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六单元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小题训练-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马克思说:“机器生产摧毁国外市场的手工业产品,迫使这些市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但工业巨头们发现,使印度变成一个生产国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处,于是供给印度水利设备和内地交通工具,还在印度布下一个铁路网”。马克思旨在说明(

)A.西方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B.自由主义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C.近代世界市场的孕育成长 D.工业化与尖锐的社会矛盾同步2.1807年,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此后美国、法国、荷兰、西班牙亦陆续禁止奴隶贸易。1867年,一艘装运奴隶的货船穿越大西洋来到古巴,这是迄今可知的最后一次贩奴活动。奴隶贸易的废止(

)A.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主张 B.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践行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3.19世纪后期,随着拉美人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黄金时期”,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潮。许多拉美国家的铁路网呈扇形通往面向欧洲的港口,而本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却非常落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拉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B.拉美地区工业发展迅速C.拉美地区经济依附于欧洲 D.拉美外贸处于出超地位4.欧洲历史上某国曾经围绕着进口印度的“棉织物”问题展开如下争论。据此该国最有可能是(

)观点1:大量输入印度棉织物会导致大量金银流入印度,会致使人们对本国毛织品需求量锐减;观点2:进口印度价格低廉的产品,本国产品价格也会降低,会使本国产品销售市场扩大进而壮大本国制造业A.16世纪中期的葡萄牙 B.17世纪初期的荷兰C.17世纪末期的英国 D.18世纪末期的法国5.以下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RED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LAKE),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

)A.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 B.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C.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6.英国的海外贸易1806年1817年贸易值%贸易值%北欧1633828.62188527.5南欧50708.881262915.87亚洲56929.961048313.18非洲15492.718541.07北美洲1189420.831234515.52中、南美洲1657229.022136728.86对上述表格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 B.英国与欧洲各地的贸易不断递增C.拿破仑战争推动了贸易格局变化 D.海外贸易使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7.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应该完成双重任务。第一个是破坏性的,是把原来的古老的陈旧的过时的制度给予破坏。第二个任务是建设性的,是在摧毁印度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以西方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新印度。下列选项与“建设性”任务相符的是(

)①移植英国的法律体系、共和体制②接受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取向③实行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④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185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使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攫取全球海岛上的鸟粪,此后,英法日德等国都加入了鸟粪岛的“争夺战”。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鸟粪岛都附属于某一国家。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B.立法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C.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经济霸权 D.资本主义加强了对资源的争夺9.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制定了“有效占领”原则,即先到先得。并决定在地图上就可以确定殖民地的划分,即所谓的“地图上作业”。这次会议(

)A.使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C.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0.下表是英国皇家学会课题研究项目的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1661年1662年1687年1688年合计(个)海上运矿63483832166军事技术1823321487纺织工业859426一般技术和农业技术923201365A.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工业革命促进技术发展C.产业结构逐步失衡 D.社会需求影响科研方向11.1650年,英国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大约5英镑,而一磅(0.45千克)茶叶的价值就高达10英镑;18世纪中叶后,在穷人家里,“茶不仅是他们早上和晚上的普通饮料,而且通常在晚餐时他们也喝大量的茶”。这一变化(

)A.反映了国际贸易日趋繁荣 B.源于英国大规模栽种茶树C.表明英国人崇尚东方生活 D.说明东西方饮食趋于一致12.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其中第二次殖民扩张高潮的出现导致了(

)A.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的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遍确立 D.世界殖民体系已走向分崩离析13.16~18世纪早期,西欧国家普遍认为世界财富的总量是既定的,国际市场是有限的,谁在贸易中占据首位,谁就可以充当战争与和平的裁判者。这一认识(

)A.加剧了西欧国家的殖民争夺 B.打破了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C.推动了国际贸易重心的东移 D.奠定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14.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由私人集资筹建,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建立陆、海军,并有权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说:“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与此同时,英法等国也纷纷建立了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成立(

