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维修工实操题_第1页
中级维修工实操题_第2页
中级维修工实操题_第3页
中级维修工实操题_第4页
中级维修工实操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曲轴轴向间隙

目的:间隙太大会造成异响加剧磨损,太小会造成机件卡死

检查步骤:

1.拆下飞轮底壳

2.将百分表装在曲轴后端沿

3.将百分表触头顶在曲轴后端上面

4.用撬棒在曲轴上前后撬动百分表指针的摆动量,即是轴向间隙,轴向间隙应

为0.8到0.20极限值是0.30如不符合要求可更换止推片进行调整。

二.曲轴连杆轴承间隙

一、轴承间隙过大会造成异响,加速磨损,间隙过小会引起轴承抱死,烧坏轴承。

二、检查步骤

1拆下油底壳

2拆下连杆轴承盖

3.擦干净机油

4.一块合适的塑料规轴颈与轴承之间

5.上轴承盖并按规定力矩拧紧

6拆下轴承盖取出被压扁的塑料规

7用千分尺测量塑料规的厚度即是轴承间隙

三.技术要求

1该轴承间隙一般是0.05左右

2如不符合要求则应按照修理等级修理或更换轴承

三.凸轮轴的检修

一、检查凸轮轴有无破损,用浸油敲击法检测凸轮有无裂纹,有则更换。

二、检查凸轮轴弯曲度

将凸轮轴放在V型架上,用百分表检测凸轮轴的弯曲量,弯曲量不得超过0.05,否则

冷压矫强更换。

三检测轴颈的磨损量用外径千分尺检测轴颈的直径,算出圆度和圆柱度,应不超过

0.05否则更换凸轮轴

四、检测凸轮轴磨损量,用外径千分尺检查凸轮的高度,凸轮磨损量应不超过0.50,

否则更换。

五.检查轮轴齿轮有无磨损、缺齿,半圆键有无松旷、各轴颈表面有无刮伤,烧蚀,

有则更换。

四、曲轴检查

-.外观检测

1检查曲轴有无破损,锈蚀,腐蚀,烧蚀。

2检查油道孔有无堵塞,螺纹孔有无破损,半圆键有无松动。

3检查曲轴有无裂痕。

二.曲轴弯曲度检测

1用百分表检测曲轴的弯曲度,弯曲量应不大于0.05否则冷压矫正或更换。

三.检查曲轴轴颈的磨损量

1用外径千分尺在曲轴轴颈的不同截面,测出4个直径。

2换算出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

3圆度和圆柱度应不大于0.04,否则磨削修理或更换。

五、检修气缸体

-。外观检查

1检查气缸有无破损、裂纹、腐蚀、生锈。

2检查油道、水道有无堵塞

3检查螺纹孔有无损坏

二.检查气缸上平面的平面度

1用刀口尺和塞尺检查气缸上平面全长的变形量,不得超过0.20,

否则磨削加工(加工量不得超过1mm)

2用50X50mm平板和塞尺检测局部变形量,不得超过0-05,

否则磨削加工,(加工量不得超过1mm)

三。检查气缸的磨损量

1用量缸表检测气缸上中下三个截面的6个直径。

2用所测得直径换算出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确定是否修理。

3圆度误差不得超过002.,圆柱度误差不得超过005,否则键缸修理或更换。

六测量气缸压缩压力

测量步骤

1起动发动机热车到90。后熄火。

2拆除空气滤清器。

3清除火花塞周围的赃物,拆除所有缸的火花塞。

4组装好气缸压力表,并将压力表装入火花塞孔。

5断油断火后,使节气门处于全开位置。

6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运转3-5秒,并记录气缸压力值。

7按下放气阀,继续测量各缸压力3遍,选各缸最大压力值。

二.技术要求

1各缸压力值不得低于规定压力值的95%.

2各缸压力差汽油机不超过平均压力的5%柴油机不超过8%.

三.故障排除

.1.若压力低则说明汽缸漏气(气门、水道、活塞环下出气)

2.若压力高则说明(燃烧室内有积炭或缸垫过薄或缸体与缸盖加工量过大)。

七、检测燃油压力

一、释放系统残余压力,切断油泵电路,启动发动机直到熄火。

二、拆开进油管路,并将燃油压力表装入滤清器与燃油分配管之间。

三、接上油泵电路,打开总点火开关,检测油压,如油压过高于规定值应更换调节

器,若低于规定值应检查系统有无漏油或堵塞.

四、技术要求.

1.怠速时,油压应为206-255kpa拔下真空管油压应上升50kpa

2.熄火5分钟之后,残余油压应在147kpa以上.

八、检测喷油器

1.启动发动机,用手触摸喷油器,应有喷油脉动的感觉,否则说明喷油器

不工作

2.做单缸断油实验,发动机转速应明显下降,否则说民该缸喷油器不工作.

