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澈(chè)

踪迹(zōng)

模样(mó)B.掺和(he)

寂寞(jì)

泥潭(tán)C.开辟(pì)

幽光(yōu)

安慰(wèi)D.掘起(jué)

女娲(wā)

泥浆(jiàng)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竹筛

腋下

猜想

废寝忘食B.脑髓

走廊

秕谷

众目葵葵C.确凿

锡泊

陌生

饥肠辘辘D.狼呗

企盼

灌溉

威风凛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场阔别已久的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虽说伴有些许寒凉,但仍然是最轻柔的乐章。B.“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对“立春”都非常重视。C.贸易圈内人士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咄咄逼人的举动正在毁掉他达成任何长期贸易协议的机会。D.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三创一建”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变化。B.开展“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C.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D.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1)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歧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__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开阔画面。

(7)孔子教育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他说:“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鹿亦有知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①,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②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因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节选自张潮《虞初新志》)

【注释】①秋祭:在秋天祭祀天地。

②旬日:十天。

1.为下面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例句《古代汉语词典》部分义项正确义项(1)屠自后断其股A.车辐靠近毂的较粗的部分

B.大腿

C.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D.古代数学名词▲(2)止增笑耳A.脚

B.停止,停留

C.阻止

D.仅,只是▲(3)鹿稍长,甚驯A.厉害,严重

B.超过、胜过

C.很

D.什么▲(4)至暮必归A.到

B.达到了极点

C.极,最

D.通“致”,招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是夜鹿去,遂不归。

3.“鹿亦有知”体现在哪些方面?

4.小故事往往蕴含丰富的寓意,你从《鹿亦有知》这则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怒。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贴起来。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几个月里,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原文有改动)【链接】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1.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时间情节心理/表现外婆去世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暗暗生母亲的气那天晚上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_______________初夏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如刀割

2.下列对《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段采用了插叙的叙述顺序,补充交代了积压在她心里的问题得到了答案这一内容。B.文章中的外婆,母亲和“她”都是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C.本文以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展开对“母爱”的回忆,表现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理解和层层深入的认识。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3.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1)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答: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答:

4.《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一文中的A处划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B处划线句,在描写方法上具有相似性,请加以赏析。

答:

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③怜:可怜。④傍:靠近、接近。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B.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C.诗歌表现了作者登高的愉悦心情。D.第三句开头“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更显思乡之切。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B.最后一句承接前句,实写了一幅战乱图画。C.诗句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D.本首诗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诫子书》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等。该文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