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hào)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悲哀
衰弱
嘱拖
诸多B.惨淡
踪迹
栅栏
钩留C.晶萤
交御
奔丧
狼藉D.亏空
赋闲
谋事
踌躇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广大官兵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B.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C.在2020年春晚中,当看到黄晓明等人演出的小品《机场姐妹花》时,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D.春天已经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希望也在每一个人心中潜滋暗长。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杜甫的《春望》中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
(5)当一个人要表达怀才不遇的感受时,可以引用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____,_____。
(6)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余闲步前庭。庭中有西番菊两株,其花大如盘,簇瓣无心,赤光灿烂,黄菊为之夺艳。前楼亦幽迥①,庭前有桂花一树,幽香飘泛,远袭山谷。余前隔峡盘岭,即闻而异之,以为天香遥坠,而不意乃敷②萼开花所成也。桂芬菊艳,念此幽境,恨无一僧可托。还饭旧寺,见炊饭僧殷勤整饷,虽瓶无余粟,豆无余蔬,殊有割指啖③客之意,心异之。(选自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有删改)
【注】①幽迥:幽静深远。②敷:布置,展开。③啖:给……吃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2)怀民亦未寝______(3)盖竹柏影也______
(4)豆无余蔬______(5)心异之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念此幽境,恨无一僧可托。
3.【甲】文描写出月色______的特点,【乙】文描写出西番菊______的特点。
4.两文都写到在庭院中漫步赏景,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两篇节选文字,完成小题。【甲】我的中学时代季羡林①我幼无大志,自谓不过是一只燕雀,不敢怀“鸿鹄之志”。小学毕业时是1923年,我十二岁。当时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赫赫有名,为众人所艳羡追逐的地方,我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敢报考正谊中学,这所学校绰号不佳:“破正谊”,与“烂育英”相映成双。②可这个“处”学校入学考试居然敢考英文,我“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居然把英文考卷答得颇好,因此,我被录取为不是一年级的新生,而是一年半级,只需念两年半初中即可毕业。破正谊确实有点“破”,首先是教员水平不高。有一个教生物的教员把“玫瑰”读为jiǔkuài,可见一斑。但也并非全破。校长鞠思敏先生是山东教育界的老前辈,人品道德,有口皆碑;民族气节,远近传扬。他生活极为俭朴,布衣粗食,不改其乐。他立下了一条规定:每周一早晨上课前,召集全校学生,集合在操场上,听他讲话。他讲的都是的人处世、爱国爱乡的大道理,从不间断。我认为,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会有良好的影响。③教员中间有饱学之士。有一个姓杜的国文教员,年纪相当老了。由于肚子特大,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杜大肚子”,名字反隐而不彰了。他很有学问,对古文,甚至“选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我曾胆大妄为,写过一篇类似骈体文的作文。他用端正的蝇头小楷,把作文改了一遍,给的批语是:“欲作花样文章,非多记古典不可。”可怜我当时只有十三四岁,读书不多,腹笥瘠薄,哪里记得多少古典!④另外有一位英文教员,名叫郑又桥,是江浙一带的人,英文水平极高。他改学生的英文作文,往往不是根据学生的文章修改,而是自己另写一篇。这情况只出现在英文水平高的学生作文簿中。他的用意大概是想给他们以简练揣摩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水平,用心亦良苦矣。⑤当时,济南有一位颇有名气的冯鹏展先生,老家广东,流寓北方。英文水平很高,白天在几个中学里教英文,晚上在自己创办的尚实英文学社授课。他住在按察司街南口一座两进院的大房子里,学社就设在前院几间屋子里,另外还请了两位教员,一位是陈鹤巢先生,一位是纽威如先生,白天都有工作,晚上7时至9时来学社上课。当时正流行diagran(图解)式的英文教学法,我们学习英文也使用这种方法,觉得颇为新鲜。学社每月收学费大洋三元,学生有几十人之多。我大概在这里学习了两三年,收获相信是有的。⑥就这样虽然我自己在学习上并不勤奋,然而,为环境所迫,反正是够忙的。每天从正谊回到家中,匆匆吃过晚饭,又赶回城里学英文。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精力旺盛到超过需要。在一天奔波之余,每天晚9点下课后,还不赶紧回家,而是在灯火通明的十里长街上。看看商店的橱窗,慢腾腾地走回家。虽然囊中无钱,看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能过一过“眼瘾”,饱一饱眼福。⑦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肉。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节选自季羡林《学问人生》,有删改)【乙】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偶遇名师】
1.上文中的老师们在教学上很有特色,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出处教师教学妙招用意《学问人生》鞠思敏每周一早晨让全校学生听他讲话熏陶为人处世、爱国爱乡杜大肚子用端正的蝇头小楷批改古文作文(1)_________________郑又桥(2)__________________给学生以简练揣摩的机会冯鹏展(3)__________________推广图解式英文教学法《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替学生修改讲义(4)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求学】
2.下列两句话平实而有味。请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分析表达的情感。
(1)我曾胆大妄为,写过一篇类似骈体文的作文。
(2)可惜我那时不太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学溯源】
3.【思】文中提到“求学”是“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请结合季羡林、鲁迅两人的求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歌前两联,从神话传说落笔,通过写_______、白云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2.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情感不一致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3.下面一首诗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相传是李白为了与崔颢的《黄鹤楼》一较高低拟之而作。请你任选其中一联,说说两首诗在景象或情感上的相似之处。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②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③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④,长安⑤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象征着王朝的兴盛。②吴宫花草:与下一句中的“晋代衣冠”共同指代六朝的繁华。③二水中分: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④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⑤长安:这里指代朝廷和皇帝。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一段文字是由明明同学读完本文后搜集、整理而成的,请按照题目要求修改病句。①通过学习《消息二则》,使我明白消息可以分为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②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舒展和阐释。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1)横线①处缺少主语,可删去“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横线②处词语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 球团焙烧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银行金融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整模脱模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试题及答案
- 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电工高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农药制剂操作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花卉园艺指南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现实建筑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件
- 云梯车作业交底
- 弱电智能化建设报价清单
- 应急第一响应人线上理论考试
- 北科大工业生态学教学大纲
- 四个坚持两个维护
- OQC岗前培训知识演示文稿
- 高级家政服务员考试(重点)题库300题(含答案解析)
- 如何做一名理性爱国者课件
- U8开发之单据控件
- 教案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