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1页
教学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2页
教学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案例分析固阳县新世纪小学王丽霞《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单元组的一篇课文。文中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不幸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以及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这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并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遵循了这样一条逻辑、情感链条思路:感知惨劣环境,酝酿血脉亲情——对话品味语言,感悟血脉情——适度拓展延伸,抒颂亲情美——回顾理解,颂扬血脉亲情。以“情”为基点,由浅入深,以文传情,在情中传递着美,在情中传递着人间的真情之美,人性之美。

教学过程:一、感知惨劣环境,酝酿血脉亲情

师:在我们正为小钱感到庆幸时,意想不到的是,台湾发生了百年来规模最大的地震。(出示地震图片)

师:看完录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1:台湾很不幸,遭受那么大的地震。

生2:我觉得地震实在太可怕了!

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地震后的景象。

生1:一片狼籍,十分凄惨。

生2:不堪入目,充满恐怖。

生3:地震后房屋倒塌,人们遭受死亡的厄运。

师:是啊,“9.21”大地震多么令人心惊胆寒!它不但给台湾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夺去了两千多人的宝贵生命,过后仍不断有强烈的余震发生,震后的整整一年中千百万台湾民众仍处在大地震的恐慌中。

(分析:在此,运用图片,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描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领悟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进行了酝酿,作了铺垫。)

二、对话品味语言,感悟血脉亲情师:在那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中,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他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只知道的是——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假如你是台湾青年,在那样复杂的情况下,你真的能静静地躺在上吗?你会想些什么?

生1: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很想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正在捐献骨髓,小钱他需要我的帮助,我不能离开,很对不起!

生2:亲爱的亲人们:俗话说:好人一生平安。我想你们在昨天的大地震中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我正在医院里捐献骨髓,一位杭州的青年需要我的骨髓,我马上就会和你们在一起的,不要为我担心,你们要好好照顾好自己!

师:是啊,在这场大地震中,他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但是,他知道——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当余震袭来,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他知道他得马上去寻找家人,但是,他还知道——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当余震再次袭来,窗户的玻璃啪啪地掉下来,身体下的吱吱作响,他知道自己应该马上逃离,去到空旷的地方,但是,他更知道——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分析:孩子们由课文的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理。他们热情投入、真情流露,以心契心,在付出关心、帮助的同时,也收获了人文思想。一个个人文设想的召唤和学生内在人文积淀的激发,相互碰撞,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面对自然流淌的情思,教师悉心寻绎这种情感,在互动中,让心更真、意更切、情更浓。)师:课文其他自然段有没有使你感动的地方?

生:“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小时的奔波,感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我从“连夜”知道了李博士带着骨髓经过“十几小时的奔波”都很疲劳了,还要“连夜”做手术呢,让我感动。

师:是啊,一切为了小钱!

生1:我也从这句话知道了,李博士奔波了十几小时,赶到杭州还要花很多时间为小钱手术,李博士很辛苦!他不顾自己的疲劳,整个脑子只想着小钱,给小钱以新的生命!

生2:我知道了李博士已经快一天没休息了,还要连夜为小钱做手术,让我非常感动!

师:台湾和祖国大陆现在由于历史、政治人为的因素阻挠无法实现直航,李博士必须带着骨髓,乘飞机从花莲到台北,再从台北飞赴香港,最后由香港转机到杭州,整整需要12小时。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从同学们脸上看到两个字“感动”!是啊,老师也被深深打动了!让我们带着感动,深情地读一读这一句话。

(分析:这一环节,学生抓住“奔波”“连夜”两个重点词体会李博士不辞劳苦、尽力挽救小钱生命的高尚医德。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实处,学生思维的领域不断扩大,情感逐步升温,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机融合,相得益彰。)

三、适度拓展延伸,抒颂血脉亲情

师:同学们,一年后的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呢?

播放音乐,动情对话:

生1:小钱紧紧拉住台湾青年的手说:“太感谢你了!你的家人还好吗?代我向他们问好。”

生2:一天,小钱和台湾青年在天安门前相遇了,俩人拥抱在一起。小钱说:“是你挽救了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和李博士的。等到了台湾回归的那一天,我一定去台湾看望李博士和你的家人。”

生3:小钱和台湾青年终于见面了,小钱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小钱拉着台湾青年的手说:“你的救命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愿我们两岸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一代一代传下去。”

生4:小钱说:“谢谢你,如今我的身体里流淌着你的骨髓,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分析:适时、适度的拓展延伸,既源于文本,忠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入情的倾诉,昂扬的抒发,孕育了一个激情燃烧的课堂,学生深入其境,与作者情感共鸣,心灵共振。课堂上真情涌动,师生心潮澎湃,心灵得到了净化、震撼、启迪。)

四、回顾理解课题,颂扬血脉亲情

师: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的心中,这还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你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这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

生1:这是一座用爱心架设的生命桥。

生2:这是一座用血脉亲情架设的生命桥。

师板书:爱心、血脉亲情

师:这是一座爱心桥,是一座亲情桥,更是一座神圣的桥。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读课题!(学生读课题。)让我们再用无私的爱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师:学完了课文,你肯定有不少话想说。你可以对台湾同胞说,也可以对大陆的小钱说,还可以对你身边的亲人、朋友说。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的空白处。

学生书写后交流:

生1:我想对台湾青年说:“青年,你不顾生命危险救小钱,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2:我想对小钱说:“啊,这位台湾青年挽救了你的生命,小钱,是他把你从死神的手里救了回来,你应该谢谢他!

生3: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