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部编版辽宁省鞍山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
语文测试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
1.(2分)请你用楷书认真抄写下面这句话。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一鲁迅
2.(8分)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paihuai_______canbao_______ji।mo___zeren
3.(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糊涂梆弄模糊B.吁唬恐吁惊呼
C.扩散解散散步D.和面搅和暖和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我们怎样设法补救,都不涉于事。
B.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目光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C.我和冬冬来自五湖阳海,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才坐在了一起。
D.这位战士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而牺牲了,他殂骨基所。
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但是也不应该浪费。
B.小弟弟语重心长的一番俏皮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C.我们讨论并且听取了同学们的汇报。
D.稻子成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
6.(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锅中的粥还在有气无力地叹着气。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7.(2分)对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2)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4)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第1页/总21页
A.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
B.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C.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D.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
8.(2分)''林”是汉字“勇”的甲骨文,从它的甲骨文写法上看,我猜“勇”最早的意思是
()
A.用“戈”这种武器的人,英勇善战。
B.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
C.姓。
9.(4分)忆一忆,填一填。
看着宝贵的时间悄悄流逝,会想到《匆匆》中的语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里过
去: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会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
来劝诫朋友惜时奋进。
10.(9分)综合实践活动
(1)毕业在即,班级要围绕“我的小学成长经历”策划几项活动,制作成长纪念册。
①给纪念册想一个好听的名字:
②在扉页上写一句“成长感言”。
③你的纪念册计划选取哪些材料?(至少写出两个)
b______
(2)师生在纪念册上互相写下毕业赠言。冬冬平时不爱读书,你可以用与他共勉;
明明视你为知己,你可以用表达与他依惜别情;老师用,为我们送上寄语;
我们也用表达对老师的赞美。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口语交际。
II.(4分)本学期,同学们共读了外国名著《鲁滨迅漂流记》。读后,班级开展一次读书辩论
会。辩论的话题:鲁滨逊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2页/总21页
正方:鲁滨逊勇敢顽强,值得我们学习。
反方:鲁滨逊喜欢冒险,差点丧命,不值得我们学习。
(1)辩论前,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阅读下面的资料,你觉得哪个资料不能被引用?_
A.《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描写。
B.名人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的感受及对鲁滨逊的评价。
C.辩论的技巧与方法。
D.《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
(2)辩论时,请你作为正方写下你的观点和依据。
正方:_______
反方:我不同意正方观点,我认为鲁滨逊不值得学习。他非常鲁葬,三次背着父亲冒险出海,
在荒岛上还差点儿丢了性命。
三、阅读感悟。
12.(6分)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读“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时,应该读出
A.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嘲笑孔子时的得意和机智可爱。
B.疑感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不理解,学识渊博的孔子居然不知道答案。
C.骄傲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对孔子的讽刺。
D.惊讶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感到很意外。
(2)根据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并写下来。
赴汤蹈火:
(3)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人物观点理由
一儿甲——
第3页/总21页
一儿乙——
13.(16分)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
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
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
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
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
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
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
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
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好快乐的目子。
(1)选文主要通过、放花炮、这三个习俗来写元宵节。其中详写了
这一习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了0
(2)选文①自然段画线句子的标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
B.,,、0
C.,;,O
D.,、,0
(3)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我发现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二羊是玻璃的,有的港二年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A.加点字的意思相同,这样写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B.加点字的意思相同,并且都能加重语气。
C.加点字的意思不同,这样写能避免重复。
D.加点字的意思相同,这样写体现语言的生动丰富。
阅读链接:
材料一: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
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祭祀,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第4页/总21页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活动均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材料二:
传说,贴“福”字的习俗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并
告知她不能去有“福”字的地方,于是人们为了防穷神,就会贴“福”字。贴春联也是过春
节的习俗之一。春联又叫“喜贴”“门对”,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上联末尾
的字应是“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尾的字应是“一声”或“二声”,贴春联最好的时间是
在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不同的地点应贴相对应内容的春联。
(4)根据上面的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①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指的是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②传说,倒贴“福”字在周朝时已经出现了。
③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贴对联、迎禧接福、祈求丰年、饮雄黄酒这些活动都在春节时期举
行。_______
④传说,人们贴“福”字是为了防穷神。
(5)下面这副春联上下联区分得对吗?为什么?
