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欺侮(wǔ)沟壑(hè)携带(xī)恬静(tián)B.叨扰(tāo)缄默(jiān)羁绊(bàn)眼眶(kuàng)C.两栖(qī)褶皱(zhě)矗立(zhù)斡旋(wò)D.狩猎(shòu)气氛(fēn)脑畔(bàn)锵然(qiāng)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4.(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生性顽皮,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C.《蒹葭》是《诗经》的第一篇,描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开爱情文学之先河。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激励了无数人的杰作,自问世以来60多年长盛不衰。它教给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保尔身上所体现出的对人生的追求、执着的拼搏奉献精神以及对人生的坚定信念,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堕落(zhuì)沼泽(zhǎo)翌日(yì)怒不可遏(è)B.缄默(jiān)演绎(yì)棱角(líng)接踵而至(zhǒng)C.驰骋(chěng)寒噤(jīn)褶皱(zhě)强词夺理(qiáng)D.襁褓(qiǎng)拙劣(zhuō)追溯(sù)纷至沓来(tà)6.(2分)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走进嘉荫,我感到很温暖。这温暖的感觉,来自它橘黄的色调,双层门窗的屋舍及每个院落的桦木段垛,来自它温和的居民。走在嘉荫的街上,你的感官天性迟钝,会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A.不仅更即使也B.不仅更虽然但是C.既又虽然但是D.既又即使也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一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节选自岳飞《论马》)①介:披上战甲。

②褫(chǐ):解除。1.对甲文第二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和②读音相同,含义不同。B.①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C.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D.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2)比行百余里(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8、(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意思是秋水增涨,几乎与岸齐平,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为水气蒸腾,波涛汹涌,似乎能把岳阳城撼动。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为诗人临河垂钓,非常羡慕别人已经钓到了鱼,自己却一无所获。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写两人挥挥手从此分离,马萧萧长鸣,似乎也不忍离去。2.下列对两首诗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写诗人身处太平盛世却端坐家中、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B.《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想从政、求张丞相帮忙的心愿。C.《送友人》前两句写送别时的环境,山静默,水绕城,都暗示了离别之意。D.“落日故人情”,写西洋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其中隐含着依依惜别之情。9、(7分)古诗文填空。(1)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2)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卖炭翁》中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驼背李的春天①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乌兽散。②说来,他的样子确实有些疹人。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③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夷的神情。谁家的孩子调皮或是半夜哭闹,只要说一声,驼背李来了啊,孩子便立马噤声,变得听话起来。④驼背李一人独住在村子北角。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一年四季常青着。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远远望去,就如歪脖子树下立着的一顶黑蘑菇。⑤除了李奶奶,几乎没人去驼背李家。李奶奶是驼背李的姐姐,她常送去一些蔬菜瓜果。只要李奶奶去了,驼背李就一改往日的落寞寡言,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满是皱褶的脸盛开如菊的花。⑥李奶奶和我家是邻居,一次她和母亲聊着天,说到驼背李,突然落下泪来。也是那时,十岁的我,听了驼背李的故事,才开始渐渐懂得人世的艰辛。⑦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却也温馨。而这幸福生活,在儿子两岁那年戛然而止。冬日里,一场极致的产寒,让儿子半夜感冒发起了高烧。两口子踏着没膝深的雪,赶到村子卫生部。赤脚医生忙中出乱,未做皮试就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⑧孩子去了,妻子如抽去主心骨般悲痛欲绝。一日,趁驼背李不备,她悬梁自尽,追随孩子而去。儿子的病逝,妻子的离去,接连的打击,让只有三十来岁的他迅速苍老下来。空荡荡的屋子里,常听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⑨驼背李沉寂了很久,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发染白霜,背驼得更厉害了。有好心人介绍他去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半年后,工地完工,他回到了村里。回来的他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⑩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于是,有妤事者嘻笑着调侃,说驼背李去城里找相好的了。他听了,亦不恼,

