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国道321过境公路改建工程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审核:审批:日期:2016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41、工程概况 41.1工程综合说明 41.2工程概述 51.3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61.4设计方面概述 7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62.1编制目的 162.2编制原则 2.3编制依据 2.4编制内容第二章施工平面布置 20第三章施工部署和管理体系 211.项目部管理机构 211.1施工组织机构 211.2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2.施工准备 222.1技术准备2.2物资准备3.施工部署 223.1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期目标 233.2施工总体安排 233.3工程材料供应计划3.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4.人、机、料使用计划 234.1劳动力使用计划 244.2劳动力投入的保证措施 264.3预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264.4材料投入的保证措施 27第四章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71、总体施工方案 272、路基土方施工方案 272.1路基土方施工流…………………232.2表层清理及现场排水……………….2.3路基土方开挖……………………….2.4路基填筑…………….2.5新老路衔接段路基施工……………..2.6交通组织措施……………………….2.7结构物台背回填…………………….3、涵洞施工方案和方法 3.1圆管涵施工方案…………………….3.2钢筋砼盖板涵方案…………………..4、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5、排水管道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6、路面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6.1级配碎石底基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6.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6.3水泥砼路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7、道路附属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7.1路缘石 错误!未定义书签。7.2人行道板(盲道)铺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7.3交通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7.4路灯 错误!未定义书签。7.5景观绿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8、重点抓好特殊和关键工序施工 27第五章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481.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2.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2.1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2.2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2.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3、高温、雨季施工质量保护措施 483.1高温季节施工质量保护措施 513.2雨季施工质量保护措施 52第六章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531、建立安全责任制 531.1安全保证体系 531.2安全指挥系统 541.3安全组织机构图 551.4.安全教育系统 552、安全保证措施 562.1安全保证制度 562.2有关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562.3施工用电方面的安全措施 572.4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572.5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582.6现场防火、防爆措施 582.7其它安全措施 58第七章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措施 591.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区文明施工工地 592.文明施工措施 593.施工总平面管理 60第八章环保措施 61第九章保证工期措施 611.工期目标 612.保证工期措施 61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624.设备、物质等物质保证工期的措施 62第十章节能、降耗措施 641.劳动力管理 642.材料管理 653.工程预决算管理 654.其它措施 65第十一章危险源清单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651. 危险源分析 65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69第十二章新技术的应用 701、采用新技术的具体措施 702、新技术的验证材料可靠,对节约投资和工期的保证措施 703、对采用新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预见充分,对新技术的实施有安全生产的可靠方案 70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72附图二:施工进度横道图 73附图三:施工进度网络图 74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综合说明1.1.1工程名称:国道321荔浦过境公路改建工程1.1.2建设地点:桂林市荔浦县1.1.3业主:荔浦县交通运输局1.1.4设计单位:广西路佳道桥勘察设计有限公司1.1.5监理单位:1.1.6施工单位:广西建工联合建设有限公司1.1.7结构类型:水泥砼道路1.1.8建筑规模:本项目包括主线和两条支线:主线路线起点位于在建的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荔浦互通出口处,途径土围、井塘、应家厂、钟家、葛家,终点位于国道323线与南环路相交处,主线路线长8.236097Km,主线路基宽度15m,车道宽2×3.75m,慢车道宽2×3.25m,设计速度为80km/h,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支线1起点在井塘处与主线在K2+205.817处相交,途经龙口变电站、县兽医站,终点位于县道156与国道321相交处,支线1路线长1.119367Km,支线1路基宽度10m,车道宽2×3.5m,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支线2起点在龙口水库尾处与主线K5+853.219处相交,途经大岭口,终点位于乡道901与国道323相交处,支线2路线长0.938217Km,支线2路基宽度10m,车道宽2×3.5m,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1.1.9道路结构类型结构类型厚度水泥砼路面(fcm=5.0Mp)28cm封油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级配碎石底基层15cm碎石垫层15cm总厚度81.5cm1.1.10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1.1.11工期要求:工期:730日历天。1.2工程概述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本项目包括主线和两条支线:主线起点位于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荔浦互通出口处,途径土围、井塘、应家厂、钟家、葛家、终点位于国道323先与南环路相交处,主线路线全长8.210054KM。