上联:万水千山尽得辉下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观点:理由:
(6)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吃什么,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但都包
含着美好的寓意。根据表格,选择寓意正确的一项。
①年年长久②团团圆圆③更岁交子
地域北方江苏、上海等地闽南
风俗吃饺子吃汤圆吃面条
寓意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4.(14分)课外阅读。
爱如茉莉
①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终于懂得了妈妈那意味深长的回答了。
②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
第5页/总21页
你说真爱像什么?”
③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④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⑤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
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
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
下去的。”
⑥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
都去医院。
⑦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
怔住了:妈妈唾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
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⑧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唾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
边,把我拉了出去。
⑨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⑩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动我就惊
醒了。”
⑪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
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呀!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
醒含笑的眸子。
⑫“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⑭“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⑮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⑯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1)为了突出爸爸妈妈的相互关爱,文章精心写了几个生活细节,请你像给出的例子那样,
再概括出三处细节,写在横线上。
细节一:妈妈嘱咐我为爸爸买饺子。
细节二:_______
细节三:_______
细节四:_______
第6页/总21页
(2)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
A.我被眼前温馨、美好的情景深深打动了。
B.我被爸爸妈妈的举动吓了一跳。
C.爸爸竟然伏在床沿上都能睡着。
D.睡觉时,妈妈居然还在笑。
(3)下面关于⑦自然段情感表达方式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将情感融入人物描写中。
B.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C.将情感融入生活的小事中。
D.发出感叹,直接赞美了父母间平凡的真爱。
(4)第⑩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描写和描写,从中体会到。
(5)借助资料,想一想文章为什么以“爱如茉莉”为题?
小资料:
茉莉花原产于江南地区,可以用来泡茶和提取香料等。洁白的圆形小花,芬芳清雅,
多在夜间开花,一般不结果。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月季的娓紫嫣红,没有郁金香的
富贵喜气,有的只是平淡与素朴,默默付出。
A.茉莉花很漂亮,又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B.体现了真爱如花,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C.茉莉花洁白纯净、平淡无奇、默默奉献的特点是爸爸妈妈默默关爱对方的象征。
D.文章围绕“茉莉花”来写的,先写妈妈喜欢茉莉花,再写爸爸送给妈妈茉莉花。
(6)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四、习作表达。
15.(25分)时光荏苒,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无数幅画面在我们脑海里闪过:第一次走进校
园:热闹的运动会;去春游喽;有趣的劳动课……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印象深刻的内
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1)题目自拟;(2)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3)不少于450字;(4)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第7页/总21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2分)请你用楷书认真抄写下面这句话。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一鲁迅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一鲁迅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将字写工整、
正确、舒展、美观。
【解答】故答案为: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一鲁迅
2.(8分)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paihuai徘徊canbao残暴jimo寂寞zeren责任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
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徘徊残暴寂寞责任
3.(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糊涂糊弄模棚B.吁唬恐吁惊吁
C.扩散解散散步D.和面搅和暖和
【分析】读音辨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记忆。部分词语也可以根据词义和词来辨析读音。
【解答】A.糊:读[砌时,指用黏性物把纸、布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读[啊时,指用
较浓的糊状物涂抹缝子、窟窿或平面。读[hii]时,指样子像粥的食物。故在“糊涂”中应读
“hU”。在“糊弄”中应读“3”。在“模糊”中应读轻声“hu”。读音不同。
B.吓:读[xi&]时,使害怕。读[则时,指恐吓;恫吓。故在“吓唬、惊吓”中应读“xiA”,在
“恐吓"中读“h©”。读音不同。
C.散:读[san]时,指由聚集而分离。读[sAn]时,指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故在“扩散、解
散、散步”中应都读“sM”。读音相同。
D.和:读[h6]时,指平和;和缓。读[hu6]时,指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故
在“和面”中应读“hu6”。在“搅和”中应读轻声“huo”。在“暖和”中应读轻声“huo”。
故选:Co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我们怎样设法补救,都不疥于事。
