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于曹丕废汉自立(公元220年),止于隋灭陈(公元589年)。如果加上东汉末年三十年战乱时间。历时将近400年。它有如下特点:其一,政治局面:长期分裂割据。其二,民族关系:在冲突中走向融合。其三,国家制度:承秦汉启隋唐这一时期的许多制度,表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如:选官用人制度,自察举、征辟之制经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过渡;中央中枢机构,自“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军事制度,出现于北朝的府兵制,开展成为隋唐府兵制的根基;赋税制度,曹魏的租调制是隋唐租庸调制的滥觞;土地制度,从曹魏“屯田〞、西晋“占田〞开展到北魏“均田〞,为隋唐“均田制〞所直接继承。这些开展中的重要制度,不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支撑着国家机器的运转,而且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制度保证。其四,士族政治:在盛极而衰的过程中显示其特色与能量。其五,思想文化:包容异质和张扬个性。1.本节框图2.北魏为什么能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①统一是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③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④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开展。3.历史背景(1)社会矛盾:〔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①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锋利。②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2)有利条件: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③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④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4.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改革的内容〔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实行汉制、移风易俗措施内容历史作用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革除旧俗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开展奠定了根底5.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影响1、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开展;2、学习了汉族的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4、为开创唐代大一统盛世(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根底。6.有关均田制的几个问题(1)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2)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3)影响①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开展。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地主利益,它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稳固了北魏的统治。③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④均田制对后代土地制度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实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根底。(4)与其他新制之间的关系: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根底,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稳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根底。7.孝文帝调整生产关系的表现(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革土地制度,公布均田令,将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不得买卖。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开展。(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一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原来受庇于豪强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3)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实行三长制和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三长制的实行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特别是对人民的控制。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开展,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开展。8、比拟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都顺应历史开展的潮流;②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③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④结果都取得了成功。(2)不同点:①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②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9.孝文帝改革能给今天的我们哪些启示?要大胆改革,勇于向先进文明学习。改革要注意选择,吸取他人长处,同时不能放弃本民族的文化精华。改革遇到阻力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去化解〔坚决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改革立场要坚决。10、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意义及成功的原因①.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②.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开展,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根底。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③.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开展的潮流,特别是受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那么、信心坚决。11、北魏民族大融合的原因、表现和实质①.原因(1)各民族的杂居,极大地加强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和接触。(2)各民族人民联合反对统治者的斗争,推动了民族融合。(3)内迁各族的统治者中,有不少崇尚中原文化,大力提倡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对民族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②.表现(1)从少数民族来看,不仅在生产方式上,还在生活方式上都趋向于汉化,甚至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源与资源行业新能源产业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
- 医疗与医药行业: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报告
- 2024新版2025秋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1单元 2. 第2节 6的乘法口诀
-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XX矿体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轻工业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 融资论文题目及答案
- 数电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死结活结题目及答案
- 四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电工类-本科、专科(官方)-第五章公共与行业知识历年参考试题库答案解析(5卷100道合辑-单选题)
- 黄冈市英山县城区社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传媒公司劳动合同2025年
- 2025年设备人员 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经销商内部管理课件
- 济南露天烧烤管理办法
- 家长育儿教育课件
- 2025年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2025西藏山南旅游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