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East三维处理流程_第1页
GeoEast三维处理流程_第2页
GeoEast三维处理流程_第3页
GeoEast三维处理流程_第4页
GeoEast三维处理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eoEast三维处理流程第1页/共131页一、处理设计及处理流程二、原始地震数据解编三、交互定义观测系统四、野外静校正应用五、叠前去噪六、振幅补偿七、反褶积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2页/共131页处理设计及流程的建立1、了解地质任务,工区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地表地震条件、构造和地层特征,向用户索取必要的相关资料(近地表信息)。

2、对将要处理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试验初步掌握数据的信噪比,分析了解野外施工质量及数据品质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

3、针对数据的实际情况,选定处理系统中对应的处理功能,并对该功能进行试验,最终选定某一功能选件,即针对性措施。

4、结合以往的处理历史档案(新资料首次处理,应结合该地区相临资料的处理历史档案),征求用户的意见,建立处理流程,同时由处理责任人审核批准,完成“处理设计”。一个好的处理流程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第3页/共131页处理设计

工区概况

地质任务及处理要求

处理技术思路

质量控制(保证体系)

处理方案设计

人员组成及项目管理计划第4页/共131页KL2油气田资料处理测试流程工区建立(项目-工区-束线)地震数据加载观测系统定义线性动校正炮点检波点图覆盖次数图野外静校正应用静校正量图叠前噪音衰减单炮显示叠加剖面图质控图件第5页/共131页KL2油气田资料处理测试流程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单炮纯波显示叠加剖面显示速度分析单炮显示叠加剖面显示道集显示叠加剖面显示剩余静校正叠加剖面显示预测反褶积道集显示叠加剖面显示最终叠加叠加剖面显示叠后噪音衰减叠加剖面显示质控图件建立偏移速度场三维有限差分偏移偏移剖面显示第6页/共131页KL2油气田资料处理作业流程第7页/共131页GeoEastv1.0三维处理基本模块

地震数据解编GRISYSINSEGDINSEGYINPUT

观测系统定义GEOMETRY

野外静校正应用StApply

三维叠前去噪LinNoiRemvCohNoiAttenZoneFiltGrndRolAttenWildAmpAtten

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SCAmpAna3D

SCAmpCom3D

反褶积SCSpecAna3DSCSpecDecon3DSCDecon3D(一步实现,可以多时窗)

三维剩余静校正RsStCalculatStHarmonizStApply

动校叠加LinMoveoutVelocityAnaNMO3DAmpPrsrvStk

三维DMODMOStk

叠后修饰

RNA3DPolyFitBlueFilt

ZeroPhasDecon

全三维偏移FDMig3DAbsorbLMig3DPshiftMig3d第8页/共131页二、原始地震数据解编三、交互定义观测系统四、野外静校正应用五、叠前去噪六、振幅补偿七、反褶积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9页/共131页GRISYS格式的地震数据加载-grisysin原始地震数据解编GRISYS处理系统记录的地震数据文件,通过数据格式转换,道头内容传递后,输入到GeoEast系统中。

输入数据要求:Grisys格式数据必须是FMT4第10页/共131页三、交互定义观测系统四、野外静校正应用五、叠前去噪六、振幅补偿七、反褶积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11页/共131页交互定义观测系统交互观测系统定义是根据野外提供的纸板报或sps文件,利用炮点、检波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确定每一炮每一道的物理属性,是把野外观测信息转换成室内处理系统可识别信息数据的处理过程。实现观测系统定义,更新地震数据头快,并将炮点,检波点,CMP点信息输出到数据库。同时还可提供简易质控手段:炮检点位置图,CMP覆盖次数图。二维手工板报观测系统定义三维手工板报观测系统定义标准sps文件观测系统定义第12页/共131页

