题,利用美国

某湖中多氯联苯污染物在鱼体内长期存留的案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

资源、环境调查。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

地理真题

(适用地区: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S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空调控制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其生产的零部

件占全球智能空调配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至2017年,S集团除国内工厂外,

还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有工厂。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

场外,还满足出口需求。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

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据

此完成1~3题。

1.影响S集团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B.市场C.原材料D.劳动力

2.与国内建厂相比,S集团选择在越南建厂,可以()

A.降低生产成本B.增加产品产量

C.提高产品质量D.方便原料供应

3.推测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投资B.提升企业形象

C.支持园区建设D.满足客户需求

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

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

万吨和6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

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梁、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

展需求。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D.作物熟制

5.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A.提高秸秆产量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6.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①作物轮作②土壤深翻

③圈舍养殖④土地平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图1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城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1,

完成7~8题。

图1

7.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

8.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

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

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

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

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

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9.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提供水源B.挡风保暖C.食物丰富D.围猎场所大

10.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

1L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D.鼠类天敌多

二、非选择题:第36、37题为必做题,第43、44题为选做题,共5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

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

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

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

地形。

O城市

一,一国界

-woo-等高线/m

A4810山峰及高程/m

A—河流、湖泊

比例尺065km

图4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6分)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8分)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4分)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

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5示意澳大利亚及

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996—等压线/hPa

-------槽线

沙漠

图5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

作用。(6分)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

说明判断依据。(6分)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6分)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凤堰古梯田,是目前已发现的秦巴山区面积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在总面积约800公顷的古梯田保护区内,分布有自清乾

隆年间以来修建的古建筑民居群落、古寨堡、古庙宇、古堰渠、古塘坝等文物遗

存。2019年,凤堰古梯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古梯田为“展品”,

以秀美的自然风光为“展厅”,凤堰古梯田被打造成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活方式、

促进村镇科学发展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

提出该开放式“生态博物馆”开展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44.【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多氯联苯曾被广泛使用,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被公认为环境污染的元凶之

-o美国于1929年最先使用,1978年禁用。时至今日,美国某湖虽然鱼类丰富,

但由于存在多氯联苯污染,湖边仍立着“不建议食用鱼类”的警示牌。

分析该湖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的来源,列出应采集的样品种类及采样点的位置,

并说明理由。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

地理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D4.D5.C6.A7.C8.A9.

B10.B11.C

二、非选择题

12.(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

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