支线一:起点位于井塘处,途径龙口变电站、县兽医站、终点位于县道156与国道321相交处,支线一路线全长1.147465km。支线二:起点位于龙口水库尾处,途径大岭口、拱桥岭,终点位于乡道901与国道323相交处,支线二路线全长0.922113km。主要工程内容及数量工作内容工作量单位特殊路基处理10.3Km路基填筑1814586m3防护及排水8908/5757m3涵洞(含圆管涵、盖板涵)1171m碎石垫层190153m2级配碎石底基层140252m2水泥稳定土基层149427m2路面面层149427m2桥梁工程2*16m/1米/座混凝土下部构造173.6m3混凝土上部构造259m3桥面铺装及人行道604.5m21.2.1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主线路基土石方(10000m3):挖土方:37.2708;挖石方:46.6092;填方:77.3505。水泥混凝土路面(1000m2):106.778。排水及防护圬工(1000m3):2.4912。涵洞(米/道):盖板涵203/6;圆管涵767/27。平面交叉(处):渠化平交4处,简易平交15处。不良地质(米):2481。征用土地:水田179.041亩;旱地166.743亩;果园:5.100亩;林地117.648亩;河流水面0.609亩;农村宅基地11.419亩;集体建设用地14.298亩。建筑物拆迁(m2):4447.8。管线拆迁(1000m):8.96。支线1路基土石方(10000m3):挖土方:1.6197;挖石方:0.085;填方:1.6911。水泥混凝土路面(1000m2):8.7685。排水及防护圬工(1000m3):0.3515。涵洞(米/道):盖板涵19/1;圆管涵31/2。平面交叉(处):简易平交2处。不良地质(米):195。征用土地:水田5.9亩;旱地5.515亩;河流水面2.72亩;农村道路:4.22亩:集体建设用地15.2亩。建筑物拆迁(m2):1565.5。管线拆迁(1000m):2.99。支线2路基土石方(10000m3):挖土方:2.9014;挖石方:0.2178;填方:3.0841。水泥混凝土路面(1000m2):7.5485。排水及防护圬工(1000m3):0.7103。涵洞(米/道):盖板涵19/1;圆管涵89/4。平面交叉(处):简易平交2处。不良地质(米):320。征用土地:水田12.315亩;旱地16.105亩;农村宅基地5.780亩;建筑物拆迁(m2):3972。管线拆迁(1000m):1.4。1.3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3.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桂林市荔浦县境内,为沿线所经过的主要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河流的冲积平原、阶地及山脚台地,地势平坦,具有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特征,下伏灰岩,覆盖层土质肥沃,光照条件好,为荔浦县县境内主要产粮区及经济作物区。1.3.2地质构造本项目所在地沿线地层主要是第四系—河流冲积层为主,其次为坡残积层。冲积层由历史砾石、砂土、亚砂土和粘土组成。坡残积层由灰岩、砂页岩、硅质岩风化而成。本系厚度变化极大,从零至数十米不等。1.3.3不良地质地带本项目所经区域不良地质主要有山谷低洼地及局部分散的软土层。河漫滩、水田和鱼塘的淤泥,沿线经过勘探没有发现崩塌、沉陷、土洞等较大的不良地质现象。以上不良地质病害,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可有消除其产生的危害,对路线影响不大。1.3.4地震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3),本项目沿线区域地震东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可不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采用简易设防。1.3.5气候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为过渡季节。在气候方面具有良好的施工条件。主要气候指数:年平均日照:1472.4小时年平均温度:19.6摄氏度年平局降水量:1424.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16天1.3.6水文和水文地质项目沿线地表水丰富,比较大的地表水体为荔浦河,荔浦河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的老山北麓,自金秀瑶族自治县龙道山小河口入境,从西南流向东北,经上、中、下葡萄。师位、念村、建陵、塔石、新河口、大石古、上金雷、沙垌、荔城、玉雷、上车、下车、铁炉、公赖、山口,于思贡村梅子州流入平乐县境。根据荔浦县水文站1953年建站以来对荔浦河的水文记录,水文站处荔浦河年平均流量为8.54亿立方米,历年最大流量出现在2003年,流量为2380立方米/秒;其1/100洪水频率时流量为2081立方米/秒,对应水位145.9米。项目沿线主要河流有荔浦河。1.4设计方面概述本工程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主线路基宽度15m,车道宽2×3.75m,慢车道宽2×3.25m,设计速度为80km/h,支线路基宽度10m,车道宽2×3.5m,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都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1.4.1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本项目主线设计路基宽15m,路面满铺,宽14m,慢车道面层结构与路面相同;支线设计路基宽10m,路面满铺,宽9m,硬路肩面层结构与路面相同。路基设计标高采用路基中线标高,路面横坡为2%,硬路肩横坡为2%,浆砌片石路肩墙横坡为3%。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设置加宽,加宽类别采用3类。加宽缓和段与缓和曲线同长;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设置相应的超高,超高过渡一般在全缓和曲线内完成,当超高渐变率较小时,缩小超高缓和段长度以保证超高渐变率大于1/330。超高过渡方式: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序

号指标名称主线支线1支线21设计速度(km/h)8060602交点(个)6633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0.855.363.1984平曲线最小半径(米/处)37.892/1150/1400/15平曲线占路线总长比例(%)47.62365.97823.656最大直线长度(m)1849.829160.374572.5611.4.2纵断面纵面设计主要指标如下表:序

号指标名称主线支线1支线21设计速度(km/h)8060602变坡点(个)15543平均每公里变更(次数)1.9435.364.2634最大纵坡(%/处)53.321/13.579/15最小坡长(m)200195248.2176竖曲线占路线总长比例(%)42.10932.63740.6587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3000400080008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5500400080001.4.3路基工程1.4.3.1、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的说明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不同层位的压实度要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第3.2.1条的规定,路基填料要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第3.3.1条的规定,填石路堤要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第3.8.3-1~3.8.3-3条的规定。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项目分类路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重型)

(%)填料最小强度

(CBR)(%)填料最大粒径

