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成因与气候形成第2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_第1页
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成因与气候形成第2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_第2页
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成因与气候形成第2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_第3页
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成因与气候形成第2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_第4页
高中地理第3章天气成因与气候形成第2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对天气的影响课程标准核心修养目标认识气压带、风带的散布,运用表示图,记着气压带、风带的散布和挪动。(综合思想)运用表示图,说明气压带、风2.联合图示,理解海陆散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带的散布,并剖析气压带、风影响。(地区认知)带对天气形成的作用。联合详细天气种类,掌握大气环流对天气形成的影响。(地理实践力)一、大气环流1.观点:全世界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影响要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中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的根来源因。3.形成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不自转:形成单调的闭合环流。地球自转:形成三圈环流。4.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散布赤道低气压带:A副热带高气压带:B、E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C、F极地高气压带:D、GH、K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K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风带气压带之间J、M极地东风带: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①原由:太阳直射点的地点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挪动。②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对比):夏天北移,冬天南移。[图表点拨]教材P65图3—2-5,该图展现出:地球上有七个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分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高纬极地东风带)。气压带微风带相间散布,高低气压带相间散布。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微风带以赤道为轴对称散布。5.海陆散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南半球①特色:气压带基本上是连接的。②原由: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北半球①特色:气压带相对破裂。②原由:陆地面积较大,且海陆相间散布,海陆热力差别显然。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别的表现夏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冬天: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季风环流成因①海陆热力差别,在东亚地域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季风环流。②气压带微风带的季节性挪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由之一。二、气压带、风带对天气形成的作用大气环流天气特色天气种类散布赤道低气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天气赤道双侧南北纬10°压带之间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整年高温,分干、湿热带草原天气南北纬10°至南北回带交替控制两季归线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终年酷热干燥热带荒漠天气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夏天酷热少雨,冬天地中海天气纬度30°~40°的大风带交替控制平和多雨陆西岸西风带终年平和多雨温带海洋性天气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1)西风带的流行风向是西南风。()(2)气压带微风带夏天北移、冬天南移。()(3)北半球的气压带都成块状气压散布。()(4)影响地中海天气形成的主要要素是海陆散布。()当我国各地日间时间最短时,以下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散布正确的选项是ABCD[提示](1)×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不一样,北半球西风带流行的是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流行的是西寒风。×气压带微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而挪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天北移、冬天南移。×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别,1月份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割成块状存在于海洋上;7月份时,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割成块状存在于海洋上。×地中海天气是因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所以大气环流是主要的影响要素。(5)C[当我国各地日间时间最短,即为冬至日,全世界气压带风带南移;球低纬度,图示赤道低压带完整位于赤道以南地域,说明全世界气压带风向南移,低纬信风带为东南信风带。]

C图位于南半且南半球的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在18世纪家产革命以前,人们航海的动力主要依赖风。航海家们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邻近老是无风,风帆上装运的到美洲大陆的马匹,因为草料和淡水不足,接踵死掉,马肉又吃不完,不得不把马肉投到海洋里喂鱼。以后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线叫作“马的死亡线”,又称“马纬度”。问题1(地区认知)除“马纬度”外,地球上还有哪些海区是无风地带?[提示]赤道、南北纬60°海区。问题2(综合思想)为何其余海疆总吹着有规律的定向风,而在“马纬度”等海区总是无风?[提示]在赤道、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海区无风是因为它们受单调气压带控制,流行上涨或下沉气流。问题3(地区认知)风帆内行至纬度40°~60°海疆时常常会碰到暴风巨浪的海疆环境,为何会这样?[提示]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域,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屡次,气旋活动许多,常会出现暴风巨浪的状况,此处被称为“吼怒的西风带”。[概括提高]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散布与挪动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倾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进而形成了全世界性的气压带微风带,打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打破气压带形成2.抓“偏转”——打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散布图中,先依照高、低气压带的散布确立风带的原始风向,再依据所在半球确立偏转方向进而判断风带的详细风向。3.抓“散布”——打破地点判断记忆——看纬度地点: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鉴别——看相间特色: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散布;气压带微风带是相间散布。判断——看图形特色:气压带微风带从不一样角度察看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常波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多数离不开以下三种种类:4.抓“挪动”——打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地点随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而发生季节变化,以以下图所示: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微风带的散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曲折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突出处罚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此中中指和无名指的突出处罚别代表不一样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突出处罚别代表不一样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一样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1.以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表示图,暗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读图,达成(1)~(3)题。(1)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图中乙地的流行风向是()A.东寒风B.东南风C.西寒风D.西南风(3)此时图示半球所处的季节是()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1)B(2)D(3)B[乙处为西风带,风向右偏,故该图应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甲地所处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图示季节,气压带、风带向北挪动,应为夏天。]海陆散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邻近。在不一样季节此中心所在的纬度地点会发生变化。夏天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邻近约位于37°N邻近。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屡次。冬天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邻近约位于30°N邻近。问题1(地区认知)夏威夷高压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国的天气有何影响?[提示]夏天,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影响,亚欧大陆受热快,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其中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散布在该纬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只保存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其构成部分。它给我国大多数地域带来丰沛的降水。问题2(综合思想)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何会发生季节挪动?[提示]受太阳直射点的挪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微风带也会发生季节挪动,导致夏威夷高压控制区有季节变化。问题3(地区认知)冬天我国东部为何流行西北季风?它对我国的天气有何影响?[提示]冬天,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的影响,亚欧大陆为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地转倾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西北季风。它给我国广大地域带来严寒干燥的天气。[概括提高]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差别及原由南半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域,气压带基本上是连接的,因为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北半球:气压带被切割成几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因为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别显然。详细以下: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天风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天风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随和压带、风带季节挪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以以下图所示:冬天夏天3.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两类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差别②气压带微风带的季节挪动源地西伯利亚、蒙古西伯利亚、蒙古冬天风向西寒风东寒风风性质严寒干燥低温干燥源地太平洋副热带海区赤道邻近印度洋夏天风向东南风西南风风性质暖和润湿暖和润湿散布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的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地域一些地域比较冬天风强于夏天风夏天风强于冬天风2.以下图为气压中心散布表示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达成(1)~(3)题。(1)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A.①为夏威夷高压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D.④为亚洲高压(2)据图剖析这类气压中心散布的形成原由是

