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必修细胞的增殖第1页/共94页考纲内容能力要求2013年高考风向标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4.细胞的分化5.细胞的全能性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ⅠⅠⅡⅡⅡⅡⅡ1.以坐标曲线、柱形图、细胞分裂图命制选择题来考查细胞分裂知识2.结合生长、发育、生殖、遗传、生活实际考查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等知识第2页/共94页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3页/共94页一、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①______,物质交换速率越②_______。小慢2.核DNA数量稳定,不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细胞新陈代谢强时体积是趋于大还是趋于小?答案:趋于小,因为细胞体积相对小时,物质交换速率快。第4页/共94页二、细胞增殖繁殖遗传减数分裂1.意义:生长、发育、③_____和④_____的基础。2.方式(真核生物):有丝分裂、⑤__________、无丝分裂。原核生物能进行有丝分裂。()×三、有丝分裂1.本质:核
DNA复制一次后,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2.意义遗传性状
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使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⑥____________的稳定性。第5页/共94页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⑦______,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⑧______。开始为止DNA蛋白质4.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加倍不变图像时期分裂间期
主要特点染色体复制(⑨_____复制和⑩_______合成),结果是DNA数目⑪_____,染色体数目⑫______;耗时最长第6页/共94页⑬_____、⑭____消失;⑮________和前期中期⑯_________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⑰_________中央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⑱________上(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纺锤体纺锤体赤道板核膜核仁染色体第7页/共94页着丝点⑲_____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期末期成为独立的染色体,染色体均分并移至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⑳_____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与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分裂加倍第8页/共94页细胞周期外的细胞有几种状态?
答案:三种状态:①继续增殖的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皮肤的生发层细胞;②暂不增殖的细胞,如肝细胞受伤后可恢复增殖;③永不增殖细胞,如神经细胞、肌细胞。第9页/共94页四、无丝分裂纺锤丝染色体蛙红细胞
无丝分裂有何优越性?
答案:无丝分裂的分裂过程简单、耗能少、分裂迅速,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核中的DNA不能转录),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第10页/共94页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考点细胞周期1.对象:连续分裂的细胞。2.时间: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3.各种表示方法第11页/共94页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形图B组DNA含量在变化说明处于复制DNA时期;C组DNA已经加倍说明处于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长,A组细胞数目最多,处于分裂间期续表第12页/共94页
①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早期胚胎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成熟的细胞一般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②减数分裂不具有周期性。
③间期时间约占整个细胞周期总时间的90%~95%,因此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长短不一,但间期时间都比分裂期长。第13页/共94页【典例1】下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f的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分化形成组织
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第14页/共94页[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图形:图中的a时间最长,是分裂间期;b、c、d、e为分裂期。第二步分析选项:分裂完成的细胞f可能继续增殖或暂不增殖,也可能永不增殖,而继续分化形成体细胞;只有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才加倍成8条,其余各时期都为4条;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不同,细胞周期主要与生物特性有关,温度可以影响DNA的复制;细胞周期是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也就是从f→f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A第15页/共94页1.(易错)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B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解析: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才可呈周期性变化,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有连续分裂的能力;淋巴细胞、胚胎干细胞、精原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而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人的成熟红细胞及牛的精细胞是高度分化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第16页/共94页2.有丝分裂准备期——分裂间期的重要变化分裂间期作为有丝分裂准备阶段,最重要的物质准备是将细胞核中携带有遗传信息的染色质进行复制(染色质中贮藏着“遗传信息”)。具体变化如下:
(1)G1期合成蛋白质用于DNA合成之需RNA合成第17页/共94页(2)S期: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
DNA,此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即(3)G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第18页/共94页(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成熟细胞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2)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第19页/共94页
分裂后子细胞的去路细胞分裂完成,有三种去路:继续分裂、暂时停止分裂和细胞分化。①继续分裂:此类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保持连续分裂状态,如动物的红骨髓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植物的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等。第20页/共94页②暂时停止分裂:这些细胞仍然具有分裂能力,在合适条件下仍可以回到分裂周期之中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增殖。例如: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等。③细胞分化:细胞不分裂,就必然分化。这类细胞完全脱离细胞周期,不再分裂,而是分化为组织、器官和其他细胞。如骨骼肌细胞、白细胞、植物韧皮部细胞等。第21页/共94页1.有丝分裂中几种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规律(1)染色体形态变化规律染色质(间期、末期)染色体(前期、中期、后期第22页/共94页(2)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复制→螺旋化,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解螺旋。