人微笑着径直走回他的蘑菇房里去。⑪当我高中毕业回到村子,偶遇到驼背李时,几乎没认出他来。他更消瘦了,发白如雪,面颊深陷下去。他让我想到了深冬里枯槁的树木,似乎在一寸寸地腐朽下去。不久,就听到了驼背李重病卧床的消息。⑫那一天,是寒冬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有个年轻男孩一路寻了来,挨家挨户地问,李勇的家在哪?村民们呆愣半晌,一个满口无牙的大爷恍惚记了起来,说,他问的好像是驼背李吧,大家才醒过神来。⑬村民们跟着年轻人去了矮蘑菇下。进到黑暗的屋予里,见到病床上的驼背李,年轻人扑通跪下了:“爹,儿来看你了……”他的一声“爹”让大家惊呆了,也让昏迷中的驼背李醒了过来。他抬起迷蒙的眼,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脸上有了明媚的笑容,竞奇迹般地精神焕发起来。⑭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前些年,他每个月定时去县城,就是去邮局给孩子汇款。钱不够了,他便去公园和街头拾荒,所得的钱全都给孩子汇去,一直供到那孩子中专毕业。⑮他资助的孩子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已事业有成,便一路寻来感恩。在场的村民得知事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⑯自那天起,驼背李的头发被梳理得格外齐整,衣服也是分外的整洁。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画面温馨感人。村民们都羡慕地说,驼背李的春天来了。(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23期,有改动)1.选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选文中的“驼背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请赏析该手法在文中的作用。5.结合选文,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悟。11、(15分)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余荣华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3.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4.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5.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材料:5月14日,航船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见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A说。(1)节选文字出自前苏联著名作家所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筑路”这一章节,文中A处人物是,他是保尔的革命引路人。(2)请结合“筑路”这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谈谈保尔这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3、(5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围绕“长城”专题,昆明某校八年级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材料一:甘肃境内长城破坏情况调查表材料二:NBA火箭队球员鲍比·布朗来北京参加NBA中国赛后,随队到慕田峪长城游览时,在长城砖上刻下名字和自己的球衣号码,并拍下照片发到个人微博上。此举引来网友一片谴责。随后第二天,鲍比·布朗在微博上进行道歉,并删除了之前发布的照片和微博。材料三:长城保护专家表示,目前古长城保护面临着“天灾人祸”、利益纠纷、保护性开发不当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法规约束力不强、管理职能交叉、保护力量不足、无序无知开发等问题。(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在八达岭长城景区,你遇到一位老爷爷正在刻下“到此一游”,请你用委婉的语言劝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几条建议。(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请以“给生活加点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体特征应鲜明。(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析】

A项,携带(xié)。C项,矗立(chù)。D项,脑畔(pàn)。2、D【解析】

A.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使用错误。B.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使用错误。C.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使用错误。D.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使用正确。故选D。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与语境不符。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C【解析】