第8页/总21页
B.春回大地,刀裂里断,目光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C.我和冬冬来自百潮四海,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才坐在了一起。
D.这位战士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而牺牲了,他多将?所。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
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五湖四海: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与语境不符。
故选C。
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但是也不应该浪费。
B.小弟弟语重心长的一番俏皮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C.我们讨论并且听取了同学们的汇报。
D.稻子成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
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解答】A.有误,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
B.有误,“语重心长”用词错误,应去掉“语重心长”。
C.有误,词序错误,应为“听取并讨论了”。
D.正确。
故选:D。
6.(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锅中的粥还在有气无力地叹着气。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
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这是拟人的手法,赋予“粥”人的特点。
B.这是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危楼”的高。
C.这是一般的陈述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这是用连续三个“……了,有……”引导的排比句。
第9页/总21页
故选:Co
7.(2分)对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2)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4)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A.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
B.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C.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D.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
【分析】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运用。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
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解答】(1)由“全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把“松鼠的叫声”和“黄鼠狼的叫声”进行了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由“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选:B。
8.(2分)“诚”是汉字“勇”的甲骨文,从它的甲骨文写法上看,我猜“勇”最早的意思是
()
A.用'‘戈”这种武器的人,英勇善战。
B.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
C.姓。
【分析】考查了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
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
【解答】‘'域"是汉字“勇”的甲骨文,从它的甲骨文写法上看,我猜“勇”最早的意思是
用“戈”这种武器的人,英勇善战。
故选:A。
9.(4分)忆一忆,填一填。
看着宝贵的时间悄悄流逝,会想到《匆匆》中的语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
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会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
第10页/总21页
老大徒伤悲”来劝诫朋友惜时奋进。
【分析】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和诗歌默写。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
熟背、会默写。
【解答】分别出自《匆匆》和《长歌行》。
故答案为:
盆吃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9分)综合实践活动
(1)毕业在即,班级要围绕“我的小学成长经历”策划几项活动,制作成长纪念册。
①给纪念册想一个好听的名字:青春岁月。
②在扉页上写一句“成长感言”。
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要接受阳光,也包容风雨。
③你的纪念册计划选取哪些材料?(至少写出两个)
a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b成长相关的习作
(2)师生在纪念册上互相写下毕业赠言。冬冬平时不爱读书,你可以用与他共勉;
明明视你为知己,你可以用表达与他依惜别情;老师用A,为我们送上寄语;
我们也用D表达对老师的旅美。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然
后组织材料或作出计划。
【解答】(1)①考查了给纪念册起名字。纪念册的名字要优雅、难忘,还要有意义,故可给
纪念册起名字为“金色年华”。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及句子积累作答即可,如: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要接受阳光,也包容
风雨。
③考查了纪念册材料的筛选。小学的毕业纪念册,所选材料应该和小学生活紧密相关,如:
我准备选取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习作,获奖证书等资料。
(2)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
的一层楼。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
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11页/总21页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
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李
商隐的《无题》,诗句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
才能滴干。结合句子意思和题干提示,依次应填B、C、A、Do
故答案为:
(1)①青春岁月;
②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要接受阳光,也包容风雨;
③a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b成长相关的习作;
(2)BCAD,
二、口语交际。
11.(4分)本学期,同学们共读了外国名著《鲁滨迅漂流记》。读后,班级开展一次读书辩论
会。辩论的话题:鲁滨逊值得我们学习吗?
正方:鲁滨逊勇敢顽强,值得我们学习。
反方:鲁滨逊喜欢冒险,差点丧命,不值得我们学习。
(1)辩论前,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阅读下面的资料,你觉得哪个资料不能被引用?