第23页/共94页(3)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2n→4n→2n(4)DNA含量变化规律:2n→4n→2n第24页/共94页(5)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第25页/共94页1条染色体1条染色体1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无染色单体2条染色单体1条染色体2条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2条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第26页/共94页①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②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DNA=1∶1。(6)纺锤体的变化规律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7)核仁、核膜的变化规律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第27页/共94页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识记口诀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复制成两组①染色体呈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就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②合成了大量的蛋白质;时间比分裂期长很多③细胞有生长现象考点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联系第28页/共94页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识记口诀前期“两出现两消失”两极→纺锤丝→纺锤体两组中心粒→星射线→纺锤体①染色体由细丝状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②出现纺锤体③核仁、核膜逐渐消失续表第29页/共94页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识记口诀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③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续表第30页/共94页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识记口诀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体,在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下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或星射线)缩短,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续表第31页/共94页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识记口诀末期“两出现两消失”细胞板→细胞壁→分割细胞(质)细胞膜→中央内陷→缢裂细胞(质)①纺锤体消失②染色体变成细丝状染色质③核仁、核膜重新出现④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续表第32页/共94页赤道板与细胞板的辨析
①赤道板是垂直于纺锤体中轴的横切面,实际上并无细胞结构存在;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这个平面上。
②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由来自高尔基体上的囊泡汇集在赤道板位置上,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板状结构。第33页/共94页细胞器时期作用线粒体整个时期供能(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分开、纺锤丝收缩、细胞壁形成等)中心体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末期合成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参与合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植物细胞)核糖体整个时期,但主要是间期合成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和细胞内蛋白质参与有丝分裂的细胞器及其作用第34页/共94页【典例2】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第35页/共94页[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图形:从染色体行为判断各图所处的时期,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末期、后期、中期。第二步分析选项: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DNA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其中细胞核中含有6个DNA分子,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含有少量的DNA;基因重组发生在真核细胞进行有性生殖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答案]B第36页/共94页►考点对应练
3.右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后880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2)此时该细胞有__条染色体,有__个DNA分子,___条染色单体。
(3)此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染色体数是___条。4第37页/共94页(4)①、④两条染色体称为______染色体。(5)①、⑤两条染色体在分裂之前称为_________________,是经过____期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间赤道板(6)此细胞继续发展,将在_______位置出现_______,逐渐扩展成为______,最终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壁同源细胞板第38页/共94页
4.(易错)(2011年淄博模拟·改编)有丝分裂末期,在植物细胞中央出现了细胞板,最终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下列有关细胞板与赤道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结构有关
B.细胞板主要由纤维素、果胶等物质构成
C.赤道板出现于有丝分裂中期
D.细胞板的结构与赤道板相同
解析:细胞板在分裂末期细胞中央部位,有具体的细胞结构;赤道板则没有具体的细胞结构。第39页/共94页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2N2N2N4N4N→2NDNA数2C→4C4C4C4C4C→2C染色单体数0→4N4N4N00同源染色体对数NNN2N2N→N染色体组数22244→2考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数目的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为例) 1.数目比较第40页/共94页2.坐标图第41页/共94页3.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变化坐标曲线的分析第42页/共94页
(1)染色体数变化:AB段表示间期、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C段表示进入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CD段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由于末期子细胞未形成前,两套染色体仍在一个细胞中,所以CD段包括后期和末期;DE段表示子细胞的形成;EF段表示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第43页/共94页
(2)核DNA数变化:间期ad段可分为三个阶段:ab段表示进入间期后,DNA分子复制前;bc段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cd段表示DNA分子复制完成。de段表示前、中、后、末期核内DNA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ef段表示随着两组染色体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子细胞中核内DNA分子数目也恢复正常。
(3)实线与虚线重合说明染色体∶DNA=1∶1,即不存在染色单体;不重合之处表示存在染色单体。cd段中染色体∶DNA=1∶2,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即有两条染色单体。第44页/共94页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的组成、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及应用