(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610下路床30~80≥95410上路堤80~150≥94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61030~80≥95410填方清表后基底应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1.4.3.2、填方路基路基的填方边坡视填土高度的不同,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表3.3.4采用。当路基边缘至坡脚高度≤8m时,坡度为1:1.5;当填土高度大于8m小于20m时,在边坡距路基边缘8m处设变坡点,采用台阶式边坡,设置1.0m的平台,8m至20m当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土质路段,除清除地表杂草树根外,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水平宽度不小于2.0米。台阶底设向内倾斜4%的斜坡。1.4.3.3、挖方路基挖方边坡视边坡高度、地质情况的不同,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表3.4.1、表3.4.2采用。当边坡高度H<10m时,水沟外侧设置1.0m的碎落台,边坡采用1:0.75的边坡坡率;当边坡高度20m≥H≥10m时,水沟外侧设置碎落台,碎落台宽1.0米,边坡采用1:1的边坡坡率;挖方边坡每10m1.4.3.4、土石方计算土石方计算时填方不计路面结构部分体积,挖方已含水沟及路面结构部分体积。涵洞不扣土石方,土石方数量按平均面积法计算,松方系数采用定额系数,填方数量按定额规定,分别乘以相应的松方系数,并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机械施工土石方调配。1.4.3.5、零填用挖方路基除高液限、高塑性土路段对挖方路床0~80cm范围内的土进行换填以外,另对零填路段在填前进行翻挖80cm,并要求回填碾压压实度达到95%;挖方区路床进行翻挖回填80cm并要求压实度达到95%。1.4.3.6、水塘或河沟路基水塘、河沟清淤后回填,采用回填碎石土、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处理,其压实度为最下40cm范围≥85%,其上部分≥90%至原地面齐平。其中碎石土的标准为:1)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2)路床换填的95区碎石土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基底换填的碎石土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为非膨胀土,土的液塑限、CBR等值按填料部位应满足《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要求。1.4.3.7、特殊路基处理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以软土、淤泥为主。这些路段因长期受水浸泡,形成土质为含淤泥质粘土、淤泥,高液限可塑状粘土的软土路段,主要分布于水田、鱼塘、冲槽泉涌处等,设计时主要采用换填砂质土处理方案。1.4.4路基支挡、加固1、护肩墙:为更好的保护路面结构层及方便今后公路养护,本项目在挖方除设置浆砌片石边沟路段外,填方路段设置上底为0.5m、下底为1.33m、外坡采用1:1.25的直角梯形浆砌片石护肩墙(详见标准横断面图)。2、挡土墙:路线主要在填方宽度比较小但填土高度较大的路段设置挡土墙,墙高2~5m,挡土墙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3、路田分界墙:路线在经过水田路段均设置路田分界墙,墙高100cm,墙宽50c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水田路段视排水及灌溉需要设置水沟,水沟与路田界墙合并设置,避免因工程建设影响农田灌溉或雨水直接冲入农田。4、路基边坡防护:填方地段:土质边坡采用草皮防护,并在填方边坡种植灌木。挖方地段:土质边坡采用草皮防护;石质边坡须将开挖坡面松散危石清除干净,避免边坡落石伤及行人及车辆。1.4.5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1.4.5.1、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排水设计目的是为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公路的损害,确保公路排水畅通、结构稳定、行车安全。排水设计遵循了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环境保护的原则,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挖方路段:①路基边缘设置浆砌片石边沟,靠近路面一侧直墙厚度为50cm,高90cm,沟深60cm、沟底宽60cm,外侧坡比为1:0.5的梯形边沟;②过村镇人口密集和通车路口路段设置浆砌片石盖板暗沟,靠近路面一侧直墙厚度为50cm,外侧直墙厚度为40cm,沟内净高50cm、沟宽50cm,底厚30cm,盖板厚度为12cm;边沟沟底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当边沟位于凹形竖曲线内时,边沟应进行加深处理,使其沟底纵坡大于或等于±0.3%;零纵坡的地段,施工时视实地情况,适当调整边沟坡度,设置为0.3%的纵坡,以利于排水.1.4.5.2、路面排水(1)挖方地段的路面排水通过路面及路肩横坡排入路基边沟。(2)填方路段设置路面排水急流槽,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以外。1.4.6路面工程1.4.6.1路面结构组合:结构类型厚度水泥砼路面(fcm=5.0Mp)28cm封油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级配碎石底基层15cm碎石垫层15cm总厚度81.5cm各层竣工验收弯沉标准如下:(1/100mm)结构层控制弯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9.4级配碎石底基层104.5碎石垫层173.1路基顶面2001.4.6.2、对碎石垫层要求未筛分碎石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7中1号级配的规定,最大粒径应控制在53mm以内,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施工时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在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压实度必须达到96%。1.4.6.2、对级配碎石底基层的要求级配碎石的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4中1号级配的规定,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施工时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压实度必须达到96%。1.4.6.3、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材料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中2号级配的有关规定。混合料七天浸水抗压强度设计值:3.0MPa。2)本路段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使用终凝时间相对较长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3)施工时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摊铺要平整,避免集料离散,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实度(≥97%),并严格控制基层的顶面标高和平整度。4)应采用专门稳定碎石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应避免纵向接缝,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10m同步向前摊铺,并一起进行碾压。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时,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养生期结束后,在清扫干净的基层上,应及时铺筑上层结构。