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微专题训练130栽培
一、单选题
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根系裸露
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该栽培方式使植物根系吸收养分速度
更快,能使作物生长量、生物量得到大大提高。下图为气雾栽培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养分状况D.透气状况
2.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优势有()
①节水、节肥②减少资金投人③减少病虫害④提高产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D结合材料分析,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是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
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根系裸露在空气中,是气生根,吸收养分速度更快,主要改良的是透气状
况,使根部吸收养分,D正确;气雾栽培没有改变养分状况、热量条件、光照条件等,A、B、C错误。故
选D。
2.D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植物吸收养分速度更快,且减少浪费,优势有节水、节
肥,①正确;营养液雾化设备会增加投入,②错误;根悬在空气中,减免了基质对病虫的滋生与传播感
染,减少病虫害,③正确;生长速度快,有助于提高产量,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D。
电气栽培大棚(如图)是在大棚的地面上支起裸露的铜电网,电网在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流能杀死空气
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也能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光合作用。一公顷的电气栽
培大棚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但目前在我国电气栽培大棚推广面积有限。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蜥本一豢
・k3f铜纹二
丫丫Y丫
^3
3.与传统大棚比较,电气栽培大棚可以
A.延长作物生长周期B.改造不利热量条件
C.改善作物品质D.改良作物品种
4.下列农作物中,不适宜在丹东的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的是
A.水稻B,火龙果C.草莓D.蔬菜
5.我国电气栽培大棚推广面积有限的原因是
A.电气栽培技术不成熟B.电气栽培大棚建设成本高
C.电气栽培对农民技术要求高D.电气栽培大棚使用成本高
3.C根据材料信息,与传统大棚比较,电气栽培大棚能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且能促进光合
作用,作物病害减少、品质改善,故电气栽培大棚可以改善作物品质,C正确;降低气温才可以延长作物
生长周期,电气栽培大棚和传统大棚都有提高棚内气温的作用,不能延长作物生长周期,A错误;电气栽
培大棚和传统大棚都有提高棚内气温的作用,改善热量条件,B错误;作物品种不能通过电气栽培大棚改
良,D错误。故选C»
4.A根据材料信息,目前在我国电气栽培大棚推广面积有限,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不适宜丹东的电气栽
培大棚中种植,水稻是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不适宜在丹东的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A正确.火龙果、
草莓和蔬菜单位面积产值高,可以选择在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故选A。
5.B根据材料信息,电气栽培大棚(如图)是在大棚的地面上支起裸露的铜电网,电气栽培大棚建设成
本高是我国电气栽培大棚推广面积有限的原因,B正确;电气栽培技术已经成熟,A错误;电气栽培关键
在裸露的铜电网建设,对农民技术要求不高,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一公顷的电气栽培大棚每天需要消
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电气栽培大棚使用成本不高,D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生产技术中,采用大棚改善热量条件以满足作物生长;利用农业技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
物的适应能力并提高产量和品质
沟垄集雨栽培技术可将有限的降水蓄积于土壤,供作物生长发育之用,增产效果显著。下图为沟垄集雨
栽培技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作物
6.下列地区中,最适合采用沟垄集雨栽培技术的是
A.云贵高原山间盆地B.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
C.三江平原D.闽浙丘陵区
7.下列做法可以有效提高集雨量的是
①增加垄宽②增大沟深③加大垄高④垄上覆膜⑤沟上覆膜
A.①⑤B.②③C.③④D.①④
6.B由材料可知“沟垄集雨栽培技术”主要是解决当地降水不足的问题,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为我国非
季风气候区,降水不足,故B正确。云贵高原山间盆地、东北三江平原和闽浙丘陵区降水较为丰富,属
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因此不必用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故A、C、D错误。
7.D读图可知,垄面为集雨面,垄面越宽,集雨量越大;垄上覆膜可减少集雨面雨水下渗,增加流入
沟内的雨水量,集雨效果好,故D正确。
水培蔬菜(下左图)是指蔬菜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提供养分
等进行栽培的蔬菜;气雾式栽培(下右图)是将混合了营养液的水进行高压雾化后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
上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作物的根系直接悬挂于栽培容器的空间内部,通过根部接触气雾来满足生长所
