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宁波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三轮冲刺题目【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这种诗歌体裁起源于秦朝,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音乐机构,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到了唐代,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这种诗歌体裁称为()
A.乐府诗B.律诗C.歌行体D.楚辞
2.下列作品不属于艾青的是()
A.《北方》B.《大堰河——我的保姆》C.《我用残损的手掌》D.《我爱这土地》
3.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雨果——《悲惨世界》——法国
B.托尔斯泰——《复活》——俄国
C.莎士比亚——《皆大欢喜》——法国
D.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国
4.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欧阳修
5.《炉中煤》的作者是()
A.沈从文B.舒婷C.郭沫若D.艾青
6.在下面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的传统典籍虽然是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_____的状况,这就使得阅读时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传统典籍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唯有_____,才能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
A.汗牛充栋良莠不齐融会贯通
B.凤毛麟角参差不齐融会贯通
C.汗牛充栋参差不齐细嚼慢咽
D.凤毛麟角汗牛充栋细嚼慢咽
7.钱钟书的《吃饭》一文出自()
A.《写在人生边上》B.《走到人生边上》C.《我们仨》D.《谈艺录》
8.其诗被称为诗史的是()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王维
9.在《马伶传》中,马伶两次演《鸣凤记》,他扮演的人物是()
A.严嵩B.顾秉谦C.高俅D.秦桧
10.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语言文字的特点是()
A.中西结合的语言B.具有台湾地域特色的语言C.平白朴素的语言D.典雅而富于弹性的语言
11.《风波》中爱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嫂C.七斤D.九斤老太
12.关汉卿《单刀会》中的主人公是()
A.关羽B.赵云C.周瑜D.鲁肃
13.钱锺书《吃饭》一文选自()
A.《写在人生边上》B.《人·兽·鬼》C.《谈艺录》D.《管锥编》
14.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个说法的提出者是()
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宗臣
15.证明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和推理的方式是()
A.论点B.论据C.比喻法D.论证
16.《诗经》里属于地方乐歌的是()
A.风B.大雅C.小雅D.颂
17.《文学的趣味》是朱光潜的文章,以下不属于该文观点的是()
A.对于一章一句的欣赏可以见出一个人的一般文学趣味
B.文艺上的好恶和道德上的好恶往往不同,它更加强烈深固
C.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
D.要弥补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18.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是()
A.《霜冷长河》B.《务虚笔记》C.《一句话》D.《断魂枪》
19.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先秦散文是()
A.《庄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
二、阅读理解(10题)21.全文的中心论点句是什么?
2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23.文中提出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24.下列属于蔡元培作品的有()
A.《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B.《中国伦理学史》C.《简易哲学纲要》D.《观堂集林》
25.这段文字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26.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七斤嫂有怎样的性格?
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下列属于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的是()
A.高适、岑参B.李颀、王昌龄C.王维、孟浩然D.杜牧、杜甫
28.容忍与自由
胡适
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了母校康奈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LincolnBurr)。我们谈到英国史学大师阿克顿(Lord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还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1908年)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掌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所以发出那样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1923年)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地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了。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地活烧死。这是1553年10月23日的事。
这个殉道者塞维图斯的惨史,最值得人们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运动原来的目标是要争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尔文和他的信徒们居然会把一位独立思想的新教徒用火慢慢地烧死呢?何以高尔文的门徒(后来继任高尔文为日内瓦的宗教独裁者)柏时(Beze)竟会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条呢?
基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么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在塞维图斯被烧死之后,高尔文曾受到不少人的批评。1554年,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他毫不迟疑地说:严厉惩治邪说者的权威是无可疑的,因为这就是上帝自己说话。……这工作是为上帝的光荣战斗。
上帝自己说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Infallible),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我的意见代表上帝的意旨,反对我的人的意见当然都是魔鬼的教条了。
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地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各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陈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死水》C.郭沫若《女神》D.舒婷《双桅船》
29.段不弟,故不言弟的内涵是什么?
