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究对于勒形象的再认识_第1页
教材研究对于勒形象的再认识_第2页
教材研究对于勒形象的再认识_第3页
教材研究对于勒形象的再认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材研究对于勒形象的再认识《我的叔叔于勒》,法国有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有名的小说名篇之一。那天教学此文的两节课,我和我的学生徜徉在莫泊桑的精神世界里,菲利普夫妇让我们的心情一次次在笑声中沉重,沉重的不仅是菲利普夫妇对金钱的痴迷,还有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给小市民身上烙上的烙印。

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认为于勒形象是菲利普夫妇的陪衬。我们也知道,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是小说的明线,而于勒的贫富变化是小说的暗线。暗线决定明线:于勒的贫富变化,导致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的态度,从最初的可怕,到后来的希望,再到最终的可怕,以至于仇恨。于勒的形象,也从流氓、坏蛋和无赖变成了好心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和有方法的人,可当那个穷光蛋的老水手出现在菲利普夫妇眼前时,于勒的形象也就随之变成了老流氓和贼。通过菲利普夫妇在于勒贫富变化前后不同的态度,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了钱就是好人、有方法的人,而没有钱就是贼和流氓了,亲弟弟也不例外。至此,小说的主题也就清楚地浮出水面,让我们从菲利普夫妇身上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金钱决定着一切。

我每次分析这篇文章时,总是在这时引出小说的主人公来,让学生看到最能反映小说主题的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分析到这儿,貌似一切水到渠成,心里也痛快舒畅。可是,今天我却总是安逸不起来,我们给予菲利普夫妇太多的责怪和批判,可对于勒给予的只有可怜。试想,菲利普夫妇生活在法国一个小市民家庭,生活拮据,还让于勒占去了他们一大部分家产,甚至连两个女儿也嫁不了一个体面人家。这样,他们只能对上层社会的生活望穿秋水,如今富了的于勒给了他们希望,让他们有望实现梦想。这是人之常情。况且,于勒的那封信也促使他们的女儿以最快的速度订婚了,他们的漂亮生活刚刚起了个头。可当他们发现,"特快号'上那个又老又赃又丑又穷的家伙就是于勒时,他们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待到证明时,我想他们只有悔恨不已,只剩下对于勒的恨了。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这种以金钱和权力来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象太多了,假如我们单纯去引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在于勒富的时候和穷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学生是不是真的会理解课文给我们透露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现实呢?由于现实生活中,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也就是《增广贤文》里所说的"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思想和意识,在人们心目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菲利普夫妇的时候,就很难让学生从心底真正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当然,我们也应当想想,是不是只有在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等人生存的社会形态下才需要面对利益和金钱的取舍呢?我们会不会也将面临这样类似的问题?菲利普夫妇和于勒所面临的利益取舍和权衡,在我们生活中同样存在,同样需要我们的学生去面对。由于只要我们走进社会之后,人和人之间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关系,同时也是这样那样的利益关系。只要我们不愿穷下去而想富起来,不愿失败而想成功,那么外部的世界,其中也包括人,便不能不与我们构成物质的和金钱的关系。这时候。难免就会在取舍中暴露出面对物质的、经济的现实时所难以避免的人性的弱点。

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强调于勒这一人物形象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性。在这篇小说中,于勒是一个不太光辉而应当施加更多批评的人,可我们的目光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后,貌似就无暇顾及于勒了,或者有人认为批判了于勒形象貌似就减弱了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揭露和批判,无法更直接地揭露从菲利普夫妇身上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但是,现在我们来看看于勒这个形象:于勒年轻时是一个浪荡公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挥霍无度,以至于在浪荡完自己的家产后还花去了菲利普夫妇的一大部分家产。就是这样一个流氓、无赖和坏蛋,应当把他驱赶出境,让他好好反省反省,这样可能会完全改变他的人生和命运,不然,他将祸害更多的人,包括他的亲人。可是,从船长的话里,我们了解到,于勒并没有真正改变多少,稍微富了之后便又挥霍无度,以至于又变成一个穷光蛋,而他老写信给自己的哥嫂说自己富了想来补偿他们,还说要到南美作长期旅行,这些都是十足的欺骗行径。资本主义社会靠这种手段来糊口的人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还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就是靠这种欺骗手段重新发家,招摇过市,受到人们高度的赞扬,享尽路人崇敬的目光。

就是在我们的身边,像于勒这样的人。莫非不应当受到批评和指责吗?一味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菲利普夫妇,在认识多元化的今天,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呢?笔者认为,对于菲利普夫妇过多的指责和批判,而忽略了于勒这个形象本身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揭露的积极意义,可能会让学生反观我们现在更多如此的社会现象,从而模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