需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水培和气雾式栽培的优势是
①技术难度小
②节约土地资源
③水肥流失少
④生产成本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水培蔬菜与气雾式栽培蔬菜相比
A.易传播根系病害B.农药使用量更小
C.更加节水节肥D.种植环境的局限小
8.B根据材料,“水培蔬菜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气雾式栽培作物的根系直接悬挂于栽培容器
的空间内部”,则相对于传统的栽种方式,节约土地资源,②对;根据材料,“水培蔬菜的营养液在管
道中循环”,“气雾式栽培是将混合了营养液的水进行高压雾化后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因此相对
于传统的栽培方式水肥流失少,③对;根据材料,两种栽培方式比传统栽培方式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
高,①④不对;故选B。
9.A根据材料,“水培蔬菜的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气雾式栽培是将混合了营养液的水进行高压雾
化后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则水培蔬菜与气雾式栽培蔬菜相比,易传播根系病害,A对;从题中看,
水培蔬菜易传播根系病害,则可能施用农药更多,B不对;根据两者营养的提供方式,气雾式栽培采用高
压喷雾的方法更有利于节水节肥,种植环境的局限更小,CD不对。
故选Ao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明确水培蔬菜和气雾式栽培蔬菜的栽培方式,营养的提供方式等,利
用已有知识,找出两种栽培方式与传统栽培方式的区别,并把两种栽培模式相区别。
葡萄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
外。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葡萄最需要()
A.充足的雨水B.太阳辐射强C.低温的环境D.肥沃的土壤
11.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优势有()
①降低栽培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②提高栽培园中的气温,为葡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③不利于病菌繁
殖,从而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④改变光照条件和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0.B据材料可知,葡萄避雨栽培可以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
度的光照,所以葡萄最需要强太阳辐射,B选项正确;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
下再排出园外,说明对水分的需求较少,A选项错误;葡萄为亚热带水果,低温条件不能满足其生长需
要,C选项错误;对土壤的要求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B。
11.D材料中提到“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除园外”,由此可以确定①的说法正确;材料中提到“该
技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由此可以确定
③的说法正确;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不是整体都在薄膜里面,所以不会提高栽培园中的气
温,②错误;塑料薄膜不会改变光照条件,④错误。综上可知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
Do
蔬菜起垄栽培技术,是在田地上起垄,垄面种植蔬菜的一种栽培技术(图a);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
集雨沟播技术,是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蔬菜为一体的栽培技术(图
b)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垄
ab
12.蔬菜起垄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
A.土壤温度B.土壤埔情C.土壤肥力D.土壤紧实度
13.最适宜推广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集雨沟播技术的地区是()
A.广东B.云南C.陕西D.湖北
14.影响上述两种蔬菜栽培技术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12.A由图可知,蔬菜起垄栽培,垄体较宽厚,垄面及垄缘接收的光热较多,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A正
确;土壤墙情主要是指土壤含水量的大小状况,土地垄面打松,土壤空隙增多,水流下渗快,蒸发加
强,表土含水量减少,B错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有机质含量,与技术运用无关,C错误;在田
地上起垄,翻耕土壤,会降低土壤紧实度,D错误。故选A。
13.C该技术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膜面汇集雨水,抑制水分蒸发,主要是相对干旱地区的一种蓄水保
墙的技术措施,适用于相对干旱的地区。故选Co
14.C结合材料分析,蔬菜起垄栽培技术,垄面种植,垄沟排水,适用于相对湿润地区;旱作蔬菜全膜
双垄三沟集雨沟播技术,蓄水保埔,垄沟种植,适用于相对干旱的地区。故影响两者适用地域差别的主
要因素是水分差异,故选C。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电气栽培技术试验。在电气栽培大棚中(下图),农作物生长在裸露的铜
线下,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在植物内部,
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碳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
动有所增加。目前在我国,一公顷的电气化温室大棚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但考虑
到硬件成本问题,未在所有大棚中开展电气栽培技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发展电气栽培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