3.用万用表检查喷油器线端有无12V电压,否则检测油泵继电器,保险丝

和ECU或喷油线路。

4.用万用表检测喷油器电阻,低阻抗2-3Q高阻抗13-18Q5

5.检查喷油器有无漏油,在1分钟内漏油应不超过1滴.

九.检测发动机真空度

1发动机真空度的测定可以用来诊断气缸活塞的磨损情况,配气机构的技

术状况及供油系统的调整情况。

2将点火系统和供油系统调整到正常工作状况。

3将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

4将真空表连接到节气门后的进气歧管上。

5保持怠速运转真空表指针应稳定在50-70kpa,如有波动则说明气缸密封不

十.检测进气温度传感器

1进气温度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对空燃比起修正作

用。

2拆下进气温度传感器,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应

会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降低,否则该传感器坏了,应更换。

3打开点火开关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THA和E2端子的电压20。时应在

0.5-3.4V之间。

十一。检测怠速控制阀

-冷车时用钳子包布夹住旁通气管,发动机转速应明显下降甚至熄火。否

则说明旁通气道开启或堵塞。

二热车时钳子包布夹住旁通气管,发动机转速应无明显下降,否则说明怠

速阀关闭不严,应清洗。

三检查步进电机

1熄火时怠速阀应会动作,否则检查该阀和控制线路。

2用万用表检查线圈电阻,每组线圈电阻为25-35。。

3将bl和b2接正极,依次将sis2s3S4接负极阀芯应伸出,

4将bl和b2接正极,依次将S4S3s2si接负极阀芯应缩回,否则更换。

十二、检测电动燃油泵

1打开点火开关,油泵应运转2-3秒,否则检查油泵控制线路,和油泵。

2如果油泵不运转应检查蓄电池电压。短接FP和+B后,如果能运转则故

障在ECU或继电器,如果不能运转则故障在外部控制电器或燃油泵。

3检查油泵电阻;应为2-3Q

4检测油泵泵油压力。

油泵最大压力应为;490-640kpa

油泵保持压力为;340kpa以上

油泵工作压力应为;

250-350kpa0

十三、检修汽缸盖

一、翘曲变形的检查

1清理缸盖下平面。

2用刀口尺和塞尺测量汽缸盖全长变形量应小于0.20。

3用50X50的平板和塞尺测量局部变形量应小于0.05否则磨削加工修理。

二、用注入液体的方式检查缸盖燃烧室容积,应不小于标准容积的95%各燃烧室容积

差应小于4毫升。

三、检查汽缸盖外观有无裂纹,破损,螺纹孔有无损坏,油道水道有无堵塞。

十四、汽油机缺火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故障现象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间歇性熄火,或着火后又不定时的熄火。

二故障原因

1各传感器故障比如;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

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继电器接触不良或线路松动。

3点火系统相关线路松动或接触不良。

4ECU相关电路松动或接触不良。

三故障诊断排除

1读取故障码,针对故障码进行维修。

2检查主继电器和油泵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

3用人工震动的方法,检查各系统线路有无松动,最后检查ECU有无故障。

十五、汽油机无高压电故障与排除

一故障现象

发动机不能启动,无着火征兆,拔出高压线试火,无电火花跳出。

二故障原因

1低压电路故障,如;蓄电池电压不足,低压线路断路短路,点火系统的各传感

器失效。

2高压电路故障,如;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火花塞等失效或损坏。

三故障排除

1用解码仪读取故障码,依据故障码进行维修。

2拔下中央高压线做跳火试验,如无火跳出则检查低压线路和点火线圈,如有火则

检查高压电路和各零部件工作情况。

十六、检修离合器

一、检查从动盘有无破损,烧蚀,破裂,抑钉有无松动且沉入深度应大于

0.30mm,端面圆跳动应小于0.50mm。于变速器输入轴花键间隙应小于

0.6mm,如不符合要求应更换。

二、检查膜片弹簧,有无变形,内端面有无磨损,变形量应不大于0.50,磨损

量应不大于0.60,否则更换。

三、检查压盘平面度应小于0.20,拉伤沟槽应小于0.50,否则磨修或更换。

四、检查分离轴承应运转顺畅,无卡滞,异响,烧炭现象,否则更换。

五、分离叉应无变形,裂纹,否则更换。

六、回位弹簧应无变形,折断,或弹力不足。否则更换。

十七离合器异响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故障现象

发动机运转时踏下踏板有异响,放松踏板异响消失,或在任何时候都有异

响。

二、故障原因

1纵机构故障,比如;①承损坏或润滑不良。②分离杠杆松动或弹簧折

断。③踏板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④分离叉或传动部件有卡滞或松动。

2离合器故障,比如;①从动盘损坏,②压盘损坏③从动盘于变速器第一

轴松动。④离合器无自由行程。

三。故障排除

1检查从动机构有无松动或其他故障,并逐一排除。

2拆检离合器各零件,并更换。

3调整离合器自由行程。

十八、用解码仪读取故障码

-,侧试前准备

1选0BD-2测试接头,2确定诊断座位置,3确定蓄电池电压在1IV以上,

4预热发动机。

二,测试

1解码器连接汽车。

2开点火开关。

3开解码器,点击开始汽车解码程序。

4择被测车型,进入被测系统。

5取故障码,并记录下来!