其余未尽事宜,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4.6.4、对沥青封油层施工要求1.5cm沥青封油层采用两油两料法施工,设计采用石油沥青,用油量不应低于2.3Kg/m2,确保封油的质量。在施工时,应清扫整理基层,使基层顶面清洁无杂物,及时用沥青撒布车撒油。撒油要均匀,然后人工铺撒石料,压路机进行碾压,如发现不均匀的地方要人工找补,使封层厚度均匀。封层竣工后应加强初期养护以防剥落、损坏。沥青石屑封层的材料及矿料配合比,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1.4.6.5、对水泥砼面层的要求1)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应预先筛分成2~4个不同粒级,然后再组配而成,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其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3.3.2的要求,集料压碎值应小于15%,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应小于15%。细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宜采用河砂(因采用人工砂的砂浆磨光值一般只略大于35,抗磨性不理想,对使用的中、后期的行车安全有影响),其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3.4.2的要求,砂的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5,砂的硅质含量不应低于25%,含泥量应小于2%。水泥应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8d抗折强度不小于7.5MPa,并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3.1.2的要求。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所备的材料进行各项检查及试验,并根据自身的施工素质以及所选材料的情况,参照设计提供的试验资料,依相关规范的要求,按28d弯拉设计强度5.0MPa进行施工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最终的施工配合比。但水灰比不得大于0.46,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施工中所采用的外加剂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的要求。3)施工配合比一经批准确定后,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同一施工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4)雨天;风速在10.8m/s以上的6级以上大风天;现场气温高于40℃或拌和物摊铺温度高于35℃;现场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5)当现场气温高于30℃,拌和物摊铺温度在30~35℃,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施工应按高温季节施工规定进行。当现场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高于5℃,夜间最低气温在-3~56)在施工前,宜储备正常施工一个月以上的砂石料。严禁不同规格的砂石料混杂堆放,严禁料堆积水和受泥土污染。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篷、布或薄膜等防雨器具,以防突发性降雨对新铺筑的路面造成破坏。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可采用幅宽2-6米的滑模摊铺机或三辊轴机组。滑模摊铺宜采用散装水泥,水泥出厂温度不宜高于65℃。搅拌时,水泥的温度不宜高于60℃,低温季节不宜低于10℃8)运输过程中,装卸拌和物的落差高度不得大于2m,应防止漏浆、漏料、离析。当有明显离析时,应经重新拌匀方可用于铺筑。拌和物的运输时间必须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的规定。9)浇筑砼路面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埋设拉杆、传力杆,并在摊铺振捣时防止钢筋变形、移位。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时,采用DBI法插入传力杆;采用三辊轴机组施工,则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安置传力杆钢筋。10)胀缝接缝板应选用能适应砼面板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采用橡胶泡沫板、沥青纤维板、塑胶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的有关规定。12)砼路面的横向缩缝(假缝)应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的有关要求及时切缝,不得迟误。填缝料应选用与砼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嵌入能力强,耐老化、抗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的材料。采用的填缝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有关规定。13)养生可使用较薄的塑料薄膜粘贴封闭养生措施或湿法养生。建议采用湿法养生,用旧麻袋、草席等覆盖,经常保持表面润湿状况。14)路面施工时,在强度达到80%后,用刻槽机刻槽,构造深度D≥0.5毫米。平整度抗滑标准:砼路面的平整度以采用平整度仪检测为准,标准差不大于2.0mm,IRI不大于3.2m/km。其抗滑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构造深度(mm)一般路段特殊路段0.50-0.900.60-1.00注:特殊路段是指急弯、陡坡、交叉口或集镇附近。15)水泥砼路面铺筑过程中其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11.3.3的规定。16)其余未尽事宜,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4.6.6、水泥砼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的设计水泥砼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在沥青路面面层下埋设混凝土板,其长度为4.5m;与混凝土路面相接的一端的厚度与混凝土面板相同,另一端不小于20cm。埋设的混凝土板与混凝土面板相接处的拉杆,采用螺纹钢筋,直径为25mm,长70cm,间距40cm。具体布置详见《砼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接构造图》。1.4.6.7水泥砼路面接缝设计①纵缝:纵缝作为施工缝考虑,构造形式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其构造图详见《水泥砼路面平面尺寸及接缝钢筋布置图》及《水泥砼路面接缝构造设计图》。②横向缩缝:横向缩缝等间距布置,,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构造详见《水泥砼路面平面尺寸及接缝钢筋布置图》及《水泥砼路面接缝构造设计图》。③横向施工缝:根据《规范》规定,每次施工终了或因故中断浇筑砼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在胀缝或缩缝处。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结构与胀缝相同;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其结构详见《水泥砼路面接缝构造设计图》。④胀缝:在邻近桥梁或其它固定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均设置胀缝。胀缝采用传力杆.1.4.7桥梁工程另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4.8涵洞工程在涵洞施工前,须实地放样,校核涵洞的涵底标高、交角及进出口水沟等有关情况,必须经设计确认后方可进行涵洞施工,确保涵洞满足其功能要求。