)A.成为了资本输出的工具 B.助推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C.适应早期殖民扩张需求 D.拉开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差距15.下表为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单位:千克)时间国家数量(千克)私人数量(千克)总计(千克)1601—161030030898861199161611—1620649671290351940021621—1630925251386382311831631—164093882897161835981641—165056408449081013381651—1660385565152390079据此可知,表中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 B.保障了西葡两国社会的转型C.彻底改变了全球财富的流向 D.导致了欧亚货币形态的变化二、填空题16.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随着_______的开辟,葡萄牙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_______在内的几十个商站,以控制商路;同时,______侵占了菲律宾。(2)从17世纪开始,______、荷兰和法国成为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在南亚,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通过______公司和向中国走私_______等手段,掠夺财富;利用印度社会矛盾,挑起争端;或直接武力侵略。到______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3)在东南亚,17世纪初,_______殖民者由侵占巴达维亚殖民地到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到19世纪末,______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侵占了越南、束埔寨和老挝;_______取代西班牙。成为菲律宾宗主国。(4)在西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______等国纷纷在______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伊朗也遭到类似命运,______国和______国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5)在东亚,列强使______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吞并______朝鲜半岛。17.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________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_______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_______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____________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__________主义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列强不断加剧扩张与争夺,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此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_________当中。18.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______地区。他们在西非、中非和南非进行_______贸易。______革命后,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2)在北非,奥斯曼帝国的属地______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______运河通航后,英、法不仅控制了运河,还控制了当地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______国发动侵埃战争,把埃及变成殖民地,进而对______实行武力扩张。______国从19世纪30年代入侵_______,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3)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深入______腹地探险。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侵略______沙漠以南地区。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_______,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______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______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4)为进一步瓜分非洲,1884年,_______、法、_______等国在_______召开会议,达成的协议被概括为“______”原则。会议还决定各国可以在______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是一次“_____”的会议。_______世纪末20世纪初,几乎整个非洲被侵占。19.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的财富。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_________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的格局(1)英国:①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____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②英国掌握着____的霸权。③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____。(2)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①法国从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②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____地区。③美国商人活跃于____,美国资产阶级成了英国侵华的帮凶。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材料“机器生产摧毁国外市场的手工业产品,迫使这些市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但工业巨头们发现,使印度变成一个生产国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处,于是供给印度水利设备和内地交通工具,还在印度布下一个铁路网”可知,马克思一方面认为西方殖民者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破坏了印度本地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近代工业给印度带来新的生产方式,为印度跨入现代社会准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业革命发生的缘由,排除B项;近代世界市场的孕育成长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C项;工业化与尖锐的社会矛盾同步,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故选A项。2.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807年,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此后美国、法国、荷兰、西班牙亦陆续禁止奴隶贸易。1867年,一艘装运奴隶的货船穿越大西洋来到古巴,这是迄今可知的最后一次贩奴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故奴隶贸易的废止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奴隶贸易的废止与重商主义的经济主张无关,排除A项;奴隶贸易的废止并未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废除奴隶贸易是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扩大的需要,与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随着拉美人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黄金时期’,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潮。许多拉美国家的铁路网呈扇形通往面向欧洲的港口,而本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却非常落后。”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把拉美地区沦为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更好地进行殖民,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潮,服务了列强进行资本输出的需要,而本国交通地区却异常落后,可见拉美地区经济依附于欧洲,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如何,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拉美地区工业发展迅速,若发展迅速,国内交通运输业不会废除落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拉美外贸出口大于进口,排除D项。故选C项。4.C【详解】从材料“某国曾经围绕着进口印度的‘棉织物’问题展开争论。”