(

)①

7

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存在海洋上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而挪动

1

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存在海洋上

④季民风候形成这类气压散布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3)①为高压中心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我国流行西寒风B.印度半岛流行西南风C.气压带、风带地点偏北D.北京酷热多雨(1)B

(2)C

(3)A

[第(1)

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②、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①为高气压中心,则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④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天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第(2)题,因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散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别明显,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第(3)题,当①为高压中心时,正当我国冬天,我国广大地域吹西寒风;印度半岛吹东寒风;气压带、风带地点偏南;属温带季民风候的北京此时严寒干燥。]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每年6~9月的非洲,将会演出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移场面。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构成阵容浩荡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去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花豹、鬣狗跟随,鳄鱼开始在狭小的马拉河两畔齐集,准备分享马上到来的盛宴。问题1(地区认知)你知道这里动物为何会有季节性迁移的特色吗?[提示]这里为热带草原天气,一年中有显然的干湿季变化,草原上植被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类枯黄。问题2(综合思想)这里的天气是怎样形成的?[提示]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概括提高]1.气压带、风带对天气的影响大气环流是影响天气形成的一个重要要素。不一样的气压带微风带控制下的地域,有不一样的天气种类。以下表所示:天气种类成因特色散布规律单调热带雨林天气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整年高温多赤道邻近带控制雨气压终年受副热带高气整年高温少回归线邻近的大陆带、风热带荒漠天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雨中部和西部带控终年平和湿南北纬40°~60°制温带海洋性天气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润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整年高温,有热带雨林的南北两热带草原天气显然的干、湿信风带交替控制侧气压带、风季变化带交替控制受西风带和副热带夏天酷热干南、北纬30°~40°地中海天气燥,冬天平和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大陆西岸多雨2.气压带、风带与天气散布的一般规律3.一般而言,不一样的气压带微风带控制下的地域会形成不一样的天气。回答(1)~(2)题。(1)对于地中海天气特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夏天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平和多雨B.夏天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酷热干燥C.冬天受西风带控制,平和少雨D.冬天受西风带控制,严寒多雨(2)以下天气中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的是()A.热带雨林天气B.地中海天气C.亚热带季民风候D.温带季民风候(1)B(2)A[第(1)题,地中海天气散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夏天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酷热干燥,冬天受西风带控制,平和多雨。第(2)题,热带雨林天气整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整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派比较均匀。]地区认知——南半球的“魔鬼西风带”2018年11月18日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观察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走开澳大利亚霍巴特向南极大陆航行,开始穿越海况恶劣的“魔鬼西风带”。穿越西风带时期,将遇到均匀

7至

8级的狂风和波高

3至

4米的海浪。2019年11月11日,首航南极进行第36次科考的“雪龙2”号将穿越西风带,前去南极中山站。南半球西风带,位于南纬45°到60°邻近,常年流行5到6级狂风,所以又被称为“魔鬼西风带”。据此回答1~2题。1.下边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 )2.南半球“魔鬼西风带”风力最强的月份是( )A.12月~2月B.6月~8月C.3月~5月D.8月~10月1.B2.B

[第

1题,南半球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风向为西寒风。第2题,冬天,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最强。

][修养立意]本组题以“魔鬼西风带”为背景,观察西风带的风向及成因,表现了地理学科地区认知。中纬度温度差大→中纬度气压差大→中纬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题组1大气环流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反应的季节及其代表月份是( )①北半球夏天

②南半球夏天

③1月

④7月A.③④

B.②③C.①②

D.①④2.图示气压带南、北双侧的风带分别是( )A.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B.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C.中纬西风带、东南信风带D.中纬西风带、东北信风带1.B2.C[第1题,依据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地点和所学知识判断;图示地域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说明为

1月,北半球为冬天,南半球为夏天。第

2题,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中纬西风带,北侧为东南信风带。

]2019年

11月

16日,中央气象台友谊公布“秋裤”预警:

11月

18日~19

日,全国大部分地域将被“秋裤”占据,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域,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以下图,达成3~4题。3.(生活中的地理)致使“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阿留申低压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D.江淮准静止锋4.(生活中的地理)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 )A.连续阴雨B.天高云淡C.浓雾蔽天

D.云雨狂风3.A4.D

[第

3题,“秋裤”预警主假如因为气温降低产生的,此时在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天气系统,受该高压的影响,致使该股冷空气不停南下,进而产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