30.门开了,吉姆步入,随手关上了门。他显得瘦削而又非常严肃。可怜的人儿,他才二十二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需要买件新大衣,连手套也没有呀。
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德拉一扭腰,从桌上跳了下来,向他走过去。
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无法过圣诞节。头发会再长起来——你不会介意,是吗?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了。说‘恭贺圣诞’吧吉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你肯定猜不着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的——多么美丽精致的礼物啊!
你已经把头发剪掉了?吉姆吃力地问道,似乎他绞尽脑汁也没弄明白这明摆着的事实。
剪掉卖了,德拉说。不管怎么说,你不也同样喜欢我吗?没了长发,我还是我嘛,对吗?
吉姆古怪地四下望望这房间。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差不多是白痴似地问道。
别找啦,?德拉说。告诉你,我已经卖了——卖掉了,没有啦。这是圣诞前夜,好人儿。好好待我,这是为了你呀。也许我的头发数得清,突然她特别温柔地接下去,可谁也数不清我对你的恩爱啊。我做肉排吗,吉姆?
吉姆好像从恍惚之中醒来,把德拉紧紧地搂在怀里
这段描写节选于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这段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是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浥
32.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少
3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镜
34.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几
3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
3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
37.四极正,淫水涸。
涸
38.男有分,女有归。
归
39.三年,乃流王于彘。
流
40.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倩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短文一: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注】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A.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
B.根据派别的不同来对文学进行批评
C.遇见一个作品,说出好的理由
D.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2.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贵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作文题(1题)43.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AA乐府起源于秦朝,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到了唐代,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宋代时,郭茂倩将所有乐府诗歌汇集到一起,编成《乐府诗集》,如《木兰诗》
2.C
3.C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早期的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高峰期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
4.B
5.CC郭沫若于1920年1月至2月,先后写下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爱国诗篇,后被收录在其第一部诗集《女神》中
6.C由下文可知,语段极言传统典籍之多,故第一画线处应该填的成语也应表示典籍之多,凤毛麟角语意与之相反,所以首先排除B、D两项。良莠不齐在于言说一类事物中,性质好的与性质坏的杂陈于一处,而参差不齐只是长短不一,仅谈及程度而非良莠不齐关注性质,回归到题目中,传统典籍既然是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就不应当存在性质的好坏,而只能是程度的高低,故而第二画线处应填参差不齐,排除A项。最后一画线处,融会贯通强调融合体会加以贯彻,细嚼慢咽仅强调仔细分析,而在最后这一画线处之后,有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的表述,这明显强调分析甄别的细致,故而填细嚼慢咽更合适
7.AA《吃饭》一文出自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B、C两项是杨绛的著作。D项是钱钟书的学术著作
8.C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9.A《马伶传》中马伶扮演的是严嵩
10.DD余光中的散文文字十分华丽典雅,里面所含有的古典的美,文字技巧上如水银泻地般的挥洒,比比皆是。《听听那冷雨》就是这其中的代表
11.D一代不如一代是九斤老太的口头禅
12.AA《单刀会》全名《关大王单刀会》或《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剧本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
13.AA《吃饭》一文选自钱锺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作者借人生最常见的吃饭为题,巧设妙喻,探幽发微,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揭示得矛盾百出、淋漓尽致
14.B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的文学理论,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
15.DD论证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16.AA《诗经》里的风是指十五国风,是当时各地的民歌
17.BB朱光潜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说到:文艺上的好恶往往和道德上的好恶同样地强烈深固。故B项说法错误
18.AAA项是余秋雨的作品,B项是史铁生的作品,C项是闻一多的作品,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标注员标注数据检索考核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AI运维工程师监控告警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多模态预训练对比学习策略测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汽机辅机检修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认证跨境培训平台在欧洲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 不锈钢真空容器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漆器制作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上料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儿童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与感染防控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航空器监护员在岗技能保持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材过关题库
-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及措施
- 卒中救治中心建设汇报
- 岳麓区夜市管理办法电话
-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课件
- 蒙中医药课件
- 学堂在线 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 章节测试答案
-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 陪诊培训课件
- 2025篮球裁判员培训
- 2025年宗教与社会文化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