C
A.《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描写。
B.名人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的感受及对鲁滨逊的评价。
C.辩论的技巧与方法。
D.《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
(2)辩论时,请你作为正方写下你的观点和依据。
正方:我认为鲁滨逊勇敢顽强,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流入荒岛也临危不乱,而是想办法
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让自己在困境面前度过危机。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度
过了在岛上28年之久。
反方:我不同意正方观点,我认为鲁滨逊不值得学习。他非常鲁葬,三次背着父亲冒险出海,
在荒岛上还差点儿丢了性命。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中“辩论”这一考点,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辩
论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解答】(1)辩论的话题是“鲁滨逊值得我们学习吗”,围绕辩论的主题搜集材料,A、B、
D都与鲁滨逊有关,C.与主题无关,不能被引用。
(2)作为正方写下你的观点和依据即可。
第12页/总21页
故答案为:
(1)C;
(2)我认为鲁滨逊勇敢顽强,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流入荒岛也临危不乱,而是想办法解
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让自己在困境面前度过危机。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度过
了在岛上28年之久。
三、阅读感悟。
12.(6分)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读“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时,应该读出A
A.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嘲笑孔子时的得意和机智可爱。
B.疑感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不理解,学识渊博的孔子居然不知道答案。
C.骄傲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对孔子的讽刺。
D.惊讶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感到很意外。
(2)根据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并写下来。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意思是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
(3)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人物观点理由
一儿甲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中时远也。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
大乎?
一儿乙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也。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
凉乎?
【分析】《两小儿辩日》译文: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
第13页/总21页
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
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
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解答】(1)考查朗读的语气。通读本文,结合本文译文,文中的“两小儿笑日:'孰为汝
多知乎?'”这句话可知,在朗读时,应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嘲笑孔子时的得意和
机智可爱。故选A。
(2)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读文言文和译文可知,文中的“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
的意思是热水。赴汤蹈火:意思是跳进热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顾艰险,奋不顾身。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文言文和译文可知,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如下:
人物观点理由
一儿甲我以日始出时去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
近,而日中时远也。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
而近者大乎?
一儿乙我以日初出远,而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
中时近也。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
而远者凉乎?
故答案为:
(1)A;
(2)跳进热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顾艰险,奋不顾身。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
凉乎?
13.(16分)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第14页/总21页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
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
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
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
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
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
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
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
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好快乐的目子。
(1)选文主要通过观花灯、放花炮、吃元宵这三个习俗来写元宵节。其中详写了
观花灯这一习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了元宵节的民俗特色。
(2)选文①自然段画线句子的标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C
A.,0,0
B.,,、o
C.,;,O
D.,、,o
(3)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我发现D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得是玻璃的,有的道二e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A.加点字的意思相同,这样写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B.加点字的意思相同,并且都能加重语气。
C.加点字的意思不同,这样写能避免重复。
D.加点字的意思相同,这样写体现语言的生动丰富。
阅读链接:
材料一: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
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祭祀,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活动均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材料二:
传说,贴“福”字的习俗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并
第15页/总21页
告知她不能去有“福”字的地方,于是人们为了防穷神,就会贴“福”字。贴春联也是过春
节的习俗之一。春联又叫“喜贴”“门对”,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上联末尾
的字应是“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尾的字应是“一声”或“二声”,贴舂联最好的时间是
在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不同的地点应贴相对应内容的春联。
(4)根据上面的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①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指的是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②传说,倒贴“福"字在周朝时已经出现了。X
③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贴对联、迎禧接福、祈求丰年、饮雄黄酒这些活动都在春节时期举
行。X
④传说,人们贴“福”字是为了防穷神。J
(5)下面这副春联上下联区分得对吗?为什么?
