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图解(jiě)

惆怅(zhàng)

身临其境(jìng)B.片面(piàn)

差异(chā)

情寓于景(yù)C.真挚(zhì)

落空(lào)

朝朝暮暮(zhāo)D.渲染(xuān)

暮霭(ǎi)

浮光掠影(lüè)2、下列句子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取义成人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B.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绕、你的荣光、你的自由。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展现在大家面前。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探索。C.每当他拿出那本自制的复习大全时,同学们总是冷嘲热讽,对此他都不屑置辩了。D.演讲比赛中,他一时忘了词,在大家的注视下,他满脸通红,如坐针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解释为何追逐齐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③给以书,遂成大学④。(节选自《西京杂记》)

【注】①逮:及。②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③资:借。④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腰白玉之环(

)

(2)左佩刀,右备容臭(

)

(3)主人怪问衡(

)

(4)遂成大学(

)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B.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C.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D.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甲】【乙】两文都写了为学之难。结合选文,各举一例说说宋濂和匡衡是如何克服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请写出源自【乙】文故事的一个成语。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甲]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乙]……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众人问报录的,已是家里把屠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去了。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丈人。胡屠户再三不安道:“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范进又谢了邻居。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

乙:

2.甲文中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却置孔乙己与绝境,作者设计这样情节有什么用意?

3.乙文中张老爷一见范进中举,马上就来拜访,并且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银子、送房子。张老爷这样做的目的是(

)A.想巴结新中举的范进,为日后仗势办事铺平道路B.为的是结交新贵,拉拢范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C.拉帮结派,今后好横行乡里,欺压百姓。4.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该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5.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甲文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2)乙文中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

6.甲选文中多次写酒店人对孔乙己“笑”有什么作用?

7.乙选文中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胡屠户,并对张乡绅拜会进行了详细描写,有何用意?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义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2.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仿照画线句的写法,将诗句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