A.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B.加快作物生长,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作物品质D.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格
16.目前,在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可能是
A.小麦B.牧草C.棉花D.蔬菜
17.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是
A.气候B.土地C.资金D.能源
15.C本题考查现代农业的相关知识。电气栽培技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与延
长作物生长周期无关,A错误。根据材料“考虑到硬件成本问题,未在所有大棚中开展电气栽培技术”,
可推断电气栽培技术硬件成本高昂,生产成本会提高,B错误。由材料可知,使用电气栽培技术“能杀死
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可以减少病虫害,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作物品质,C正确。增加
科技投入与提高产品价格之间无必然联系,发展电气栽培技术也并不是为了提高产品价格,D错误。故
选C。
16.D由上题分析可知,电气栽培技术可以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品质,但会使得生产成本升高,所
以,电气栽培技术适用于高利润农作物的种植。蔬菜种植区分布在城郊,距城市近,市场广阔,经济价
值较高,适合使用电气栽培技术。而小麦、牧草、棉花分别属于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纤维作物,种植
面积大,产量大,经济价值较低。故选D。
17.C气候条件适合发展电气栽培大棚,A错误。西部地区土地和能源有优势,不是推广电气裁培的障
碍,B、D错误。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是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
C正确。故选C。
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等轻质材料为育苗基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赛液,采用机械
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适合的土壤条件的地方,如沙漠、荒
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可进行无土栽培。大都市的近郊和家庭也可用无土栽培法种植花卉。读
图完成下列小题。
18.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好营养液,而对于不同的植物而言,营养液的成分又有所不同,说明
发展无土栽培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B.政策C.水源D.资金
19.在大都市近郊大力发展无土栽培的核心功能是
A.调节局地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提供园林欣赏景观,增加旅游收人
C.产出农产品,满足城市市场需求D.取代土壤环境,减轻对土地的压力
18.A根据材料,“无土栽培是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而营养液的配置是
技术的核心,是无土栽培发展的关键,因此发展无土栽培农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A对;政策可以推动无
土栽培,但不是主导因素,B不对;根据材料,“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可进行无土载培”,因此对
水源要求不高,C不对;资金投入可以保证无土栽培的实施,但不是主导因素,D不对。故选A。
19.C无土栽培对温度水分等要求较高,往往是在温室中栽培,故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提供园林欣赏
景观的意义都不大,A、B错误;城市人口集中,对农产品需求量较大,无土栽培可以产出农产品,以满
足城市市场需求,C正确;无土栽培不可能取代土壤环境,D错误。故选C。
“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
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疆吐鲁番市托克进
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TC,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
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o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C.适宜精耕细作,商品率高,收益高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
21.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D.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20.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
40%”,投入资金多,不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A错误;“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
植,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B正确;由材料“被延迟”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
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可知,说明投入资金较大,商品率高,收益高,不适宜精耕细作,C错误;为延长蔬菜
瓜果的供应期不能提前上市时间,D错误。故选B。
21.A本题考查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分析:结合材料,针对农户,可以从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方
