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素)读《不跪着教书》有感_第1页
(唐海素)读《不跪着教书》有感_第2页
(唐海素)读《不跪着教书》有感_第3页
(唐海素)读《不跪着教书》有感_第4页
(唐海素)读《不跪着教书》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种收获叫感动——读《不跪着教书》有感长沙县路口镇陈康白中学唐海素说起读书,身为教师的我深感惭愧,买的书有很多,读过的书却很少,而与教育有关的专业书籍,更是少之甚少,因为比较晦涩、枯燥,总是让我敬而远之,有意避之。可是暑假期间,却有那么一本书,单看书名,就让我有一种想读一读的冲动。于是,我带着极大的好奇,竟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它着实让我意犹未尽,爱不释手。它就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究竟什么叫不跪着教书呢?跪着教书又如何,不跪着教书又怎样?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也有同样的疑惑,教书都是站着的,那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讲的究竟是什么呢?我轻轻翻开书的扉页,看完作者的简介,了解到原来“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著有《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致青年教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这本《不跪着教书》收入的是他近年来写的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书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有的是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但是,整本书读完后,我感觉到了作者在用沉甸甸的思考印证着他几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条:不跪着教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吴非老师心底流淌着的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真情,对下一代的深切关注,对浅薄冷漠的扼腕长叹,对愚昧残酷的悲痛愤慨,对亵渎文明的无情讥讽……我为吴非老师为他言他人之所不敢言的勇气而深深敬佩,对他充满思辩理性的文字而拍案叫绝!假如你现在问我,在当今教育界最佩服的老师是谁,我会毫无疑问地说是吴非老师。“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带给人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我的脑子里盘旋着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我觉得吴非老师是一位真正有骨气、有个性,有思想的老师,一位有着独立精神的老师,一位站直了教书的老师。他执着于自己的教育理想,不盲从于迂腐的教育观点,不屈服于喧嚣的应试主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无比芜杂的教育现实面前,他依然坚守着这些无比珍贵的教育常识。可是,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戕害下,有多少老师是不跪着教书的呢?大部分教书的老师变得眼中只有分数、只有成绩,而没有活生生的人。“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书中的质问振聋发聩!教师有怎样的教学语言,取决于他的学识修养,取决于他的人格意识,也取决于他独立思考的精神。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坚强无比、傲立田间的荠菜花,石头的挤压,风雨吹打,他们一样能延伸出绿色。正因此,才能迎来春的眷顾。学生喜欢有激情的老师,更喜欢有温度、有风格的老师。风格即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修养;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声筒”。没有思考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风格。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所以,我们不仅要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更要坚守那些朴素的教育常识。比如,教育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具备美好的人性,能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而不是成为一台学习机器、考试机器。比如,教师的教育生命会在人的一生中留下难忘的记忆,每念及此,我们要时时提醒鞭策自己:不能误人子弟。比如,我的教育宣言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学生出彩便是我出彩。所以我就得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有方法、有智慧、有素养、有人格魅力、有育人梦想的的教师。正如吴非老师所言,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真的教师,不会因为社会寡廉鲜耻就放弃高贵的梦想,同样也不会因为社会性的反智行为而丧失理性判断。教师有独立人格和职业精神,学生跟着他们学习,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更要向吴非老师学习,做一名不跪着教书的教师。而要站着教书就要不停地阅读、思考和写作,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裹挟,以至分不清教育的真假善恶,丧失判断的标准。不知从何时起,教育界出现了最可怕的事,那就是教师不读书,最应该读书的教师群体却成了远离阅读的一个群体,而其中最该读书的年轻教师,更成了一个疏于读书、荒于读书或者根本不读书的群体。这样的教师只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学生教得不会学习,实在太危险了。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期望年轻一代教师能注意知识积累,向新高度登攀。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即使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时下,许多教师终年不读一本书。说不出核心期刊的名称,说不出著名出版社的社名,除了习题集练习册。要知道读书才是教师最好的备课,最生动的教材,最崇高的职业素养,最美丽的人生习惯,最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更是教育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早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捧起久违的名著,挤兑有限的时间,阅读文学的经典,享用人类的文明,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不要让人文阅读只挂在嘴上;不要因学生迷上了世界文学名著,而忧心忡忡;不要屈从于应试教育的各种考核、各种奖项、各种荣誉;不要把学生在校的时间无限延长,把“你死我活”的绝情冷漠引进班级;不要不顾学生内心的感受;不要强迫他们也做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我们教师就要为孩子们多推荐一些非常经典的著作,要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其中,尽情地汲取文化的精髓;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学会阅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