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_第1页
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_第2页
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_第3页
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摘要:清代陕西回族广泛分布在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尤以关中之同州府、西安府和凤翔府为甚。元明以来农业就是整个回族的支柱产业,延至清代,回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特征更加明显。陕西回族不仅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而且农业经济活动的分布地区、耕作技术、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等方面也都有显著开展。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畜牧业、家畜贩运业、屠宰业、清真饮食业等一直是陕西回族社会经济构造的主要特色。关键词:清代;回族;农业经济;陕西回族自元代“回回遍天下〞到明代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从事农业便成为这个民族的重要产业之一。学术界对于回族农业经济的研究较少关注,特别是对于清代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迄今为止仅有几篇论及元、明、清时期或民国时期西北回族经济状况及其农业开发的文章。[1-3]这几篇文章都对清代回族的农业及其经济构造情况作了阐述,但针对陕西回族的农业消费、经济构造的专论篇幅非常有限。本文试图就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及其构造方面的特点与形成原因予以初步探究,以期推动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一、清代陕西回族的形成及分布清代陕西回族主要以元代驻陕西各地蒙古军队中的色目人如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等地信仰伊斯兰教者构成。蒙古人为了统一全国,在西征过程中先后征调了大量被征服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来参加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据记载,这些东来的穆斯林平民被编入探马赤军伴随蒙古军一起作战。“上马那么备战斗,下马那么屯聚牧养〞。[4]2508探马赤军在陕西主要屯戍京兆路、延安路。[5]时任监察御史的王恽说:“京兆路州郡所有营盘草地极广,旧为探马赤军牧马地面〞。[6]?元史?亦记载:“河东、陕西、巩昌、延安、燕南、辽阳、河南、山东诸翼卫探马赤军争草地,讼者二百余起。〞[4]3212元世祖至元十年〔公园1273年〕,令“探马赤军随处入社,与编民等〞[4]2356从事农业消费,以致形成“元时回回遍天下的〞场面,这是陕西回族的主源。其次,陕西回族的另外一局部来源即自唐宋以来留居今陕西地区的回鹘和西域胡人。据?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宗教?卷四记载:“县西南滨沙一带昔年汉回杂处,汉遵孔教,回自安史后安插此处。千有余年,守其教不变,与汉不通婚姻〞[7]5;该书同卷之风俗篇亦载“唐肃宗许回纥留沙苑〞。[7]4另外?旧唐书•回纥传?亦云“回纥战兵,留在沙苑〞[8]等,这些记载都足以证明这些回民主要是回纥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后所滞留于同州〔今大荔沙苑〕的回回先民。另有唐宋以来聚居于长安等地的西域胡人,虽经唐末五代动乱,局部迁移,但仍有局部留居于今陕西关中等地,其中中亚昭武九姓胡不少,也构成陕西回族的来源之一。陕西回族另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即是陕西汉族。如前所述,元代军队中的色目人〔回回军〕以后随地入社,如同编民,与汉人杂处,多有娶汉族女子为妻。到了明代,统治者恐回回如此开展,权力强大不利于其统治,故利用政治手腕,采取强迫同化政策,制止蒙古、色目人自相嫁娶[9],以到达抑制其权力开展之目的。这样一来,回回与汉人通婚更为普遍,近代以来陕西流传的所谓“回爸爸,汉奶奶〞的谚语即典型的反映了这种通婚的情况。以上几种民族成分在陕西这块共同的地域之上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于明中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在明代的文献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陕西“回夷〞的记载,如明代瞿九思所撰的?万历武功录?卷一陕西局部有?回夷列传?,记载其间有“回夷,西〔安〕、延〔安〕、庆〔阳〕、平〔凉〕、凤〔翔〕、汉〔中〕、间夷也。郡县编入版籍,名曰回夷。〞[10]由此也不难看出在明万历年间陕西回族已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广泛分布于陕西境内。以上各分布地区除庆阳、平凉现属甘肃省外,其余的均在今陕西省内。他们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并由此而形成了共同的饮食文化风俗及民族心理素质。关于陕西回族的分布情况,明初由于朱元璋采取了许多恢复和开展农业、手工业的政策,使得陕西回族的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人口也有了增加,分布广泛。据前引?万历武功录•回夷列传?的记载以及关中东部地区,“自华〔华山〕以北,渡渭水,投清凉寺,一望漠漠黄沙,无寸草人烟,仅有小村,皆回回种类。