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届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届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届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届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李斌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装帧(zhēn)圈养(juàn)鞭辟(pì)入理越俎代庖(zǔ)B.剽(piáo)窃掮(qián)客莞(wǎn)尔而笑探本溯源(sù)C.脖颈(gěng)戏谑(xuè)杀一儆百(jǐng)胼手胝(zhī)足D.笑靥(yè)挑剔(tì)呱呱坠地(gū)愀然不乐(qiǎ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B.2022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C.位于2022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22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D.日前的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一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B.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月饼市场价格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通过过度包装、搭售贵重物品的手段变相提高价格行为的发生。C.新学期开学,为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就近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网站15日公布一项通知强调,不能因为城市拆迁和学校撤并使随迁子女失学。D.随着“9.11”十周年纪念日临近,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表示,将逐步加强国内安保的级别,纽约世贸中心遗址所处的区域在纪念日将被纽约警方“冰封”4.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完成第①题;然后以这个词语作开头,依照“例句”仿写。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康桥茶峒兰亭北固亭示例:赤壁出自苏轼(作家)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①出自(作家)的(作品)。②仿写: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不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范文正公文集》叙①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州。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注】①叙:序,序言。②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示:给……看B.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C.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翰:笔D.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①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②图穷而匕首见C.①若获挂名其文字中②其皆出于此乎?D.①因蜀之资,以争天下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老师那儿借阅到《庆历圣德诗》时,因为不明白诗中称颂的十一人是什么人而向老师询问,老师本不想回答,但最终还是告诉了他。B.作者在嘉祐二年中了进士,到了京城,就碰到范公去世,作者读着他的墓碑之文以至流下泪来,为自己一直以来未能和他见上一面而深感命运不好。C.通过欧阳修的介绍,作者认识了韩琦、富弼以及范公的二儿子(即当朝丞相范尧夫)、三儿子范彝叟和小儿子范德孺等人。D.作者通过描写伊尹、太公、管仲、乐毅、淮阴侯韩信、诸葛孔明等人的事迹,旨在说明范公是个心忧天下,胸怀韬略的人,能以天下为己任。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3分)译句:▲▲(2)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州。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4分)译句:▲▲⑶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3分)译句:▲▲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1)首联中与“夕次”的“次”相照应的词语有哪些?(3分)▲▲▲(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3)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原因有哪些?(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4)▲,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5)吾师道也,▲?(韩愈《师说》)(6)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西铭》)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被春天染红的小溪莫景春⑴不知有多久没回桂西北的故乡了。春天来了,故乡突然像刚冒出地面的青草在心底疯长起来,思念溢满整个心窝。于是沐着习习的春风,回老家住了几天。⑵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像故乡的一条脐带,从村后的大山里潺潺流出。溪水清澈见底,即使是狂风暴雨的夏天,也绝没有那种狂奔怒流的混黄,总是那样的文文静静,只是在寒冷的冬天有些消瘦,但蓬勃的春天一来临,它便盈盈地丰满起来。⑶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小溪边捧一把清水,肆意地泼到脸上,让那种清凉淌满整个脸,让自己和故乡作最亲密的接触,再跟大伯大婶们聊聊,听听他们亲切的话语,感受久违的乡情。⑷一个春意盎然的早上,我惊呆了。小溪变了,那清亮可人的脸不见了,换成了粉红的脸,满溪满沟的粉红,红得让我心跳加快,又让我心里暖暖的。我伏到溪边的青石上,端详这一奇异的变化。