面,分析托克逊县“秋延迟”的农户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因此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发展网络营销,形成自主品牌、发展蔬菜加工,提高附加值等措施,可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加大资
金投入,培育的新品种,是该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但不是农户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不合理。故
选Ao
山东省某蔬菜基地在大棚中开展电气栽培试验,在蔬菜大棚屋顶下将裸露的铜线(高出地面约3
米)水平延伸开来,这些铜线通电后可产生高达500伏的快速正电荷,产生的高频电流能够杀死空气或
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加快植物代谢活动。测定结果显示,通过铜线内的电流比智能手机的工作电流
还要低。下图示意电气栽培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绝缘体
♦♦♦+Wtt+♦++
促进光合作用
电气栽培原理示意
22.实验表明,电气栽培可促进农业
A.缩短生长周期B.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产量和质量D.增加土壤肥力
23.电气栽培最适宜推广的农业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B.花卉园艺业
C.种植园农业D.牧场放牧业
24.目前制约电气栽培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为
A.产品销售B.后期管理
C.前期投入D.生产安全
22.C题意中得知,电气栽培可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加植物新陈代谢。A选项:植物新陈代谢加
快,加快植物生长速度,使植物植株、果实增大,但植物的生长周期,如植物的开花、结果现象受自身
的因素和外界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并不会因为新陈代谢加快就提前,A错误。B选项:通过题意得知,与
传统蔬菜种植相比,电气栽培并不会降低成本。B错误。C选项:电气栽培植物新陈代谢加快,加快植物
生长速度,使植物植株、果实增大,病虫害减少,会提高产量和质量。C正确。D选项:电气栽培与传统
栽培相比,根据题意可知,两者对土壤肥力影响无异。电气栽培甚至更消耗地力。D错误。故选C。
23.B电气栽培对农业设施要求严格,生产成本高。最适宜附加值高的农业类型采用。四选项中,花卉园
艺业附加值高。故答案为Bo
24.C根据题意得知,电气栽培对农业设施要求高,前期投入大。这是影响其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
产品销售对电气栽培的影响影响较小;后期管理方便,不会影响推广;测定结果显示,通过铜线内的电
流比智能手机的工作电流还要低,生产安全不会制约其推广。故选Co
气雾栽培(下图)是一种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无土栽培模式。它运用计算机环境模拟技术为作物
的生长创造最佳的水肥气热环境,使植物的生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提高,实现生物量的快速积
累,提高作物产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气雾栽培技术在农业上的发展及应用主要得益于()
A.技术水平的提高B.消费需求的改变
C.环境改善的要求D.国家政策的支持
26.城市郊区采用此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其最主要理由是()
A.农业用地租金低B.地下水位下降快
C.临近城市需求大D.人才众多薪资高
25.A据材料分析可知,气雾栽培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这得益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故A正确,BCD
错误。
26.C城市郊区的地价随着城市整体扩张而逐渐攀升,所以土地租金也越来越高,故错误;该农业类型
为节水农业,因此地下水并不是该农业类型选址的主要因素,故B错误;城市中的人口多,农业市场广
阔,故C正确;该类型为高度自动化的新型农业,所以劳动力并不是该农业类型选址的主要因素,D错
误,故选C。
“空中西瓜”采用立体栽培技术,让西瓜吊在空中生长,从而增加西瓜藤的爬蔓面积,提高单位面
积种植密度。瓜形漂亮,鲜有阴阳面。右图为“空中西瓜”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7.“空中西瓜”,鲜有阴阳面,主要是改善了()
A.地形B.热量C.土壤D.光照
28.与传统大棚爬地栽培的种植模式相比,立体栽培的优势不包括()
A.提高单产B.减轻病虫害C.降低成本D.增加通风性
27.D根据材料信息,“空中西瓜”,吊在空中生长,相对于传统的地面生长,有利于西瓜各个部位接
受太阳光照射,因此鲜有阴阳面。故选D。
28.C与传统大棚爬地栽培,减少了植株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种植密度,从而提高单产,A正确;吊
在空中,减少了病虫害发生几率,B正确;相对于传统爬地栽培,设备投入大,成本提高,C错误;吊在
空中,增加通风性,D正确。综上所述,立体栽培的优势不包括C,故选C。
在温室中无土栽培甘薯是近年兴起的农业科技。其原理是温室内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给予充
足光照,生长薯叶;下层遮光供水保湿,生长块茎(如图)。利用红薯根系功能分离与连续结薯技术,将
红薯由传统的土壤栽培转变成营养液栽培,使水生根系吸收养分和储积养分的两大功能分开,既方便采
收,又可实现多年连续结薯,产量可以提高数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利用红薯根系连续结薯技术的显著优势是
A.增大温室内上下层温差
B.减少温室内光线污染
C.提高产品品质
D.提高经济效益
30.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温室生产甘薯具有的优势是
A.投资减少B.上市较早
C.劳动量小D.无病虫害
29.D红薯无土栽培连续结薯技术,打破几百年传统栽培红薯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红薯块根的产量和品
质,既可用于设施环境下块根类作物的周年生产,也可用于露地单茬生产,培养出的“红薯树”实现了
“空中结薯”,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科普价值.空中结薯的好处是避免了采收红薯连秧一起收获的一次性
弊端,只要保留薯秧就能实现连续收获和优质高产,其显著优势是提高了经济效益。故选D。
