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旅夜书怀》赏析_第1页
杜甫《旅夜书怀》赏析_第2页
杜甫《旅夜书怀》赏析_第3页
杜甫《旅夜书怀》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杜甫《旅夜书怀》赏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字季鹰,时为成都尹)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这首诗大约就是在这次旅途中所写的——

“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原野开阔,远处天与地貌似相接了,天涯的星星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浩荡东流,明月倒映,好像是从江水之中涌现出来一样。我的名望并不是由于文章写得好而为人所知;我的官职应当说是由于年老多病而退休的。如今自己辗转飘零像什么呢?只不过像广阔天地间的一只小沙鸥罢了……〞

诗人前四句描写“旅夜〞的情景:

首联写近景:“细草〞、“微风〞,给人以渺小无依之感;“危樯〞是高高的桅杆;“独夜〞,孤独地夜泊;给人孤独孤单之感。诗人寓情于景,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孤单的旅中感受便流露出来了。

颔联写远景:“垂〞是至上而下,“涌〞是自下而上。这两个字分别写天和水,是诗人极费苦心锻炼的结果。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以壮景写哀情,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与李白《渡荆门送行》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各尽其妙。

后四句是写“书怀〞的感慨:

颈联用反语表达心中的不平与愤懑:“文章〞,这里是指诗歌,唐人把诗和散文一起称为文章;“休〞,罢官退休,按唐朝的制度,年至七十,才算老病,到了退休的年龄。一般人以为杜甫是由于文章写得好才著名的,其实不是。他著名的时候,人家还不欣赏他的诗。他是由于上疏救房琯而有名的,由于当时房琯以兵败而得罪,无人敢替他申辩。杜甫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向肃宗上疏,震惊了满朝官员,一时朝野传言才著名的。结果他也因此得罪被贬了官。这件事成了他一生的牢骚、一辈子的思想矛盾,也是他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岂〞和“应〞是反语,胸怀经世大志,名望怎么能依据写文章而显著呢?明明是论事而罢官,虽然只有五十余岁,但只能说是老病而休。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透露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自嘲自宽中,有诗人无法言说的酸楚与悲凉。

尾联设问、比喻作结:“一〞与首联的“独〞照应,同“天地〞显明比较,突出渺小、孤独之感。水天空旷,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孤苦无依、漂泊不定的感伤。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比较,衬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