SPS数据处理交互定义观测系统界面稳定灵活方便,具有拷贝、剪切、插入、修改等功能,界面友好、图形显示直观.电子表格第13页/共131页交互定义观测系统138界面稳定灵活方便.图形显示直观.克拉2第15束炮检关系图兰色:检波点红色:炮点绿色:文件号138炮所使用的排列第14页/共131页交互定义观测系统克拉2三维炮检位置图兰色:检波点,红色:炮点第15页/共131页交互定义观测系统克拉2三维覆盖次数图第16页/共131页KL2高程等直线图第17页/共131页KL2高程立体图第18页/共131页KL2basemap第19页/共131页

三维质量控制

通过线性校正,检查炮点与接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地表速度变化情况。线性校正

a:该程序使用时,一般先显示单炮来确定参考初至时间、参考炮检距与动校速度。b:参考初至时间与参考炮检距的值相对应,以使初至波显示在时窗内。注意事项LinMoveout交互定义观测系统第20页/共131页异常炮的线性校正炮检距定大了交互定义观测系统第21页/共131页异常炮的线性校正调整后交互定义观测系统第22页/共131页四、野外静校正应用五、叠前去噪六、振幅补偿七、反褶积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23页/共131页野外、折射波静校正相对高频段剩余静校正

中高频段剩余静校正

优势频带剩余静校正近地表变化引起的长波长问题初至波去噪后相对大的静校正问题(地表一致性)中小量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后更精细静校正(地表一致性)静校正的配套技术在迭代速度分析之后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第24页/共131页野外静校正应用

野外静校正量:将数据由地表面校正到浮动基准面的校正量,可以分离为以下两部分:高频部分:炮点和接收点到CMP参考面的校正量低频部分:CMP参考面到浮动基准面的校正量StApply

前提:输入数据应按line-cmp-trace方式输入Csg:计算CMP参考面(低频部分)和炮点、接收点到CMP参考面的校正量,(高频部分)

usfd:做炮点、接收点到CMP参考面的校正。(应用高频部分)

作业例子第25页/共131页五、叠前去噪六、振幅补偿七、反褶积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26页/共131页叠前去噪思路

1、分析干扰波的性质与特征,寻找噪声源,初步确定噪声的生成机制。

2、建立叠前压噪的处理流程,合理的模块搭配,形成完整的配套技术。

3、采取多域或多域交替去噪途径,多种方法联合叠代去噪可大幅度的提高叠前压噪的效果。

能量优先原则:先去能量强的,后去能量弱的;一般先压制规则性干扰,最后是随机噪音。第27页/共131页三维叠前去噪处理ATTGRO---GrndRolAtten自适应衰减面波

DEGROR---ZoneFilt局域滤波去面波

LINOEL---CohNoiAtten叠前规则噪音压制

RELNOI---LinNoiRemv去线性噪声

HNOIBP---WildAmpAtten异常振幅衰减

SFNPRE

---MonoNoiAtten单频波压制

第28页/共131页自适应衰减面波(GrndRolAtten

利用时频分析的方法,根据面波和反射波在频率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范围、能量等方面的差异,检测出面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再根据面波固有特征对确定的面波进行二次分析,以确定面波能量的频率分布特征,并根据这种特征对其进行加权压制。适应范围:适用于有效波和面波差异较大的资料局域滤波去面波

(ZoneFilt

它在面波出现的区域内对数据进行高通滤波,达到压制面波的目的。由于面波的视速度相对较低,根据给定的面波的视速度,本模块只在用户定义区域内进行处理,即滤除低频成分,其它部分的数据保持不变。应用范围:压制低频、低速、规律性较强的面波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29页/共131页前提:输入为炮集记录不对输入数据进行补偿,定义的面波区域形状为三角形,采用普通低通滤波器,输出压制面波后的地震数据

作业例子局域滤波去面波

(ZoneFilt

)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0页/共131页有面波单炮记录面波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1页/共131页三维叠前去噪处理去面波后的单炮记录第32页/共131页规则干扰压制(LinNoiRemv