涵洞设计进、出口可能与原沟渠有所偏差,施工时应注意洞口与原沟、渠或路基边沟顺接,以保证流水畅通,特别是排水涵的出口应按图中设计并结合实际地形找到出口,决不允许冲毁农田。涵洞设置时已尽量避开软弱地基处理范围,若有涵洞置于软基上,采用换填的办法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为了避免软基固结沉降造成洞身破坏、洞内积水,施工时应根据软基计算沉降值的一半作为涵洞基础及铺砌的预拱度,并沿涵洞纵向按照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同时也可改用非标准交角,将涵洞移位,避开软弱地基。当涵底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基底采取换填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涵洞设计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原则上,圆管涵及盖板涵基底换填采用级配砂砾材料。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除垫层底部可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确定厚度外,其余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1.4.8.1圆管涵1)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地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2)涵洞顶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应达到95%。(3)施工过程中,洞顶填土厚度小于1.0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4)除岩石地基外,涵洞每隔3~6m设一道沉降缝,缝内填沥青麻絮。1.4.8.2盖板涵1)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能脱模吊运。(2)明涵行车道板顶面应进行拉毛处理,以使涵顶及铺装的砼结合良好。(3)盖板板端与台帽之间的4厘米空隙,待盖板安装好后现浇C20小石子混凝土填塞,使板端与台墙顶紧。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值80%以上,方能进行台后回填,要求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碎石土作填料,其内摩擦角不小于35°,分层夯实。(4)除岩石地基外,洞身和基础应根据地基的土质情况每隔4~6m设沉降缝一道,翼墙与台墙设沉降缝隔开,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断面,缝宽1~2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1.4.9交通安全设施1.4.9.1交通标志1.设计原则1)、以向完全不熟悉路段及周围路网体系的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确保交通通畅和行车安全为设计目的,使驾驶员准确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找到正确的目的地。2)、交通标志应能加强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3)、标志信息以《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为基础,根据本路的实际需要,吸取国内已建二级公路上采用的各类交通标志的实用经验,尽量做到各类标志的设置系统、连续、均衡,诱导、控制车辆,使车辆在车道内安全行驶。4)、在道口前适当位置设注意行人标志。5)、穿越街道村庄、学校路口段,设置村庄、注意儿童和限速标志。6)、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设置急弯、连续转弯警告标志。7)、在平面交叉路口附近设置道口标志。8)、为使全线交通标志美观、整齐,全线交通标志尺寸按设计速度为60km/h进行设计。2.分类1)、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本路段在急弯、连续陡坡、平面交叉、村庄、街道、学校设置相应的标志。2)、禁令标志:限制速度标志、限制轴重标志。3)、指路标志:交叉路口标志、分界标志。4)、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3.材料要求1、标志立柱和横梁:凡钢管外径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和横梁,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焊接钢管,并符合《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88)的要求;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GB8163-1999的规定。标志立柱柱帽与横梁柱帽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板厚采用3mm。2、标志板、滑动槽钢:圆形、三角形及小于1平方米的标志板采用玻璃钢材料、厚度为4mm,底板要求不得有裂缝、起泡、凹痕、变形、粉化及层间分离的现象。并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的要求;板面大于1平方米的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板制作,板厚3mm,滑动槽钢采用LC4铝合金型材,并符合《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800-1997)规定。3、高强螺栓:法兰连接螺栓(包括相应的螺母、垫圈)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栓、垫圈技术条件》(GB/T3194-1991)的规定,材料采用Q235钢。地脚螺栓材料采用Q235钢,螺母、垫圈材料采用35号钢。4、水泥混凝土基础材料: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25,并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有关规定。5、反光标志膜:采用二级反光膜,其回归反射光度值(最小值)、反光膜颜色的角点坐标和标志色泽耐用期应满足交通部《公路交通标志版》(JT/T279-2004)及《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的要求。6、标志板的制作: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与字体均应严格按照《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的标准或规定执行,标志板与滑动槽钢的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与标志版面平整的条件下,可采用锍接或点焊。1.4.9.2交通标线1设置原则本工程项目为双向行驶的二级公路,采用中心黄色虚线或实线,快慢车道分界线采用白色实线,线宽度为15㎝,厚度为2.0mm,其中快慢车道分界线每隔15米应设置5cm的横向排水缝。在靠近学校、人口密集村庄附近设置人行道标线和减速标线,标线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可移动与增减,减速标线厚度为5mm.2技术要求车道边缘线、导流线、减速让行标线和导向箭头采用白色热熔反光型标线材料,中心黄色虚线、实线采用黄色热熔反光型标线材料。1.4.9.3护栏1护栏设计布设原则:路基护栏设置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第4.2.1条设置。路侧有江、河、悬崖、深谷、深沟等路段设置路基护栏。路侧波形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48m。波形梁护栏与桥梁混凝土墙式护栏相接时,桥梁端头两端原则上设置过渡段(BT-2,10.65m);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渡段(BT-2A,10.65m),如桥梁端头紧接民房则可不设。在增设护栏的路段,路基两侧应加宽0.5m,加宽处路肩填土应压实,压实度应不小于90%。2结构设计1).