一种观点反对从印度进口棉织物,另一种观点认为进口棉织物可以壮大本国制造业,说明这一时期该国工场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有所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在17世纪末英国棉纺织业最为发达,所以该国应该是英国,C项正确;16世纪中期的葡萄牙对外殖民掠夺是以金银货币为主,排除A项;17世纪初期的荷兰主要从事国际商业贸易,排除B项;印度在18世纪末已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法国不能从印度进口棉织物,排除D项。故选C项。5.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漫画中的金字塔、红海和埃及有关,而武装起来的是英法,这体现了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C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殖民者对于非洲的瓜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排除B项;通过漫画无法看出殖民体系建立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17年英国海外贸易总额与1806年相比,获得了巨大的增长,这是因为拿破仑于1815年败于反法联盟,英国霸主地位更加牢固,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增长,由此可见,拿破仑战争推动了贸易格局变化,C项正确;英国劲敌拿破仑战败,会巩固英国的霸权地位,而且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而非“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排除A项;材料仅仅体现了英国与北欧、南欧的贸易,不能得出“英国与欧洲各地的贸易不断递增”,排除B项;材料仅仅体现了英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不能体现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而且世界彻底成为一个整体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进程,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取向冲击了印度的等级观念,②符合题意;宗教与政治分离有利于摆脱印度种姓制度的属于,③符合题意;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有利于政治现代化进程,④符合题意;移植英国的法律体系、共和体制属于殖民方式,不属于摧毁印度旧制度的内容,①不符合题意。因此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8.D【详解】从材料“国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使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攫取全球海岛上的鸟粪,此后,英法日德等国都加入了鸟粪岛的“争夺战”。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鸟粪岛都附属于某一国家。”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攫取鸟粪的旗号,实质是在加强在全球资源的掠夺,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经济霸权是在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D项。9.B【详解】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列强达成“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的协议,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B项正确;柏林会议讨论了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与亚洲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奴役,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10.D【详解】从材料数据可知,当时英国研究以海上运输、采矿、军事技术等为主,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体现了社会需求影响科研方向,D项正确;材料没有把英国与其他国家比较,排除A项;工业革命还末开展,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研究方向,不是产业结构比例,排除C项。故选D项。11.A【详解】根据材料“1650年,一磅(0.45千克)茶叶的价值就高达10英镑;18世纪中叶后,在穷人家里,‘茶不仅是他们早上和晚上的普通饮料,而且通常在晚餐时他们也喝大量的茶’。”可知,与1650年相比,18世纪中叶后,茶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普通饮料,主要得益于茶叶的大量进口,反映了当时国际间贸易的发达和繁荣,A项正确;源于英国大规模栽种茶树,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英国人崇尚东方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明东西方饮食趋于一致,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B【详解】读图可知,第二次殖民扩张高潮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项正确;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初步形成是在二战后,时间不符,排除A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遍确立在19世纪中期,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分崩离析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13.A【详解】根据材料“谁在贸易中占据首位,谁就可以充当战争与和平的裁判者”可知,西欧国家认为国际贸易对国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促使西欧国家致力于如何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最大利益,从而加剧西欧国家对市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争夺,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排除B项;近代国际贸易重心在欧洲,20世纪下半期,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重心的东移,排除C项;《国富论》奠定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4.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7世纪荷兰、英法等国建立的东印度公司等,都是具有对外扩张性质的殖民公司(殖民机构),这是适应早期殖民扩张需求的表现,C项正确;A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故选C项。15.A【详解】据材料“下表为16至17世纪葡萄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并结合所学可知,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巨大,这是因为西班牙商人从马尼拉运载大量丝、瓷、茶等中国产品到美洲交换为白银,再将白银运回欧洲或亚洲,最后这些白银至少有一半流入中国,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西葡两国把大量白银用于购买英、法、荷的奢侈品,并未用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资本,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财富主要流入欧洲,为欧洲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而未改变全球财富的流向,排除C项;D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6.

新航路

澳门

西班牙

英国

东印度

鸦片

19

荷兰

英国

法国

奥斯曼

中国

日本【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以控制商路;同时,西班牙侵占了菲律宾。从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成为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在南亚,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通过东印度公司和向中国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财富;利用印度社会矛盾,挑起争端;或直接武力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在东南亚,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由侵占巴达维亚殖民地到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到19世纪末,英国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侵占了越南、束埔寨和老挝;法国取代西班牙。成为菲律宾宗主国。在西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伊朗也遭到类似命运,俄国和英国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在东亚,列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吞并日本朝鲜半岛。17.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资本主义

帝国

世界市场【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列强不断加剧扩张与争夺,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此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18.

沿海

奴隶

工业

埃及

苏伊士

苏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