30.B温室生产的优点是温度相对较高,满足植株生长所需要的热量,因此可以提前上市,同温室蔬菜一
样,B正确;投资会更多,因为要保证甘薯生长的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A错误。温室生产甘薯一样
需要劳动力,C错误。甘薯的生长过程中一样会有病虫害,D错误。故选B。
【点睛】拓展延伸:红薯能悬空生长,需要先培养在营养液里生长根系,再供给植株充足的水分和营
养。当薯蔓上膨大的红薯采收后,对薯秧生长没有影响。只要基质好,很容易触摸到膨大的薯块,未长
成的薯块,也可保留继续膨大,以便日后再收。红薯根系的生理功能通过这一技术加以分工,能做到吸
收养分的细根和储存养分的红薯块根系有效分离,因此,使它的生理功能“专一化”。要做到空中结薯
或连续结薯,首要条件是在有良好光照、温度、湿度的温室,用无土栽培或半无土、半有土栽培相结
4口O
与果树传统栽培讲求“根深叶茂”不同、根域限制利用不透水的厚塑料膜将果树根系限制在一定的
范国内,以提高果实品质。我国甲、乙两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在露天根域限制栽培某类果树时方式
有所不同(下图),且甲地冬季还需在沟槽中加盖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填
-----------------中地
31.采用根域限制栽培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土地,提高产量B.保水保肥,提高植物生长能力
C.抵御冻害,防止地温过低D.保湿淋盐,防止土地盐碱化
32.与甲地相比,乙地()
A.纬度高,夏季光照较长B.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C.冬季风力较强D.冬季气温较高
31.B把其根系生存空间用不透水塑料膜固定起来,很明显是为了充分利用水肥,防止流失,保水保肥,
提高植物生长能力,故B正确。故选B。
32.D甲方式种植较深,说明当地水分较少,根系深扎为了吸取更多水分。冬季加盖土层,为了保温,
防根系冻伤,说明当地冬季寒冷。乙种植方式根系较浅,地下又有排水管道,把多余水排走,说明当地
降水较多,防止雨水过多时受淹。冬季不需要盖上表土,说明其冬季气温较高些,D正确。乙地比甲地冬
季气温较高,则纬度较低,因此乙地夏季白昼时间较短,光照可能较短,排除A;乙地栽培方式中底层有
透水性能好的砾石层,且为排水暗管排除多余水分,表明当地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夏季降水可能较
多,排除B;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与甲地相比,乙地纬度较低,降水较多,大致位于甲地东南方向,而冬
季风源地在我国西北方向,因此乙地冬季风力较甲地弱,排除C。故选D。
二、综合题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天水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境内山脉纵横,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天水得天独厚的气
候和地理优势,是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理想的生产区域,当地特产花牛苹果达到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
花牛苹果采用“不套袋”简约化栽培,传统经验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使得花牛苹果凭借其优良的
品质畅销国内外。下图示意天水市范围。
(1)说明天水的花牛苹果达到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原因。
(2)春季低温冻害和晚霜是天水常见的气象灾害,对花牛苹果的生产影响较大,请提出解决措施。
(3)苹果套袋栽培可减少病虫害、提高外观质量,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请简述苹果套袋技术的弊端。
【答案】(1)天水境内工业规模小,基本没有工业污染;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空气湿度低,紫外线
照射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而轻;农田主要施用有机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等新
技术进行管理。
(2)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体抗冻能力;果园灌水和树体喷水,增加大气湿度和保温作用;果园覆草,
保持地温;树干涂白,减少昼夜温差;果园生烟,增加大气逆辐射。
(3)造成内在品质下降;部分病害加重;生产成本上升;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
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
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下图为我国暖温带地区农民正在覆盖地膜的
图片。
(1)指出我国暖温带地膜覆盖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原因。
(2)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3)在旱沙地、贫瘠土地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分别说明其主要原因。
(4)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产生白色污染,说明其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答案】(1)春季;春季是很多农作物的播种时节;春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春
季气温回升,蒸发逐渐加强;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保温作用有限。(任答三点)
(2)增强温室效应,提高土壤温度,可提前播种,提高成活率,提前收获;减少蒸发,节约用水,提高
土壤湿度,利于根系生长;利于土壤微生物增殖,促进有机质转化为无机盐,利于农作物吸收;减轻土
壤盐碱化危害;减少扬尘,减轻沙尘暴;在雨量过大时,减少雨水进入,有防涝作用;地膜与地表之间
在中午出现高温,致使草芽或杂草枯死。(答出四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地膜覆盖后,旱沙地的日高温较高,影响农作物生长;贫瘠的土地上,覆盖地膜后不便追肥,影响
增产。
(4)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阻碍土壤中水分的运移。