本工程项目全部采用B级防护栏Gr-B-4E、Gr-B-4C,小半径时用Gr-B-2E、Gr-B-2C(详见《路段护栏设置一览表》),护栏立柱采用埋入式和打入式立柱,埋入式用2).波形梁钢护栏采用圆形钢管立柱,标准波形梁尺寸为4320×310×85×3(mm),钢管立柱尺寸为Φ114×4.5×1200(mm)(埋入式)、Φ114×4.5×2100(mm)(打入式)。1.4.9.4轮廓标轮廓标主要有柱式轮廓标和附在波形梁上两种形式,主要引导夜间行车,材料为铪制作,每根柱贴白、黄色反光膜,直线段间距为50米轮廓标反射体的颜色分为白色和黄色,按行车方向,配置白色反射体的轮廓标应安装于公路右侧,配置黄色反射体的轮廓标应安装于公路左侧。1.4.9.5道口标柱设计道口标柱设在公路沿线较小交叉路口两侧,用来提醒主线车辆提高警觉,防范小路口车辆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道口标柱桩采用冷轧无缝钢管。1.4.9.6其他包括公路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全部采用C20砼预制。公路里程碑每公里于右侧设置一块,百米桩每100米于公路右侧设置一块,公路界碑每200米于公路两侧各设置一块。1.4.9.7交通信号控制地下管线及信号控制、监控设备设计交通控制:利用现代化设备服务于道路交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检测诱导等。交通控制管线:为铺设连接交通控制主控设备(如交通信号机等)与对应各种受控设备(如信号灯、检测器等)之间的电缆、光缆而埋设于地下的各种管道及接线井。交通控制管线设计的主要内容:1).交通信号控制地下管线分为路段交通管线和交叉口过街管线。路段交通管线主线段用单管,与电信管线共沟,连接到各监控点的分支用两根管,过路时用六根。2).交叉口用信号灯进行多相位控制,信号灯采用方向指示信号灯,交通渠化路口的人行横道灯采用一组两灯、非运动图案。3).电缆沟敷设管线详见交通平面图,与受控设备连接。4).路段七孔梅花管宜与电信通信管道共沟或者临近布置,不得与电力、给排水、国防通信等管线靠近。5).接线井为直径800mm6).交通信号灯管线的预埋工程包括电缆及管的预埋、信号灯杆基础及其预埋的预设、电缆沟检查井的预设。7).车道信号灯的支撑杆距路面高度为6.5m,伸臂长度6m8)、电子警察设置于交叉路口停止线前15米与20米之间,支撑杆距路面高度为6.5m,伸臂长度6m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1.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体现了我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实现。2.2.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基建程序和遵守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符合国内招投标的规定;(2)根据工程特点,因地制宜提出施工方案,并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3)努力提高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4)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5)施工中尽量考虑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文明施工。2.3编制依据(1)国道321荔浦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北环路)招标文件及其它有效补充文件。(2)招标设计图纸。(3)现场踏勘实际情况。(4)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件。(5)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定。(6)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2.4编制内容通过现场踏勘及对招标文件、图纸、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研读,在上述编制原则下分别对施工组织总体规划、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性技术措施、施工总进度安排、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整个工程在质量和安全上得到保障,施工工期如期完成,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达标。第二章施工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内容包括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堆停放场以及施工道路、水电布置。整个施工路段合理划分,针对现场条件,材料应分批来料堆放使用形成流水作业,缩短运距,尽量避免场内重复。大型施工机械、材料、构件尽可能放在使用地点,就近运转利用。附图一第三章施工部署和管理体系1.项目部管理机构1.1施工组织机构自工程进场之日起,我项目部将以最快的速度组建强有力的生产调度、技术质量施工组织机构,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1.2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按项目法管理成立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标段的施工组织指挥工作。项目经理部设7个职能部室: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的施工调度、技术指导、测量放样;安全环保部负责工程的安全检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质检部负责工程的的质量检验和检验资料整理;计财部负责工程的工程计量、统计、验工计价、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物资设备部负责工程物资、设备保障;综合办公室负责后勤、拆迁、地方关系、文秘、接待、治安和卫生防疫等工作;试验室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办公室计财部质检部试验室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作好调查工作: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地上、地下情况调查,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2)在公司总工程师的带领下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技术规范。(3)熟悉、会审施工设计图纸,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勘察现场,进一步深化施工技术方案,使方案更可行,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节省成本,提高工效。(4)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出详细的月、周施工进度计划,设备进场计划,劳动力调配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实行“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节点工期。(5)项目经理部与业主及设计单位办理好水准点控制桩的交接手续,并在现场建立符合施工精度要求的高程控制网,导线控制网,设置临时水准点和各种控制桩。(6)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2.1物资准备根据本工程的工种进度、质量要求及地域环境、工作量确定施工机械、器具及设备、周转料、模板体系、材料供应商、材料供应方式及供应计划。2.1施工现场准备(1)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上下水源、电源、水准点和控制桩,架设水电线路和各种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2)清除现场障碍,搞好场地平整,围护好场地,注意环境卫生、场地整洁。(5)认真组织测量放线,确保定位准确,做好控制桩和水准点的保护。(4)做好施工便道,排水(全现场的排水措施),合理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力争达到文明工地标准。