计算染色体的数目 时,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为依据。有一个着丝点,就是一条染色体。图中复制前后(A、B)均为一条染色体第45页/共94页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关系未复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无 染色单体,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的一条染色 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续表第46页/共94页应用续表
①广义用法:不用考虑染色体的实际形态(是染色质状 态还是染色体状态),如“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②狭义用法:只有高度螺旋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的才叫染色体;与细丝状(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染色质对应第47页/共94页
【典例3】(2011
年湛江统考)甲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第48页/共94页A.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B.在乙图的ab区间,甲图中的③数目会加倍C.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④、⑤,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第49页/共94页[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图形:甲图细胞有完整的细胞核,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内质网、核孔、染色质、核仁、核膜。第二步第三步分析坐标:f→k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分析选项:甲图处在细胞周期的间期,相当于乙图的ob、fg区间;在间期,DNA复制导致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标号③)不加倍;核仁和核膜,既可消失又可重建,其消失时间是前期(乙图的bc、gh区间);细菌不进行有丝分裂,但也会出现DNA复制。[答案]D第50页/共94页►考点对应练
5.(2011年中山模拟)同源染色体之间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共同点是()B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是相同的
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相同,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后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态结构也相同。第51页/共94页实验一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一、探究实验1.实验原理(1)酚酞遇NaOH呈红色。(2)琼脂块大小模拟细胞大小。(3)物质扩散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表示物质运输效率。第52页/共94页2.实验过程制备琼脂块:3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浸泡: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10min
↓测量→记录→计算3.结果讨论(1)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可知NaOH扩散的深度。(2)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3)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第53页/共94页二、实验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第54页/共94页【案例1】
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有关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数限制第55页/共94页【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A项细胞越大,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项细胞中核DNA量是一定的,其控制细胞大小也是有限度的;C项细胞体积过大,物质运输效率低,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D项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数与细胞的功能有关,不是限制细胞大小的因素。【答案】
D第56页/共94页【即时巩固1】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酚酞遇到NaOH溶液呈现红色反应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C.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度D.NaOH的扩散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原理的分析及应用。无论琼脂块的大小如何,在单位时间内NaOH溶液向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是相同的,但NaOH的扩散体积在每个琼脂块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答案】
C第57页/共94页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3)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同时将细胞杀死并固定。第58页/共94页步骤注意事项洋葱根尖培养置于温暖处,常换水,为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所需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等取材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2~3mm);取材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解离解离3~5min,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时间过长根尖过于酥软无法取出且染色体被破坏;时间过短则解离不充分,细胞不能相互分离2.实验步骤第59页/共94页步骤注意事项漂洗漂洗要充分,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染色染色3~5min,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显微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制片压片时用力要恰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都会影响观察;防止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效果观察寻找分生区细胞(其细胞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期)进行观察,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可移动装片进行寻找续表第60页/共94页【典例】(2011年惠州调研·双选)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C.如果在低倍物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D.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第61页/共94页
[解题思路]实验过程中,解离已使细胞死亡,不能看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高倍物镜观察的视野范围比低倍物镜小,在低倍物镜下看不到细胞,改用高倍物镜后也看不到;转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可通过增大光圈或换用凹面镜来增加视野的亮度。[答案]BD第62页/共94页①由于分裂间期时间长,所以绝大多数的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②赤道板指细胞中央的一个位置,不是实际存在的细胞结构,所以实验过程中看不到。
③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在解离时,盐酸和酒精已经杀死细胞,因此看不到整个分裂的动态过程。第63页/共94页1.(2011年佛山二模)下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第64页/共94页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C.Ⅱ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解析:Ⅱ段处于分裂期,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答案:C第65页/共94页
2.(2011年清远一模)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的关系如柱形图所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D
A.间期的开始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核膜解体
