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80题)1、继公民法之后,罗马逐渐形成了万民法。其主要原因是()。A.领土的不断扩张B.帝制取代共和制C.公民矛盾逐渐激化D.社会经济的繁荣【答案】A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条约》【答案】D3、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中【答案】B4、下列选项属于梭伦改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⑧④D.②③④【答案】A5、《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6、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A.制瓷业的盛行B.大运河的开通C.造船业的进步D.丝织业的发达【答案】B7、1882年9月的某个夜晚,随着珍珠街电厂的并网运行,白炽灯点亮了纽约的许多街道,人们被这种场景震撼,成为当时街头巷尾热议的新闻。上述情景应发生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答案】B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消耗最大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坦能堡战役【答案】B9、“二战”后建立的旨在稳定国际汇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10、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名言:“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答案】C11、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B.扩大基层民主选举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答案】C12、《资治通鉴》采用的体裁是()。A.经传体B.政书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一【答案】C13、据统计,199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6.9%,同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世界平均比重为73%,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为59%。据此可以推出()。A.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B.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C.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D.改革开放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答案】D14、1436年。明朝政府下令,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400余万石,以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为率.共计折银百万余两.解京充俸,称为“金花银”。这表明()。A.海外白银开始大量输入中国B.钱、钞兼行的货币制度已结束C.政府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D.农副产品在全国实现了商品化【答案】C15、20世纪后半期,我国决定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国家发展高科技的重点。这一科技发展规划是()。A.“七五计划”B.“985工程”C.“211工程”D.“863计划”【答案】D16、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写道:“战争之起……以此粗笨之农具,而能所向无敌,逐北追奔。如疾风扫秋叶……恶根买种于满洲政府之政治。”他所说的“战争”指的是()。A.天理教起义B.白莲教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C17、“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18、明代《闽部疏》记载:“凡福之纳(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元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19、今天的马六甲、爪哇等地都有“三宝庙”。下列人物与此相关的是()。A.玄奘B.鉴真C.郑和D.法显【答案】C20、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设立内阁B.推行三公九卿制C.设三司D.推行三省六部制【答案】C21、下列科学理论对启蒙运动有重大影响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哥白尼的日心说【答案】A22、《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时期C.南北朝时期D.宋金对峙时期【答案】A23、《上海县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词作者的态度是()。A.支持守旧势力B.痛斥外国列强C.批评洋务运动D.同情海军官兵【答案】C24、1787年,华盛顿在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指的是()。A.建立开明君主制B.改革联邦政体C.实行君主立宪制D.改变邦联体制【答案】D25、有史书写道:“人口和动物的迁移导致了传染病大流行。据统计,近代早期300年间.美洲有记载的传染病大爆发就有l7次,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这一记载相关联的是()。A.新航路开辟B.基督教传播C.工业污染扩散D.印第安人口增长【答案】A26、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主要文学流派出现顺序()。A.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答案】A2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答案】A28、李大钊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理论著作是().A.《史学要论》B.《研究历史的任务》C.(庶民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A29、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A.制瓷业的盛行B.大运河的开通C.造船业的进步D.丝织业的发达【答案】B30、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答案】A31、某历史著作写道:“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轮船航线的建立把地方和区域市场连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经济网络。”这句论述体现了明治政府实行的政策是()。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土地改革【答案】B32、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答案】A33、凯旋门是欧洲人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形式。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B.普法战争C.拿破仑战争D.1848年欧洲革命【答案】A34、睡虎地秦简中的法律简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系统的秦代法律条文。睡虎地秦简的发现地点是()。A.湖南省长沙市B.湖北省云梦县C.陕西省西安市D.山西省太原市【答案】B35、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进行土地改革B.开展人民公社运动C.实行“一五”计划D.掀起“大跃进”运动【答案】C36、“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下列内容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有()。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37、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A.显示富贵B.崇拜鬼魂C.保存器皿D.维系礼制【答案】D38、1895年7月,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中外纪闻》开始发行。该刊物的创办地点是()。A.广州B.北京C.南京D.武汉【答案】B39、1776年初,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大地流行,其中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此处。分手”的含义是指()。A.印第安人要求自治B.南部种植园主要分裂C.殖民地人民要独立D.黑人要消除种族歧视【答案】C40、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百科全书”的文学作品是()。A.《悲惨世界》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答案】C41、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是()。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B.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D.创立行省制度【答案】B42、《资治通鉴》采用的体裁是()。