〞[11]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明代陕西回族的分布已较为广泛。到了清代,陕西回族有了更大开展。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说:“查陕省各属地方,回回居住较其他省为多。而西安府城及本属之长安、渭南、临潼、高陵、咸阳及同州府属之大荔、华州,汉中所属之南郑等州县,回民多聚堡而居,人口更为稠密。西安省城内回民不下数千家,城中礼拜寺共有七座。〞[12]从此,历经80余年,到同治元年〔1862〕以前,陕西人口已达1200万人,[13]其中“民七回三〞,分布在全省的七府五州,仅关中地区回民就有800多坊,西安、同州、凤翔三府和乾、邠、鄜三州的20多个州县有七八十万到一百万人。[14]可是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经过战争的屠杀和战后的迁出,特别是左宗棠的残酷镇压,有的死于兵,有的死于疫,有的死于饥饿,有的被官家“安民〞或流亡到外地,所剩已不到非常之一,只有数千人生活在西安城里。而在同治陕西回民起义前,回族人口的不断壮大对陕西农业经济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清代前期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要搞清楚清代前期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情况,首先必须掌握农业经济的概念及其涵盖范围。众所周知,农业经济主要是指农业中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包括消费、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15]根据这一概念解析,清代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即是指清代陕西回族在农业消费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这里的农业囊括农耕种植、畜牧养殖、饮食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自元明以来,农业就是整个回族经济的支柱和根底,回族因此同汉族一样也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16]27-28延至清代,回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特征更加明显,在渭河两岸及其支流地区,回族农村星罗棋布。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将起义回民的土地以“叛产〞的形式加以没收,招人耕种。据粗略地统计,西安、同州两府及邠、乾两州的“叛产〞地约万顷以上,总计全陕“叛产〞土地当在2万顷以上。[17]2由此亦可知,同治以前,陕西回族是以农业消费为主。与中国封建社会从农业经济开展别离出商业经济的历史过程不同,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最初是从商业经济中分化出来的。[18]早在唐代,陕西回族先民中的商人就已经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社会经济气氛中,开场购置土地,如唐天宝年间长安胡客“皆有妻子,买田宅〞[19],但这仅是定居农业消费的萌芽阶段。历经宋至元,有学者认为“回族自元代出现以来,即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20]当时元朝皇帝“时常把荒地交给回回耕种,以及免除屯戍的回回交纳税等,这种情况常见于历史记载,以西北的回回为最多〞。[16]18所有这些措施的实行,对回族农业向前开展都有利。假如说元代的农业政策为回族农业开展鉴定了根底的话,明代的回族农业那么在此根底上平稳开展,直至清代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前,这个时期构成了陕西回族社会农业经济在地缘上的开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回族社会政治地位下降,回回人的商业活动失去了元代那样的社会优势,一些回回商人便开场从事农业消费,加上数百年来回回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扩大了土地垦殖面积等因素,可以说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到达了空前的鼎盛时期。从地域上开展到东府十大县和泾、渭、洛三角地区,遂扩大为种植小麦、棉花、黄花菜、果树和药材等。由于回族农民的勤劳善耕,因此收成很好,在清代竟至形成了自己的小麦和棉花市嘲新市〞和“花市〞。在陕南地区,由于地处水域,这里的回族大多从事种植水稻、果树以及木耳、柿饼等山货并以烧木炭为其副业。至于贫瘠的陕北,除了种植小麦、糜谷、马铃薯以外,畜牧业成为其主要副业。[21]就当时陕西回族的农耕技术而言,已与当地汉族及其他农业民族的程度根本相当,有些方面甚至还超过了这些民族。首先在农田水利方面,陕西回族就有一定奉献。如马长寿在?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纪录?序言中提到“在临潼县回回道,一位老乡引我们到回回道的高岗上,远指渭河以南,说明当年回民在某处种蓝靛,某处种麦子,某处引渠,某处凿井,一副劳动回民的田园就生动的摆到我们的面前了。〞[17]15这种水浇田地的经营方式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上迈进了一大步。其次在耕作技术上,陕西回族在开开荒地的同时,利用水利建立创造的条件,开展了水浇地,采用“休间〞、“轮作〞、“套种〞等先进的耕作技术,还有清代“回回在渭、华一带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