CohNoiAtten

该模块是一个在炮集或共检波点集数据上滤除叠前线性干扰的模块,他根据线性干扰波和有效波之间在视速度、位置和能量上的差异,在t-x域采用倾斜叠加和向前、向后线性预测的方法确定线性干扰的视速度、分布范围及规律,将识别出来的线性干扰从原始数据中减去,实现线性干扰波的滤除。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3页/共131页规则干扰压制(LinNoiRemv

CohNoiAtten

)两个假设:干扰波具有线性同相轴干扰波视速度与有效波视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别

CohNoiAtten是在LinNoiRemv的基础上经过优化和改进的新模块,其原理是一样的,它比LinNoiRemv速度快,运行更稳定且是三维处理模块,也可用于叠后处理。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4页/共131页去线性噪声(LinNoiRemv

前提:输入为炮集记录

注意:geodiskin模块中gatherflag应填写line作业例子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5页/共131页CohNoiAtten

叠前线性干扰压制numberoflinearnoisetraces

:倾角扫描道数(3-17道)。maximumapparentdipoflinearnoise

:相干噪音的最大视倾角,同相轴在10道间的时差。maximumapparentdipofreflection

:反射波的最大视倾角,同相轴在10道间的时差。timewindowlengthoflinearnoisetraces

:相干噪音的窗长。suppressionmethod

:中值滤波/预测滤波法压制方法。noise

:数据/噪音输出选件。noisedominantfrequency

:干扰波视主频。D:二维/三维处理选件。maximumoffset

:最大炮检距。starttimeinmaximumoffsettrace

:最大炮检距对应的初至时间。minimumoffset

:最小炮检距starttimeinminimumoffsettrace

:最小炮检距对应的初至时间。该模块可用于叠前,也可以用于叠后,在用于叠后时,输入数据不能超过800个CMP.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6页/共131页作业例子前提:输入为共检波点集记录三维叠前去噪处理CohNoiAtten

叠前线性干扰压制第37页/共131页共检波点规则噪声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8页/共131页共检波点压制规则噪声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39页/共131页异常振幅衰减

(WildAmpAtten

采用“多道统计、单道去噪、分频压制”的思想,在不同的频带内自动识别地震记录中存在的强能量干扰,确定出噪音出现的空间位置,根据用户定义的门槛值和衰减系数,采用时变、空变的方式予以压制。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0页/共131页作业例子前提:输入为炮集记录异常振幅衰减

(WildAmpAtten

)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1页/共131页去野值前单炮记录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2页/共131页去野值后单炮记录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3页/共131页

单频波压制(MonoNoiAtten

)

常规处理中压制单频波是用陷波器来滤掉它,由于截断效应和频率不准确,总有泄漏出现,干扰波不能完全滤掉。本模块用余弦波逼近强单频干扰波的方法来求出干扰波,并从记录中减去它,达到压制单频干扰波的目的。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4页/共131页

作业例子

对第25炮的第5道进行50Hz、150Hz、150Hz、200Hz和250Hz干扰压制,频率和延时计算的起始时间是2050ms,振幅标定时窗长度为2000ms,其它道进行50Hz、150Hz和250Hz干扰压制,频率和延时计算的起始时间是2050ms,振幅标定时窗长度为2000ms。

startreceivernumber:

endreceivernumber:

用检波点控制强单频波干扰波的范围。

starttime

:计算强单频波干扰波频率的起始时间。

lengthoftimewindow

:振幅标定时窗长度。

frequencyofstrongnoise

:强单频波干扰波的频率。specialprocessingparameters

:对特殊道作特殊处理的参数

深层时间段的有效波能量比浅层时间段的有效波能量弱的多,利用深层的时间段估算强单频波干扰的频率、振幅和时延,把它作为整道的强单频波干扰,从记录中减去。三维叠前去噪处理单频波压制(MonoNoiAtten