【详解】(1)春季是很多农作物的播种时节,材料中提到地膜较薄,保温作用有限,一般只能提前15天
播种;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保温作用有限;春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春季气温
回升,蒸发逐渐加强,地膜覆盖具有保水的作用。(2)地膜覆盖主要从保温、保水、保土,曰高温较
高,减轻盐碱化等方面说明。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
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由于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地膜覆盖能够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
发,能够起保水作用;由于北方地区多盐碱化,地膜覆盖还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危害。同时北方地区春
季,降水少,多沙尘天气,覆盖地膜能够减少扬尘,减轻沙尘暴对农作物的影响等。(3)分别说明干旱
地和贫瘠地不适宜利用好地膜覆盖的原因即可。在旱沙地由于比热容小,白天会迅速增温,用地膜覆盖
不利于热量的散失,会导致里面温度过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贫瘠土地由于土壤肥力较低,需要
多次施肥,地膜覆盖不利于施肥。(4)根据题干的提示,地膜会造成白色污染;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很难降
解,会切断土壤中孔隙的连续性,降低土壤透气性,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雾栽培(下图)是一种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无土栽培模式,运用计算机环境模拟技术为作物的生长创
造最佳的肥水气热环境,实现生物量的快速积累及生长周期的缩短,使植物的生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
发挥与提高。
(1)试验表明,气雾栽培优于传统栽培。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应用气雾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
产的好处。
在环境保护方面在货源利用方面在作物产改方面
可减少农M、化肥使用
(2)分析气雾栽培技术在大城市近郊区农业中更适合推广的理由。
【答案】(1)②资源利用:节约农业用水,提高土地利用率;③作物产量:短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
量等。
(2)城市近郊区农业用地较少,土地租金高;基础设施较好,资金较为充裕;采用气雾栽培技术的大棚
可以大量生产蔬菜等绿色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解析】(1)由材料可知,气雾栽培可以科学地控制肥、水、气、热环境,节约农业用水用肥,提高资
源利用率;无土栽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材料“实现生物量的快速积累及生长周期的缩短”可知,可
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2)大城市近郊区适合推广的理由实际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可从地
价、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来分析;城市近郊区农业用地较少,土地租金高;基础设施较好,资金较
为充裕;距离大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采用气雾栽培技术的大棚可以大量生产蔬菜等绿色农产品满足
市场需求。
36.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图),甲地区是我国优质西瓜生产基地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00105°
材料一:压砂栽培技术,是指在山麓斜坡上10—15厘米厚的片状砂砾进行西瓜栽培。被称为是石头
缝里“蹦”出的硒砂瓜,创造了世界奇迹。早在20世纪初,甲地区农民就利用大山的石头沙砾,开始了
这种特色种瓜模式,
材料二:下图为压砂瓜栽培景观图
(1)阐释山麓斜坡砂砾地貌的形成过程。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地区采用这种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原因及作用。
【答案】(1)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山坡岩体风化作用显著;由于重力或外力(山洪,风力)搬运,在
山麓地带大量堆积;
(2)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土壤贫脊;该技术可以减小水分蒸发;增大气温曰较差;又可以避免水蚀、
风蚀,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砂砾石中富含硒元素
【解析】(1)该地山麓斜坡堆积大量砂砾,说明是外力作用搬运至山前形成。根据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得
知该地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居内陆,当地岩石以风化作用为主,风化的产物,受重力作用或被
外力搬运至山前堆积。(2)该地区采用压砂栽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
著,发展农业缺乏水资源和土壤,压砂技术能减少水分蒸发,还能避免土壤风力侵蚀,防止土壤流失,
保持土壤费力。同时,压砂技术能减小地表比热容,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农作物糖分积累;砂砾中含
有硒元素,利于硒砂瓜成长。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以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偏酸性土壤最为适宜。浙江省黄岩地区西部
多丘陵山地,中东部以平原为主,当地柑橘栽培历史悠久,南宋《橘录》中记载了黄岩地区栽培柑橘的
独特之处:”……方种时,高者畦垄。沟而泄水,每株相去七八尺……冬月以河泥壅其根,夏时更溉以
粪壤。”进而形成了黄岩中东部平原地区独具特色的柑橘筑墩栽培法(下图)。目前黄岩地区的柑橘种植
面积约为35平方千米,产量约6万吨。