那红红的溪水,缓缓流着,不再清澈的水倒映不出我的脸了。将脸再凑近些,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着,丝丝入鼻。我情不自禁地想将手伸进那缓缓流动的粉红,捧上一把细细品玩,又不忍心搅动溪水,也在担心那片红会不会是什么污染物。⑸再看看早起的大伯大婶,他们若无其事地在那里洗脸洗菜。一位大伯似乎看出了我的迟疑和惊讶,跟我搭腔:“娃儿,没什么奇怪的,那漂在水上的是桃花。”⑹什么?桃花?我心里猛然出现一片迷人的桃花灿烂的画面。⑺“那是你家邻居大叔前两年在后山种的桃树落下的桃花。”接着他便告诉我邻居家大叔全家到村后的荒山上开垦桃林的事。⑻听着大伯的叙说,手迫不及待地伸进了溪水,满满地捧了一把,扑到脸上,那样的清凉芬芳,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便急急地往山后赶去。⑼桂西北很多地方九分石头一分土,满是怪石嶙峋,只在石缝中窝着一点泥土。辛勤的乡亲们便在这石缝间抠出一点点泥土,连成巴掌大的地,便一窝一窝地种下玉米。由于土浅坡瘦,保不住水,若是十天半月没淋过一场雨,那玉米可能就枯黄了。近着小溪的可以挑上几桶水浇浇,远的只能望天兴叹,眼睁睁看着庄稼活活枯死。平日,便靠着养点羊、砍柴烧点木炭来补贴家用。乡亲们的日子就这样缓慢而沉重地过着。⑽沿着小溪往上走,香气越来越浓。徜徉在迷人的芬芳中,我陶醉了,不知不觉间,眼前闪现出一片迷人的粉红世界。只见一棵棵粉红的桃树,枝连着枝,遮住了身下那高高低低的石头。尽管有的树花瓣已凋谢,青翠欲滴的嫩芽探头探脑的,但一眼望去,仍是迷人的粉红。哦,原先放牛的山谷变成桃花源啦!⑾鸟儿在树林间鸣声不断,吱吱喳喳上下翻飞,真是一片热闹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扑进了这片粉红。⑿“回来啦,小春。”丛林深处传来熟悉的喊声。哦,是给果树打药的大叔。他放下喷雾器,满脸笑容地迎上来。⒀原先乡亲们总是愁眉苦脸的,恨自己“生不逢地”。我也是在这种恨意中苦苦读书考到山外的,想不到如今他们变得神采飞扬。大叔眉飞色舞地说:“今年村里有收成的果园有好几个呢!我们这样的山地种别的都不行,种点果还不错。明年把路修一修,开个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山里来亲自摘果观光。”多美好的想法呀!⒁说话间,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来。桃树们兴奋起来,传电般地颤抖着,桃花像雪花般飞舞,纷纷扬扬的。霎时间,眼前满是迷乱的粉红,像是下起了一场桃花雨。我的头上身上都飘满了桃花,被淋成了一个粉红的桃花人。大叔花白的头发深蓝的衣服不见了,变成一个粉红的桃花人。香气更浓了,我们俩相视而笑,尽情地享受这桃花雨的芬芳。⒂小溪被染得更红了,“叮叮咚咚”地跑着,快快乐乐地要跑出山外了。(选自《文艺报》2011年8月3日,有删改)12.小溪是本文重要的叙写对象,简要分析小溪在本文中的作用。(4分)▲▲13.本文赞美了故乡发生的可喜变化,请结合全文说说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14.第⑷自然段写得生动形象,请分析该段的表达特色。(5分)▲▲15.第⑽到⒂自然段意境优美。请探究这几段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产生了怎样效果。(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论诚意朱自清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有删节)16.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17.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18.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睢宁高级中学南校2022~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答卷纸选择题1236784.①出自(作家)的(作品)。②仿写:5.文言文9.(1)(2)(3)诗歌鉴赏10.(1)(2)(3)11、(1)(2)(3)(4)(5)(6)文学类文本12、13、14.15.16、17.18.1-3题每题2分(A.里-理;B.“剽”读piāo;D.剔(tī))(A项“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应该用“痛心疾首”。B“指日可待”:不久就可以实现。重在“实现”,而不是“出现”,侧重指希望发生的事。C对象错误,“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D“如出一辙”,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3.C(A项成分残缺,应在“情况”后加上“的汇报”。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发生”。D项“加强”与“级别”不搭配,可将“加强”改为“提升”。)4.示例: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5.【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6、D。酬:实现。7.A。A.两个“以”都是介词,“拿、把”的意思。B.前一个“而”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却”;后一个“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就”。C.前一个“其”是代词,可译为“他的”;后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测。D.前一个“因”是介词,“凭借、依靠”;后一个“因”是介词,“趁着、随着”的意思。(A.“从老师那儿借阅”有错,应是在老师旁边偷偷地看。B.作者认为自己没能见他一面,这是命运的安排,并没有“深感命运不好”。C.韩琦、富弼是作者通过欧阳修而认识的,但文章没有说明其他的人是怎样认识的。)9.⑴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了,1分,识,1分,句意1分)⑵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四儿子(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季,1分,见,1分,属,1分,句意1分)(3)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一句1分)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此后三年,我路过许州,才认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师见到范公的第三子范彝叟。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四儿子(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写成这篇序文。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