)建议:第45页/共131页单频波压制前单炮及频谱存在强单频干扰波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6页/共131页单频波压制后单炮及频谱强单频干扰波得到较好的压制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7页/共131页单频波噪音输出及频谱强单频干扰波三维叠前去噪处理第48页/共131页三维叠前去噪处理KL2地区线性噪音衰减应用效果线性噪音衰减前线性噪音衰减后(第16束16228炮)第49页/共131页三维叠前去噪处理KL2地区线性噪音衰减应用效果原始叠加剖面线性噪音衰减后

Inline409第50页/共131页三维叠前去噪处理KL2地区线性噪音衰减应用效果原始叠加剖面线性噪音衰减后

Crossline780第51页/共131页六、振幅补偿七、反褶积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52页/共131页振幅补偿

振幅补偿-(AmpCompenst

)

在实际资料中,影响反射波振幅的因素主要包括:激发与接收因素、波前扩散、地层吸收、地层层状结构、反射界面的形态、各种干扰波等。这些因素造成反射波在浅、中、深不同位置上波形和能量存在较大差异,记录道之间或炮记录之间的波形和能量也不相同。这种波形和能量上的差异严重影响着反褶积、动校正、静校正和速度分析的精度。

因此在叠前进行振幅补偿显得尤为重要。

第53页/共131页振幅补偿振幅补偿-(AmpCompenst

)几何扩散补偿作业例子第54页/共131页炮间能量均衡前振幅补偿第55页/共131页炮间能量均衡后振幅补偿第56页/共131页炮间能量均衡前的叠加振幅补偿第57页/共131页炮间能量均衡后的叠加振幅补偿炮间能量均衡后的叠加第58页/共131页振幅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分析SCAmpAna3D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的第一个模块。该模块在用户定义的时窗内,根据平均绝对振幅准则或均方根振幅统计准则对地震数据进行振幅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与相应道头信息一起形成振幅矩阵库文件,为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模块计算振幅补偿因子和进行振幅补偿提供依据。

作业例子输出的振幅文件:存放在:/项目/工区下的/datatable/中,如:/u2/data/kl2/kl23d/datatable/第59页/共131页振幅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SCAmpCom3D

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的第二个模块。模块输入地表一致性振幅分析产生的能量文件,采用高斯-塞德尔迭代算法进行振幅分解,求取各道振幅补偿因子。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进行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和反补偿。作业例子第60页/共131页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前振幅补偿第61页/共131页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后振幅补偿第62页/共131页振幅补偿KL2地区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应用效果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前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后Inline409第63页/共131页七、反褶积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64页/共131页子波整形

GeoEast处理系统中,子波整形由两个模块来完成,一是整形滤波器设计(ShapOperDsgn

),二是整形反褶积(

ShapFilt

)。ShapFilt:同一工区采集的资料,由于使用不同震源或者使用不同记录系统施工,致使信号在工区内不能很好地连续对比,使用子波整形校正可消除子波之间的差异,从而改善处理效果。

首先输入参考数据道以及需要校正的数据道,指定参与计算子波的参考道和需要校正道的范围和时窗大小,近似计算出参考道的子波和需要校正的道的子波,利用维纳滤波器求出这两种子波的差异,即滤波因子。反褶积处理第65页/共131页整形滤波器设计(ShapOperDsgn

)反褶积处理作业例子参考数据的文件名被整形数据文件名由Geodiskin输入

滤波因之存放在滤波器数据表中

/项目/工区下的/datable/目录中第66页/共131页

把整形滤波器设计应用模块(ShapOperDsgn)求得的整形因子,应用到数据上,达到子波一致的目的。

反褶积处理整形反褶积(ShapFilt

)有两种输入因子方式

输入因子直接从滤波器数据表中读出

输入因子由外部文本文件输入

第67页/共131页子波整形前叠加剖面(INLINE)子波整形后叠加剖面(INLINE)子波整形前叠加剖面(INLINE)反褶积处理第68页/共131页子波整形整形后的处理:子波整形后的数据,应进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或多道统计子波反褶积处理,以此来进一步完成子波的统一。因为在预测步长较大时,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主要功能是“子波调整”,压缩子波的处理由后续的统计子波反褶积或单道反褶积等模块来完成,即串联反褶积。反褶积处理第69页/共131页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多道两步完成)

