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NET【提升训练17题答案+解析】1.以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B.充电时,Mo箔接电源的负极C.充电时,Na+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D.外电路通过0.2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变化为2.4g答案B++2e-=Na2Fe[Fe(CN)6],故A项说法正确;充电时,电解池的阴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箔接电源的正极,故B项说法错误;充电时,阳离子移向阴极,Na+应从左室移向右室,故C项说法正确;负极上的反应式是2Mg-4e-+2Cl-=[Mg2Cl2]2+,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0.1molMg,质量减少2.4g,故D项说法正确。2.(2019·潍坊一模)一种新型可逆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总反应为Al+3Cn(AlCl4)+4AlCleq\o\al(-,4)4Al2Cleq\o\al(-,7)+3Cn(Cn表示石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7Cl-=Al2Cleq\o\al(-,7)B.放电时AlCleq\o\al(-,4)移向正极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AlCleq\o\al(-,4)-e-+Cn=Cn(AlCl4)D.电路中每转移3mol电子,最多有1molCn(AlCl4)被还原解析:选CA项,放电时铝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Al2Cleq\o\al(-,7),电极反应为Al-3e-+7AlCleq\o\al(-,4)=4Al2Cleq\o\al(-,7),错误;B项,放电时,AlCleq\o\al(-,4)移向负极,错误;C项,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n+AlCleq\o\al(-,4)-e-=Cn(AlCl4),正确;D项,由总反应可知每1molCn(AlCl4)被还原仅得到1mol电子,错误。3.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解析:选CA.原电池中阳离子由负极向正极迁移,正确;B.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正确;C.充电时,若转移1mol电子,石墨电极质量将增重7g,错误;D.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正确。4.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利用氢镍电池为钠硫电池充电。已知氢镍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NiO(OH)+MH=Ni(OH)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氢镍电池的正极B.氢镍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MH+OH--2e-=M++H2OC.充电时,Na+通过固体Al2O3陶瓷向M极移动D.充电时,外电路中每通过2mol电子,N极上生成1molS单质答案C解析利用氢镍电池为钠硫电池充电时,氢镍电池为直流电源,钠硫电池放电时,活泼金属Na在负极失电子,故M极为负极,充电时M极作阴极,故a极为氢镍电池的负极,A项错误;由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OH--e-=M+H2O,B项错误;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C项正确;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eq\o\al(2-,x)-2e-=xS,故充电时,外电路中每通过2mol电子,N极上生成xmolS单质,D项错误。5.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解析:选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一系列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Li2S8→Li2S6→Li2S4→Li2S2,其中可能有2Li2S6+2Li++2e-=3Li2S4,A项正确;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02mol电子,负极有0.02molLi(质量为0.14g)被氧化为Li+,则负极质量减少0.14g,B项正确;石墨烯能导电,利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C项正确;充电过程中,Li2S2的量逐渐减少,当电池充满电时,相当于达到平衡状态,电池中Li2S2的量趋于不变,故不是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D项错误。6.(2019·泉州质检)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Li+由多孔电极迁移向锂电极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充电时,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Li2O2-2e-=2Li++O2↑D.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有机溶剂或稀盐酸等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金属锂作负极,多孔电极作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由锂电极迁移向多孔电极,A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2Li++O2↑,C正确;由于锂是活泼金属,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LiCl和H2,故电解质溶液不能用稀盐酸,D错误。7.第三代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M表示储氢合金;汽车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的示意图如下:其总反应式为。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ˉ==Ni(OH)2+OHˉB.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解液中OHˉ向甲电极移动C.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甲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D.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电流的方向为:甲电极→发动机→乙电极【答案】C【解析】汽车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充电相当于电解池,放电相当于原电池。A和B相当于原电池,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根据题意可知氢气是负极,即甲是负极,乙是正极,A、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ˉ==Ni(OH)2+OHˉ,符合图示中的转化,A正确;B、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解液中OHˉ向负极移动,即向甲电极移动,B正确;C和D相当于电解池。此时甲是阴极,乙是阳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2H
2
O+2e
-
=H
2+2OH
-
、2Ni(OH)
2
+2OH
-
-2e
-
=2NiOOH+2H
2
O;C、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甲电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C错误;D、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电流的方向为:阴极到阳极,即为:甲电极→发动机→乙电极,D正确。8.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分别起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作用,某电池分别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反应: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对该电池的判断错误的是()A.放电时,Fe是负极,NiO2是正极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C.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D.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答案】B【解析】A、原电池在放电时,还原剂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该电池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为Fe,正极为NiO2,故A正确;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故B错误;C、蓄电池充电时,发生电解反应,此时阴极反应为放电时负极反应的逆反应,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故C正确;D、Fe(OH)2、Ni(OH)2都属于碱,由方程式可知此电池为碱性电池,只能浸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故D正确。9.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电池总反应为:Pb+PbO2+2H2S42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B.充电时铅蓄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C.放电时PbO2发生氧化反应D.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PbSO4+2H2O-2e-=PbO2+SO42-+4H+【答案】A【解析】A.