A.纪传体B.政书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答案】C43、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推行三公九卿制B.设立内阁C.确立三省六部制D.增设三司【答案】D44、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A.玻利瓦尔B.华盛顿C.克伦威尔D.加富尔【答案】A45、公元前5世纪,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一条款体现的是()。A.维护平民利益B.限制贵族权力C.维护私有财产D.护大统治基础【答案】C46、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答案】D47、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道高远,普通人不能领会,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A.以刑辅德的思想B.“大一统”思想C.三纲五常的思想D.君权神授的思想【答案】D48、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答案】A49、考古工作者在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类似的符号还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的历史遗址中。这些符号()。A.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特点B.表明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C.是商周甲骨文字的范式D.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答案】A50、1958年,有报道说:“过去每亩(山药)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这段报道反映的史事是()。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农业合作化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B51、公元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城京,开始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时代()A.镰仓时代B.明治时代C.平安时代D.奈良时代【答案】D5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徐骧D.刘永福【答案】B53、二战后,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为此,阿登纳()。A.积极谋求两德统一B.主动推动欧洲联合C.协同美国发动冷战D.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答案】B54、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A.控制天下学子的思想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C.提倡标准化考试制度D.选拔真正的有用人才【答案】A55、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这些措施的作用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56、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反对思想盲从B.主张学以致用C.鞭挞封建礼教D.抨击腐朽统治【答案】A57、《伤寒》A.原书9卷,81篇B.全书10卷,22篇C.全书3卷,25篇D.全书8卷,73篇E.全书10卷【答案】B58、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A.中央权力加强B.地方势力坐大C.州郡割据混战D.尊崇皇帝诏书【答案】B59、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是()。A.史论结合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A60、西汉宣帝年问出现了一次天文现象,宣帝立即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大一统”主张C.“天人感应”主张D.“无为而治”主张【答案】C61、缺赫鲁晓夫上台后,他选择的改革突破口是()。A.农业B.商业C.轻工业D.重工业【答案】A62、下列教学方法中,适于讲授历史上重要条约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63、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答案】C64、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农业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没收政策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毫无成就【答案】B65、中国古代名窑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下列以冰裂纹瓷器著称的是()。A.汝窑B.哥窑C.邢窑D.钧窑【答案】B66、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答案】B67、据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苟子【答案】C68、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C69、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70、“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顺口溜流传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初B.20世纪60年代初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答案】C71、《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B.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C.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D.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答案】D72、提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的理学家是()。A.朱熹B.陆九渊C.张载D.王阳明【答案】D73、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A.贾谊B.晁错C.董仲舒D.主父偃【答案】C7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条约》【答案】D75、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A.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B.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答案】D76、患者,男,65岁,有高血压病史,头痛眩晕反复发作2年,伴耳鸣,胁痛,两目干涩,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A.肝血虚B.肝火上炎C.肝阳上亢D.肝阴虚E.肝肾阴虚【答案】D7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是()。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答案】D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答案】C79、孙中山说:“(我)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因交通发达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他的主张与下列各项相关的是()。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答案】C80、有史学家说:“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这一观念认为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B.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导致东方落后于西方D.推动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答案】B大题(共18题)一、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4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梭伦“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教科书“雅典城邦的政治民主”一课时。某位老师考虑到“雅典民主”的评价是一个重点、难点,因而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它,便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合作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先宣布准备班内选举一名历史课代表。除了讲明历史课代表的职责外,他更多地鼓励学生参选,但有一个条件,每位参选者必须准备2—3分钟的竞选演讲,阐述自己当选后准备如何提高班级的历史学习成绩。