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容生《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_第1页
林容生《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_第2页
林容生《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_第3页
林容生《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2.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对比、衬托、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3.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学习重点1.积累重点字词,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学习难点

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学习方法诵读法、自学讨论法、演读法。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1、

作者作品背景介绍:

(1)作家作品: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___《战国策·魏策四》__。《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___国别体史书__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2)背景资料: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__安陵国__,于是安陵君就派_唐雎__到秦国谈判。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唐雎()怫然()休祲() 缟素()徒跣()色挠()抢地()韩傀()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齐读。3、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四、积累文言词语。(先自己做,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1、辨析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徒:免冠徒跣

)号令徒属曰

()

徒以有先生也()

若:若为佣耕()

若士必怒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因使唐雎使于秦()

怒:秦王怫然怒

()

怀怒未发()

夫:此庸夫之怒也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以君为长者()

亦: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秦王不说()②故不错意也()③轻寡人与()④仓鹰击于殿上()⑤寡人谕矣()3、解释加点的词。不辱使命

)因使唐雎使于秦()()易安陵()虽千里不敢易也()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

()()以头抢地()

秦王色挠()怫然怒

()

长跪而谢之()休祲降于天

()

轻寡人与()

4、翻译句子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五、分各色演读。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2、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3、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4、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5、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6、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7、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8、从文章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入手,你认为秦王和唐雎分别是怎样的人?9、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没有辱没使命?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请说说你探究的结果。六、延伸思考1、你还了解中国历史上哪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或故事?晏子:出使楚国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舌战群儒(爱国志士为国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2、思考、讨论: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面对不良风气,面对歹徒,应当怎样有勇有谋地斗争?当国家有难,比如在台湾问题上有人挑起战争;比如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之时,你应当怎样做?答题时教师注意点到为止。部分参考答案:4、1)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土地,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2)安陵君从先王那儿继承了土地并守住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3)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五、1、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因为他知道秦王并不是真的想易地,秦王的目的是吞并安陵国。2、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3、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4、唐雎临危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5、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6、相同的是都拒绝与秦交换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