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6.藤野先生(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6.藤野先生(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6.藤野先生(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6.藤野先生(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6.藤野先生(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烂熳() fēi红()油光可鉴() yì站()芦荟() 抑扬顿挫()落dì() 不逊()匿名() 诘责()喝采() 托cí()凄然() 教huì()yǎo无消息() 深恶痛疾()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警察想破案的话,就要找到那个匿名的线人。B.平时心高气傲的小美,这次被诘责居然没有反唇相讥,实在有点出乎众人意料。C.屏幕上的画面在相片、诗词、充满异域风情的人物之间抑扬顿挫地转换着。D.巴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封建制度深恶痛疾,才写出了《家》《春》《秋》这样的作品。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将“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对调)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删去“约”或“左右”)C.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删去“通过”或“使”)D.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删去“必须禁止”或“不得”)4.阅读下面材料,将下列词组排列成上下联。二十年代中叶鲁迅正处于彷徨求索的时期,也正有许多工作要做,对诗句很有感情,容易共鸣。《离骚》中有句云:“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诗人担心恶鸟一叫,花草萎折,自己培育的人才会蜕化变坏;鲁迅则变其意而用之,重点讲必须爱惜时间,同时也有感叹若干青年趋于消沉,自己必须加紧奋斗的意思。后来,鲁迅曾以《离骚》句为一联,请书法家乔大壮(1893—1948)写出,挂在北京阜内西三条胡同新居(今北京鲁迅故居)的“老虎尾巴”西壁,联曰:望鹈崦嵫而勿迫之先鸣恐上联:下联:课内精读阅读《藤野先生》,回答问题。5.品析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1)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6.品析下列加点词。(1)呜呼,无法可想!(2)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7.你认为全文第一、二自然段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请发表你的看法。8.简要概括“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并分析藤野先生的性格。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拓展阅读我的老师莫言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10.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并说说其分别表现了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温馨提示:先理清文章层次,从层次中概括主要事件,再从主要事件中提炼人物特点。)11.品析句子中的加点词。(温馨提示:弄懂词意,分析词语所刻画的人物特点。)(1)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2)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12.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温馨提示: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分析。)13.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温馨提示:概括对比的内容,分析对比突出了什么内容,有何表达效果。)《藤野先生》自主学习àn绯jiàn驿huìcuò第xùnnìjiéhè辞qī诲杳wù[“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用来形容“屏幕上的画面”不合适。](将“品质”换为“能力”。)4.上联:望崦嵫而勿迫;下联:恐鹈之先鸣。5.(1)运用比喻、夸张。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效忠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2)运用反语修辞,“精通时事”实际上是些无聊的事,表达了作者对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强烈的厌恶和讽刺。6.(1)“呜呼”指对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文中中国人精神上愚昧麻木,毫不觉悟,作者感到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心中有难以抑制的激愤。(2)“酒醉似的”写了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的神态,表现了中国国民精神愚昧且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达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7.作者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作者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做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8.(1)添改“我”的讲义,表现先生正直热忱,工作负责,一丝不苟。(2)纠正“我”的解剖图,表现先生要求严格,循循善诱,尊重科学。(3)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先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关心学生思想意识。(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表现先生认真求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9.(1)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格这一中心组织材料,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事。(2)本文以作者的爱国热情为线索。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作者放弃医学等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展开。10.(1)当所有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发现了“我”内心的良善,并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表现了王老师的正直善良、细心、实事求是。(2)辍学后,路上碰见王老师,他用自己状况不好的自行车载“我”走了十几里路。表现了王老师的大方、关爱学生。11.(1)“算不上‘亲’”准确地表现了王老师与“我”的关系,他对“我”的教育并不多,以疏离和短暂来突出他帮“我”说话的勇气和可贵。(2)“本能”指自然而然、不是出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行为,突出地表现了“我”的善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