在讲完了雅典民主的内容之后,这位老师便宣布准备采用雅典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历史课代表。同学们听了都很兴奋,这种兴奋来源于对雅典民主的向往,来源于自己能参与。等到选举时,教师请有意参选的同学到讲台前,然后宣布选举人和被选举人资格。他首先宣布借读生没有选举资格,再宣布没有本市户口的同学没有资格,这样就有几名同学被迫退出选举,对此大家似乎没有太大争议。可当老师宣布女同学没有资格时,女同学大呼不公平,直到老师不得不解释这是按雅典民主程序进行选举后,大家才安静下来。然后老师再宣布每个小组只能出一名代表,又有人退出。随后在剩下的竞选者演讲完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后,由剩下的具有选举权的同学举手表决.这样才选出了历史课代表。选举结束后,老师既请当选者谈感想,也请落选者、女同学、借读生等谈感受,等大家都谈完了.对雅典民主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也水到渠成了。(1)分析该体验式教学案例,你认为该教师在教学中抓住了哪几个重要环节,并加以评述。此外,有哪些不足(10分)(2)就历史教学而言,采取体验式教学有哪些难点,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答案】(1)情境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代人感。启发性:创设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不足: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师生活动与学生互动关系失调。教学活动停留在师生互动者居多,生生互动者少,师生互动当然必要,但师生活动的面有局限,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狭小。师生互动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到思想和体验的旋涡中去,许多学生处于旁听或陪坐的地位。该案例中学生就始终处于教师的引导下,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2)难点有以下三点:①课前:确定主题、搜集资料;②课中:引导参与一情境创设一实践探索一成果交流;③课后:总结知识、提升能力。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将教学主体定位为学生;体验活动的主题及内容应符合课程目标,切忌偏离主题;教师应促成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三、材料:1870年的普法战争结束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1870年至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英国只增长1.3倍。1870年至1900年,酸和碱等基本化学原料的产量增加了7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3倍,均已跃居世界首位: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是德国生产。1913年,德国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是15%。1857年.德国第一个卡特尔出现,1905年达385个,并迅速向更高的形式——辛迪加和康采恩发展。——摘编自王珏《世界经济通史》问题:(1)根据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①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快,超过同时期的英国.②化学工业产量增长迅速,并跃居世界首位。③德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重要地位.仅次于英国。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垄断组织出现并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2)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商品交换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②德国本土和占据的法国领土拥有大量矿产资源,比如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铁、鲁尔的煤.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③德国是后起的工业大国,能够吸收英、美等国的发展经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④德国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注重将科学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容易采用新型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⑤国内的统治阶级容克贵族拥有大量资金和土地,其经济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趋于相近.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四、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教科书“雅典城邦的政治民主”一课时。某位老师考虑到“雅典民主”的评价是一个重点、难点,因而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它,便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合作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先宣布准备班内选举一名历史课代表。除了讲明历史课代表的职责外,他更多地鼓励学生参选,但有一个条件,每位参选者必须准备2—3分钟的竞选演讲,阐述自己当选后准备如何提高班级的历史学习成绩。在讲完了雅典民主的内容之后,这位老师便宣布准备采用雅典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历史课代表。同学们听了都很兴奋,这种兴奋来源于对雅典民主的向往,来源于自己能参与。等到选举时,教师请有意参选的同学到讲台前,然后宣布选举人和被选举人资格。他首先宣布借读生没有选举资格,再宣布没有本市户口的同学没有资格,这样就有几名同学被迫退出选举,对此大家似乎没有太大争议。可当老师宣布女同学没有资格时,女同学大呼不公平,直到老师不得不解释这是按雅典民主程序进行选举后,大家才安静下来。然后老师再宣布每个小组只能出一名代表,又有人退出。随后在剩下的竞选者演讲完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后,由剩下的具有选举权的同学举手表决.这样才选出了历史课代表。选举结束后,老师既请当选者谈感想,也请落选者、女同学、借读生等谈感受,等大家都谈完了.对雅典民主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也水到渠成了。(1)分析该体验式教学案例,你认为该教师在教学中抓住了哪几个重要环节,并加以评述。此外,有哪些不足(10分)(2)就历史教学而言,采取体验式教学有哪些难点,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答案】(1)情境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代人感。启发性:创设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不足: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师生活动与学生互动关系失调。教学活动停留在师生互动者居多,生生互动者少,师生互动当然必要,但师生活动的面有局限,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狭小。师生互动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到思想和体验的旋涡中去,许多学生处于旁听或陪坐的地位。该案例中学生就始终处于教师的引导下,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2)难点有以下三点:①课前:确定主题、搜集资料;②课中:引导参与一情境创设一实践探索一成果交流;③课后:总结知识、提升能力。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将教学主体定位为学生;体验活动的主题及内容应符合课程目标,切忌偏离主题;教师应促成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五、材料: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下面是某教师设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萨拉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和整个大战造成了严重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能力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战前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有什么联系‘一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一战”,的性质是什么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等,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灾难,形成唯物史观,使学生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观念,从而提高人文素养。