上联:万水千山尽得辉下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观点:不对。理由:因为上联末尾的字应是“三声”或“四声”,而“辉”是
一声,下联末尾的字应是“一声"或“二声"而“色”是四声。
(6)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吃什么,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但都包
含着美好的寓意。根据表格,选择寓意正确的一项D。
①年年长久②团团圆圆③更岁交子
地域北方江苏、上海等地闽南
风俗吃饺子吃汤圆吃面条
寓意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分析】语段选自《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
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在春节期间的习俗。
材料二主要写了贴“福”字和贴春联的习俗。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选文主要通过观花灯、放花炮、
吃元宵这三个习俗来写元宵节。其中详写了观花灯这一习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了元
宵节的民俗特色。
第16页/总21页
(2)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一句话未说完用逗号。分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
的两句分句。一句话已说完用句号。即为: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
是明月当空。故选C。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
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可知,“都要”“一律”“清一色”“都是”这几
个词语的意思相同,这样写体现语言的生动丰富。
(4)考查学生对提取信息的能力。①阅读句子“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
初八的祭祀,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可知,①表述正确。②阅
读句子“传说,贴'福'字的习俗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可知,②表述错误。③阅读句子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活动均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可知,③表述错误。④阅读句子
“于是人们为了防穷神,就会贴‘福'字”可知,④表述正确。
(5)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运用。阅读句子”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上联末尾
的字应是‘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尾的字应是‘一声'或'二声'”可知,这副春联上下
联区分得不对。因为上联末尾的字应是“三声”或“四声”,而“辉”是一声,下联末尾的
字应是“一声"或“二声"而“色”是四声。
(6)考查学生对的课外知识积累。北方吃饺子的寓意是“更岁交子”。江苏、上海等地吃汤
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闽南吃面条的寓意是“年年长久”。
故答案为:
(1)观花灯吃元宵观花灯元宵节的民俗特色:
(2)C;
(3)D;
(4)①J②X③X④
(5)不对。因为上联末尾的字应是“三声”或“四声”,而“辉”是一声,下联末尾的字应
是“一声”或“二声”而“色”是四声。
(6)D»
14.(14分)课外阅读。
爱如茉莉
①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终于懂得了妈妈那意味深长的回答了。
②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
你说真爱像什么?”
③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第17页/总21页
④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⑤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
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
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
下去的。”
⑥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
都去医院。
⑦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
怔住了:妈妈唾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
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⑧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
边,把我拉了出去。
⑨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⑩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
醒了
⑪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
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呀!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
醒含笑的眸子。
⑫“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⑬“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⑭‘'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⑮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⑯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1)为了突出爸爸妈妈的相互关爱,文章精心写了几个生活细节,请你像给出的例子那样,
再概括出三处细节,写在横线上。
细节一:妈妈嘱咐我为爸爸买饺子。
细节二:爸爸嘱咐我带茉莉。
细节三:爸爸直奔医院。
细节四:妈妈睡觉不翻身。
(2)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A
A.我被眼前温馨、美好的情景深深打动了。
第18页/总21页
B.我被爸爸妈妈的举动吓了一跳。
C.爸爸竟然伏在床沿上都能睡着。
D.睡觉时,妈妈居然还在笑。
(3)下面关于⑦自然段情感表达方式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D
A.将情感融入人物描写中。
B.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C.将情感融入生活的小事中。
D.发出感叹,直接赞美了父母间平凡的真爱。
(4)第⑩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从中体会到爸爸
对妈妈的体贴与关爱。
(5)借助资料,想一想文章为什么以“爱如茉莉”为题?C
小资料:
茉莉花原产于江南地区,可以用来泡茶和提取香料等。洁白的圆形小花,芬芳清雅,
多在夜间开花,一般不结果。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月季的娓紫嫣红,没有郁金香的
富贵喜气,有的只是平淡与素朴,默默付出。
A.茉莉花很漂亮,又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B.体现了真爱如花,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C.茉莉花洁白纯净、平淡无奇、默默奉献的特点是爸爸妈妈默默关爱对方的象征。
D.文章围绕“茉莉花”来写的,先写妈妈喜欢茉莉花,再写爸爸送给妈妈茉莉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辣椒购买合同5篇
- 酒店厨房设计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5篇
- 电视电影版权转让合同6篇
- 2025年乌兰察布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年甘肃省大数据中心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智能制造技术的工业互联网
- 2025年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优化
- 2025湖北黄冈市武穴市事业单位第二批考核招聘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海洋能发电与海洋工程协同发展报告
- 2025年海洋能发电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区域产业布局与创新发展报告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 第一次月考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英语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
- 第四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冠心病案例汇总
- 2022年河北邢台市中心血站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4985-2021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
- 儿童认知发展
- 海船船员甲类三管轮实习记录簿
- 填料及表面处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