(5)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施工现场控制网的测量,妥善设立现场永久性桩位,为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创造条件。(6)了解工程内的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情况,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施工部署3.1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期目标3.1.1质量目标: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3.1.2安全目标: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设备、火灾、交通事故;杜绝重伤事故,杜绝重大工程事故。3.1.3文明目标:严格执行桂林市文明施工要求,争创文明施工工地。3.1.4工期目标:按招标范围内工程内容全部施工完成,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5月17日,合同总工期为730天。3.1.5管理目标:按“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模式进行管理,按“工程项目法”组织文明施工。3.2施工总体安排(一)施工顺序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工程工期以及现场的情况调查,本工程施工工艺总流程见下图。(二)施工生产部署(1)路床土方施工线路范围内的不良土质应挖除,重新填筑至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密实度。(2)路面基层施工路面基层采用现场集中厂拌运至现场摊铺碾压方法。(3)路面施工路面水泥混凝土采用在现场集中拌合站搅拌,运至现场摊铺成形。(4)工地仅作土工试验、含水量测定、试块制作等简单检验工作,主要检验和试验由本公司中心试验室完成。本工程施工工艺总流程图场地平整场地平整生产临设搭设定位测量防护工程路基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路面工程竣工验收3.3工程材料供应计划(1)水泥:根据招标文件要求采用合格水泥。水泥使用前应按规范必须进行进场检验,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分期分批组织进场。(2)砂石料及土石料:采用当地现有的砂、砾石及碎石,使用前应进行材料二次检测,合格材料才可使用。填筑的土料应根据业主指定取土点取得的合格土石料。(3)材料用量计划以施工图预算工料分析用量为准,生产施工中根据生产进程分期分批进场使用。3.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内容包括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堆停放场以及施工道路、水电布置。整个施工路段合理划分,针对现场条件,材料应分批来料堆放使用形成流水作业,缩短运距,尽量避免场内重复。大型施工机械、材料、构件尽可能放在使用地点,就近运转利用4.人、机、料使用计划。4.1劳动力使用计划工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路基填筑防护排水路面基层路面面层涵洞桥梁工程交安设施土方工5030201010机械操作工6466466司机201020201085砼工2030301010钢筋工202015模板工10101510电工2222222砌筑工50401010杂工303030303055总计10812688881668673劳动力使用计划表4.2劳动力投入的保证措施我公司有一大批专业的职工,且各专业工种配备齐全。本项目使用的劳动力由公司统一调配安排,组织民工施工队伍进行劳务作业,能够确保劳动力的投入。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别组织多工种工人分批进场,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等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上级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规法纪。施工人员一旦进场,无特殊情况不允许调换,若因工作需要而不得不更换的人员,要经过业主和监理的同意后方可调动,以保证施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4.3预计使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和实验检测设备设备名称规格、功率及容量单位最低数量要求No1水准仪台4全站仪台2土工试验设备套375KW以内推土机台3135KW履带推土机台415T以上振动压路机15T以上振动压路机台3光轮压路机YZ18振动压路机台20.6T手扶式振动台0.6T手扶式振动台台3120KW以内平地机120KW以内平地机台3单斗挖掘机0.6m3以上履带式挖掘机台2履带式单斗挖掘机2.0m3履带式单斗挖掘机台3轮胎式装载机3.0m3轮胎式装载机台4自卸汽车装载质量8T以上台12自卸汽车装载质量8T以上12T以上台16砂浆拌和机砂浆拌和机台3洒水车CA141台2空压机6m3台4风动凿岩机YT24台4强制式砼搅拌机Jw350L以上台5砼路面三轴摊铺机L=400台3振捣机混凝土可调自动排式振捣机台3精抹平机内燃式精抹平机台4速刻纹机自行式调速刻纹机台2路面切割机混凝土高速路面切割机台2钢模组合钢模块1000钢筋调直机钢筋调直机台2载货汽车载货汽车台4平板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台6磨光机磨光机台475KW发电机组75KW发电机组套2150-200T压力试验机台2弯沉检测设备套2集料试验设备套24.4材料投入的保证措施项目经理部拟成立一个材料管理领导小组,由材料部专门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好各种材料、半成品的进场时间,并确定仓库及堆放面积和地点。组织好材料货流,安排好运输计划。同时严格按质量、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入库,不合格的材料一律禁止入库。公司对该项目予以全力支持,计划从自有资金中拨出前期的材料款,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每次业主拨付的工程款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4.5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投入的保证措施4.5.1项目部使用的施工机械由公司统一调配,保证按工程施工需要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并留有余地。4.5.2成立机械维修班,常驻施工现场,并三班倒作业,为施工服务;4.5.3机械零部件要有针对性,对易损易坏的零件仓库有一定的储备;4.5.4公司投入充足的流动资金,首先保证本工程施工机械材料的需要;4.5.5在施工过程中,如机械仍不能满足进度时,公司及时从另外的项目部及时调入,不因机械的不足而影响本项目的工期。4.5.6主要施工机械的数量、型号等,应与计划相符,若监理认为进场的施工机械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时,项目部要及时增加机械。第四章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总体施工方案本工程内容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绿化等道路附属,规模大,必须合理安排,精心施工,保证施工连续和紧凑,才能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总体施工方案拟分为四个施工阶段:第一阶段测量放线,主要进行全线耕表土、素填土、鱼塘淤泥等清理工作以及第二阶段为涵洞施工,路基土方回填等;第三阶段为路基结构层、水泥砼路面的施工;第四阶段为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工程等道路附属工程。2、路基土方施工方案本工程路基土方施工采用挖掘机挖自卸汽车装运施工方法。2.1路基土方施工流程路基土方施工将表土及建筑垃圾清理、分层开挖、装运一条龙机械化施工。施工流程如下: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测量放样→场地清理→施工便道处理→表层土清挖→路基挖填、压实→土工试验→检查验收。