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B.组建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法律C.实行了分封制D.实行了无条件的土地分封制度.下列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①进献贡物②缴纳租赋③服从调兵④服从命令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右图是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一一二里头宫殿复原图。该建筑属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 D.秦朝.“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017•广东)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A.分封制 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A.奴隶制B.世袭制C.禅让制 D•分封制中学历史教.(烟台中考)“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下图是根据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而绘制的一张宫殿复原图,请你判断一下这是哪一朝代的宫殿()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他是一个奢侈而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民众不堪忍受,甚至发出宁肯与他同归于尽的怒吼。这位暴虐的国王是()A.禹B.桀C.纣D.启.(海南中考)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下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牧野大战的图片,图中倒戈投降的是谁的军队()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A.夏桀B.商纣C.蚩尤D.周厉王.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公元前841年,因为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最终被人们赶走的暴君是()A.周厉王B.周幽王C.周平王D.周成王.下列是某小组开展关于“启当上部落首领方式”讨论的四个结论,你认为哪一表述是最准确的()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B.凭借家族势力,继承首领位置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西周开创的是()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家天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读下图,回答问题。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1)请写出图中表示西周都城的字母及名称。⑵请写出图中表示武王伐纣的地点的字母及名称。⑶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采取了一种什么制度?⑷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请写出图上五个重要封国的名称。.阅读下列材料:在盘庚之前,商朝的都城先后迁了五次,主要是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盘庚即位时政治上相当混乱,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稳定政局、缓和矛盾,决定再一次迁都。无论贵族或平民都反对迁都,但盘庚还是坚持将都城迁到殷。迁都后,他“行汤之政”,出现了“百姓安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1)从文中看,盘庚迁殷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人们又把商朝称为什么?⑵根据材料内容,你能说出商朝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是如何出现的吗?.阅读下列材料: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材料一:周初诸侯国分布图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天子巡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受封的诸侯向天子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哪一制度治理国家?周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阅读下面的材料: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材料二“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材料三”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又相距太远,被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⑵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⑶材料二、三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分封制的历史作用,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⑷分封制是西周所能采用的最好的统治制度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5CBDCA6-10DAACD11-15BABBC16-20BBABD21、1)A:镐京。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综合练习⑵3:牧野。⑶分封制。⑷①晋、②燕、③齐、④鲁、⑤宋。22、(1)原因是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又称为殷朝或殷商。⑵“行汤之政”即学习推行商汤的做法,关心百姓,发展生产。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生产的发展。23、(1)分封制;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⑵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并服从周王调兵。24、(1)政治制度: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⑵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⑶无论赞同哪一种观点均可。既可以赞同分封制在西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