(1)分析在黄岩地区栽培柑橘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2)在柑橘种植业的基础上,提出黄岩地区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有利条件: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②西部丘陵,山地排水条件好,东部平
原土层深厚肥沃。
不利条件:①夏季多暴雨,东部平原地区易发洪涝,且易受台风侵袭;②伏旱时节东部平原地区土壤盐
分易积累,呈碱性,不利于柑橘生长。
(2)①吸引投资,发展柑橘加工业;②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③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④开
拓销售市场;⑤促进柑橘旅游文化产业化;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任答四点)
【分析】题目通过浙江黄岩地区的柑橘种植传统和景观图片,考查区域农业区位条件评价能力和区域农
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能力。(1)分析在黄岩地区栽培柑橘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
形、土壤、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有利条件:(D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②西部丘陵,山地
排水条件好,东部平原土层深厚肥沃。不利条件::1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东部平原地区易发洪涝,
且易受台风侵袭;②伏旱时节东部平原地区土壤盐分易积累,呈碱性,不利于柑橘生长;③红壤较为贫
瘠,有机质含量较低。(2)在柑橘种植业的基础上,提出黄岩地区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
施,主要从科技、市场、深加工、第三产业及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分析。1依托特色农业,吸引投资,
发展柑橘加工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②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③加大
宣传力度,提升市场知名度;4通过直播、电商等渠道开拓销售市场;5建设生态农业园区,促进柑橘
旅游文化产业化;6完善道路、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38.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年降水量400mm左右,气候大陆性强,多风沙,土壤沙石多。宣化牛奶葡萄素
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皮肉黄绿色,质脆而多汁,酸糖比适中。牛奶葡萄栽培至今仍大量沿用传
统的庭院式、漏斗架及多株大穴种植栽培方式。漏斗式棚架架身向上倾斜30—35°,呈放射状,架梢高
3m,棚架直径1075m,形成“内方外圆”的优美的独特漏斗架,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
下图示意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和漏斗架葡萄种植栽培方式。
漏斗架他的种植栽培方式
(1)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宣化牛奶葡萄采取多株大穴种植栽培的主要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采用漏斗架的原因。
【答案】(1)宣化纬度较高,夏季光照时间长;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2)该
地区降水较少,土壤沙石多,漏水漏肥,多株大穴种植栽培有利水源集中供给、肥源比较集中,有利于
保水保肥(3)漏斗架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且光照较均匀;环状漏斗架比较牢固,有利于抵抗该地较大
风沙;漏斗葡萄架在炎热的夏季形成的低辐射、低气温、高湿度的庭院气候环境,有利防暑降温
【解析】本题通过宣化牛奶葡萄的种植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以及漏斗架葡萄种植方式的
原因和意义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利用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牛奶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宣化纬度较高,
夏季昼长,光照时间长,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的进行;宣化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雨量集
中;能够满足葡萄生长季节所需的水分;该地距海较远,气候的大陆性较强,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
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2)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
强,年降水量400mm左右,年降水量较小,土壤沙石多,漏水漏肥,多株大穴种植栽培有利水源集中供
给、肥源比较集中,有利于保水保肥。(3)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强,风沙大。该地光照强,漏
斗架使得葡萄匍匐面积增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且光照较均匀,从而增加葡萄的品质;该地气候大
陆性强,温差大,环状漏斗架比较牢固,有利于抵抗该地较大的风沙;该地夏季炎热,太阳辐射强,漏
斗葡萄架在炎热的夏季能够遮挡阳光,调节气候,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形成低辐
射、低气温、高湿度的庭院气候环境,有利防暑降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注意气候因素从光、热、水、昼夜温差方面入手,尤其是
瓜果类,光照强和昼夜温差大利于其糖分的积累,增加其品质。一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当地自然环
境相关,该地位于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春季多风,所以其采用多株大穴种植栽培以
