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2022·广东东莞高二下期末·2)战国时期,边远地区的泰、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B.改革变法的必然性C.小农经济具有先进性D.宗法分封的落后性2.(2022·江苏省泰州市高二上期末·2)北魏孝文帝重新确定士族门阀的标准,突出强调北魏以来的官职爵位,摈弃德、才因素甚至将以往的“阀阅”也置于从属的、参考的位置,凭籍皇权威势、强行以法律形式确立“四海大姓”、“州姓”、“郡姓”和“县姓”等四等级门阀系列。这导致()A.贵族阶层民族矛盾消解B.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改变C.门阀等级制度走向瓦解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3.(2022·安徽省亳州市高二上期末·4)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著书立说,而且创办了《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湘学新报》等数十种报刊杂志。康、梁等人的做法()A.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B.奠定了政治变革的基础C.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D.缓解了内忧外患的局面4.(2022·山西省吕梁市高二上期末·3)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中央机构改革()A.重视社会民情B.解决了内外困境C.与旧制度决裂D.具有被动性特征5.(2021·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9)如图所示是新中国发行的主题邮票。该邮票表明土地改革()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D.使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6.(2022·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期末·15)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策的是()A.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B.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C.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D.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能力提升】1.(2022·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考试·2)商鞅颁布法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项改革措施有利于()①打击旧式贵族特权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③明确赋役征发对象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022·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二上期末·7)王安石变法时,将青苗法推行的效果作为考核和奖惩地方官员的依据,甚至向下级官员下达贷款指标,全然忘了自己制定的百姓“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的原则。该做法()A.表明青苗法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导致变法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C.促进政府的财政收入持续增长D.说明王安石等人缺少从政经验3.(2022·山东省威海市高二上期末·8)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他提出了设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并对皇帝负责的设想。这说明康有为()A.政治思想开始成熟B.试图减少变法的阻力C.认清了中国的国情D.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4.(2022·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上期末·14)1933年到1934年,中国白银不断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以三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应对()A.日本局部侵华战争B.中共的“工农武装割据”C.世界性的经济危机D.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5.(2021·湖南衡阳二模·11)1953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据此可知,毛泽东()A.要求规避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主张发展生产力先于改革生产关系C.大力推崇古代儒家传统治国思想D.强调发展重工业应与关心民生并举6.(2021·宁夏银川17校5月联考·31)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向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赠送了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只股票,如下图。对邓小平这一行为解读合理的是()
A.要求中国尽快建立股票市场B.准备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已有了发展市场经济的设想D.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7.(2021·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二上期中考试·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孝文帝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后又下诏解释迁都的理由:“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定门第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孝文帝迁都、改汉姓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6分)材料二甲午战后,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又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6分)8.(2022·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求新是中国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表3中国历代经济变革简介(部分)章节标题内容的陈述及说明第一讲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内容:制定价格、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实行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说明:通过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形成了系统性国民经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第八讲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1)第十讲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内容:1950年国家对重要战略物资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建立起了相应的计划管理体系。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使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第十二讲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2)——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参照第一、十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内容的陈述及说明。(8分)【直击高考】1.(2022·全国·高考真题.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2.(2022·广东·高考真题)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3.(2022·全国·高考真题.29)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4.(2021·山东·高考真题)《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A.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 B.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C.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 D.开放稳定企业改革5.(2021·全国·高考真题)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6.(2020·北京·高考真题)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①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20·北京·高考真题)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家鼓励创作新年画。如图《拖拉机》在1950年全国新年画评奖中获甲等奖。该画“新”在①选用了年画创作的新题材
②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③展示了合作化运动的新成就
④描绘出农业机械化的新愿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8.(2020·全国·高考真题)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二、材料分析题9.(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10.(2022·湖南·高考真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科举改革的谕旨,主要内容是:在乡试、会试中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乡试、会议三场考试的内客,将史论与政论列为第一场,时务与实学列为第二场,四书五经列为第三场;每场发榜一次,上榜者方可参加次场考试。这次改革因政变而中断。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政的深入,废除科举犹如箭在弦上,不可阻挡。但废科举事关重大,阻力重重。于是,清政府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科举制进行局部改革。1901年6月至8月,清廷停止武科举,文科举取消八股,乡、会试改用策论,注重实学和时务,“考官阅卷,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改编自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等(1)根据材料,比较1898年和1901年科举改革举措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年清政府重启科举改革的原因。11.(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高中艺术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影视制作管理师考试试卷及答案讲解
- 2025年消防员上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传媒与新闻专业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游戏开发工程师团队协作合同
- 环保物流车队承包合作协议
- 影视行业群众演员选拔与合同执行标准合同
- 旅游意外险附加疾病预防与治疗协议
- 环保项目废气数据补充与环保设施改造协议
- FZ/T 73001-2016袜子
- 科技创业孵化园项目书专题培训课件
- 毕业设计(论文)-箱体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 开放水域潜水员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害物质管理手册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范文
- 项目经理月度报告
- 报价单报价表
- hsk3教程hsk3练习参考答案
- 基于STM32 智能药箱的设计与实现
- 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