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可以消除炮点、检波点随地表条件和采集因素的变化对子波带来的影响,可输出稳定和基本一致的地震子波

SCSpecAna3D对输入的地震数据按时窗求取其对数功率谱,将对数功率谱按同一分量分别进行累加,对共炮点、共检波点、共偏移距、共中心点等五个分量进行地表一致性相关分析。

SCSpecDecon3D对输入利用SCSpecAna3D模块算出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谱分析结果对输入的地震道先进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算子的求取,然后利用该算子进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反褶积处理第70页/共131页使用实例

:第一步反褶积处理

炮集作为相关分析的第一个分量,共检波点集为相关分析的第二个分量。由道号定义时窗。求出的对数功率谱记入表文件scspecana3d。

按炮检距定义时窗因为只定义一个时窗,其时窗范围尽量大一些,以便包括较多的有效层。第71页/共131页使用实例

:第二步预测反褶积,算子长度120,预测步长为30

反褶积处理第72页/共131页反褶积处理KL2地区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应用效果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前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后Inline409第73页/共131页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一步)

野外接收的记录中,受炮点、检波点、CMP点、偏移距四个域的近地表滤波响应的影响,振幅和频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模块求出四个域的反因子并应用,完成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反褶积处理第74页/共131页使用实例

:

预测反褶积,不考虑平均谱分量。反褶积结果只去掉炮点与检波点异常,仅做地表一致性整形处理

反褶积处理第75页/共131页

两步法统计子波反褶积(SRDecon)

先在炮集记录上提取统计子波,利用该子波做反褶积处理,消除炮点对子波的影响,第一步期望输出波形为最小相位;然后在共接收点道集上提取统计子波,利用该子波进行反褶积处理,消除共接收点对子波的影响,第二步期望输出为零相位。

SRDecon不仅能校正、压缩激发震源子波波形,还可以消除地表接收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一定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效果。反褶积处理第76页/共131页使用实例

:在炮集上做统计反褶积。采用时变和空变参数,输出俞氏子波。

反褶积处理第77页/共131页预测反褶积

(PredictDecon)

PredictDecon是一个预测反褶积模块,既可以用于消除地震记录中的长、短周期多次波,又可以用来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预测反褶积是通过预测滤波来实现的,预测滤波的基本思想是,设计一个滤波器,使得该滤波器具有某种预测能力,通过它对信号的当前值和过去值的滤波,预测未来某个时刻将要出现的信号成分。预测时刻和当前时刻的距离称为预测距离。预测滤波器的设计采用了最小平方准则,即要求预测结果和实际信号间误差的最小平方和最小。

反褶积处理第78页/共131页反褶积处理预测反褶积应用效果预测反褶积前预测反褶积后Inline409第79页/共131页反褶积的迭代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统计子波反褶积预测反褶积

在消除炮点、检波点随地表条件和采集因素的变化对子波带来的影响后,再做多道统计反褶积和预测反褶积,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反褶积处理第80页/共131页八、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81页/共131页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

GeoEast处理系统的速度分析过程:利用批量模块-叠加速度谱计算(VelocityAna),采用一系列的动校正速度,对CMP道集进行动校正叠加,然后把计算结果-速度谱、大道集和叠加段写入磁盘文件,由交互速度解释模块显示叠加结果与动校正速度的关系,由处理人员交互拾取叠加速度。并且存入数据库中由动校正模块调用,进行动校叠加。

速度分析第82页/共131页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叠加速度谱计算

VelocityAna

作业例子

注意:如果选定了线间叠加,实现三维速度分析,那么磁盘输入模块需要定义多个文件名,每个文件名输入一条线速度分析中测线叠加所用的数据,第一关键字为CMP号,第二关键字为线号,第三关键字为道号,以满足上述输入数据顺序的要求。第83页/共131页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交互速度分析实现三维速度分析第84页/共131页三维动校正

