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怀念母亲》执教者武龙飞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课教材分析本文由由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由于爱是含蓄而深沉的,课文又穿插在日记、回忆,语言富有跳跃性。学生也很少有与自己的妈妈分开的亲身经历,所以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较高,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课堂上发言踊跃主动,课外积极阅读积累。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边读边感悟边写的研读方法,也能够感情饱满地朗读。但是本文作者的年代背景与学生的年代背景相差甚远,对于作者都母亲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调动积极性、活跃氛围上应多加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读写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生身母亲的情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季羡林先生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课主要采用谈话法、阅读法、合作讨论法、联想法等教学方法,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抽丝剥茧,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简介作者3分钟)1、孩子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多么神圣的呼唤,多么圣洁的字眼,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吗?2、在我们的心中,母亲是最伟大的、至高无上的。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文章里,酣畅淋漓地体现着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板书读题:怀念母亲)3、简介季羡林: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小苗和大树》、《自己的花是开给别人看的》,他生于1911年,1935年到德国哥廷根留学,1945年回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被誉为“国学大师”。1、学生说想法。2、学生听介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母亲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初读感知(7分钟)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2、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这两位母亲指的是谁?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读文。2、生答:“我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或“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3、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让学生概括课文,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研读词句,品味情感(18分钟)(一)、品读感悟爱母之情1、我们先来感受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情感。自由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作者对亲身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重点研读以下几个句子。(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二)品读感悟爱国之情。1、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数十年如一日。后来,作者离开了祖国,到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留学,地域的距离能割断作者心中的怀念吗?相反,这怀念又添了分量。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3、“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4、“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让我们带着这份思念把第三自然段读一遍。5、作者身在异国他乡,无限思念母亲和祖国。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作者特地摘抄了几篇日记,请同学们小声读日记,把体现作者对两位母亲怀念感情的句子画下来。6、交流研读重点句子。(1)、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2)、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7、从日记的字里行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两位母亲深深的怀念,这种怀念伴随着作者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勾勾画画,写写记记。2、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日记反复朗读,领悟季羡林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1、让学生抓关键词句去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做到读悟融合。2、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引起共鸣。四、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5分钟)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感悟文章的写法拓展升华(6分钟)1、你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有什么话要说吗?请写一写。2、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生母和祖国的热爱呢?学生表情凝重,陷入思考,下笔成文。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板书设计6、怀念母亲生身母亲
真挚的爱慕
祖国母亲
崇高的敬意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同身受。我先与学生进行谈话,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问学生:“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吗?”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再介绍季羡林的经历以及如何写下这篇文章。学生迅速被引入情境之中,为体验作者的情感做好准备。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时气氛活跃,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我让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并链接《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母亲的悔恨,在让学生反复地读,从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在理解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机构年度运营与服务工作计划
- 铁路运输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消防救援大队招聘4名政府专职消防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中学安全管理规范制度文档
- 企业市场推广方案及效果评估体系
- 现代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 退休人员续聘合同样本及注意事项
- 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机考题库
- 2025江苏南京市江宁医院博士后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精密称重实时监控-洞察及研究
- 社区十四五规划
- 《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课件
- 幼儿园中班音乐《头发、肩膀、膝盖、脚》课件
- 高考英语专题复习-打破教材范围三本教材中的屠呦呦(配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1话题)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课件 项目14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案例分析
- 投标货物包装、运输方案
- 2024年广西公需科目参考答案
- 吉林房地产市场月报2024年08月
- 少儿美术课件国家宝藏系列《玉壶》
- GB/T 44670-2024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2024年孩子打架双方协商后协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