问题:(1)这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存在哪些问题(2)根据课程标准,重新拟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答案】(1)首先三维目标名称存在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应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在该老师设置的目标中缺少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最后,书写三维目标时应注意三维目标的书写主语为学生.所以行为动词上就不可以出现“使学生-让学生”“培养”等词语。(2)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认识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一战是不义之战”的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六、材料:大化二年(646年)春正月甲予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日:其一日,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日,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其二日,初修京师,置畿内国司、郡司……凡畿内东自名垦横河以来,南自纪伊兄山以来,西自赤石栉渊以来.北自近江狭狭波合坂山以来,为畿内国。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三十里以下、四里以上为中郡,三里为小郡。其郡司并取国造性识清廉、堪时务者,为大领、少领……其三日。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十二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二束二把,町租稻二十二束。其四日,罢旧赋役而行田之调。凡绢、纥、丝、绵并随乡土所出。田一町绢一丈,四町成匹,长四丈,广二尺半;纯二丈,二町成匹,长广同绢;布四丈,长广同绢、紽,一町成端。别收户别之调,一户赀布一丈二尺。凡调副物盐贽,亦随乡土所出。凡官马者,中马每一百户输一匹,若细马每二百户输一匹,其买马值者,一户布一丈二尺。凡兵者,人身输刀、甲、弓、矢、幡、鼓。)仕者,改旧每三十户一人,而每五十户一人,以充诸司,以五十户充仕丁一人之粮。一户庸布一丈二尺.庸米五斗。——《日本书纪》卷25“孝德纪”问题:(1)阅读上述材料,总结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2)结合史实相关知识,谈谈大化改新对当时日本产生的影响。【答案】(1)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①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的高官贵族赐予食封.②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和驿站,设置相应的职官.③确立户籍和赋税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明确土地的面积计算方式.④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新税法.(2)大化改新是日本统治阶层中的革新派在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对当时日本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为国家奠定基础,改变政权性质,使之成为新的封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⑦改革将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国家公民授予口分田,使其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改革确立律令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削弱氏族豪强的传统特权,限制其为争夺土地和民众进行的争斗,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七、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4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梭伦“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八、材料:王老师在讲授“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之前,做了一张调查量表,对学生掌握有关秦始皇的情况进行了课前调查:①对于秦始皇,你知道什么②关于秦始皇,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A.影视节目B.长辈朋友C.报刊D.历史教材E.其他途径③对于秦始皇你的印象是:A.英雄B.暴君C.明君D.昏君④回答上一问题的同学请说明理由⑤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心中的秦始皇。问题:(1)这位老师运用了什么教学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有什么优点(2)简述这种评价方法的功能。【答案】(1)王老师运用了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的优点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查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2)在教学活动中,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排,辨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九、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一方面控制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政府对缩减耕地、缩减产量的农民提供补贴。不久,国会又通过《农业调整法》的修正案,允许政府采用减少美元含金量等办法,增加全国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款数量。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提高工人工资和工业品价格。在《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影响下,物价很快上涨。价格上升吸收了投放到市场的货币,增加了货币存量。货币存量的增加,导致名义收入的增加和就业人口的增加。这一增加,又进一步提高了物价。?——李世安《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问题:(1)根据材料,概述这两项法案所采取的相同的金融货币手段。(6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项法案颁布的背景与影响。(10分)【答案】(1)金融货币手段:实行货币扩张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实行货币贬值;加强国家对金融的干预;国家通过政策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提高工农业产品的价格。(2)背景: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市场萧条;工农产品生产过剩,物价下跌,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锐减。影响: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逐步恢复,确保社会稳定发展;农民和工人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避免走上法西斯极权和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废除了金本位制度,抛弃了货币紧缩政策,实施货币扩张性政策,加速了旧的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衰落,逐步确立了国家适度干预的经济政策。一十、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其对人类思想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哲关于做人、处事和治国的智慧。请评价该老师的教学目标。(16分)【答案】新课标倡导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的。该教师对三维目标做了很具体的阐述。但在书写方式和逻辑关系之间有所欠缺。首先在书写格式上:该教师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出现了多次“让学生、提高学生”等语句。其次,三维目标并未形成整体.逻辑性不强。针对该教师的问题,除了将“让学生”等词语去掉以外,将过程与方法改为: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观点,通过比较、讨论、探究教学等方法加深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一十一、(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课文摘录: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r日-1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答案】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关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视频资料和信息)师:20世纪80一90年代,中国提出了多极化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多极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和形成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和共识。