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中地理3单元综合测评2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_第1页
2020秋高中地理3单元综合测评2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_第2页
2020秋高中地理3单元综合测评2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_第3页
2020秋高中地理3单元综合测评2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_第4页
2020秋高中地理3单元综合测评2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测评2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世界五大洲三类荒漠面积(单位:×106km1.②大洲最可能为(C)A.南美洲 B.大洋洲C.非洲 D.欧洲解析:热带荒漠面积最大的是非洲。2.②③两大洲热带荒漠形成的共同原因不包括(D)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寒流C.信风带 D.地形解析:③大洲没有温带荒漠,且热带荒漠面积较大,故为大洋洲。②③两大洲热带荒漠形成的共同原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寒流的控制,地形不属于②③两洲热带荒漠形成的共同原因.3.①④两大洲温带荒漠的主要形成原因分别是(A)A.海陆位置地形 B.过度开垦过度樵采C.海陆位置过度开垦 D.大气环流纬度位置解析:①大洲温带荒漠比重最大,为亚洲,④大洲三种荒漠均有分布,且面积小于北美洲,为南美洲。亚洲温带荒漠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而南美洲温带荒漠的形成是受地形因素影响。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4~6题.4.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B)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解析:由图可知,30年间该区域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5.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A)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解析:由图可知,沙漠面积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小而扩大。6.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C)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解析:由图中环境变化信息可判断,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该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流程变短,沙漠面积扩大,因此森林的主要生态意义是涵养水源。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7~9题。7.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D)A.宁夏B.青海C.陕西D.新疆解析:由图可知新疆的荒漠化比例最大。8.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A)①开采矿产②生态移民③合理载畜④抽取地下水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解析: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应该退耕还牧,并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或者进行生态移民等。9.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D)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胁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解析: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0~12题.10.图中湖泊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D)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11.现在发现图中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对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C)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以治理D.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灌溉用水12.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后,最容易消失的聚落是(C)A.a B.bC.c D.d解析:由沙漠环境可知此图为西北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多,湖泊水量大;该区由于工业生产落后,所以水污染少;生态环境退化后,最容易消失的聚落位于河流最下游,由于水源补给少,最后导致聚落消失。下图是植被覆盖度、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反映出(B)A.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风速一定时,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14.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D)A.合理利用水资源B.设置沙障固沙C.小流域综合治理D.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解析:图中揭示了植被覆盖度与输沙率的关系,而且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因此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扩大植被覆盖度。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15.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D)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提高生态质量③提高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林地比例,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提高了相应地区的生态质量.16.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C)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解析:①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台风暴雨袭击的作用.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17~18题.17.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中(D)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解析:根据图例比较图中各部分养分的多少可以看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18.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C)A.非洲大陆 B.大洋洲C.亚欧大陆 D.南美洲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乙森林系统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读下图,完成19~20题。19.从图示来看,热带雨林是(A)A.“地球之肺” B.“天然的垃圾场”C.“绿色腰带" D.重要的自然资源解析:图示体现了热带雨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20.森林的急剧减少,可能引发的问题有(D)①导致全球气候失调②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③导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④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作用,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湾或河口泥滩上的特有的常绿灌木和乔木组成的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读图回答21~22题。21.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C)A.大连B.青岛C.三亚D.连云港解析: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大连、青岛、连云港位于温带地区,不适宜红树林生长;三亚位于我国热带沿海地区,其气候条件适合红树林生长。22.红树林植被的主要功能有(A)A.防风消浪,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B.绿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C.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解析: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的重要生态环境之一,能够防风消浪,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完成23~25题。23.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降低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调蓄洪水,防治自然灾害解析: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意义重大,不能任意排干开垦。24.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B)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解析:湿地面积缩小后,当地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变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旱涝灾害。25.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B)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积极推广节水浇灌技术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林地和草地不能随意开垦,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结合下图,描述石羊河的径流特点,并分析该径流特点的形成原因.(4分)(2)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2分)(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2分)(4)结合上图,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4分)答案:(1)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最小。石羊河地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很小,因而径流量小。(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3)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4)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解析:第(1)题,根据柱状图很容易总结出石羊河的径流特点。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冰雪融水为石羊河的主要补给形式,而冰雪融水数量的多少受气温高低的制约。第(2)题,河流水量的减少要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用水量增加有关.第(3)题,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根据下表左栏提供的素材,完成表格。(4分)(2)图甲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应如何改正?(2分)(3)用图乙解释森林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其生态功效。若暴雨发生时,该河流域的森林早已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6分)答案:(2)潜水位之上的地下径流箭头错误,改成向下的下渗箭头。(3)①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森林贮水使雨季洪峰减小,旱季地下水补给增加,枯水期的水量增加;②森林延长水的下渗时间,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及对地表的冲刷。使河流的含沙量较低。如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森林环境作用的理解能力。第(1)题,由表格中提供的材料可知,这体现了森林的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第(2)题,图中显示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使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减少,但是图中缺少了下渗,且显示地下径流在潜水位之上,这是错误的.应该把潜水位以上的地下径流箭头改成向下的下渗环节.第(3)题,甲图中显示,含泥沙的径流在经过林地后,只有微量清水入河,图乙中的两曲线更直观地证明了森林有减弱地表径流、削减冲刷力,进而影响河流流量、削减洪峰、保持水土、降低含沙量的功效。若失去森林保护,则会使洪峰和含沙量峰值与暴雨同时出现,且最高值要高出有森林覆盖时的最高值。28.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和地表景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说出该地区荒漠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2)从年降水量分布角度,指出该地区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带,并说明其主要表现。(4分)(3)该地区出现农作侵入牧区的现象,分析其致使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6分)答案:(1)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自然原因: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干旱程度加剧。(2)突出地带:年降水量200mm到400mm的地区。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3)①农作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地表由于缺乏植被保护,易遭受风蚀,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导致草原荒漠化.②增加农业用水,导致下游水源紧张,加剧干旱化,产生绿洲荒漠化。③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耕作灌溉不当,易引起次生盐渍化,加剧荒漠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受降水量的影响,该区域的荒漠自东南向西北递增。(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mm到400mm的地区,这与该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关。(3)农作侵入牧区导致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易造成土地的荒漠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也会造成土地的荒漠化。2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下图中甲、乙两地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农牧交界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三江平原湿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课题组成员收集到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1)监测甲、乙两地牧场和湿地生态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为RS(遥感)。(2分)(2)乙地区湿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分)(3)甲地区的牧场退化严重,试阐述保护该地区牧场应采取的措施。(6分)答案:(2)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