6清除故障码。

7记录下的故障在维修后再次读取故障码。

十九。检修鼓式制动器

-、制动鼓有无裂纹,拉伤,烧蚀,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应小于0.25,否则进

行锋削修理或更换。

二、检查制动蹄有无爆裂,硬化,起槽,油污,否则更换或用粗磨砂纸打

磨。

检杳制动片聊钉有无松动,磨损后的厚度应不小于3/2。

三、检查回位弹簧有无变形,裂纹或弹力不足。

四、检查轮毂轴有无烧蚀,变形,异响。

五、检查制动凸轮的磨损量应小于0.3。

六、对液压制动系统应检查有无漏油,制动总油泵和分油泵应无卡滞。

七、调整轮毂轴承的预紧度,应将调整螺母拧到低再退回4/1圈,轴向应无间

隙感。

八、调整制动蹄于制动鼓的间隙应无托刹现象,检查制动底板有无变形和裂纹

等。

二十、检修起动机

一、拆卸起动机并分解。

二、零件检查。

1检查定子绕组有无断路,短路

2检查转子绕组有无断路,短路

3检查换向器有无磨损,赃污,氧化

4检查转子轴有无弯曲

5检查电刷架有无磨损折断,卡滞

6检查电刷架是否绝缘松动

7检查轴承有无烧蚀,松动,卡滞

8检查电磁线圈有无断路,短路,搭铁故障

9检查拨叉有无变形,磨损,折断。

10检查驱动齿轮,有无磨损,断齿,碎裂

11检查继电器是否良好

12检查单向离合器是否能单向运转自如,无卡滞。

三、做起动机空载试验和制动性能试验。

二十一、起动机运转无力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故障现象

接通ST档,起动机能运转但运转无力,不能起动发动机

二故障原因

1蓄电池电压不足

2起动机电路松动或搭铁不良

3起动机装配过紧或内部刮碰

4换向器氧化脏污或电刷磨损过量

5定子或转子绕组短路

6电磁开关烧蚀

三故障排除

1检查蓄电池电压

2检查电路有无松动

3检查起动机和电磁开关。

二十二更换活塞环

一拆卸旧活塞环

2洗活塞,清除环槽积碳

3用手组装好组合油环,两刮片开口互成180°

4用活塞环拆装钳依次装入各道气环。

5活塞环有TOP字母的一面朝上。

6、3道活塞环开口分布互成120°,4道活塞环开口互成90°,

7第一道环口必须与活塞销轴线成45。,

二十三、活塞连杆的检修

1、活塞的检查

检查活塞有无刮伤、擦伤、烧顶、脱顶、裂纹。有则更换

检杳环槽磨损量应不大于0.15,否则更换

用千分尺检查活塞群部磨损量,过大则更换

检查活塞销孔是否松旷

各缸活塞的重量差应不大于5克

2、活塞环的检查

检查活塞环弹力是否良好

检查活塞环的漏光度:漏光度的总和不得超过45度

检查活塞环的端隙、背隙、侧隙是否符合要求

3、连杆的检查

检查连杆有无裂纹、锈蚀腐蚀、破损

检查连杆有无扭曲变形和弯曲变形,弯曲变形量应不大于0.03,扭曲变形量

应不大于0.06,否则进行冷压矫正或更换

4、活塞与连杆装合后应检查是否有偏缸现象,偏缸量不大于0.03,否则另

行选配或修理。

5、活塞环安装后应注意活塞环口要错开安装,2道环的应相互错开180°,3

道活塞环的应相互错开120。,4道环的应相互错开90。。且要求第一道气环端

口应与活塞销轴线交错45°

二十四、水泵的检修

1、拆卸并分解水泵

2、清洗水泵零件

3、水泵零件的检修

水泵壳体应无裂纹、破损、有则更换

水泵螺纹应无损坏

水泵的结合面应平整,变形量不大于0.15

水泵轴有无磨损、弯曲。轴与轴承的间隙应小于0.03,否则应镶套修复或更

水泵叶轮应无锈蚀、破裂、钾钉松动,叶片角度应符合要求。

4、水泵装复后叶轮与壳体的间隙应为0.7-1.7,否则调整

5、检查皮带预紧度是否符合要求、用手转动应无松旷、异响、卡滞。

6、水泵试验,发动机为2000转时,其扬程应大于5米,流量应大于140升

每分钟。

二十五、电喷汽油发动机无法启动

故障现象

1、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运转时旋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