解析:DNA复制后一直到着丝点分裂前,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核膜解体发生在前期。第66页/共94页
3.(2011年汕头二模)若图甲、乙、丙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是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图甲转为图乙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第67页/共94页C.图丙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D.持续观察图丙中的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可见它从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全过程解析:图甲细胞呈长方形,为植物根尖伸长区细胞;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用粗准焦螺旋。答案:C第68页/共94页
4.(2011年广州花都区调研)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上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_____分裂过程的一个视野。观察时,若要将A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___方移动。植物有丝上第69页/共94页
(2)在同一视野中,与B细胞处于同一时期的细胞最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此时期的细胞正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细胞进入C细胞所处的时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直接提供。在染色体分开的同时,是否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__________。
(4)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时,会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秋水仙素能抑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这一时期历时最长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TP否(不会)纺锤体第70页/共94页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图形◎解题攻略◎
有丝分裂图形是高考中的能力应用部分,主要包括结构图、坐标图、柱形图等,同时有丝分裂与DNA的复制等内容相关联。关系如下:第71页/共94页
◎分类集训◎题型一:细胞周期图)1.右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甲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B.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C.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第72页/共94页
解析:细胞周期是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乙→甲是分裂间期,甲→乙为分裂期,乙→甲→乙为一个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抑制DNA合成,细胞将会停留在分裂间期。答案:B第73页/共94页
2.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豌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豌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
解析:BC阶段是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结束后DNA含量增加一倍。第74页/共94页
3.下图甲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图乙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第75页/共94页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a时期可诱发突变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b时期C.温度在c点时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D.酶的最适温度必定为d点时的温度解析:a时期为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a时期可诱发突变。答案:A第76页/共94页题型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量关系的柱形图4.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量关系的柱形图不可能是()D
解析: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
分子数量关系有1∶1和1∶2两种。第77页/共94页
5.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第78页/共94页表示32P标记的染色体 表示32P标记的DNA第79页/共94页
解析:DNA分子的两条有标记的链在不含标记的原料中经过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和所有的染色体都有标记,则前、中、后期的DNA和染色体都有标记,但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前、中、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1∶1∶2。答案:A第80页/共94页
6.下图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以下能正确表示a、b、c数量关系的是()BA.甲、乙C.乙、丙B.甲、丙D.甲、乙、丙解析:有染色单体时,其数目一定与DNA
分子数相同。第81页/共94页题型三:有丝分裂坐标图B)
7.对照下图,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因纵坐标含义不同可表示两种变化
B.如表示有丝分裂全过程,则c→d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
C.c→d可表示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第82页/共94页
8.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下图中A期与C期的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A期细胞的2倍C.A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第83页/共94页
解析:A期是DNA未复制时,当两细胞融合后,细胞质中能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使A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失去复制能力;由于C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融合细胞的D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柔韧性训练重要性
- 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总监、安全员培训考核题题库及答案
- 模板支撑工程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内务条令》考试题库及答案
- 脊柱骨折病人营养护理要点
- 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练习卷(含解析)
- 2025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症状分析及综合护理
- 2025版高热惊厥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 英国政体介绍
- 外眼手术标准操作流程
- 会议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 关于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 2025年德州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综合训练试题(解析卷)
- 物资采购招标文件范本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牛肉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综合)模拟试卷4
- 油气管道安全培训课件
- 2.1.4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
- 2024年河西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湘美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3课 《旅程的灵感》课件(内嵌视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