NMO3D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作业例子速度表和切除表从数据库中读取,速度内插方式为VT与T呈线性关系,作三维动校正处理GeoEast处理系统从数据库中对速度表和切除表操作的小工具分别为:velocity和mute第85页/共131页

交互速度分析

RsStCalculat

StHarmoniz3D

StApply

输入数据顺序为(cmp、line、trace);

每个作业只能输入有限的CMP线数;CMP线应有重叠,

以保证静校正量的稳定;使用三维选件时,计算出的剩余静校正量除记入静校正量数据表外,还记入三字表文件,经静校正量调整模块对三字表文件中的剩余静校正量调整后,方可由静校正应用模块StApply调用。

三维自动剩余静校正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第86页/共131页RsStCalculatExample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静校正量数据表三字表文件反射层的拾取编码方式注意:静校正量数据表和三字表文件均存入/项目/工区/下的/datatable/目录下,因此两个文件的名字不能相同,否则互相冲第87页/共131页StHarmoniz3DExample对多个由RsStCalculat计算出静校正量进行平滑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保存调整后的剩余静校正量,供StApply模块调用

三字表文件名,最多可填60个

第88页/共131页KL2

地区剩余静校正应用效果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剩余静校正前剩余静校正后Inline619第89页/共131页叠前道集时差微调--Trim3D

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计算剩余静校正量使用的模型道由外部提供(如叠加剖面),且指定相关时窗,可以解决非地表一致性的剩余静校正问题。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第90页/共131页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作业例子:

根据输入的外部模型道地震数据计算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量,然后应用于输入的地震道,之后做叠加、振幅均衡、绘图。

第91页/共131页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前叠加第92页/共131页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后叠加第93页/共131页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叠前道集时差微调--Trim3D三维地表一致性自动剩余静校正

通过叠代平均技术得到炮点和检波点的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量

,计算剩余静校正量使用的模型道由外部提供(如叠加剖面)且真正实现了全三维剩余静校正,外部模型道比较稳定,这样计算出的校正量比较稳定。特别是对静校正量较大的地震资料(可以解决中和短波长的校正量),会取得明显的效果。第94页/共131页九、叠加(DMO)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95页/共131页保持振幅叠加--AmpPrsrvStk注意数据分选方式:输入数据按line,cmp,trace分选时,inline方向叠加输入数据按cmp,line,trace分选时,crossline方向叠加叠加处理三维叠加

Example第96页/共131页DMO

叠加--DMOStk

DMO又称为叠前部分偏移,一般情况下,做完DMO后的叠加不会变坏,但当变观和缺偏移距的情况下,应考虑是否做DMO?GeoEast的DMOStk采用Kirchhoff积分算法,对动校正后的地震数据计算并应用倾角校正。

DMOStk既适用于二维处理、又适用于三维处理;既可输出DMO后的道集数据,又可输出DMO后的叠加数据。

叠加处理第97页/共131页三维DMOExample输入数据line,cmp,trace叠加处理输出DMO后的叠加数据输出DMO后的道集数据第98页/共131页十、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99页/共131页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RNA3D三维随机噪音衰减PolyFit多项式拟合RadiPredicFilt

径向预测滤波BlueFilt蓝色滤波ZeroPhasDecon

零相位反褶积SpecSimuDecon

谱模拟反褶积………………多道运行单道运行,时空变第100页/共131页BlueFilt

蓝色滤波不能时空变SpecSimuDecon

谱模拟反褶积可以时变,不能空变ZeroPhasDecon

零相位反褶积可以时空变………………提高分辨率叠加纯波叠后去噪提高分辨率建立偏移速度场全三维偏移提高分辨率增益滤波成果输出增益滤波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第101页/共131页三维叠后随机噪音衰减RNA3D