《诗经》的第一篇是《关雎》。所以《蒹葭》不是《诗经》的第一篇。故选C。5、D【解析】

A.堕——duò;B.棱——léng;C.噤——jìn,强——qiǎng。故选D。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掌握能力。首先要分析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结合文句分析,“来自它橘黄的色调”和“来自它温和的居民”是递进关系,所以空[0-9]{1,}.(9分)[0-9]{1,}.(9分)[0-9]{1,}.(9分)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C2.等同,一样及,等到3.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解析】1.试题分析:①④读音都是“shí”;②③读音“sì”。②③意思是“饲”,①④意思是“吃”。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比”:及,等到。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等”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等同、一样”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祗”“奴隶”“骈”“介”“疾”等字词的翻译。“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4.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可提取“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句作为答案。乙文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可提取“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作为答案。此句译为: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一)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二)译文: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所以经常以之为奇。每天窥视它食豆数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清洁干净的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8、1.C2.A【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面意思是说: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其实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企盼张丞相能引荐入仕做官的思想。据此,C项的理解是错误的。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句“欲济无舟楫”,是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诗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自己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想出仕求官可是还找不到门路而已。由此可见,诗句并没有抒发“忧愤心情”。故答案为A。9、所谓伊人端居耻圣明天涯若比邻谁见幽人独往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本题注意“伊”“天涯”“幽”“庇”“俶”“翕忽”的正确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选文讲述了中年丧子丧妻,生活艰辛的驼背李,用打工的钱甚至是拾荒得来的钱资助一位贫困学生,直至中专毕业,男孩事业有成后回报驼背李的故事。2.为下文写驼背李每月定时去县城邮局给他资助的孩子汇款等情节埋下伏笔。3.驼背李是一个相貌较丑陋,家境贫穷,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4.选文先写村人对驼背李瘆人相貌的可怜与鄙夷(抑);后写村人对驼背李利用打工甚至拾荒赚的钱资助贫困学生时的赞许和敬佩(扬),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驼背李心地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表达了对驼背李的钦佩之情。5.示例一:(1)文中的驼背李不因贫穷而丢失善良本性,在深陷困境时乐于助人。(2)作为学生,当同学在生活上或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我们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同他一起战胜困难。示例二:(1)在驼背李的资助下业有所成的男孩知恩图报。(2)作为子女,我们应该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用自己的成绩回报父母,或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型的题目可以采用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本文中的人物,驼背李、贫困男孩。事件:资助贫困男孩,男孩回报驼背李。结合时间的跨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作用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要从内容上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解答。开头句子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句子的作用: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句子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点明中心,升华中心;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划线句属于中间段落,具有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写出驼背李是一个相貌较丑陋的人。“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写出驼背李是一个家境贫穷的人。“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写出了驼背李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4.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欲扬先抑”的理解和把握。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村人对驼背李瘆人相貌的可怜与鄙夷(抑);后写村人对驼背李利用打工甚至拾荒赚的钱资助贫困学生时的赞许和敬佩(扬),经前后对比,凸显了驼背李的高贵品质。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自己的看法或启示即可。可以针对“驼背李”的做法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贫困男孩的做法评价。11、1.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2.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3.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4.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是英雄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符合题意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具体表现在: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理解分析。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3.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是英雄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结合文章和材料内容,说出对“英雄”的认识即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奥斯特洛夫斯基、朱赫来(2)示例一:在筑路时天气严寒,保尔靴子烂掉、大衣被偷、以及患有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脖子长大痈疮、脚生冻疮、关节炎、格鲁布性肺炎、肠伤寨,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无比顽强的意志同困难进行斗争,经过艰苦的考验锻炼,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解析】

(1)由“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得知出自名著《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朱赫来让保尔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不屈不挠地跟压迫者、富人作斗争的革命政党,他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2)结合对“筑路”这一情节的理解,可知筑路的劳动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深秋的萧瑟、凄冷,秋雨、泥泞。筑路工程队不仅面临着这样恶劣的劳动条件,而且生活条件也是十分艰苦的。他们住的是“门窗张开大洞,炉门成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的石头房子,睡的是“薄薄地铺了一层干草”的水泥地面;穿的是“里外透湿、溅满泥浆”,“从来没有干过”的衣服;吃的是“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几乎跟煤一样黑的面包”。通过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修筑轻便铁路的具体描写,歌颂了在布尔什维克党哺育下,以保尔为代表的党团员们勇于战胜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13、(1)长城破坏情况严重,长度减少近半。(2)示例:爷爷,您好!长城是国家级文物,是向世界展示我们国人素质的窗口,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好好保护,别人会嘲笑我们的。您说,对吗?(3)示例:①提高游客的素质,不乱涂乱画;②健全法律法规;③明确管理职能;④科学有序开发。【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表格的名称与题目的要求,分析表格中相关的数据,然后总结出结论。由表格中不同时代长城长度的变化,可以看出,长城的长度明显减少。(2)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此题首先要有称呼,然后点明长城对于国人的重要意义,最后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告。(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提建议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结合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