放电时Pb在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故A正确;B.充电时,铅蓄电池的正极要恢复原状,则应该作电解池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B错误;C.放电时,Pb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PbSO4,故C错误;D.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故D错误。10.钠-氯化镍电池以β-Al2O3(Al2O3•xNa2O)作为固体电解质构成的一种新型电池(2Na+NiCl2Ni+2NaCl),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放电时NaCl在熔融电解质中生成B.充电时阴极反应:Na++e-═NaC.氯离子通过β-Al2O3(s)在两电极间移动D.如果电池过度放电,AlCl4-可能被还原【答案】C【解析】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氯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放电时NaCl在熔融电解质中生成,A正确;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阴极反应:Na++e-═Na,B正确;氯离子通过β-Al2O3(s)向负极移动,C错误;如果电池过度放电,AlCl4-可能被还原为Al,D正确。11.在新型储能体系,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被称为“可呼吸电池2.0”,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CO2+O2Li2CO3(未配平).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碳酸锂固体储存于碳纳米管中,TEGDME是一种有机溶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CO2发生还原反应B.若有1.12L.CO2参与反应,则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C.放电时,Li+从右向左移动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Li2CO3-4e-=2CO2↑+O2↑+4Li+【答案】D【解析】4Li+2CO2+O22Li2CO3,A.放电时,O2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若有1.12L.CO2参与反应,不能确定是否是标准状况,B错误;C.右边是正极,放电时,Li+从左向右移动,C错误;D.充电时,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2Li2CO3-4e-=2CO2↑+O2↑+4Li+,D正确。12.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效电池。原理为:AlLi+Cx(PF6)Al+xC+Li++PF6-,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C.充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NaCl饱和溶液,当生成11.2LH2时,电池负极质量减少7g【答案】B【解析】放电时铝锂电极中锂失电子作为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铝锂电极向正极铝石墨移动,A错误;放电时正极铝石墨电极Cx(PF6)得电子产生PF6-,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B正确;放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电解NaCl饱和溶液,产生氯气和氢气,由于没有给出生成氢气的外界条件,无法计算出氢气的量,也就不能进行相关的计算,D错误。13.200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唐纳德·撒多维教授领导的小组研制出一种镁一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该电池工作温度为700摄氏度,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充放电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g2+-2e-=MgB.该电池放电时,Mg(液)层生成MgCl2,质量变大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中Mg发生氧化反应D.该电池充电时,熔融盐中的Cl-进入Mg-Sb(液)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电子的流向可知,Mg为负极。因为是储能电池,所以该电池可以放电也可以由此充电。放电时镁被氧化为镁离子,所以充电时,镁离子被还原为镁。A.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g2++2e-=Mg,A不正确;B.该电池放电时,Mg(液)层生成Mg2+进入熔融盐中,质量变小,B不正确;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中Mg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D.该电池充电时,熔融盐中的Cl-不进入Mg-Sb(液)层,而是Mg2+进入熔融盐中,D不正确。14.锂离子电池又称为“摇摆电池”,广泛使用于电动自行车等,其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即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运动而形成电流。其装置结构简图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溶有LiPF6的碳酸酯类溶剂,隔膜为仅有锂离子能通过的高分子膜),工作原理为C6Li+Li(1-x)MO2eq\o(,\s\up12(放电),\s\do4(充电))LiMO2+C6Li(1-x)(M代表过渡元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放电时,正极为石墨B.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多次使用C.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LiMO2-xe-=Li(1-x)MO2+xLi+D.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不能是水溶液,因为锂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答案A解析由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放电时,石墨电极上锂失去电子,为电池负极,A项错误;根据生活常识及已有知识可知锂离子电池为二次电池,具有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多次使用的优点,B项正确;由反应原理及装置结构图可知,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MO2-xe-=Li(1-x)MO2+xLi+,C项正确。15.用铅蓄电池电解AgNO3、Na2SO4的溶液,a、b、c、d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Pb(s)+PbO2(s)+2H2SO4(aq)eq\o(,\s\up12(放电),\s\do4(充电))2PbSO4(s)+2H2O(l),通电时a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时,Y电极质量增加48gB.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s)+4H+(aq)+SOeq\o\al(2-,4)(aq)+2e-=PbSO4(s)+2H2O(l)C.c、d电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X极为负极解析:选Aa极质量增加,即析出了Ag,a为阴极,则Y为负极,X为正极,D项错;B项,所写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C项,c为阴极放出H2,d为阳极放出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16.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快速充、放电的超性能铝离子电池,其中Al、Cn为电极,由有机阳离子与阴离子(AlCleq\o\al(-,4)、Al2Cleq\o\al(-,7))组成的离子液体为电解质。如图为该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Al作阴极,Cn作阳极B.充电时,每生成1mol铝,同时消耗4molAl2Cleq\o\al(-,7)C.放电时,电解质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题以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项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真题解析与答案汇编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应急救援知识试题汇编解析附答案
- (2025年)临床药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 (2025年)出生缺陷预防测试试题(附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 楼市项目精细化运营
- 立春销售力量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同步训练试题(含详解)
- 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试题340道含答案)
- 大学物业管理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假体周围骨折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技术管理相关知识试卷
- 2025年高等教育工学类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医院移动护理系统
-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讲座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护理查房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 4
- 法布里病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