所谓“极”是指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当一个国家的力量遥遥领先,远远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时,体系就是单极的。当两个大国势均力敌,它们处在高于其他大国的一个力量层次时。这样的一个结构就是两极结构。三个或三个以上大国或国家集团力量大致接近时,体系就呈现出多极化的状态。关于多极化的理解,有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还有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还有人认为东盟、巴西等也有可能成为一极。那么,这些说法到底哪一个更符合事实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来一起解决。二、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各子目标题.回答有哪几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可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生1:欧盟。生2:在亚洲还有中国和日本。(其他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大家请不要忘记,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各方面来看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所以.请大家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算作是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师: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泛指亚非拉和其他地区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民族,在独立后所形成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总和。这是二战后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这些国家在地域上多位于南半球,因而也常常被称为“南方国家”。(教师将同学们分成三组,组成上述三个代表队,分组自主研习教材对应的子目。然后由各代表展示研习成果并阐述该代表队可能成为其中一极的理由)(学生按照分组认真准备需要展示的内容)教师:哪个代表队首先来展示呀西欧队:一十二、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2)课文摘录:女真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明朝前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在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答案】【参考设计】一、导人新课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同学们能回忆出所学的主要内容吗?(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踊跃回答)师:(鼓励评价并指出)这些大事主要发生在明朝前期和中期,明朝末年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历史又将怎样演变呢?我们请同学根据课件上导入框的内容向大家作介绍。生1:明清之际风云变幻,政权更迭,由满洲建立的清王朝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它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强化君主集权,使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们现在学习新课。二、讲授新课师:提到清朝,近年来描写清朝的电影、电视剧不少,其中有许多创作更是以“戏说”的形式来演绎历史。哪位同学能说出清朝给你留下的最基本的印象?(学生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时,教师引导同学回忆唐宋时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生2:今天的满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唐宋时期。师:明朝后期.女真族在东北白山黑水间崛起,后来改族名为满洲并建立了政权。(教师板书: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师:在这个民族兴起和强大的过程中,有两位杰出的人物,那就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内容,选出两位同学来介绍他们的业绩,并归纳出他们的贡献。一十三、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对下列文字中四个错误加以修正。中国古代成文法自战国时代的《法典》开始,到秦汉时代都是按照儒家精神制订的。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是《唐律》的制定和《唐律疏议》的撰写。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是中华法系的鲜明特点。(4分)(2)英国法系特别注重法典的历史延续性,例如:《权利法案》。请列举该法系两例具有恒久法律效力的其他成文法典名称。(4分)(3)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大多渊源于罗马法。古罗马法实行的法律诉讼制度和原则中,至今依然起作用的有哪些(3分)(4)结合下列材料和已有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产生的历史根源。(5分)材料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奴隶制大田庄在东罗马帝国不占主要地位。君士坦丁堡和阿拉伯、伊朗、印度有贸易关系,是“沟通东西方的金桥”,成为繁荣的工商业中心。——《罗马法论纲》【答案】(1)《法典》改成《法经》;儒家改成法家;形成改成成熟;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改成以礼入法、礼刑结合。(2)《大宪章》《人身保护法》《王位继承法》等。(任写出其中两个即得全分)(3)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原则。(4)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商业经济发达、人口的流动和移民的增多等因素促使了法制的产生。一十四、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已至北京城下。……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叛乱……李自成也乘时猖獗,于十四年(1641年)攻陷河南……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陷襄阳,僭号“新顺王”。次年,李自成建国,号日大顺,改元永昌……这时洪承畴早为清军所俘,山海关之地全部沦陷,而流寇的势力已非明朝所能抵御。就在这一年,流寇攻陷北京,清军也接着入关。——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问题:(1)对同一史事的叙述,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不同?(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8分)【答案】(1)材料一主要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视角对史事进行叙述,对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持肯定的态度。材料二是从封建正统的视角对史事进行叙述,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农民军攻陷北京和清军入关造成的,将农民军称为“流寇”,对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持反对的态度。(2)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如下。①材料一选自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该书的出版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作者深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纤维原料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研究与探讨考核试卷
- 纺织品在家居绿植养护的创新考核试卷
- 纺织品物流配送考核试卷
- 老年营养与餐饮服务考核试卷
- 生物农药田间试验与农业人才培养合同
- 大型综合体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及综合评价协议
- 高效流水线工人岗位竞聘及劳务派遣合同
- 智能家居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区块链矿机网络交换机租赁与智能化升级合同
- 第二章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 静脉炎的护理 课件
- DB3303T078-20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特种作业合同协议
- 社工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专升本招生计划
- 2025年宽带网络拓展合作协议书
- 教学主管竞聘培训机构
- 【9语期末】黄山市歙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血液安全管理制度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