及使用漏斗架应和当地环境相关。
3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题目。
黑木耳属食用菌,适宜生长在环境洁净、靠近水源、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陕西省柞水县是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5%,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质地坚硬,不易腐坏,因此是当
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其出产的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
养成分各项指标达国家一级标准。近年来,柞水县把黑木耳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不断革新种
植技术,由原来的柞木栽培转为现在的吊袋栽培(如图二、图三),黑木耳产量激增。2020年4月,柞水
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
图二柞木栽培:砍伐柞树截
成段木,人工点菌
图三吊袋栽培:用锯末、秸秆
做成菌袋,成串吊在大棚内
(1)简析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的自然条件。
(2)与柞木栽培相比,简析柞水县采用吊袋栽培黑木耳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简析柞水县黑木耳在市场上热销的原因。
(4)柞水县欲以黑木耳产业为基础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请对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柞水县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一柞树,河流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植被覆盖高,空气
(环境)质量好;位于秦岭南坡(阳坡),日照时间长。
(2)减少柞木砍伐(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提高单位面
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3)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电商推广,知名度提高,市场范围扩大。
(4)以黑木耳为原料,发展加工工业;为方便黑木耳外运,完善交通、仓储和物流业;以黑木耳为主题,发
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乡村旅游业。
【详解】(D本题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根据材料中提示的黑木耳的生长习性来进行分析。
“森林覆盖率达65虬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质地坚硬,不易腐坏,因此是当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
种”,可见柞水县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一柞树;据图可知,该地河流水系发达,水源充足,
满足黑木耳“靠近水源”的生活习性;“森林覆盖率达65%”。可见该地植被覆盖高,植被具有调节气候
的作用,所以该地的空气质量好,满足黑木耳“环境洁净”的生活习性;据图可知,该地位于秦岭南
坡,为阳坡,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黑木耳“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的生长要求。(2)本题考查新
兴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图二可知,柞木栽培需要砍伐柞树,截成木段;而吊袋栽
培用锯末、秸秆做成菌袋,可知与柞木栽培相比,采用吊袋栽培黑木耳可以减少柞木砍伐,保护当地的
森林植被,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成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利于当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吊袋栽培成串吊
在大棚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从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最终增加经济效益,促进
当地的经济发展。(3)本题考查产品热销的原因,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襄阳五中学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试题
- 2026届北京市通州区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矿山开采项目地质勘查与施工承包合同规范
- 离婚后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调整协议模板
- 离婚后房产及子女抚养权分割补充协议
- 二手房租赁合同中租赁房屋租赁权转让及条件合同
- 专利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安徽省寿县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网络教育平台全职教师聘用与在线课程开发合同
-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预缴表
- 农村房产继承给子女协议书
- 水库除险加固及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正式版)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双轴取向聚酰胺(BOPA)薄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2019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英语试卷无听力 无答案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2020《中华骨科杂志》
- 小学教育课件教案雪雕和冰雕的艺术表现形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