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zhòuyè

yúntián

sāngyīn

zhìzǐ

zhīxiǎo

jīnpén

mùtóng

guīqù

cǎisāng

zhìqì

jiēxiǎo

gòngpǐn

zhòuyèbútíng

chūngēngxiàyún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间隔

离间

间谍B.勉强

强大

倔强C.晃荡

晃眼

明晃晃D.树冠

冠军

鸡冠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治疗,妈妈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B.我的试卷全都做完了,只有一道题没有写。C.读了《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D.济南真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4、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奔赴

眷峦B.放肆

摩拳擦掌C.附拥

胸膛D.瞎闹

摔绞5、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

“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A.话未说完。B.说话时断断续续。C.引文的省略。D.重复词语的省略。6、对于带点成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诸葛亮的阴谋诡计,周瑜自叹不如。B.他说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本质。C.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7、与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相似的一项是(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B.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D.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8、按从慢到快的速度排一排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有的流星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②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三十多倍。

③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④光的速度是,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A.③②①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三、填空题9、把下列古诗、名言或精彩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2)居高声自远,________。

(3)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

(4)白鹭实在是一首诗,_________。

(5)红日初升,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10、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千真(

)(

)

(

)震天(

)

(

)狂风(

)

倾盆(

)(

)

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1、阅读。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①,阴云四布,弥满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②,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注释:①脱:掉,落。②屋宇:房屋。1.读“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满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看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讲到“真奇观也”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五、现代文阅读12、阅读《落叶》,完成下列各题。落叶贾平凹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①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②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我常常坐在窗前看法桐的叶子,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发出了清妙的歌声?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绿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消瘦起来,寒碜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子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子柄眼里长上来,调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还十分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选文有删改)1.下列对法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春天的法桐长满了深浅不一的绿叶子。B.夏天的法桐长满了蒲扇大的叶子。C.深秋的法桐变得消瘦、僵硬、赤裸裸。D.来年春天,法桐又重新长满了叶子。2.下列不能体现作者对法桐喜爱的一项是(

)A.作者为法桐不断调落的树叶哀叹。B.作者觉得对法桐的哀叹大可不必。C.作者将历年保留的落叶与新叶比较,来回忆往昔。D.作者常常坐在窗前,感受着法桐给他带来的温柔与美好。3.对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赏析不正确的是(

)A.第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叶子拟人化。B.第①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法桐叶子在没风时的姿态。C.第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法桐的叶子比作彩蝴蝶。D.第②句写出了叶子在起风时的各种姿态,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4.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写一写你的阅读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写道“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请你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法桐身上收获了启示,生活中还有许多植物也会给人带来深刻的启示,请你选择一种植物,写一写它带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仿写句子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句子,语意要通畅。

我和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