一般要求:a)要求空间窗的in-line方向的道数与cross-line方向的道数都要大于2倍的预测算子长度。

b)所做处理的线数和每条线的CMP数也都要大于2倍的预测算子长度。

c)所填的最小线号、最大线号、最小CMP号和最大CMP号,与实际输入数据相符。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第102页/共131页多项式拟合PolyFit输入数据说明:三维叠后数据,在geodiskin中以line,cmp,方式输入,且gatherflag为“line”,是INLINE,反之,在geodiskin中以cmp,line,且gatherflag为“cmp”是CROSSLINE,交替运行,混波。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第103页/共131页多项式拟合PolyFiltCMP,T,PE,DIP的格式和注意点:CMP,

Ti1,

PEk1,

DIPj1,

Ti2,

PEk2,

DIPj2,

Ti3,

pPEk3,

DIPj3,

……

这组参数按不同时窗给出不同的混波比。从Ti1到Ti2之间混波百分比为PEk1,

Ti2到Ti3之间的混波比为PEk2。Ti1之前也用PEk1。

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第104页/共131页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KL2地区叠后噪音衰减应用效果叠后噪音衰减前

叠后噪音衰减后

Inline409第105页/共131页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KL2地区叠后噪音衰减应用效果叠后噪音衰减前

叠后噪音衰减后

Crossline780第106页/共131页关于去噪模块的混波比RNA3D线性插值PolyFit用上一个时间值的混波比,即t1以上和t1-t2之间用p1,t2-t3之间用

p2,t3-t4之间用p3…….RadiPredicFilt

结束时间,即t1以上用p1,t1-t2之间用p2,t3-t4之间用p3…….

注意看去噪模块的混波说明。叠后去噪及提高分辨率第107页/共131页十一、道内插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108页/共131页三维道内插WTrcIntrpoltFKTrcIntrpolat

注意点:先分选,再插值

在进行三维inline方向插值时,其数据输入按第一关键字“line”,第二关键字“cmp”输入,且以“LINE”置Y位,插值后线号不变,CMP号重新计算。在进行三维crossline方向插值时,输入数据按第一关键字“cmp”,第二关键字“line”输入,且以“CMP”置Y位,插值后CMP号不变,线号重新计算。沿CROSSLINE或inline方向作道内插输入叠后去噪的结果注意网格的变化道内插小波插值FK插值第109页/共131页道内插道内插后原始道波形自然,较好保持同相轴的连续性,不产生空间假频和背景噪音第110页/共131页某工区INLINE021道内插第111页/共131页某工区INLINE042(道内插的线)道内插波形自然,较好保持断点、断层的可靠性,不产生空间假频和背景噪音第112页/共131页十二、偏移十三、质量控制第113页/共131页

三维偏移注意目前网格与速度的匹配FDMig3D三维叠后差分偏移为三维一步法波动方程时间偏移,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频散低、使大倾角归位、边界吸收整洁等优点AbsorbLMig3D

带吸收层单层波三维时间偏移,速度较慢,具有层间

吸收功能,边界和层间不划弧,适用于不规则三维。PShiftMig3D

本偏移是在频率-波数域通过相位移动来实现波场延拓,该方法具有归位准确、频散低、能实现陡倾角构造的归位等明显优点。

与解释人员结合,用构造约束建立偏移速度场,通过对井的分析进一步监控偏移结果。第114页/共131页

三维偏移用层约束建立偏移速度场Inline455第115页/共131页

三维偏移用层约束建立偏移速度场Inline499第116页/共131页三维一步法偏移-FDMig3D三维偏移作业例子注意事项:

startCMPnumber和endCMPnumber必须和输入模块的CMP关键字范围一致,在输入模块的CMP关键字范围必须填写。

Startlinenumber和endlinenumber必须和输入模块line关键字范围一致,在输入模块的line关键字范围必须填写。第117页/共131页三维偏移KL2地区叠后一步法偏移偏移剖面Inline409

第118页/共131页三维偏移KL2地区叠后一步法偏移偏移剖面Inline4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