2.2表层清理及现场排水(1)用推土机清理需挖、填地段的建筑垃圾、树根、杂草等杂物,局部地段可采用人工清理。(2)场地内需注意雨水的排除,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来设置排水沟,以便将水直接排至场外,或流至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使场地保持干燥。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开挖过程中应使工作面形成一定的横向、纵向坡度,以利于排水。2.3路基土方开挖(1)路基施工过程包括道路土方的开挖及回填、表层清淤及回填等。采用反铲挖土机挖土,推土机推土及自卸汽车装运土方。(2)挖方路床面以下土质不良时,应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用清除后换填好土的方法进行处理。(3)路床边应及时修筑边沟、排水沟,不得使路基附近积水,不得冲刷路基。(4)路床开挖时须严格控制路基设计高度,若有超挖,应用与挖方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压实至规定要求的密实度。当路床范围内土质不能满足填筑要求时,应挖除换填或挖松掺生石灰填筑压实。(5)旧路面采用路面破碎机破碎后再用反铲挖掘机挖除,在旧路面、混凝土或其他硬质材料上铺筑路堤时,表面应翻松15cm深,并精细破碎,予以整形,压实到压实度要求。2.4路基填筑(1)路基填筑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施工方法,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为30cm。填筑摊铺、平整用推土机施工,分层摊铺后应及时碾压合格,碎石的密实度要求不小于规范要求,不应有长时间间隔,以保证工程质量。(2)填(3)路基基底有积水时,应将水排除疏干。当路基基底是淤泥时,采用挖除淤泥的方法进行处理。(4)对采用的填筑材料进行压实和试验,土石混填、填石是主要类型的填筑,应对每种类型的填筑进行长度不小于100米(全幅路基)的试验路段。根据试验确定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优含水量及碾压速度。碾压前对填土层各项数据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才能碾压。(5)施工路段内路床碾压采用压路机,碾压时由两边中间沿纵向进退式进行,先静压后振动压,由弱振至强振,先慢后快,应纵向重叠50cm。每填筑到一定厚度,须使用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强夯冲击碾压,只有沉降量及密实度在要求之内,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对即将填筑至路基顶面标高的路段,应预留20-30cm填土进行碾压,待冲碾结束后再进行整平,用YZ18振动压路机再对预留的20-30cm填土进行碾压,并使之成形。(6)路基填筑过程中每一层工作面应做成中间高的双向横坡,以利排水。(7)路基基底及路基每一层施工完成后,应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如不合格,应及时补压,再做试验,直至合格为止。(8)路床土方工程施工完成一段,应检查测量路床面的中心线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并对路基进行整平,为路面施工做好准备。2.5新老路衔接段路基施工(一)施工措施(1)挖台阶施工:在新老路堤衔接处挖约高30cm,宽50cm的台阶,采用机械与人工机械结合的开挖方式,以确保台阶的连续性。(2)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在新老路堤衔接处的填筑,松填厚度在30cm以内,压实厚度在20cm左右。2.6交通组织措施(1)进出车辆在地形较宽处设出入口,每个出入口设明显交通警示标志并派专人跟班指挥进出车辆,确保不发生交通意外。(2)开挖沟槽四周设警示牌,并封闭开挖面,晚上设安全地区红色警示灯,24小时专人巡视督导行人安全,确保不发生意外。2.7结构物台背回填(1)压实机械因台背回填施工场地和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要求,一般不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常用的压实机械有:1)手扶和自行式小型振动压路机、人工夯,一般用于回填宽度小于2m或其他大型机械无法到达的场合。2)10t、12t自行振动压路机,用于回填宽度大于2m的场合。它工效高,压实质量好,是台背回填采用最多的一种压实机械。(2)压实方法台背回填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方法。1)分层厚度考虑到压实机械类型及填料和路基的接头处理,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0mm,分层压实。2)压实遍数压实遍数与压实机械、填料级配、含水量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试验确定。小型压路机碾压7~9遍,中型压路机碾压5~7遍,即可满足压实度≥95%的标准要求。3)碾压速度压路机碾压时的行进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20~40m/min。(3)填料回填方式及与路基接头处理在施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填料回填应尽量与相关路基填筑同步进行。一般可按两层台背填料一层路基进行,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是接缝处两侧要平,否则该处很难达到压实度标准。当路基已填筑至相当高度再进行台背回填时,就存在一个填料和路基接头处理的问题。一般做法是:先按1:1削坡,把路基端部的松散料清除掉,直至露出硬茬,然后开挖成向内倾斜的台背(台阶宽度、高度为不超过2个压实层厚度),并将台阶土压实,使其压实度大于95%,再按规定进行台背回填。(4)台背回填现场控制1)填料层厚度和宽度控制台背施工完毕通常用乳化沥青或冷底子油进行全断面涂刷以提高其防水效果,然后台背两端按15cm一层分别用红色油漆标出回填层次,回填宽度和厚度可每两层作一标注,以便随时检查。2)压实度控制严格按照标准压实遍数和规定速度进行碾压,若达到标准压实遍数后压实度不合格,可多压2~3遍,重新测定压实度。若压实度仍达不到规定要求,应检查填料级配是否合格或其含水量是否偏小。不满足要求应将该层材料翻起重新调整颗粒级配或含水量再摊平、碾压。实践证明,颗粒级配较好、最佳含水量时,较易压实且效果较好。对于压路机不能到达的部位,如翼墙与台身拐角、填料两个端部等处,可采用汽锤、蛙式夯等夯实。3.涵洞施工方案和方法3.1圆管涵施工方案(一)施工顺序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坑,圆管涵从业主指定的厂家购进,并分批抽检,进行三点抗压试验,汽车运输、吊车安装。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挖基→验收→铺设垫层、浆砌底座→验收→吊装圆管涵→验收→回填(二)施工方法(1)开挖基础:a.在开挖基础前,准确放出中线位置,并用十字栓桩,进行精确的位置、高程控制。b.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开挖时测量人员及时放出基底高程,严禁超挖现象发生。基础开挖后,如基底承载力不够,则视具体情况作换填石灰处理,垫层的厚度、宽度通过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所得。换填石灰时,石灰与土的比重按体积比3:7,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拌合好后灰土混合料采用运料车运输,人工摊铺整平,每层摊铺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灰土的压实度采用小型气夯进行夯实,达到监理工程师认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措施来处理地基。(2)基础模板与支架:a.基础砼采用强度大、刚度好、尺寸标准、周转率高的定型组合钢模,组合钢模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b.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c.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位移凸出,支立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